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主编:陈杰思 毛勇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封建礼教则是存在于封建时代,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特权、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必须批判和否定的。“礼”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对“礼”的倡导,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目 录
第一单元 礼的精神
第一课 恭敬……………………………………(03)
第二课 仁爱……………………………………(11)
第二单元 礼的原则
第三课 真诚 ……………………………………(24)
第四课 简 易……………………………………(34)
第三单元 礼的价值
第五课 克己……………………………………(42)
第六课 适度……………………………………(49)
第七课 礼以养德、礼以立身……………………(57)
第八课 礼致和谐………………………………(65)
第四单元 礼的规范
第九课 尊老爱幼………………………………(78)
第十课 容颜端庄………………………………(88)
第十一课 生活礼仪……………………………(95)
附录 节日礼仪…………………………………(109)
· ·
第一单元 礼的精神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礼字: 一个“豆”(古代礼器),盛着两块“玉”(古代重要的祭品),象征以庄重的仪式来祈求天意。
从这个意思又衍生出“恭敬、礼貌、礼仪”等意思。礼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在古时候,礼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礼是六艺(六种学问)之一。六艺是: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御车马)、书(阅读)、数(算术)。
· ·
解:小篆的「礼」,从「示」从「」,亦以「」声。又「示」谓奉祀之神,「」谓奉祀行礼之器,乃盈满祭器而陈以祀神曰礼,本义作「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之实际行为,乃吾人所当笃实践履者。
· ·
第一课 恭 敬
[经典]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礼记·曲礼》)
译: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
礼者,敬而已矣。(《孝经》)
译:所谓礼,它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译:孔子说:“居于上位不宽厚,行礼不恭敬,在丧礼中不悲哀,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 ·
[例证]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问题]
陈学习《曾子避席》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
· ·
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地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成为一代佛学大师。
1
、陈祎学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曾子和陈祎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体会]
屠格涅夫与乞丐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一乞丐
· ·
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却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思考:“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句话给那位乞丐带来什么影响?它体现了屠格涅夫怎样的交往风格?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 ·
[指导]
礼者,敬而已矣
礼是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人的情感中哪一种最为重要?是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意,为此,各种礼仪都要求服饰整洁、容貌端庄、步履缓慢、言语谦恭,揖让周旋,处处有节,一些重大的礼仪,甚至要求提前很多天就沐浴,斋戒,让心绪进入状态。这些要求,都可以用一个“敬”字来统领。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要体现你内心的敬意。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敬”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
儒家要求学者在所有的生活层面展开“毋不敬”的精神,树立起严肃的人生态度,把“敬”的存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起来。小而言之,衣衫不整、语言鄙俗、容貌不端、散漫怠惰、无所用心、玩世不恭,都是内心不敬的直接表现,都在戒绝之列。大而言之,要把敬的精神贯彻在对事业的无限追求,
· ·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师生在恭城孔庙举行开笔礼
[评价]
自我评价:
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之上。
· 1 0·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11 ·
第二课 仁 爱
[经典]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译: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
译: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
· 12 ·
[例证]
礼与仪
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抵达国都郊外时,晋君派大臣到宾馆去慰劳他,这一礼节称为“郊劳”。晋人迎接鲁君的仪式从郊劳开始,步步为礼,极其复杂。鲁昭公居然一点都没做错,晋国人看了佩服得不得了,说他真是懂礼呀!晋国有一位叫女叔齐的大夫说:“他哪是懂礼呀,他做的不过是‘仪’罢了。礼的根本是要治国安邦,现在鲁国的政治非常混乱,而鲁昭公还到处欺骗大国、凌虐小国,甚至做些乘人之
· 13 ·
危的事情。灾难就要降临到头上了,他却浑然不知。他不把精力放在礼的根本上,却屑屑于礼仪的末节,这样的人怎么算是懂礼呢?”女叔齐把昭公的行为举止称为“仪”,真是一针见血。礼的根基是内心的仁德,根基全无,外表虽然做得像模像样,也只是“作秀”而已。
[问题]
1
、现在有些商品包装的很好,但产品的质量不行,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谈谈你的理解?
2
、有些同学看到名牌衣服、球鞋、手机等,就吵着父母买给他,《弟子规》告诉我们“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谈谈你的看法。
· 14 ·
3
、班上有位腿有残疾的学生,张红经常下课扶着她上厕所,或到教室外面活动活动,这是不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为什么?
4
、请同学列举身边待人有礼与待人无礼的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
[体会]
孩子与大山的对话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一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孩
· 15 ·
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他说:“孩子,你回去对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怎么样,好吗?”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孩子笑了,群山也笑了。
[指导]
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一贯反对以器物仪节为主的“礼”,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而主张以仁义为核心的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内心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怎么去面对礼呢?儒家强调做人要有底色,要质朴、方正,要有德性。《大学》说,从天子到庶民都要以修身为本。修身最重要的功夫,是要诚意、正心,回到善良的人性上来。
· 16 ·
关于礼乐
礼在古代主要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礼)、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礼),其中含有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因素。在举行各种礼仪的时候,都要演奏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与各种礼仪相配的。礼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17 ·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一)状况剧分析:
1.剧情
阿牛和阿花是一对兄妹,有一天阿牛和阿花一起到动物园玩,看到一辆载了一匹马的货车,阿牛说:“这匹白色的马真好看。”阿花说:“这明明就是一匹黑马,你的眼睛是看到哪里去了!”阿牛:“我从箱子的破洞中看到了,是匹白马!”阿花:“我
· 18 ·
也从箱子的破洞中看到了,是匹黑马!”两人争论不休就吵了起来,情急之下,阿牛就动手推了阿花一下,阿花也不甘示弱的回了一拳,两人就打了起来,最后两个人都挂彩了,鼻青脸肿。此时,动物园的管理员看两人都伤痕累累,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在打架呢?”阿牛:“这明明是一匹白马,他偏偏说是黑马!”阿花:“这本来就是黑马!”管理员说:“我把马牵出来好了。”管理员:“这匹马身上一条黑一条白的,是斑马啦!”
阿牛和阿花异口同声:“啊,原来如此,那我们不就白吵了!”阿牛:“对不起,阿花。”阿花:“对不起,阿牛,我们以后再也不要吵架了。”
(教具:斑马图卡及破个小洞的纸箱。)
2.讲解
同学们,我们常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事情,只要别人和我们意见不同,我们就会觉得他们是错的,像上面这个故事,是谁错了呢?
其实两个人都是对的,两个人也都是错的,因为都只对了一半。所以下次当别人跟我们意见不同时,
· 19 ·
我们也不要和别人争吵,因为我们可能也只对了一半。
(二)情绪控制教学
愤怒对人是不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生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用停、想、选、做、评,这五个步骤来帮助自己。
1.停
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自己先停下来先不要有任何反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放轻松:
(1)深呼吸(心里想着我要微笑)。
(2)数数法(从1数到10,如果还在气头上就再多数几遍)。
(3)放轻松(边听柔和的音乐,边试着放松肌肉)。
(生气时心中就像有颗炸弹,为了不让它爆炸,
· 2 0·
必须马上停下来并在炸弹上浇浇水。)
2.想
刚刚发生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我们可以参考:
(1)回忆过去自己的经验。
(2)别人曾经有过的经验(新闻、历史故事)。
3.选
想到可以解决事情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把这些方法列出来,我们依照这些方法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将它们分成四种类型:
(1)你不好,我不好。(炸弹炸到自己也炸到别人,是糊涂的人。)
(2)你不好,我好。(把炸弹丢到别人的身上,是自私的人。)
(3)你好,我不好。(把炸弹留在自己身上引爆,是圣人。)
(4)你好,我也好。(把浇过水的炸弹拆掉,就没人会受伤,是智慧的人。)
· 21 ·
而当你选择了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时,你就会成为四种不同的人,你们想成为哪一种人呢?
如果能够做出“你好我也好”的决定当然最好,但是很多时候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至少也要努力做到第三种,像古时候的大舜、闵子骞,他们的继母对他们不好,可是他们都用第三种方式,最后感动了家人,自然就变成「你好,我也好」的结果了。
4.做
选好你的决定后,就要付诸行动,马上去做。
(没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可从头再来一次。)
5.评
做完之后,效果如何?帮自己打个分数,想想看下次遇到相同的事情我要不要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呢?好的就肯定自己,不好的就要再多加改进。
· 22 ·
(三)举例练习
故事内容: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太太脾气并不好,常常会对他发脾气,但是苏格拉底很能忍耐,从不会跟他太太计较。有一天,他太太在那里唠叨了半天,苏格拉底不为所动,坐在那里没有回应,他太太火冒了上来,就对他说:“我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大能耐。”说完话,就拿出“大盆冷水从他头上泼了下去。这时,苏格拉底笑着说:“我就知道打完雷后,会下一场大雨。”
同学们,我们一起用刚才学到的停、想、选、做、评,五个步骤来想想看。
1.停:当苏格拉底他太太泼水时,他没有马上动手或动口。
2.想:解决的方法(1)用微笑有趣的方法化解(2)骂回去(3)动手打人。
· 23 ·
3.选:他选了第一种方式“微笑”。
4.做:他微笑后,说了一段话自嘲。
5.评:这个方法的结果有达到“你好,我也好”的结果,太太泼了水后气消了,他也用幽默的方式来取代发脾气(言语忍、忿自泯)。
(四)实际演练
用下列三种情境请学生出来练习:
1.姐姐(哥哥)骂我没有把东西收好(言语忍、忿自泯)。
2.有人说我的坏话或嘲笑我(言语忍、忿自泯)。
3.有同学(兄弟姐妹)抢走我的东西(财物轻、怨何生)。
(五)总结
各位同学想想看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东西呢?当你和别人意见不同时不要觉得别人一定是错的,遇到一些状况时要记得停、想、选、做、评。
· 24 ·
第二单元 礼的原则
第三课 真 诚
[经典]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译:祭祖时感到祖先就在眼前,祭神时感到神就在眼前。孔子说:“我没有亲自参与祭祀,就等于没有祭祀。”(与:音预,参加,参与。)
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明]
· 25 ·
吕坤《呻吟语·应务》)
译:不要对着忧愁的人表现出快乐,不要对痛哭的人大笑,不要对失意的人夸耀自己。(矜:自我夸耀。)
[例证]
张良拾鞋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便信步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老人的衣着打扮像一个贫苦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
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听着这无礼的要求,张良一股怒火直往上窜,想:“我与你一点不认识,凭什么要我给你拾鞋?”但当他想到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不灵便,下桥取鞋有困难时,便强压着怒火,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
· 26 ·
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鞋就穿鞋吧!”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而去。
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去的身影,一点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说:“你这孩
· 27 ·
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你在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谁知老人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起了床,向下邳桥奔去。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于是,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了。张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看见张良早早来了,露出了笑容,说:“年轻人就应该如此!”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的年轻人来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张良深深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回去以后,张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增长了
· 28 ·
不少的才智。
后来,张良协助刘邦开创了汉朝,立了大功劳,在历史上留下了“张良拾鞋”这一段佳话。
[问题]
1
、请问张良为什么可以得到老人的兵书?
2
、小英搭公车回家,车上人很多,有位老太太上车,没有人让座给她,小英看见老太太往自己的方向走来,赶紧装睡。谈谈你的看法。
· 29 ·
[体会]
感动中国的敬礼娃娃-郎铮
在2008年5.12地震中,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终于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 男孩的左手骨折了,一位战士用木板小心地夹住他的手臂, 细心地缠上了绷带, 然后, 又慢慢地为男孩喂了一些矿泉水。 把男孩放在一块蓝色的木板上, 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 然而,就在这时,年幼的男孩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 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 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 3 0·
5 月 23 日,温家宝总理到绵阳 404 医院看望受伤群众时,在监护室俯身亲吻了小郎铮,调皮的郎铮用手遮住半边嘴巴回答温总理的问题,总理鼓励他向解放军叔叔学习。这期间郎铮又向敬爱的温家宝总理敬了一个礼……这是感激的礼,是敬佩的礼,也是宣誓的礼。 他用这一个敬礼告诉世人,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倒摧不垮的。
荣绪拜经
南北朝时,南朝宋国的臧荣绪,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他亲自在园地里种了蔬菜,拿来祭祀祖宗和供养母亲。后来母亲死了,他就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很恭敬地跪拜父母的灵位。有了甜美珍贵的食物,也一定要献供。臧荣绪隐居在京口这个地方,
· 31 ·
教授着一班学生,当时的读书人,认为他虽然不做官,却是很有学问,所以称他披褐先生。他奉行大道,笃爱《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五部经。因为孔子是在庚子那一天生的,所以他到了这一天,把这五部经陈列在书桌上,穿了礼服戴了礼帽跪拜。他又因为喝酒是要扰乱人的德行,所以常常警诫别人要少喝酒或不喝酒,他平生品行纯正笃实。
读了上面故事,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指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尊重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经过别
· 32 ·
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对穿丧服的人表示尊敬,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官员的尊重,是对秩序的尊重;对身有残疾的人表示尊重,这是真正具有仁爱心的表现。我们要像孔子一样尊敬人,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是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
请问问自己:我做到了吗?难道我做不到吗?
[评价]
自我评价:
· 33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34 ·
第四课 简 易
[经典]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译:林放询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问得很重要!礼,与其奢侈,不如俭约;丧葬,与其铺张浪费,不如真正地哀伤。”(易:失常,过于浪费。戚:音欺,忧伤。)
[例证]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
· 35 ·
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
· 36 ·
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问题]
1
、唐太宗看重的是缅伯高的什么精神?
2、孔子66岁时,妻子亓官氏去世,一年后孔鲤还在哭母,被孔子听到了,问:谁在那里哭啊?门人回答说:是伯鱼在哭。孔子知道后不高兴,说:“嘻,太过分了!”孔鲤听到父亲的话,立即停止了哭泣,并脱去了身上的丧服。
孔鲤在母亲去世一年后哭泣,被孔子视为过分。这是为什么呢?
· 37 ·
[体会]
5.12举国哀悼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后,数以万计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即逝,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打湿了我们的衣衫,那些在我们眼前突然消失的生命,对于我们是一种雕琢心灵的痛疼和酸楚。大震中的遇难者,是我们的骨肉同胞。《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
因此,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
· 38 ·
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在哀悼日里,奥运圣火境内传递也将同时暂停。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从制度上为自然灾害死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致哀。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哀悼氛围中,举国降半旗致哀,我们用全民族的眼泪,悼念这次地震灾害中的罹难者、在救灾中的牺牲者,更用全民族的意志,昭示中国对每一个普通生命的极大尊重。
据礼仪专家介绍,参加默哀活动时,要保持肃穆,低头3分钟,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嬉戏。戴帽者要脱帽。女士最好着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
· 39 ·
[指导]
什么是礼的精神呢?我的体会是:真诚,即内心与外表的一致。与外表一致的内心并不是扭曲的内心,而是质朴无华,不受污染的内心。表达真诚,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过于复杂的礼仪,会造成浪费,也会失去内心的诚敬,也会失去庄重的气氛。
例如开业,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吸引众多顾客,也是照顾来访的来宾。俭是把事办好就够了,奢则是显摆,是在奢华中显示自己的财力与骄横。
丧礼也是一样,过分随便和过分奢华,却没有悲戚之心。人们利用办丧事来交朋结友,送礼还礼,已经远离了丧事的本意,虚浮不实。
现代社会追求奢华,已经导致了社会风气败坏。人们对礼的精神,对道德已经日益疏远,其面具是越戴越重,内心冲突是越来越大,直心诚恳与纯朴善良几乎成为老实和笨的同义词。我们实在有必要从简单的礼仪来体会礼的精神,领会内外和顺,做到心口如一。
· 4 0·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师生中秋节拜月仪式
[评价]
自我评价:
· 41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42 ·
第五课 克 己
[经典]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仪规范,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人就趋向于仁道了。践行仁道,是由自己去做,难道是由别人去做吗?”颜渊说:“请问践行仁道的纲目是哪些?”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去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去听,不合于礼的事不去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去做。”
· 43 ·
[例证]
非礼勿动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俊美文雅的书生,正在准备功课。要上京城赶考。他的邻居有一个少妇,很美艳,她对这个书生很注意,而且心里很爱慕他。但是,她是有夫之妇,一天她的丈夫出远门,她就隔着墙的空隙招呼那个书生,叫他从墙上越过来。她娇声娇气的样子,使这个书生动了心,他就搬了一个梯子,一步步地登上去,突然,他一转念想,孔老夫子有训导:非礼勿动。我是读书人,怎么可以做这种背礼的事。于是他就从梯子上退下来了。那个少妇,很不甘心,又使温声细语勾引他。于是书生又动摇了,又爬上了梯子,骑在墙上,又想起圣贤的教诲:君子要慎独,而且上天不可瞒。于是急急地下梯,关上门户,闭门不出了。不久上京赶考,考中了,很顺利。主考官在改卷子的时候想,今科的状元不知是何人呢?瞌睡中听到耳边有声音说:“状元乃骑墙人也。”放榜之后,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等都来
· 44 ·
拜见主考官,主考官就问:怎么有人告诉我说状元乃骑墙人也,这是怎么回事?”那位书生就把自己的一段遭遇如实地告诉了主考官。于是就留下了这段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书生在诱惑面前,控制情欲。经过思想斗争,他是非礼勿动。所以他才能专心准备功课,状元及第。如果不这样的话,他的锦绣前程就毁于一旦了。
在男女之间的交往中,要注意保持礼貌的距离。佛家讲戒律,儒家讲礼规,违背了礼规,就会铸成错误。
[问题]
1
、街上有一位穿得十分暴露的女士向我问路,我的眼睛只能望着他的脸,尽量不看他的身体。这是“非礼勿视”吗?为什么?
· 45 ·
2
、《弟子规》教导我们:“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结合本课和你看到的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理解?
3
、你认为礼是一种约束吗?
4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与现代社会追求个性"有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
[体会]
(一)拾金不昧的年轻人
有位年轻人住在老板家,每当他在打扫家里时
· 46 ·
都会捡到钱,而且金额是从一百元逐渐变多到几千元,这位年轻人每次捡到钱都会还给老板,半年后年轻人要离开老板家时就问老板:“为什么你的钱都没有收好呢?”老板笑着回答他说:“这些钱是我用来测试你是否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二)一文钱也不可贪
古代有位秀才一天外出时,看见年轻人买书时掉了一文钱在地上,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他的钱掉了,此时秀才看见便用脚轻巧的踩住,等年轻人走
· 47 ·
后才弯下腰把钱捡起。这时不远处有位老人家看见,便向前询问他的名字后就走了。不久这位秀才得到官职要上任时求见巡抚上司,但是这位长官一直避而不见,过了不久他被弹劾“贪污”并被除去官职,秀才想自己还未上任怎么会贪污呢?后来才知道长官就是当年看见他踩住一文钱的老人。
从上面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哪些道理?
[指导]
人不能克制自己,就在于自己有贪心。去除贪心的办法是,培养自己的道德。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大力颂扬安贫乐道的“颜回精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 48 ·
被孔子认为最有仁德。颜回无爵位,无官职,蜇居陋巷,贫苦度日,但他有高尚的道德,不贪图物质享受,而是享受道义之乐。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49 ·
第六课 适 度
[经典]
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卷四《下经》)
译:所谓礼,就是恰到好处,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再是礼了。(谓:称。)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有子说:“礼在应用中,和谐最为可贵。以前圣明君王的治民之道,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依此而行。有的时候行不通,只知道一味地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约束,也是不可行的。”
· 5 0·
“礼者,履也。” “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礼记》)
译:礼,是要践行的,所谓礼,就是通过自我谦卑的方式来尊敬他人,即使是一个肩挑背负,沿街叫卖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他人尊敬的地方。
[例证]
孟子“去妻”
古人婚配较早,孟子大约十几岁或二十岁结婚。有一天孟子回家,看见妻子盘腿而坐(踞)。古时妇女在家必须尊敬尊长和丈夫,乃至在外人面前,是不能盘腿而坐的,认为这不合礼法。于是孟子禀告母亲,说要去妻。“去”是休弃的意思。孟母问明实际情况以后,向孟子说:这不是你妻违礼,而是你违礼。因为按礼法,男子进家先要问谁在家,进厅堂要出声,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进来,进入卧室,先向下看,让室内的人有所准备。你妻子是在卧室内盘腿独
· 51 ·
坐的,你进门、登堂、入室都并没有提示,“掩人不备”,是你不合礼法而不是你妻。孟子休妻的动议当然作罢。这个故事说明,孟母用礼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导孟子,孟子也能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批评。
[问题]
1
、你对孟子去妻的故事怎样看?
2
、你如何评价孟母?
· 52 ·
3
、小明很懂礼貌,只要见到老师就打招呼及鞠躬行礼,有一次他在上下楼梯时,遇到老师,他刚要鞠躬。老师却阻止了他,他很困惑。请你分析一下?怎样做合适?
[体会]
儿子你真棒
有一位母亲,平时很注意在自己六岁的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每次来客人都热情招待,倒茶、切一盘水果,还告诉孩子客人来时要将拖鞋顺着客人的方向放。一天,母亲外出不在家,家里的门铃响了,孩子很有礼貌地问:“喂,你好,请问你找哪位?”客人说出了他母亲的名字,于是他把门打开后,把拖鞋放好,将阿姨迎进了屋内,并且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阿姨,给阿姨切了一盘水果让她吃。当母亲回到家里,
· 53 ·
发现茶几上有一盘水果时,便问孩子原委,孩子一一道来,母亲将孩子抱在怀里,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棒!”这个孩子平时在家里跟母亲学会接人待物的一些礼仪,生活中还有很多礼仪需要学习,如子女在接到客人打给不在家的父母电话时,应该说:“您好,我妈妈(爸爸)不在,请问阿姨您贵姓?您有没有什么急事需要我转达?您是否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妈妈(爸爸)回来我再转达给她。”还有平时我们在工作当中如何接电话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在电话机旁准备好一些物品:电话号簿、电话记录本和记录用笔。不要总是在需要时告诉对方请等等,我去拿纸和笔,这样既拖延了通话的时间,又是不礼貌的行为。其次,无论在哪里接电话,都要仪态文雅、庄重,应轻拿、轻放,把
· 54 ·
电话机移向自己身边时,不要伸手猛拉过来。通话时不要拿腔拿调,应该声调适中,语气柔和沉稳,不要在听电话时与旁人打招呼。通话完毕后,可以询问对方:“还有什么事吗?”或者“还有什么要吩咐吗?”
这一类客套话,既是表示尊重对方,又是提醒对方,请对方先放下电话,再轻轻放下自己的电话。另外,在通话时,长者一定先放下电话,你才能放下自己的电话。总之,在为人处世当中,只要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指导]
刘备曾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说不要因为这件好事很小就不愿去做,如公交车让座;也不要因为这件坏事很小就去做,如故意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让人找不
· 55 ·
到。善行与恶行都会积少成多,当恶行做久时就会养成坏习惯,要改正很难,而小恶也会变成大恶。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有趣的实验
1、拿出一瓶清水,及一小罐墨水,问学生:“如果滴一滴墨水下去,你猜要花多久可以把清水整瓶变黑?”(实际操作给学生看,滴一滴墨水进去)。
2、接着拿着脏水,问学生:“现在谁可以帮老师把这瓶水再变回清水?”
3、分享:我们滴一滴墨水到清水中只要几秒钟就扩散开来,污染了一杯水,可是要把一杯脏水重新过滤变成清水,却要花费十几倍的时间,甚至无法还原。我们的心就像清水一样,一旦看了不好的书,一下子就被污染了,很难再变回原来纯洁无瑕的样子,所以书本的选择格外重要。
· 57 ·
第三单元 礼的价值
第七课 礼以养德、礼以立身
[经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人民,用刑法来整治人民,人民暂且免于犯罪,但缺乏廉耻感;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仪来规范人民,民众有廉耻感而且心悦诚服。”(道:通“导”,引导,教导。齐:规范,整治。格:亲近,服从。)
· 58 ·
礼者,所以正身也。(《荀子·修身》)
译: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译:现在的人本性邪恶,必须依靠教师和法律来校正,接受礼义才得到矫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译:《诗经》激起好善恶(wù)恶之心,遵循礼才能立身处世,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情操。(诗:指《诗经》。)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译:恭敬而不知礼,就会疲劳;谨慎而不知礼,就会畏惧;勇敢而不知礼,就会混乱;正直而不知礼,就会刻薄。(葸:畏惧的样子。绞:刻薄。)
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
· 59 ·
理之所以养情也!(《荀子·礼论》)
译:谁知道恭敬辞让是用来确保平安的!谁知道义理文化是用来陶冶性情的!
故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七)
译:所以君子不说不合乎礼的话,不做不合乎礼的事。好女色却不遵守礼,就会放荡;饮食的时候不遵守礼,就会争夺。放荡和争夺就会导致混乱。
能行礼者,其身必安。([宋]胡瑗《周易口义·说卦》)
译:能行礼的人,他的身心性命是安适的。
[例证]
谦敬得福
明朝有一位读书人,文章写得很好,在当时非常
· 6 0·
有名声。有一次参加乡试,却榜上无名,他很不服气,大骂主考官不能慧眼识英雄,这时有一位道士在旁偷笑说:“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这位读书人说:“你又没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好?”道士说:“写文章最重要是心平气和,你现在骂人脾气又暴燥,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读书人觉得很有道理便向道士请教,道士告诉读书人应该要自我反省,对人谦和有礼,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后来这位读书人终于金榜题名。
[问题]
(1 )列举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的种种不良行为,分析其危害。
· 61 ·
(2 )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请你列举并说明其危害。
[体会]
孔子教子学礼
在中国古代的书香人家,往往都会在家门上写着“诗礼传家”四个字。这四个字,来源一个孔子教子学礼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家中的庭院里,看见儿子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了过来。孔子喊住了孔鲤,问他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对孔鲤说,你不学习诗,就不能说出有文采的话。(“不
· 62 ·
学诗,无以言”)。
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子经过时又被孔子叫住了,孔子问他学习《礼记》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学礼,无以立”)。 于是,孔鲤又开始学礼。
孔子把学诗学礼当作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当作教育孩子的标尺。“诗礼传家”,也因此成为了孔子为后代留下的一条“祖训”。
[指导]
一个人若能谦虚定能接受及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而得到大众的支持与信任。在学问道德与待人处事上要时常虚心检讨,不能自满,这样才会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 63 ·
德是内容,礼是形式;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德是礼的内在灵魂,礼是德的体现。有人觉得,德很抽象,不好把握。有了礼,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具体标准。礼不只是使德得到落实,它反过来也起着培养仁德的作用;通过礼的熏陶,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所以, 礼不是小节,也不只是一些形式。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良好风气的基本准则,在礼的形式下,体现着道德的情感和要求。 对社会来说,道德建设要通过礼来落实,礼是社会风气、文明程度的标尺。对个人来说,只有德礼兼备,文质彬彬,才是有德君子。
[评价]
自我评价:
· 64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65 ·
第八课 礼致和谐
[经典]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译:名号不正,言辞就不顺;言辞不顺,办事就不成;办事不成,礼乐就不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就不得当;刑罚不得当,人民就不知道怎么做。(中:得当。)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译:礼,用来治理国家、安定社会、调理人民,有利于子孙后代。(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
· 66 ·
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后嗣:后代子孙。)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译:人不遵守礼就无法生活,事情不按礼仪就办不成,一个国家没有礼仪制度就不得安宁。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礼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发挥禁止的作用,法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才施用。
礼者,法之大分,去争夺之道也。([宋]朱震《汉上易传》卷三《上经》)
译:礼是对规章制度的极大调和,是消除争夺的方法。(分:调和。)
· 67 ·
[例证]
懂礼的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并以懂礼貌著称。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 子路看到老师, 立刻放下手中的书, 对老师行礼。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
· 68 ·
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子路后来在朝中做了官。在子路六十五岁那年,国中外戚篡权。子路毅然挺身而出,单身与叛臣理论。于是,外戚手下的侠客冲了出来,与子路交战。起初,还有人为子路加油,可子路虽功底深厚,但因年老体衰,敌不过众侠客。见大势已去,奴才们又给侠客加油,竟向子路扔石头。
子路被从后偷袭的侠客一刀刺中,发冠的系绳也断了。子路一手捂着伤口,忍着剧痛,用另一只手去扶正发冠。直到倒在地上之时,发冠仍被稳稳的扶在头上。
“君子当正冠而死!”
孔子得知消息后,慨然而道:“我早已算到子路之死当轰轰烈烈!”
· 69 ·
[问题]
1
、子路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还要扶正衣冠?
2
、有人说子路在和敌人打仗的时候,为了把弄歪的帽子摆正而被杀。这就是迂腐、死板的证明。你同意吗?如何反驳他?
[体会]
王安石的衣着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洗换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
· 7 0·
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国家大事。谈话的时候,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服领子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为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但是他的仪表真是糟糕,我们千万不要学他的样子。
· 71 ·
齐国国君无礼惹祸
“礼仪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不论做什么都要和谐。”公元前592年,齐国国君接见四国使臣,发现四个人都有毛病,就偷偷地笑,回去后告诉了母后肖夫人。第二天一早,齐国国君宴请四使,肖夫人站在帷帐后面轻撩帘子一看,四个使者确实都有毛病,便笑得前仰后合,大堂内一片哄笑声。四国使者一看齐国国君用他们的缺点来取悦母亲,都非常生气,离开后决定讨伐齐国,血洗在齐国的奇耻大辱。
读上面故事,谈谈礼的重要性。
· 72 ·
[指导]
礼仪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行为,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素质涵养的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把礼仪应用到生活中,能让我们的价值得到完美呈现。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到像子路一样恭敬有礼,但生活中有些细节也应该注意,比如:我们下班或放学回家,一定要同父母坐下来,给父母泡杯茶,坐10 分钟后,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也许父母这时就会有感受要同你沟通,话就可以慢慢流露出来。假如坐10分钟、20 分钟父母无话,我们要跟父母交待一下,如果没事,就告诉父母我要回房间去了,这叫“长无言,退恭立”。现在的孩子很卑慢(内心空虚,没有本事,所以傲慢),对长者的话听不进去,更不会恭敬地向长者请教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无形当中给自己的德行造成了很大损失。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礼仪也是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今天我们要做社会的文
· 73 ·
明人,必须学习和讲究礼仪。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74 ·
【活动天地】
阅读下面资料,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危机篇
减少碳足迹,留下爱足迹
1.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高,是气候变暖的主因;唯有提倡“二氧化碳减量”,才能改善地球温度逐年上升的问题。
2.减缓地球暖化的速度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用一点心,我们也可以轻松做到…
· 75 ·
二、饮食篇
改变饮食习惯,守护地球守护健康
1.减少肉食:全球40%谷类是用来喂养牲畜;而全球至少有8亿5千万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生产1公斤的牛肉需要16公斤的谷物,造成35公斤表土的侵蚀。牛屁中甲烷排放量造成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2.使用环保餐具:台湾省每天使用约280万双免洗卫生筷,一年有十亿双。平均36人一年产生1公吨免洗餐具垃圾量,需砍伐20棵大树。
三、交通篇
改变交通方式,环保又健康
1.少开车:15分钟以内的路程可尝试步行,15分钟以上的可骑自行车,自行车骑不到,搭公交车。
2.一公升汽油会产2.4公斤的二氧化碳。
· 76 ·
四、生活篇
改变生活习惯,省水省电又省钱
1.使用省电灯泡:60瓦传统钨丝灯泡耗电60瓦;同样瓦数的省电灯泡只消耗17瓦。
2.电器使用方式:将家中待机的插头全拔掉,简单的动作,每个家庭每年至少可省许多电费。手机充好电,立刻拔掉充电器插头。
3.冷气使用方式:设定合适的冷气温度,以26~28度C为宜,冷气每调高1度C,就可节省6%的耗电。
4.省水:使用两段式冲水马桶,在水箱里放置自制的宝特瓶省水装置。
5.少搭电梯,多走楼梯。
· 77 ·
五、资源篇
疼惜物命,资源回收再利用
3R─Recycle(回收再生)、Reduce(减量消费)、Reuse(重复使用)
1.回收纸类:每回收一吨的纸,可抢救二十棵20年生大树,再生纸浆的制作过程,可减少水污染及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2.塑料袋回收:随身携带环保袋,塑料袋尽量重复使用。
· 78 ·
第四单元 礼的规范
第九课 尊老爱幼
[经典]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
译:同乡人在一起喝酒时,只有持杖的老人出去后,才跟着出去。(杖者:持杖而行的老者。斯:才。)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清]李毓秀《弟子规》)
· 79 ·
译:为兄之道是友爱,为弟之道是恭敬,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孝道就体现在其中了。将财物看得轻一些,怨恨怎么会产生呢?说话要忍让,怨恨就会消失。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弟子规》)
译:不论是用餐,或者是行走,都应该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就到场帮忙。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弟子规》)
译:称呼长辈,不能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不要逞能;路上遇见长辈,快步向前行礼;长辈没有事,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路上遇见长辈,骑马者要下马,乘车者要下车,问候长者并等到长者离去约百步之远,才可以离开。
· 8 0·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弟子规》)
译:长辈站立之时,晚辈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指示坐下,晚辈才可以坐。在长辈前,声音要柔和适中,但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走向长辈,应快步向前,离开长辈时,动作必须轻缓。当长辈问话时,应当站起来回答,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弟子规》)
译:对待叔叔、伯伯,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同族的兄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例证]
李绩焚须
唐朝有位大臣叫李绩,他是随着唐太宗建立很多功业的大臣。有一次李绩生病了,御医提到,给李
· 81 ·
绩的药方中要用胡须做药引,唐太宗一听二话不说,提刀就把自己的胡子割下来拿给御医。李绩知道这个消息非常感动,到皇上面前叩谢龙恩。所以,一个领导人只要时时能为下属着想,相信一定会赢得大家对他的爱戴。
而李绩对他的姐姐也非常恭敬,那时他已经是国家的大臣,他去看望姐姐时,还亲自帮姐姐煮粥。在煮粥的过程中,因为火势太强,把胡子烧了。他一姐姐看,怎么把胡子烧了?就告诉他说:“家里的仆人很多,让他们去做就好了,你又何苦亲自来做?”李绩对年老的说姐姐:“姐姐,你从小对我关怀备至,我时时都想要回报你。我们年纪都这样大了,我又有多少机会能够亲手帮你煮粥?”所以,李绩的心中,时时不忘姐弟的情谊。
· 82 ·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人姓赵,叫孝,和他的弟弟赵礼很友爱。有一年城里闹饥荒,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他的身体又很瘦,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弟弟赵礼就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让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问题]
(1 )陪伴我们最久的亲人是谁?反思自己如何对待他们?
· 83 ·
(2 )你感到快乐吗?哪些是你认为快乐的事?(孟子人生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3 )为什么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体会]
心理状态对人体状况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爱尔曼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入有冰水的容器,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下呼出的“气水”。当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会变成水澄清透明;反之生气时的气水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这种紫色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
· 84 ·
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可知人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相当于参加一次三千公尺的赛跑(大约学校操场二十圈),因此常常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
引申:兄弟之间言语要谨慎,互相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实为祸福之门。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师生在重阳节行敬老礼
· 85 ·
[指导]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要注意到以下礼节:
一、接待客人握手时(也可以鞠躬),应该注意四点:
1.眼睛看着对方,直视。
2.注意握手的力度不要太轻浮也不要过重。
3.时间要适中,特别遇到年轻的女士时间长会让对方不愉快。
尤其当自己手脏或对方手里拿东西时,不方便握手,这时鞠躬是最佳的方式。
4.握手的顺序:1)长官2)长辈3)女士,这三种人要先伸手,你才能上去握手。
二、介绍人的顺序:与握手顺序相反, 先介绍小辈、下属、男人, 介绍老朋友给新朋友。
三、名片递、接方法:要双手递过去,并且你的名字一定要正对着对方,让对方马上就能看清;接到名片时一定要记住对方姓名,名片拿到后,首先要看清姓氏,然后要恭恭敬敬收到皮夹里,不能失礼。下次去见别人前,要先看一下名片,这样能表现出对别人
· 86 ·
恭敬有礼的态度,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四、送客人:应该送到楼梯转弯处或送到楼下, 一楼或平房要送到大门外, 等听不到客人的脚步声后,才能关门,绝对不能客人刚走出门,就“咣”的一声把门关上,这样就太失礼了。同时,也会让客人感觉你不欢迎他的这次来访,内心会很不愉快的。
五、等电梯:应该站在电梯门口的左、右两旁等待, 不应该站在正对门。因为,如果电梯出来的人很急, 站在正门很近会撞到你;或者下电梯的人, 没有心里准备,有人站在门口,彼此双方心里都不舒服。
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以上的礼节为人处世,这样会使我们有很好的助缘,也会使我们在前进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
[评价]
自我评价:
· 87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88 ·
第十课 容颜端庄
[经典]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
译:礼义始于体态端庄,脸色和悦,言谈顺畅。
容貌必庄。必端严凝重,勿轻易放肆,勿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宋]程端蒙、董铢《程董二先生学则》)
译:容貌必须庄重。必须端庄、严肃、稳重,不要轻慢、放肆,不要粗鲁、恶狠、傲慢,不要喜怒无常。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
· 89 ·
语·季氏》)
译:君子在九种情况下考虑:看的时候要看清楚;听的时候要听全面;脸色要温和;举止要恭敬;说话要忠实;做事要严肃认真;有不懂的地方想到向别人请教;愤怒的时候想到可能产生的恶果;看到获得利益的时候想到道义。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礼记·玉藻》)
译:脚步要稳重,手势要恭敬,眼睛不要斜视,嘴巴不要乱动,不要高声喧哗,头要昂直,态度要严肃,举止要有气质,面色要庄重。(容:应当。)
[例证]
赵宣子与锄麑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人,名叫锄麑,生平勇敢而又懂得礼体。晋灵公是个无道的昏君,他的大臣赵盾(谥号“赵宣子”)曾劝谏他好几次,晋灵公很讨厌
· 9 0·
他,就差了锄麑去行刺。可是锄麑去行刺的时间很早,凌晨三点多就到了赵宣子的家里,这时赵宣子的寝室门却已经开了,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然后在那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锄麑见了这样情形很惊讶,就退了出来,叹着一口气,心想:一个人平居时候,都毕恭毕敬,这就是人民的主人翁,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失信于天下黎明百姓;假如我不杀他,又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最后锄麑就撞树自杀了。
[问题]
1
、赵宣子与锄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91 ·
2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谈谈你的理解?
3
、对于学生的穿着打扮,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穿着打扮是个人的事情,其他人无权干涉。有人认为穿名牌显得自己高人一等,非名牌不穿,有人认为学生穿着简单点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太多心思。那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如何看待学生的穿着打扮呢?
4
、你认为心里美和外表美哪个重要,还是都重要?
· 92 ·
[体会]
乔其拉德的故事
行销界有位名叫乔其拉德的销售高手,他非常会买车子,有一次他在家里睡觉,突然惊醒起来跑到镜子前开始穿西服打领带,然后恭敬地打电话给客户,等打完电话后,又将西装脱下钻到被窝里去睡觉,他的太太很疑惑他的举动,乔其拉德便向太太解释,客户虽然在电话那头没有看到我的样子,但是如果穿着随便,我的言谈中也会随便不恭敬,这样对客户是不礼貌的。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感受,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保持恭敬的心,这需要吗?
· 93 ·
[指导]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态,必产生什么样的相貌。人的美不美与有无人格魅力,并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相貌来展现美丑,而相貌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应。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94 ·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分享“水的实验”
向学生介绍《来自水的信息》的照片集,让学生看看当说脏话时,水的结晶呈现不规则的结晶状态,有的甚至无法结晶,但是当水听到“谢谢”、“爱”或其它赞美的语句时就会呈现美丽的结晶。这证实了语言会传达善念与恶念,而这些信念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尤其人体70%都是由水所组成,所以一句好话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并请同学们写一篇观后感。
· 95 ·
第十一课 生活礼仪
[经典]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弟子规》)
译: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迟;老年很容易来临,应当珍惜此时此刻。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大小便后回来,一定要洗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弟子规》)
译: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帽、鞋袜的放置都要有固定位置,不要乱放,避免脏乱。
· 96 ·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弟子规》)
译:穿衣服要注重整洁,不必讲究华丽。穿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要与自己的家境相应。 对于日常饮食,不要挑拣偏食,食量适中,不要过饱。年纪小,不可以饮酒,饮酒过量而醉倒,丑态毕露。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弟子规》)
译:走路时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腿更不可以抖动。(践:践踏。阈:门槛。)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弟子规》)
· 97 ·
译:轻缓地开门揭帘子,避免发出声响。在转弯时,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做事不要匆忙慌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难,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凡是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不要接近;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绝对不要去询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弟子规》)
译:入门之前,应问有没有人;进入客厅之前,应该出声让人知道。如果有人问“你是谁”,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说“是我”,让人无法分辨。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明明白白地请求。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 98 ·
[例证]
做揖还礼的郦食其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有一次故意在召见读书人郦食其时坐在自己的床上,叫婢女帮他洗脚,借此来羞辱郦食其。郦食其看了以后并不生气,反而很有礼貌的向他拱手作揖说道:“你若想推翻秦朝,就不应该这样无礼的接见客人”。刘邦听了十分惭愧,就马上将郦食其请上座,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箕踞而坐的原壤
春秋时有个名叫原壤的人,是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但是他为人轻视礼法,非常狂放不羁,因此常有不合当时礼仪的举动出现。有一次,他看到孔子远远走来,故意把两腿伸直叉开坐在地板上,藉此举动
· 99 ·
藐视孔子讲礼的主张。孔子看到他的行为,就训斥他:“你小时候不懂得尊敬兄长,长大后又没有值得称赞的事,真是败坏礼俗的害群之马。”说完就用手杖打他的小腿,以警示他改掉恶习。
[问题]
1
、如果你是郦食其,你会怎样回应?刘邦为什么会惭愧?
2
、如果生活中别人对自己无礼,你还是以礼相待,但对方不改悔,你还会坚持吗?
· 1 00·
3
、你觉得原壤的行为哪里不对?应该要如何改正?
4
、一个人即使有高深的学问,若缺乏有礼貎的举止,会让人瞧不起的,为什么?
[体会]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
· 1 0 ·
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人民群众反应强烈。”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李小满表示,将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读了上面的报道,谈谈你的感想。
· 1 0 2 ·
[指导]
学习“张九龄的风度”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冠整洁。走在路上, 总显得风度翩翩、与众不同。所以, 每当朝廷有重要的朝会,在众人中间,他总是很显眼,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同一位衣着整洁而且有风度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觉得愉快,感到精神焕发。相反,同一个不讲卫生又很俗气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很难受了。所以一个人的威仪很重要。我们的古圣先贤们对一个人的行、走、坐、卧等方面的威仪都有很好的教诲。行、走、坐、卧的标准是: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道法自然最自然。
1、立如松:要像松树一样, 顶天立地,这样
· 1 0 3 ·
我们会很骄傲,因为天地之中只有一个动物可以顶天立地──人,人汲取天地之正气。
2、行如风:走路肩要平, 要挺胸抬头,大家互相协助,互相看一下行走的时候不要匆忙,要非常轻盈,不要特别大声;在上台讲话时要行如风。当上楼梯时脚步很沉重,代表你很累,所以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代表你内在的一种心境,你心里很自在很愉快,脚步就会很轻盈。
3、坐如钟:坐着要像铜钟一样的稳健。
4、卧如弓:吉祥卧,右侧卧这样最符合身体的气血流通,左侧卧则会压到心脏。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懂得礼仪,自己就有了威仪。这样不仅对自己健康有好处,还会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家庭、待人接物中得到更多益处。
[评价]
自我评价:
· 1 0 4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一)大家来找碴
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坐、鞠躬等动作,请其它的学生双手举高,对的比0,错的比x。
1.步从容:请学生先表演匆匆忙忙的走路、走路时跳来跳去、小跑步。(问学生:“请问这样走路对
· 1 0 5 ·
不对?请作答。”)
◎请学生说明他的动作哪里做错了?
◎学生可能会有的答案:他走路太匆忙、他走路蹦蹦跳跳、他用跑的。
2.立端正:请学生表演站的时候弯腰驼背、身体弯一边。(问学生:“请问这样走路对不对?请作答。”)
◎请学生说明他的动作哪里做错了?
◎学生可能会有的答案:他站的时候弯腰驼背、他身体没有站直。
3.拜恭敬:请学生表演鞠躬的时候随便点头、嘻皮笑脸。
◎请学生说明他的动作哪里做错了?
◎学生可能会有的答案:他鞠躬的时候不够有礼貌、他的头弯的不够低。
4.勿箕踞、勿摇髀:请学生表演坐的时候双脚张开、抖脚、身体躺在椅背上、向前弯腰。
· 1 0 6 ·
◎请学生说明他的动作哪里做错了?
◎学生可能会有的答案:他坐的时候脚没有合起来、他一直在抖脚、他坐姿没有坐端正。
(二)课堂演练
1.良好的坐姿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成九十度弯曲,
(1)男生:双脚、双膝可以稍微分开,双手置于两边大腿上。
(2)女生:双脚、双膝靠拢,将两手重迭轻放于右大腿上。
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2.良好的站姿: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站姿,
(1)男生: 双脚平行站立抬头挺胸缩小腹,双脚掌平行站立。上半身要“抬头、挺胸、缩小腹”,双脚
· 1 0 7 ·
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2)女生:双脚平行站立抬头挺胸缩小腹,双脚掌平行站立。上半身要“抬头、挺胸、缩小腹”。双脚合并,左右手虎口打开,将右手至于左手之上,双手交合,置于腹部上方。
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3.恭敬的鞠躬:
请学生出来示范鞠躬,双手平贴与大腿两侧,鞠躬时身体向前弯呈现九十度。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4.良好的走路姿势:
请学生出来示范走路,在迈出步伐前,必须先有正确的站姿。前脚跨出第一步,注意脚掌必须适当离地,不可拖曳。注意!足尖应笔直向前。后脚进而跨出,每步间距要一致,后脚接着跨出。注意每个步伐的间距要一致,男女在脚步上稍有不同。
(1) 男生:左右脚走在两条紧邻的并行线上,注意不要同手同脚。
· 1 0 8 ·
(2) 女生:左右脚行走时尽量成一直线,双眼平视前方,不要低头,注意不要同手同脚。
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5.请学生出来示范走路时遇到长辈鞠躬行礼的动作(一位学生扮演老师,二至三位学生当学生)。
· 1 0 9 ·
附录:节日礼仪
中国传统节日礼仪一览
节日
主 题
内 容
形式
除夕
接祖日
除旧迎新,接祖归来。同宴。
夜庆
元日
大祭日
祭祀天地祖先,普天同礼。拜年。
倾城
初二
亲友日
走亲戚,行家礼。 聚友,拜年。
访游
初三
拜祖日
拜祖先茔地牌位,追思近祖。
访游
元宵
团圆节
历代祖先与后人大团圆。古服今人大聚会。
夜游
清明
社稷节
拜国社家庙,礼山河土地,护草木鸟兽虫鱼。
出行
端午
六艺节
礼乐射御书数,文武歌舞艺技,娱人悦神演出。
会演
七夕
祈愿节
夫妻表愿,情人许愿,亲人祝愿,德业发愿。
夜会
中秋
五伦节
亲人会,望家乡。家庭敦伦。同业敦伦励志。
夜会
重阳
敬老节
家庭、社区、团体敬老。
礼仪
冬至
土地节
整修保护祭祀土地。 保护草木鸟兽虫鱼。
出行
祭灶
房屋节
送行祖先。整洁装扮房屋,祭祀房屋。
修饰
· 11 0·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老师演示投壶礼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师生演示端午节
习俗——沐浴兰汤
· 111 ·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老师演示射礼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艺舞表演-射
· 112 ·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艺舞表演-礼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端午节祭祀屈原
(本书由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出版发行,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七: 孝
- 下一篇:《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一: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