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0级
姓名:范点点
学号:2010221115110008
1、仁坛 九、第102楼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中国的古训,天天对你说好话,奉承你的未必就是好人,他可以是笑面虎,在你被花言巧语麻痹时对你进行攻击。这让我想到了恋爱中的人,他们相信花言巧语,相信海誓山盟。
《围城》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婚姻不过是同性人的恋爱,对方爱上的也许只是你的父亲或哥哥”,当今社会,利用婚姻走上自己仕途之路或者步步高升的大有人在,婚姻和感情在他们看来只是获得成功的一个手段,他们利用花言巧语骗取自己的婚姻,他们伪善献媚于自己的“伯乐”,他们违背自己的良心,贬低自己的人格,这样的成功人士哪里谈得上仁德啊,这个词于他们而言是多么的奢侈啊!
我们应该知道,每一段感情,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不是靠满口的阿谀奉承和满心的虚情假意来维持的。所以,请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吧,怀着一颗坦诚的心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大胆公正的指出他们的不足,如果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请你收起你的假笑,收起所有的谎言,保持沉默,保留最后的一丝仁德吧!
2、仁坛 三、第481楼
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爱,只有这种有等差的爱才是儒家所承认的爱,才是仁爱。这种有根据的爱,表现于社会生活,就是首先爱父母,兄弟,妻子,然后才是较远的亲属,朋友,再然后才是别人。
现代人常常批判这种有差等的爱,认为人人平等,应该是无差等的兼爱,即一切人平等的爱一切人,实现天下的大爱。但是我认为墨家的这种兼爱只能作为一个理想的追求,而儒家的这种私爱则更加具有现实性意义。试想一下,你对自己亲生父母的爱和对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爱能是等量的吗?如果你家乡发生地震,你是会先想到自己的父母还是七大姑八大姨?毫无疑问,你的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父母,问他们家里还好吗,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下的最单纯,也是最接近本心的反应。
有差等的爱的前提与基础也是爱,爱所有人,在爱人的基础上才是有区别的爱。虽然它带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它不如大爱那样美好完美,但是我觉得它更加现实,更符合人的真性情。
3、礼坛 三、第355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法来诱导,用刑罚来整顿,老百姓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用礼教来整顿,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现在世界各国都强调法制建设,我国也在致力于法律的不断完善,但是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社会在发展,法律就在不断的变化。只要法律没有达到绝对完备的地步,(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绝对完备是否达得到),就一定会有人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投机取巧,打擦边球。况且法律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它是一个外在于人的一个客观的东西,人是否遵守它还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主观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加强道德教育呢,道德它突出了人的主体作用,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当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哪怕人家不知道,哪怕没有到违法的地步,但是我自己心里会不舒服,我就肯定不会做了。因此,相对于法律来说,道德教育虽然比较主观化,但是它直接作用于个人,更加的具有效率,真正实现后的效果也会更好。
4、智坛 七、第184楼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我,我不忧虑,我忧虑的是不了解别人。当今社会,必须学会的技能是如何与人打交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不要担心别人不能了解你,把你误解了,坚持你心中的信念,做好你自己,总有一天,人家会了解你的。人脉是走入社会时重要的资源,与更多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度,增加自己的见识,做一个有智慧的倾听者,了解他们会让自己握有的资源更多,现代社会较量的就是谁的可利用资源多一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要求我们像优秀的贤人靠齐,了解他们学习他们,“无友不如己”,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更加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交好友的重要性。一个什么样的人,周围就有什么样的朋友。
5、智坛 九、第69楼
知是行的前提与基础,仅仅停留在理论基础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运用于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什么就要毫无保留的全部说出来,更不是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实行了你要说的,再说出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口在手之上,但是不要过嘴瘾,多动手,踏实的做好每一件事,那么不需要任何言语,旁人不是傻子,他们看得见。手放勤,嘴放钝,不要做一个只说不做的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就没有收回的余地了,事情做了之后再适当的说说让人家知道你的能力与功劳才是聪明人的做法。祸从口出,管好自己的嘴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不要做一个只会吹牛的人。
6、孝坛 一、第307楼
“孝”不仅指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重与关爱。现代中国社会的家庭构成大体是4—2—1,夫妻双方的两对老人,自己的宝贝独生子。生活的全部重担落在了两个中间一代的年轻人身上,上面有老人要赡养,下边还有孩子要抚养,可想而知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情感压力都很大。
俗话说“有了孩子忘了娘”,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双方的爱基本上都被孩子给“剥夺”了,对自己父母的关心则是少之又少,他们给孩子办一个又一个隆重的生日party,却忘了在父母生日时回去陪老人们吃吃饭,聊聊天,六一他们带着孩子在游乐园里玩的不亦乐乎,却忘了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给爸妈送去最简单的祝福。其实,老人和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害怕孤独,他们也需要人陪陪,所以请有孩子的家长们,把你们给孩子的爱分一半给父母吧,他们也希望从你们那得到一份爱。
7、孝坛 九、第68楼
《论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今社会,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出去闯一闯,长长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拼出自己的事业,不愿意出去打拼闯荡的就被人家看作没有出息。于是年轻人一来由于自己的雄心壮志,二来迫于父母及各中外部的压力,纷纷挤进北上广等大城市,即便生活辛苦,即便当蚁族住地下室,大家也心甘情愿。
其实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如此的盲目,大城市的红灯绿酒的确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但是在那儿所承受的压力与艰辛也是与之成正比的啊。年复一年的在外拼搏奋斗,几乎没有时间与父母见面,过年过节为了多拿点奖金与加班费,还要加班加点的干,把两个孤单的老人留在家里没人照料,日日夜夜饱受思念的折磨,而自己也不过是拿着基本工资维持温饱生活,想想何必呢?
如果没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为什么不留在小城市里呢,留在父母身边,既可以好好孝顺照料父母,又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加轻松一些,小城市也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机会啊!“父母在,不远游”,能够好好的陪着父母也是一种财富,也是一件令人十分羡慕的事啊!但是如果个人的能力较强那么出去闯闯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也是理所当然的,创造美好的生活也是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这句话不是还有后半句吗——游必有方,所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也可能,“游”也未尝不可,但是请将父母珍藏在心底。
8、孝坛 八、第219楼
“孝”,从来没有对这个字进行过多深入的思考,认为自己只要不跟父母吵架,顶嘴,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了,但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吗?
孝的实质就是爱,年轻气盛的我们貌似不懂得如何去爱父母,大多数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一出去读大学,大人的生活感觉都空了,十几年围绕着孩子忙里忙外,突然之间,这个中心,这个“宇宙”不在身边了,失落与寂寞让家长们难以承受。每次父母发短信,打电话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话,“吃了吗?”,“吃的什么啊?”,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感到反感,多么无聊的问题啊,我们要么就胡乱搪塞过去,要么干脆连短信都懒得回了,但是这就是父母,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自己孩子,他们吃过了没有,他们吃的好吗。
大学是个小社会,刚刚摆脱父母的我们对外面的每件事都感兴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假装”忙碌,我们接电话时那不耐烦的语气使得父母只好无奈的说“那你忙吧”,挂掉电话留父母在一片嘟声中茫然,我们在忙些什么?它们难道比生你养你的父母还要重要吗?孩子们好好想一想,一条短信,一个电话能占你多少时间啊,比起你逛街,上网,打游戏的时间,没时间只不过是借口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不要在受伤之后才想起父母,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时里留一点时间去想想我们的父母吧!
9、信坛 三、第108楼
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之为人而不讲信用,失信于人,真不知道他怎么配做人。言而有信,是为人处世的必备要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强调了信的重要性,但是看看我们的商家,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放了苏丹红的红心鸭蛋,染了颜色的馒头,添了瘦肉精的猪肉,他们昧着自己的良心,堂而皇之的欺骗消费者,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大众的健康于不顾,他们看重的是短期的暴利,而看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能给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以信为先。世界500强企业GE的CEO就把诚信作为衡量员工与企业的首要条件,“GE宁可一分钱的生意都不做,也不会去违反诚信的原则。”正是这样的严格与“呆板”才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诚信,是任何成功企业的核心价值,经商以诚信为本,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都应把诚信作为最基本的理念与准则,商人的身上应该流淌着诚信的道德的血液!
10、信坛 三、第109楼
“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者要是百姓诚服,首先必须要取信于民。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说,最好的领导,老百姓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人们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人们敬畏他,最差的领导,人们轻视侮辱他,领导的诚信不足,下面的人们就不再相信他了。
为政者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假如在老百姓面前丧失了诚信,试问你国家政府的政策和法令还将如何贯彻执行?社会秩序还该如何维护?据统计,我国公务员数量已达7000万,公款吃喝、出国、养车的费用一年9000亿元,占财政开支的比例高达30%,另据统计,有几乎同等数额的花销由社会开支。这样庞大的数据不禁让我们对政府官员的诚信度提出质疑。政府诚信,是推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党和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课题,表明了诚信政府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建立多种制度,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完善相关立法和执政制度纠正不正之风,树立一个诚信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的发展。
11、信坛 四、第266楼
“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气。”诚实,很简单,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做空洞无益的事,不谈过于高深的道理。
说比做要容易的多,随口说说谁不会,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好比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我们说“说话要经过大脑”,“三思而后行”都强调了思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随意许下承诺,夸下海口,到头来,既让自己难堪,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伤害了人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是当代人热衷的游戏之一,为了谋得某些名誉,放弃自己的诚信,骗人骗己,比如在大学校园里比较盛行的“学术抄袭”之风,学生和教授为了某些名誉和职称,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受过了高等教育的有知识的人,让自己的人格受到贬低,蒙上阴影。
每个人都想办不平凡的事情,成为不平凡的人,都希望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但是我们也要量力而为,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该走的路。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
12、和坛 三、第107楼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这位有仁有智的哲人对天人相合境界的最高体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提升,人类走向了征服自然的历史阶段。“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至于自然万物之上,肆意的开采资源,破坏自然,一片片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是的,社会进不了,但是看看自然对我们的报复吧,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沙漠扩大,沙尘暴增加,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征服自然的后果是受到自然强烈的反抗,人类的生存状态受到了严重威胁。
事实证明,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天人对立是一把双刃剑,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一步步把人类引向毁灭。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我们有能力改造自然,但是自然不是我们的奴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我们也需要尊重她,爱护她。所以,让我们回到孔子天人相合的思想上去寻求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以人不违天之举来实现天不违人之合吧!
13、和坛 一、第187楼
亮相于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那个大大的“和”字让世界了解了我们中国思想的精髓,春秋战国的孔子又一次以圣人面目问候了世人。“和为贵”的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子有提出,并流传至今。
为什么“和为贵”的思想会不断流传不断践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以一种怪异的方式——竞争,是所有的一切都被同化了,作为一个单个的人,你有不同的思想,人家认为你是疯子;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你有不同的思想,别国会指责你行为异端。所以为了存活下去我们必须得接受这个同化。但我们的先祖早就告诉了我们要“和而不同”,要允许不同,要和谐共处。如今中国强大了,我们越来越频繁的参与重大的国际事务,中国人民告诉世界,我们要“和”,我们要和平,我们允许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我们可以和平相处,宗教信仰不同我们也可以和平相处,经济发展水平与道路不同,我们可以和平相处,思想文化与传统不同,我们可以和平相处,民族的不同与差异更可以和平共处。
用一颗包容的心容纳每个人,容纳每个民族,容纳每个国家的不同。和者,心平气和而安定永恒。
14、和坛 一、第188楼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要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过”与“不及”两个极端,只有去除这两个极端才能使事物存在于恰当的度之中。仅仅四个字,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却是十分困难的。要想实现“中庸”,保持事物的度,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该事物,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评价与衡量的标准。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快乐而不过分,忧愁而不过度伤身。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做得太过,快乐不要太过分,忧愁也不要到伤身的地步。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仲由盛气逼人,所以我要让他谦让。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人,不妨适当鼓励他去骄傲自豪一点,而对于那些已经非常骄傲的人,我们应该让他懂得什么是谦虚。
“物极必反”,当一些事物不到该类事物的下限度或者超出了上限度之后,就会走向毁灭或者自己的对立面。“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把握好心中的度。
15、和坛 一、第189楼
儒家强调“入世”,它认为人要有所作为,实现“修齐治平”,道家强调“出世”,它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中,实现“无为而治”。受儒家和老庄两种思想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形成了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一类人拼了命的追逐名利,在名利的竞争中迷失了自己,而另一类人择信奉“什么都是浮云”,名与利什么的都是虚无缥缈的过往云烟,追求的是自己的身心愉悦,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比如说在学校里,一部分学生积极报名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联,青志什么的一个都不放过,希望自己能成名于偌大的大学校园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整天忙碌于各个活动,各种会议,却忘了学习才是学生最重要的事。还有一部分与之完全相反的学生,他们对一切学生组织都没有激情,他们不参加任何活动,不出席任何会议,宁愿整天窝在寝室里睡觉,上网,看小说。
这两种价值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组织毕竟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还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应该清楚学生学生,以学位生,过度的投身于各种组织也不好,我们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学业和工作,我们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评语:
作者对仁、礼、智、孝、信、和等几个儒家概念进行了一些阐述,也能与现实相联系,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态度认真、语言流畅、论述清晰、有感而发。但也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思考。
建议:一等奖
- 上一篇:2011年上半年二等奖 李艳
- 下一篇:2011年上半年一等奖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