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子·滕文公》对《尚书》的引用看其民本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3汉语言文学 201313000030 羊凌霄
《尚书》称不上是最古老的书,却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的典籍,也是我们追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源头。《孟子》一书共引《书》35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孟子对《书》必然相当熟悉,而且从《书》中汲取了相当一部分的养分,其中即包括《尚书》中萌芽的“民本”思想。
孟子在《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这句话中已经隐含了一个信息:孟子对于《尚书》的引用不会原封不动。贾清宇认为:“引用古籍时变动文句是先秦学者著书立说的共同特点”“《孟子》引用《尚书》文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如实引用原文。或作为对史事的介绍,或作为表达固定含义的俗语来利用。另外一种形式,是孟子在阐述学说的论述过程当中,对《尚书》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使文意有所变化而为其所用。”
在《滕文公章句上》中,孟子对《书》的直引有1处,意引《书》以谈民本的则有一章(滕文公章句上·第三章)。下面我们分别来论述:
1.对“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直引:
《滕文公上》中直引的一处为《说命上》中的“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但将原句中的“弗”改为了“不”,《滕文公上》中引作“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王力在《古代汉语》里指出:“‘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但是,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把孟子的这种改造看做是对《尚书》的同义转述。但是在看待《孟子》引文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到句子内部的句义变化,还要将它放置在一章之中来整体的考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写道: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到引《书》“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中存在两个问题,即:
(1)滕文公自楚返后为何要再次面见孟子?
(2)滕文公第一次面见孟子时他们谈论了什么?
第一个问题相对容易,两人再次见面时孟子第一句话就说:“世子疑吾言乎?”而后才道出:“夫道一而已矣。”这两句其实告诉了我们:孟子这次所说的道理和上次一样,而且是用来打消滕文公的疑虑的。
难在第二个问题,滕文公第一次面见孟子时他们谈论了什么?原文记载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杨伯峻译为:“孟子开口不离尧舜,同时他讲了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我认为这样翻译过于简单了。
其一,“道性善”在“称尧舜”之前,可能前者是在道理论说,而后文是进行事实举例。孟子之前,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最为推崇的君王是大禹,而倍推尧舜者,恐怕还要从孟子开始。而《尚书》一书,恰好是从《尧典》和《舜典》开始的,就如同称《春秋》时,可用“齐桓晋文之事”来代指一样,这里的“尧舜”也许意在指《尚书》也未必不可。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尧帝曾命令羲和推算历法,指导人民生产,又命令羲仲、羲叔、和仲与和叔分别居住在东方的旸谷、南方的交、西方的昧谷和北方的幽都去为人民确定耕种的时节。再看《尚书·舜典》中的记载,大舜也分别派遣了弃、契、皋陶等22位臣子去治理国家,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臣子便是“播时百谷”的后稷——弃。从《尧典》《舜典》两章可以体现出两位上古的君王对于民生的非常重视。因此,孟子去规谏滕文公时,言必称尧舜,也应该是举出了《尧典》《舜典》两章中尧舜的这些带有“民本”色彩的具体事例,从而引申出“民本”思想来教育滕文公。
其二,从孟子第二次会见滕文公时的谈话,我们可以倒推出两人的第一次谈话。孟子举了“成覸和齐景公”“颜渊”“公明仪”的例子来增强滕文公效法“丈夫”“舜”“文王”“周公”的信心,然后论说的最后一句尤为关键“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从“犹可为善国”一句可以得知,孟子是在同滕公畅谈治国之策!是呼应第一段中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的。从孟子后面引用《书》的:“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来看,这次的交谈应该是一场堪动国本的国策制定,直接影响到滕文公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否则滕文公也不会心存疑虑,反复请教孟子。而唯有将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的这种大变革,才有可能让一个国家“瞑眩”,治疗好“厥疾”。所以我们后面看的滕文公兴“三年丧”以正礼、行“井田制”以足民、办“庠序学校”以教民,直到天下贤士来归(许行、陈相等),都是从这个思想源头来的,都是孟子的“民本”和“王道”思维,只有守住了“民本”,方可称得上是“王道”。而在那个年代实施“仁政”就如同给国家下了一副猛药一样,孟子对于《书》的掌握和运用可谓登峰造极,信手拈来了。
而《书》中的本意是不是如《孟子》引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呢?——“通过实施“仁政”来使人民和国家富足,但是同时会极大挫伤贵族阶层。”《尚书·说命上》记载到:
(殷高宗武丁)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尚书·说命上》中的:“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是武丁对臣子傅说说的话,意在表明希望傅说“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是武丁希望臣子能时时进言,来辅助自己实行德政,其重点仍然是放在臣子对王的辅佐之上。孟子对其引而化之,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仁政上面来规谏滕文公,用“药”的内容也从“王”本位延展至了“民”本位,不得不说是孟子的一大创见。
2.对“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意引
《孟子》对于《尚书》的引用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对《尚书》的改造和运用,某种程度上可说明孟子在学习《尚书》时对其的取舍和发挥。当然这里不能排除掉一些另外的可能,也许会混淆我们的视听。如孟子的好辩,有时为了获得辩论的胜利,孟子往往会改变引用文献的原意,来满足立论的需要。赵炎峰和姜畅认为:“《孟子》一书7篇260章,其中有141章直接记录孟子的言行,另外的119章均为对孟子与他人的谈话和辩论的记录。孟子也正是在与人言谈交锋中抨击诸侯征战的无道,阐发自己的‘仁政’”“孟子在与人的谈话和辩论中,十分注意根据不同辩论对手和主题,运用不同的辩论方法来实现说服对方的目的。”这也既是说,孟子的辩论是拥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现实性的,其一方面要驳倒对方,另一方面又需要达到鼓吹自己“仁政”的理念,所以对《尚书》的原意和《孟子》的引用义的对比很是重要,特别是《尚书》原文并不直接出现之时,我们要懂得分辨出孟子从中吸取和改造了哪些部分。
孟子引《尚书》35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孟子肯定非常熟悉这部经典,才会再三的引用。然而诞生于周代初年的上古之书,其思想内涵则未必如此超前。并且如果孟子当年看到的是《尚书》而非《书》的话,那么我们就还要考虑到孔子对《尚书》儒学化的作用,李民和王建认为:“纬书《尚书璇玑钤》所说孔子时代,《书》有三千二百余篇的话,虽不可信,但至少表示曾有相当多的篇目。”除去其它一些原因造成的文献损失外,“孔子可能删掉尧以前黄帝之类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及无教育意义的君王的言论,以避免对后世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到孔子时代,《书》大约残存百多篇,经孔子整理删除确定了一一八篇。”那么,如果孔子删过《书》的话,那么其对其中的义理也一定有过一定的筛选。孟子从中引发“民本”也更容易一些。
我认为以《孟子·万章上》引用《尚书·泰誓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一句,最能说明《滕文公上》中这种未出现原文,但在思想上的改造和传承。《泰誓中》载: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贾清宇认为:“《泰誓中》全文贯穿了‘奉天伐残’的思想。从‘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天其以予乂民’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无一不表现了武王对天命的尊崇,而汤当年伐桀也是遵从天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 而这种“尚天”的思想在《孟子》一书中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孟子·滕文公上》中载: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在《泰誓中》里周武王姬发的誓辞为:“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其思想内涵还没有涉及“民本”,虽然已有苗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在《泰誓中》中隐藏了一个“民=天”的思想结构,是“民本”思想在远古智慧间的悄然萌芽。然而正如贾清宇所言,这个时候还是用“民”去比附“天”的“奉天伐残”的思想,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商代的鬼神思想的影响。
日本学者五来欣造说:“在儒家,我们可以看见理性的胜利。儒家所尊崇的不是天,不是神,不是君主,不是国家权力,并且亦不是多数人民。只有将这一些(天、神、君、国、多数)当作理性之一个代名词用时,儒家才推崇它……假如亦有其主义的话,推想就应当就是‘理性至上主义’”孟子就是这样一个“理性至上主义者”,对《泰誓中》里的“天”制而用之,进一步的阐发了“民本”这一进步的历史宏音。而在《滕文公上》中说:“民事不可缓”“虽周亦助”“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这一系列重视民生的思想遥接《尚书》,直承《左传》《论语》。虽不直引,但却能从各章中循见轨迹。
赵炎峰和姜畅也认为《滕文公上》中有民本思想的出现:“于农事。孟子看到了‘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统治者不重视劝农课桑,人民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不可能遵守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可能会胡作非为扰乱社会秩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责任在为政者,因为‘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滕文公上》)如果说在这里孟子还主要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重民”的话,那么,在《尽心下》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就是真正意义的民本思想了。”在之后,孟子还论述并且进一步发挥了“富之”、“教之”等儒学思想。
最后,我们还要顺带一提,孟子在他的文章中存在的大量引用《诗》《书》的现象。正如张祥龙先生所说:“为什么孔子爱引诗?为什么‘子曰’之前要来个‘诗云’?......孔子希望他的思想是窈窕的,所以他就爱引诗。哪个学生引诗来讲这个礼,孔子最夸奖他了,因此这个礼对你就不是干巴巴的道德教条,也不是干巴巴的社会规范。虽然它里面有规范,有等级,但是它是你整个人生的氛围需要一个结构,是一篇乐理。”我想孟子在他的书中引用“诗云”“书曰”应该也有着这层意思在里边,世界在他们的思想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时时刻刻交融而不分离的,孟子的“民本”思想引用了如此多的《尚书》,其思想也变得富有生命力,从而饱含了对人民灵动的关爱。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邮政编码:541006
评价意见:对于孟子“民本”思想,作者与《尚书》中的相关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从行文看,作者对于文本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的。在对比中也有参入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但仍可深入扩展及阐发!
建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