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上半年三等奖 吴若仪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上半年三等奖 吴若仪

字号:T|T

指导老师任秀芹

参赛人员信息:

姓名:吴若仪   

学校:云南财经大学   

班级:专硕1905

联系电话:13543969270    

QQ873366594     

学号:201902210706


1.仁坛:五、仁的价值

仁首先是一种文明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是大同,可以是安身立命,归根结底是止于至善。而这种文明意义上的至善自然是由我们每个个体的小小的善所组成,也具体体现到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那小小的善。也就是说,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就有千千万万种仁,这些仁各有其指向、各有其诉求、各有其价值,但这些仁都有一些共同的内核,才能称其为仁:1、与人为善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白了,什么是仁?!仁就是我们中国人发乎于情的善,这就是因此不可割舍的情分而对对方的体谅。说的简单点,我们中国人的仁和欧美的博爱的善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是一个高密度的熟人社会,所以我们的善是发乎于情的,所以我们的善基于情分,所以我们既讲与人为善,还要给对方面子,给对方体让,和西方以上帝为依托而自以为自己绝对正确、绝对的善而强推其普世的善而分野。所以,如何成就仁,简单的很,仁者爱人,感同身受,与人为善,择善固执,极高明而道中庸。记住这几句话,努力践行这几句话就是了。

 

2.仁坛:三、仁与爱

就是一以贯之的忠恕精神是相互性的义与相互性的爱仁的精神具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责任,一个层面是尊爱责任也即是每一个的本分,每个人在不同角色和位置的职责与义务,即忠的意义尊爱是每一个对于上下位置的理解、包容、尊重、敬爱,即恕的精神。具足这两方面内容才可以说具有仁的精神,仅仅做到了义务只是做到了部分,能够在在不同角色和位置上实现自己的,实现自己的责任本分,同时还能够做到对于下属或者其他人的尊爱,对他们的包容、理解、尊重、爱护才是真正的可贵的仁的精神仁的精神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平等的精神,仁学不是后来所歪曲理解的封建等级文化,而是一种人格平等精神。仁的精神的第一部内容,仁的规范的第二部分内容,即相互性强调的是相互性的爱与义,而不是单向的责任(即义或者忠),也不是单向的尊爱(即恕),而是相互性的忠恕,是相互性的爱与义

 

3.仁坛:四、仁的对象

仁看上去和人有关,比如,爱人,又比如忠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应该不仅于此,人也不是必要条件。人只是张大的用处的一个表现罢了。不然为什么说为仁由己?为什么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能可以长处乐?为什么把花生的核心叫做?把桃子、李子的核心叫做?因为仁是内心的品德,有没有外面的人,都可以是仁。颜回没有钱没有官,帮助别人的能力有限,但一样可以三月而不违仁,比有钱有权的做的还好。有了这颗仁心,就好像桃核有了,那么有条件的时候,阳光雨露下,桃核就可以发芽,成长为大树;人心有了仁,那么有条件的时候,能力所及范围内,就可以做到忠恕。但是仁是自己的。儒家讲究反求诸己,讲究慎独,就是讲究自己的德行。有了这个仁,心底就宽阔。所以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这个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就是仁,如此广大,处于仁的人就不会猥琐;精气神既然充足,心里就不会怯懦,所以仁者不忧;心里有仁,在哪里也不觉得狭隘,就好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了仁,人就可以明白清醒地感受外界,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但仅仅感知是不够的,还要可以明白清醒地回应外界,所以仁者可以知,可以勇,可以以德报德,可以以直报怨。仁绝不是老好人,而是明白、清醒、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恰当地做出应该做的事情。不清醒不明白的是麻木,麻木是不仁。只做到了清醒,而外界需要帮助、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却不去做,也不是仁。那是为富不仁。所以仁固然要自己情醒,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实现仁者,爱人。既然是力所能及,那就从身边做起。先把自己照顾好,然后把关怀推广到亲人身上,再推广到乡里邻居,再到国人,直至天下人。能做到多少,就尽力帮助别人,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强加的,也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着能力所及,做到忠恕,也是仁。

 

4.仁坛:一、仁的定义

不同于西方宗教理论中可以具体化的伦理规范,“仁”是一种来自内心、产生于情感的自觉要求,是不是“仁”、什么样的行为符合“仁”,都未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显然,这些与《论语》中的“仁”的内在属性与独特的个性体验有着密切联系,也决定了达到“仁”并不容易。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对“仁”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这样的评价十分耐人寻味,“仁”实际上是一种很难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种神秘却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体验,连颜回这样的贤人要长时间遵守也不容易,最多只能保持三个月,其他人更短,有的保持一两个月,有的只能保持一两天。当然,这里的“三个月”、“一两个月”、“一两天”都是虚数,在实际情况下,真正的达到“仁”应该是前文提到的“朝闻夕死”所体现的状态,那么几个月和几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样的“仁”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上升到更高境界。但阅读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懂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仅一人之仁难以达到,“万物皆仁”也显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迟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这点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论是投了汨罗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也反映出“仁”成为了儒家大力倡导与追求的理想世界,成为了几千年来激励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5.仁坛:十、培育良知

什么是善?对不善善,是为不善;对善不善,是为不善;对善善,为善。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让自己快乐,让自己的亲人朋友快乐,让世间少一点烦恼,便是修行。如果说面对恶,仍然无动于衷讲究所谓的善,那便是纵容恶,便是为恶;道教有慈悲度世,也有护法神王。对待人生的方式可以这样说:1.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进而影响更多的人,通过完善自己达到整体的良性发展,肯定私利私心的存在,虽然这种也会衍生了真正的自私自利。2.天下为公,以救济天下为己任,口头上宣扬私利私心是丑恶的,最终却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也会衍生真正的圣人。只是古来圣人有几个?我们道德尚不圆满,就从自己向善行善做起,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堕入自私自利的迷途,用善念影响更多的人吧。有朋友质疑,说:善待自己就是什么都以自己为重,不考虑其他的,这样孩子长大了凡事只想自己,路见不平与我何干?他人困苦与我何干?只要没好处的事与我何干?善待家人、然后善待朋友、善待其他人,才能达到更大的利己,才能为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将利己的目光放长远一点,最大程度的利己绝对不是自私自利,应该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整体;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将自己的未来、家人、朋友、血脉同胞抛弃不顾,恰恰伤害的是自己,信仰是让你向善,找到你自己。

 

6.仁坛:六、众德之本

,是中国传统文化两支最重要学派——儒家和道家共同重视的理念。儒家强调阳刚,积极进取;道家强调阴柔,与儒家互补,所以要志于道,据于德。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对于企业来讲,只要找到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需求,让企业符合这种需求,就是合乎道了,坚持下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接踵而至。,从文字上看从,首为头脑,强调理性思维、客观规律;德,从,强调心得体验、主观感受,《说文》解:德者,得也,得之于心,又施之于人,这就是德。比如企业管理者有事业有理想、有车有房、带薪休假,那么也把自己所得施之于员工,让自己的职员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是有孝《孝经》中说孝者,德之本也,孝是众德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因为对幼子的爱护,是所有高等级生命的共同特征,动物也天性就会保护幼崽;但是对长者的赡养与尊重,才是人类文化的特有,是人与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的根本。并且,孝还引申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旦领导者重视这一点,充分关怀、善待员工的父母亲属,员工的忠诚度就会提升,因为孝慈则忠。甚至同事之间关系也会更为融洽,工作业绩也会相应攀升。悌与相联的,还有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侍奉双亲是,而听从兄长就是。如果把这样的理念引入企业组织,下级对上级的听从、信奉,就不仅仅是因为官大权重钱多的压迫,而是自觉认为听大哥的——员工认同了悌道的文化,就是在靠文化管理着企业,这不就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吗?而且文化直指人心,心服,才是真服。

 

7.仁坛:二、仁的来源

从某种角度而言,孔子之与上古之的区别,在于将相人耦的精神上升为人己和,即自己和对方友好相处的新道德观。如前所述,克己复礼为仁的恒言,上升成为仁由己,而由人乎”(《论语·颜渊》)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古传·僖公三十三年》)的恒言,上升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至此,原先人相偶”(相人耦”)的朴素精神。终于进入哲学意义的主观世界,使某一个具体的自然人由于能够与其他个体自然人相对应,并结合成人的群体而获得社会价值。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人的群体,而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以他人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这个新的意识充满个人的平等和真诚的合作精神,即《论语·雍也》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于是,一个初看起来与农耕社会宗法家族毫无瓜葛的似乎有点早熟的的学说,就在一代哲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当中诞生了。  阮元说:仁之篆体从人二,训为相人偶,《论语》中已备论之矣”(45)。然而《论语》并未论及相人偶之义。也许是因为在周文化的语境中,孔子不便公开追述遥远的东夷传统。《论语》在很多地方涉及人己关系(即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论语》言仁109见,言”162次,言”29(46)。从《论语》第一篇《学而》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到最后一篇《尧曰》的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人己对称之言者甚多。诸如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论语·学而》)躬自厚而薄求于人”(《论语·卫灵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等等,不胜枚举。正如阮元所说:人己对称,正是郑氏相人偶之说”(47)。  孔子的人己说就是前代的人偶说。孔子正是通过讨论血缘范畴和超血缘范畴的人己关系来阐述之内涵的。

 

8.礼坛:三、礼的价值

在古代,礼的作用有三:

一礼是一种规范(礼法)

可以说是道德规范,也可以说是行为规范。古代就有“礼法”之说,尤其在过去,礼的起源就是祭拜天地祭祀先祖,是明君从事之道。所以历代君王,无论是否谋朝篡位,都是尊重礼法的。

《礼记.礼三本》曰: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到现在,每逢清明的祭拜世故的亲人,还是维持了下来。

二礼是一种装饰(礼数)

无论婚丧喜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都要有一些相应的礼数规定,比如结婚要讲“彩礼”,这点已经延续到如今。。比如丧葬要披麻戴孝,入土为安,这些也延续到如今。但对于尊师重道,也就是拜师之礼,待师之礼。

不是那种泛泛的看到老师敬礼鞠躬,而是从内心深处,尊重老师。所谓“天地君亲师”,如果说父母孕育了人的肉体,那么师就培育了人的心灵。这个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而且也指心灵根源的精神导师。。

三礼是一种制度

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行为的克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约束。

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让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礼制的体现。

比如说,孔融让梨,为何让人津津乐道,传承至今?在于孔融明事理么?不完全是,从更深层意义上讲,大家都是孩子,一起吃梨,本无所谓拿大拿小的,但孔融却能够克制自己的本能,放弃了拿大的梨,而让其他人先拿,自己挑小的,本身就是一种“礼让”的品行在里面。。

用白话文来说:人的本性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

这里的“好”、“坏”必须更多地理解为同一结构(灵魂)中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简单的价值判断,所谓“坏”绝不意味着应该被清除,恰恰只有它存在着,并被“好”控制和驾驭时,善才能发生,人才成为“自己的主人”。

 

9.礼坛:一、礼的精神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礼仪之邦自称,中国人知礼,重礼是闻名世界的。儒家文化是和文化亦是礼乐文化,儒家提倡以德治国,认为刑法只能让百姓不去做某件事,但是却不能让老百姓民德归厚,而耻于做某件事。因此提倡以德治国,如何才能做到以德治国呢?孔子认为,就是要让社会知礼,遵礼,用礼来规范社会。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孔子认为只有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其实的本质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社会规范,如果每一个处于社会之中的人都能够去遵守",孔子认为这个世界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和谐社会的意思。

 

10.礼坛:四、礼的规范

礼,是文明的标志,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对文明和美有了追求,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通行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战胜野蛮和落后,摆脱愚昧和无知,走向开化,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体现。孔子曾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一问中提及:“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儒家看到了天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孔子的天道观,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效仿自然法则才能生存。治国,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才是万世之道。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仪设计上,处处效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上的根据。

“礼”是安邦定国之本。《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语—晋语》云:”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礼"有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道。

“礼”是社会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要符合“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要求定制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中最合理的原则。

“礼”是对人最基本的尊敬,和礼貌《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这里的“礼”,作“尊敬”解。《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这里也作“尊敬”解。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组成。“礼”表示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实它本质是尊敬人。

“礼”是指礼物,对于“礼”还有一种起源于远古时期祭祀活动的说法。在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已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牲口)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物质的成分,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即礼物。

可以说“礼”是文明,是思想,是制度,是自然法则,是准则,是尊敬,更是交往方式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

 

11.礼坛:五、礼:主题题解

在古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的经济资源供人们去挥霍,人们必须要通过一种更加廉价的方式来维系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于是在中国,礼制就发挥了作用。儒家强调礼的基础是情感。譬如孝道,子女和父母并不是靠签订一份白字黑字的法律文书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而是依赖感情。因为礼是依附于情之上的,所以只要情不是对等的,那么礼就不是对等的。用情感来维系契约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方式,它具有自我的维系能力,而不依赖于一个外在的东西来进行执法和监督。比如别人伤害了我的感情,我就要报复回来,所以儒家将以德报德,以怨抱怨。佛家也有“报应”的说法。礼制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它的低成本。因为很多时候,法制的成本非常高,且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很多之后很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隐私。因为需要一个外在的东西来保障契约,就必然要求信息的公开,不然如何执法。法制的深入必然会威胁到个体的隐私权。但是在传统的礼制社会,隐私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大量的家庭纠纷,都是私了的,并不会被曝光在公众的视线之下。私了未必是平等公正的,但是为了绝对的平等公正就要求全社会来为执法的成本埋单,也不见得就是更好的做法。

 

12.礼坛:二、礼的原则

礼,是文明的标志,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对文明和美有了追求,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通行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战胜野蛮和落后,摆脱愚昧和无知,走向开化,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体现。孔子曾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一问中提及: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儒家看到了天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孔子的天道观,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效仿自然法则才能生存。治国,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才是万世之道。儒家认为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仪设计上,处处效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上的根据。       是安邦定国之本。《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语晋语》云: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有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道。        是社会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要符合,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的要求定制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中最合理的原则。         是对人最基本的尊敬,和礼貌《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这里的,作尊敬解。《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这里也作尊敬解。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组成。表示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实它本质是尊敬人。        是指礼物,对于还有一种起源于远古时期祭祀活动的说法。在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已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牲口)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的含义中就开始有物质的成分,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即礼物。           可以说是文明,是思想,是制度,是自然法则,是准则,是尊敬,更是交往方式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

 

13.礼坛:以礼为本

汉字“礼”的古体是祭天礼器的象形,是人道乞求与天道相通的形式。礼的本义实际是与天沟通的形式,而不是仅仅是现代人所理解的日常行为规范。 就算从行为规范的层面理解礼,也要保留其与天相通,上达天道的维度,礼的根本依据是动而合道,而不是人为规制。汉字“礼”的古体是祭天礼器的象形,是人道乞求与天道相通的形式。就算从行为规范的层面理解礼,也要保留其与天相通,上达天道的维度,礼的根本依据是动而合道,而不是人为规制。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本:树的根部;末是树梢易:平和林放问的是,我们在执行礼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住根本,而不是流于表面功夫?夫子说这个是一个好问题,因为林放在思考,只有思考想通其内在规律,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抓住其精髓。在举办仪式时相对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还不如简简单单,免得劳民伤财。而在丧事上,神态自若不如悲伤。由此可见,夫子并不是一个顽固守旧的人,他的做事有原则,就算是他竭力维护的礼乐制度,他也是从其根本出发,量力而行,只要不违背自己对礼的根本理解即可。

 

14.礼坛:礼与社会制度

对于今天而言,礼的规则性、制度性所具有的规范性,还是很有意义的。规则的目的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都不遵守规则,受害的肯定是多数人。礼的等级制,在“王法不下乡”的时代,一直作为县以下的乡治理的主要模式。不过礼的精神被抛弃了,留下的是形式,而且被固化,因此就成了“吃人的工具”,这个评价有过之而不及。鲁迅所说的“吃人”,指的就是这部分礼。最初制礼的目的是确保社会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和”不是和稀泥的和,而是存异求同,让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和睦相处。目的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顺便说一句,礼本来是约束贵族阶层的,所以有“礼不下庶人”的说法。后世把礼下降到普通民众层面,是朱熹干的事,和孔子无关。不过宋朝已经进入平民社会,贵族消失了的结果就是礼无处安身,朱熹的做法在当时也不为过。今天的人大多把“礼”误解为“礼仪”了,礼仪只是礼的皮毛和表现形式。今天很多人在教授礼,最多也就能做到穿着汉服作揖行礼,那还不如握手鞠躬来得实在。礼的现实意义其实就是规则含义。不论法律还是法规,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进你们大楼的门禁制度,都属于“礼”的范畴。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人际关系和谐是人脉的基础,它既是一个人创造人生成就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也是整个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

 

15.中华义理总坛: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国学经典中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民教育、中小学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生动活泼的、适合不同学龄孩子的性情教育与生命教育,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做人做事底线,以及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这对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利益,对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的建构,意义十分重大。 就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说,梁启超说过,《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这就是说,《四书》等国学经典表达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志士仁人与普通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中国的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通过蒙学读物、民间谚语与故事、戏文、连环画、家训、家礼、善书等,通过家教与民间社会生活与信仰,渗透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养育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中国实际。国家的兴盛与国学的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国学是软实力。在文化小传统中,勤俭、重教、敬业、乐群、和谐、互信、日新、进取的观念,无疑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资本。诚敬”“忠信思想有助于整顿商业秩序,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并改善外部形象,提高效率,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释道三教的价值观、义利观和人格修养论,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坑蒙拐骗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中有当代价值。

 

 

评价:作者通过对中外伦理道德的比较突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民族品格,又借助古今对照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绵延性与经久性,反映出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义理概念的论述,作者进行了丰富的展开,使其道德价值背后的意义更加凸显。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