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9年下半年二等奖 青岛大学 :洪婧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9年下半年二等奖 青岛大学 :洪婧

字号:T|T

学校:青岛大学

姓名:洪婧

学号:2017206148

班级:2017级中文4班

电话:18748385942

 

 

 

 

1、智坛

帖子1:从批判精神出发看:到底是“佛系”还是“道系”

现代网络用语中有个词叫“佛系”,本义是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但是流行开来之后仿佛就渐渐变了味儿,出现了类似“佛系父母”“佛系上班”等组合词汇,但佛家的思想似乎并不和佛系所谓的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内心平和等托词,而是以“普度众生、慈悲为怀,讲求因缘”等为其思想表现。而现代佛系的人给我的感觉倒像是有些不作为,不存在胜负欲、利益论那样的超脱尘外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认为用“道系”形容这类人恰如其分。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差别最明显的地方便在于一个主张“出世”一个主张“入世”。儒家的入世思想与其生命意识紧密相连,其重视生命的价值,希求在有限的时间中投入无限的热情去完成更有意义的事业,从而不虚度年华。所以儒家思想能够被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采纳。这种鼓励人们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建设的思想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统一,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利于鼓励人们建设国家和集体且比较可贵的是儒家并非营营于功名利禄,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才是其存衍千年的重要原因。

另一角度上说儒家对“道”的追求并不逊色于道家,只是道家直接以“道”为思想核心和最高追求便意味着他们为了追求“道”便可以抛下尘俗之事,不再以尘俗羁绊为重。因此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具有消极影响的——他们不愿囿于尘世,主张逍遥脱俗“出世”思想并不利于社会、国家的建设。
  但中国现代社会已然具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运转模式,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居乐业,且因为社会竞争压力过大,人们日益忙碌,定然会希冀找到精神上的净土所以道家思想近些年受到重视也是有原因的。有利于人们放松心情,在竞争日盛的生活中平心静气的保养心性和灵魂。然而这并不是所谓网络词汇“佛系”那般的无所作为。“无为而治”是说一个人如何做到合适的“无为”去顺应自然和事物本身的发展,最后达到“治”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而像网络玩笑那样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不作为并不应该加以提倡

 

2、和坛

帖子2:《论语》的儒家理想的当代价值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观念成为后世儒家发展过程中被奉为圭臬的重要著作,但后来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论语》做出了不同的解读以至渐趋忽视《论语》中表现的先秦儒家思想的本质内涵。其实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塑造了一个君子理想国,其中蕴含着儒家思想最初的人格理想、政治理想、教育理想等内容。儒家思想能绵延千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具有其必然性的。虽然道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有其优势,然而没有一家的思想像儒家这样自诞生之初起便以仁为内核,致力于以一种温厚的力量荡涤战乱,形成一种顺应自然又和谐统一的社会秩序。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有益于社会的,故而也有绵长坚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
 诚然《论语》本身诞生于早期奴隶社会时期,存在部分与当今时代价值观不甚相符的观念,但是大部分都作为儒家思想内核的外现,在儒家思想主导了千年我国思想主流的前提下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有血有肉的一部分。继续在今时今日提倡重读《论语》,有利于我们吸收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积累前人智慧、获得学习方法等,尤其是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之下,将“君子理想国”中的精华加以运用,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骨子里共有的民族脊梁和温厚智慧的民族性格再度闪光。

 

3、孝坛 

帖子3:小议《论语》的今日误读——“父母在,不远游”?

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日常聊天中用到这句话时,人们在“不远游”处便已经戛然而止,仿佛这句话便代表了孔子“迂腐”、“愚孝”的一面,然而这句出自《论语 里仁》的话重点在于后一句的“游必有方”。说的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远游使他们时常经受离别之苦,如果要远游则要告知自己去的地方或者说是安排好照顾父母的办法,而不是说因为要照料父母就得牺牲自我,这属实是后世人的误读。

  第一本句话传达的是儒家倡导的孝道,在于对父母的尊敬和照料,尤其是离家之时应当告知父母自己的位置和离开时间,不让父母为自己在何处而担忧;其次为了生计而离家是被儒家认可的,因为此类远游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为了赡养父母赚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这是应当应分的事,并非后人断章取义认为的“愚孝”,不可远游。

  即使是在现代,孝道仍然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内容。所以我们仍然要从儒家经典中继承优良传统品德,在正确理解名句的前提下获得感悟和理解。

 

4、和坛

帖子4:《论语》中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现实意义
  《论语 阳货》中的一句在后代被简要总结为“兴观群怨说”。这句话属实是经典,在研习文学的过程中现代人也时常产生茫然,比如学习文学、经典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许很多人会振振有词:文学乃至于诗歌,能使人优雅,获得智慧。然而事实是在当代,文学的确在被边缘化。我们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公认的文学宠儿,没有作品被专业人士乃至于市井百姓公认为优秀的名人。然而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诗歌乃至于文学的价值所在。
  所谓“兴”,即《诗经》中重要的比兴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通过比兴勾起人们的情感,使感情随诗兴奋昂扬,富有感染力;“观”即观察现实生活,诗歌更多的是时代与作家心境的反映,观诗可以明现实;“群”是说诗可以激起人们的群体意识,群体诵诗的时候更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且在集体中看诗歌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共识;“怨”的现实性要更强一些,在古代就作为很实用的讽谏工具了,通过诗歌中反映的意象和故事来表现现实,或批讽君王政治不当,或感慨民生疾苦。而其中文采斐然,令人感同身受的诗歌便打动人心,在传播中能得到人们的认同,最后达到讽谏的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明确了诗歌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其中哪一个作用到现代也是亦然有用的,只不过或许需要进一步的现代化,找到文学和诗歌的现代价值,故而说,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帖子5:国学与家学的关系

近些年来,中国迎来了一波新的国学复兴浪潮,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们纷纷从各种角度倡导国学。然而关于“国学”与“家学”的概念我却很难加以区分和明确。
  很明显,国学包括了从先秦诸子到整个古代时期优秀的学说观念,主要是从文史哲的角度来说的;而家学似乎就小一些,是一家一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家族规定、家风家训。然而如果这么说的话,作为儒家的“至圣”,孔子的后人奉行的观念到底算“家学”还是“国学”呢?这是很难完全割裂的,我能简单想到的只能说,家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家学中优良的传统和思想会被国学采纳,且国学中的内容也会被家学吸收、学习。
  然而有时我们很难区分开国学与家学的概念和界限,因为事实上除了名家的后代,形成“家学”的家庭、家族实在太少了,人们熟知的不外乎《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除此之外的并不为人所知。我认为家庭教育与国学意义一样重要,诚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般,家庭教育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所以现代不仅应该提倡复兴国学,也应该加强对家学、家训的宣传。

 

6、仁坛

帖子6:《史记》与《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对比

在古人眼里的孔子也是千人千面的由于本人思想和成就的重要性,司马迁特地作《史记 孔子世家》来记录其人的一生,《论语》同样作为其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载体塑造了孔子形象。然而两书中的孔子说到底是有所差别的。
  《史记 孔子世家》从孔子的父辈开始记述其人,把孔子的一生以纪年、纪事、地点的变动为线索展开描写。它行为描写为主孔子博学多识,即使面对国君故意刁难的问题也能解答出来;孔子四处奔波讲学,虽然颠沛流离但仍然鼓琴而歌,安之若素;当他在某国当政时,那个国家会受到良好的治理,他的对手们也会忌惮他的才能;在外交上,孔子不仅擅长外交辞令和礼节,还是一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政客形象,他能保护本国的尊严,又不失礼法;孔子虚心好学又真挚诚心,师从师旷学乐能认真仔细,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投入;孔子还十分爱惜自己的弟子,弟子因动乱被冲散他忧心忡忡,弟子去世他又垂泪涕泣;但是孔子也是人,在屡次受挫之后他年老了,死前留下的话也令人深感心酸,可怜人无完人。
  相比之下,《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相对单一许多,因为并非是对其一生有变化的叙述,孔子的形象仿佛固定在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上了。虽然也通过其言表露了他的真情感和个人偏好,到底给人感觉不如《史记 孔子世家》看上去有“人情味”,这也算是“人无完人”了。

 

7、智坛 

帖子7:论道家的人生智慧

其实如果一个人始终遵循儒家的“入世”思想活着是很累的。毕竟没有人始终一帆风顺,这种时候其实是需要平心静气的,那不如就用道家的人生智慧给心灵留一方净土。
  首先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在于“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呢?并非现代人所谓的“佛系”,而是说顺从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去做事,不过分干涉,从而达到“治”的效果。无为是手段,应该要实现的是目的,所以无为不等于不作为,这就像唐太宗的“垂衣拱手而天下治”一样。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不操心不属于自己该担心的问题,做好分内事,顺应正确的规律。
  其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死观念。中国人本身是慎终追远、重生恶死的,然而这样其实也有弊端,容易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解脱,反而劳心伤神。关于庄子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妻子死后他反而为之击缶而歌,表现出一种洒脱旷达的生死观。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纵使死亡应当被尊重,我们也不应当因为失去而过度痛苦,泉下如真有灵魂,其人也不愿意生者长叹掩涕。

 

8、智坛 

帖子8:庄周梦蝶的哲学观

庄子作为道家发展过程中老子的后继者,在思想方面更加的哲学化,且比于老子更洒脱出尘,恣意昂然。他的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人生哲学或是纯粹的哲学思考,其中“庄周梦蝶”就是一个很让我感兴趣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身讲的是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之后却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并在《齐物论》末尾总结道:“此之谓物化”。初读或许只能浅显的理解到他感受到的“人生如梦”的虚无以及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的问题,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一种思考;实际上如果细品,庄子更深层次的在表现一种对立——如果是他化为蝴蝶,那么他本人达到了“逍遥游”的境界;可如果是蝴蝶化成庄子这样的血肉之躯活在世上,那么便是一种由自由走向不自由的苦痛与不得解脱。万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称之为“物化”,而人如果能解脱尘世连累达成逍遥自在的境地则要化为世间万物。这样看来似乎有些虚无缥缈,然而其中包含着庄子对解脱尘累的向往以及对真实与虚幻、对立与统一的思考的哲学观,值得当世之人继续思考。

 

9、智坛 

帖子9:从孔子的弟子看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孔子作为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距今遥远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意识的开展教育并且门下有七十二贤以及“孔门十哲”,足可见其教育实际上是比较成功的。而孔子的弟子们虽然都接受他的指导,却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下没有形成千篇一律的性格和学习习惯,由此我们能因之探讨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的教学其实并不“正式”,实际上很多时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然而这其实也是有好处的,在这种“纯天然”的教育环境中,人人都能畅所欲言,从而方便老师因之对每个人提出不同的指导和教育,也有利于众弟子在讨论中交流想法,碰撞思想的火花。
  其次,孔子是实打实的“因材施教”的践行者。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人来问他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而那些观点也是顺应提问者的自身特点而给出的,有利于他们每个人根据个性化的意见斧正自己的行为;孔子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眼光毒辣的他能清晰的看到弟子们的优点和不足,也知道什么样的职务有利于他们施展抱负,这一点可谓优秀。
  最后,孔子确乎是一个合格且出众的老师。他面对学生的时候从不为其问题感到厌倦,而且在交谈中还努力把自己拉到和众弟子平等的角度,在平易轻松的氛围中听他们“各言尔志”。他谆谆善诱又不会过于放纵弟子,弟子不能管理好国家时他毫不犹豫的进行“无乃尔是过与”的批评,弟子夸大其词时也会“哂之”,对子由那样莽撞却又不失真性情的人只是用严厉的话语进行教导,从《论语》中便可见他的态度

 

10、智坛

帖子10:也议“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

  单从字面上看,似乎老子是在表达一种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与世隔绝。然而事实上在老子看来,所谓的仁义巧利正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人们在具有一个公认的好的目标和对比参照物时便会渴望达成或得到它们,故而社会因此不稳定。老子希望通过断绝此三者,从而让人们回到一个纯洁天然的状态,最后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期望和主张。然而实际上老子的这种思想在我看来是“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这是不可能达成的。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物质资料的积累和生产生活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交换物资,必然会产生等值交换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切过程和问题但任何社会阶段的发展都是有牺牲和付出的我虽然理解并且赞成老子,然而这种措施和老子认为的仁义无法彻底根治社会弊病一样无法实现。欲望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对知识的渴求也足够让人被冲昏头脑,何况名利等关乎欲望本身的东西呢?有多少光就有多少暗,我们提倡儒家思想的优良传统便在于无法杜绝人性的阴暗面。或许某日会有“不可抗力”彻底改变人们的观念,然而在芸芸众生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抛却那些东西。
  《道德经》是老子留给后世的警钟是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告诫自己的“清心咒”。纵使我们无法做到完全返璞归真,也应该保留一份从《道德经》中得来的赤子之心。

 

11、仁坛
  帖子11:孔子与孟子的形象异同

  首先从相同点来说,孔孟二人都秉承儒学的核心思想——“仁”,都主张实行仁政,重视孝道,慎终追远,且不意于富贵名利,文质彬彬,知识渊博,都是君子形象的典型代表。同时二人都因为思想主张仁政不能在战火纷飞的先秦时代受到重用而退而著书。

其次从不同点上说,孔子无论是在《史记》还是《论语》中,其形象都一个和善有礼的师者形象,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谆谆善诱,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曾在政治外交上挥斥方遒。然而他也是在礼法的范畴内严格遵守着条条框框再施行自己的抱负。孟子则不同,他是恣意灵活的人,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坦荡之,是行事踏实且独到犀利,是重孝直率的赤诚。且在孟子身上觉醒了比孔子更甚的君子的独立意识,他认识到当时农家如许行这类人的返古务农行为的无用,在“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两句中也突出了知识对于治国的重要性,独有一份清醒和悲悯。
  从个人喜好上说,我更羡慕孟子的人生态度,希望遇到孔子一样的老师。诚如孔子所言,他是一个“朋友信之,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温润君子,但是做孟子一般的人更是不枉生而为人的一世的表现,能胸怀浩然之气,能进退有度,有抱负有理想,同时坚定而勇毅的生活,属实不易而令人羡慕、神往。

 

12、智坛 

帖子12:简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述未必比孔子高深,但其胜在以下几点:首先,孟子多从生活中、身边发生的事情人举例说明事物的道理,让人(尤其是君王)能有切身体会;其次,孟子在论辩中十分擅长类比推理,且通过比喻手法让看似复杂的政治事件变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信服他的道理。在同梁惠王论辩的时候他便以“五十步笑百步”暗喻梁惠王的行为不当,且把君王不把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罪过一事用“非我也,兵也”、“非我也,岁也”做形象比喻,一旦放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关的君王的理所应当便变得苍白而虚假。最后,孟子十分擅长说“掏心窝子”的话,他擅长在说服君王的时候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十分注重听者的心理和反应,因此也能在对方认同自己的道理时进行“会心一击”。比如在梁惠王说“吾何爱一牛”时他就会顺着君王说:“我当然知道您并不是在意那一头牛啦,但是百姓不知道,所以您应该这样这样……”他总能条理清晰的让人在他的明白易懂的逻辑中明白他们的不足,然后无从反驳,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念和解决方法,由此使人不得不信服他。这样的论辩艺术可谓是“兵不血刃而尽得之”。
  最后用刘勰评价孟子的一句话总结他的论辩艺术,那便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13、智坛

帖子13:“兼爱无父”背后的深意

  我们要明确的是,墨家所谓兼爱非攻,是从外部慢慢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而儒家则是认为仁发于本心。且如果按墨家思想来说就是“爱是没有差别的”,这意味着人人爱我,我爱人人。儒家则是认为爱是有差别的,首先要敬重自己的父母亲人,然后才能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句都表现这一看法。实际上肯定人们都期望着所谓“兼爱”的无私思想能实现,但是社会的阶级性即使到现代也并未丧失,人作为一种感情动物是没办法将对陌生人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情感等同的,而反过来说,若是真能兼爱无私,的确爱是等同的,那么爱亲人的力度同爱陌生人一样,属实是没有亲人这一概念了!所以说我们仍然希望推崇儒家的仁爱思想,因为它确乎顺应并且符合社会道德伦理的现状。我并不认同完全的兼爱非攻,因为并非人人都是圣人,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墨家汲取博爱思想,在面对世界的时候多一分善良和温度,总归是好的。

 

14、和坛

帖子14:儒家之于先秦诸子的独特生命力

    首先,儒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仁”,且以中庸为道。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儒家的各项准则显得规矩而有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温和。正因如此,儒家仁爱而不失法度,忠孝而尚廉,重礼而求智。而一旦将各家思想放在治国上,儒家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他家在治国上皆有偏颇之处,但以儒学治国,则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和完整的体系;儒家思想中温润且博爱的一面更是有利于教化万民,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儒家也并非没有法度,其法不似法家那般严苛而又有自己的体系和理论,这些都决定了儒家思想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运行,因而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思想。

  其次,儒家能够不断兼收并蓄,在停滞期自行改观,在错路上自行更正,因而便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诚如《礼记》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先秦到汉朝董仲舒的儒术,再到宋明理学,再到陆王心学,再到明清时期儒家内部的进步思想,儒家一直在对自己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更新,这一点是其他诸子不可比拟的。正因它随着时代而改变自己以顺应潮流,才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

 

15、总坛

帖子15: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人气质

因为儒家思想诞生于中国早期奴隶社会时期,在百家争鸣之中脱颖而出,且在整个古代社会时期成为一种主导性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繁衍的一代代的中国人便也具备了儒家思想的影子。由此观之,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气质的形成是具有巨大影响的。

那么,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气质都有什么呢?首先我认为在道德上便是遵守制度和法律,重视孝道和德行,有等级观念,重生恶死等。因为儒家思想中格外强调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君子”这一形象典型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这种影响下逐渐也具备了讲求礼节,哪怕是繁文缛节的特点; 

其次,儒家思想使得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格外浓烈。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强烈的集体意识是中国能够在古今无数次重大危难之中存留下来的重要因素。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中国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的性格,纵然有例外,在面对外来矛盾的时候,中国人也会抛却内部矛盾一致对外,以期解决危难。

最后,我们也不得不说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气质也有负面影响,它们也曾经或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国人,但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其桎梏。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基本溶于中国人的血肉灵魂之中,无论何时,它都是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民族气质。

 

评价:作者有很好地围绕帖子内容进行论述,并且所写的每个帖子都有一个主题。在论述之中不仅结合经典,而且还用现实中的例子加以阐述,其行文逻辑清楚、表达清晰。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