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坛:[经典学习]六、互尽忠诚 145
忠坛、六、145
互尽忠诚是夫妻间最基本的要求
古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今有老公出轨,老婆劈腿,小三横行。
文章,这个名字,最近频繁的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和报刊的头条。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普通人遇到坏事时都会成为旁人谈论、热议的对象,更何况是身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们。文章、马伊琍作为知名演员,在娱乐圈中一直以恩爱夫妻形象高调示人,文章更被视为娱乐圈中少有的“好男人”。此次文章出轨风波曝光后,他此前树立的“高大”形象瞬间崩塌。像文章出轨这种事情,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夫妻间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事情,似乎与我们这个时代无关。“出轨”“小三”在这些网络流行词汇之后,掩盖着多少家庭生活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应该在关注事件的同时进行自我反省。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有很多夫妻间忠诚如一,白头偕老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例如东汉初年名臣宋弘,才华与相貌兼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刘秀的妹妹湖阳公主十分中意宋弘,刘秀也有意促成这门婚事,于是奉劝宋弘休妻,改娶湖阳公主。刘秀找到宋弘说,“富易妻,贵易友”是正常现象。然而,宋弘却执意不肯,坚定地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拒绝了湖阳公主,而坚持与原配妻子白头偕老的故事从此被传为佳话,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富贵不改初衷的典范。晏婴拒修丑妻,司马相如与赵文君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爱情故事等这样的夫妻间忠诚如一,举案齐眉的故事不胜枚举。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什么?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从道德层面来看,“出轨”和“小三”是丑陋不堪的,是被世俗社会所摒弃的和不受接纳的。
忠诚,体现的是的自律性;不忠,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性。
在这个宣扬个性独立解放的时代里,很多关于道德自律的说法越来越被人忽视,人们转而去更加关注内心,去解放欲望。虽然这体现了人对自我的尊重,但欲望的泛滥背后,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
出轨大军日益庞大,离婚问题日趋严重。一个家庭,需要的是责任;而责任,就要求夫妻双方有更多的协作意识,彼此互尽忠诚。仅仅是关注自我,永远不是婚姻幸福的救命草。
但不论如何,一个人,仅仅从自我的快乐出发,永远无法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安宁。唯有忠诚,才是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的基本条件。
廉坛:[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399
廉坛、十二、399
廉洁奉公做公仆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古时候,廉洁奉公做公仆的圣贤有很多。例如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还有一钱太守、陶母退鱼、吴隐之不惧饮贪泉等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我们的官员应该像他们一样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做好人民的公仆。
廉洁,从古至今,是多少为官者郑重承诺的政治信条,更是多少平民百姓的殷殷期盼。有史以来,高风亮节、廉洁奉公者多名垂青史,受世人敬重,后人颂扬。同样,历史上也有很多贪官污吏,不仅断送了锦绣前程,更扰的民怨载道,国运不昌,甚至是国灭人亡。
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履职至今,衣俊卿、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等省部级官员落马,高压反腐趋势持续,并将会成为常态。与以往的中国式反腐有所不同的是,习近平主席主导下的反腐凸显新思路。以往的反腐只是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扫除障碍,而如今领导层是将反腐作为国家和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做,目标和决心更彻底。
打开“落马”官员的履历,发现他们大多有一个由好而坏的过程:刚刚上任,往往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居官日久,则渐生骄惰之心、日染腐败之气,以至于在堕落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难道这些官员真的难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魔咒?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权力逻辑和腐败路径,使一些“曾经好官”中道变节?晨敲迷雾,暮击横梁,晨钟暮鼓,声声相击,长鸣于我们耳边,警示于我们言行。自古而今谋私者甚众,弃清廉、纳贪贿、纵私欲者不绝,固与律己不严有关,也与外在约束过宽过松有关。
作为大学生的我觉得,官员们唯有在思想上构筑一道坚固的廉洁奉公的防线,做到管得住自己,扛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正真地落实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甘做人民公仆,方能在坦荡的官道上越走越远。当全体党员级官员们都能够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便不再是梦。
孝坛:[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487
孝坛、二、487
赡养父母,更应尊敬父母
《论语?为政》中有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现在人们把能赡养父母就当作是“孝”。然而,人们也能养狗、养马。如果赡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这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什么?古人已经给了很多的诠释。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了父亲司马谈的临终遗言: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也。司马谈之意是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为最大的孝道。
《曾子大孝》中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也就是,曾子说:“孝道有三种: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
虽然物质生活已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孝的内涵亘古不变。我同意和支持曾子的说法,在赡养父母的同时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因此,我们应该赡养父母,更应该尊敬父母。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母亲十月怀胎,历尽千辛万苦孕育了我们,父亲呕心沥血,历尽心酸苦楚养育了我们。因此,赡养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义务。然而,只尽到赡养之责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做到尊敬父母。
孝,并不是挂在嘴边,只说不做,而是要心中有孝,行中有孝。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物质和金钱对父母并不是最重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尊重、宽容、关爱以及真情的交流。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我们不一定要把父母挂在嘴边,但心中要有父母,抽空多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对待父母的关心不要无端地去埋怨,学会宽容,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甚至迁就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容忍他们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往事,接纳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他们内心才不会感到孤独。这才是所谓的孝道。
电视台曾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母亲:“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找到工作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等你…………”
有一天,母亲住院了…………
儿子:“妈,等等我,等等我,再等等我…………”
别让自己的父母等太久……
时间经不起等待。有一天,突然发现父母已经不再年轻,我们会难受。所以,请从现在开始,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此时,耳边又响起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声音……
义坛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义坛、十、350
“义”与“利”孰轻孰重?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而“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在《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了解义,所以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于先追求利益。而如今,舍利取义与见利忘义的抉择仍是评判一个人最基本的准则。
义与利的交锋,孰轻孰重?几千年来,一直是学者们争执的焦点。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主张“贵利轻义”;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墨子认为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孔子则提出了“重义轻利”的思想。义与利的交锋,终归会有结果。历史证明,舍利取义的英豪们名流千古,见利忘义的小人遗臭万年。只有合于“义”的“利”的可取,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义”一定要放在“利”之前,也就是义在利先。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不仅影响到自身做人做事,而且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舍利取义与见利忘义的取舍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发展,同样关乎一个企业的发展。北京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26年的历史,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在赚钱与济世养生这二者之间,始终把济世养生放在第一位,为济世养生而制药卖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重义在先,通过义而获利。”注重信誉,注重商德。因此,在制药中,坚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下来,依然受到世人追捧,是块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经商之道,义在利先。为人知道,亦是义在利先。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无视小偷的胡作非为;公共车上,满车的乘客却任凭歹徒的摆布。舍利取义者,少之又少。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叹世态的炎凉,道德的缺失,却恰恰忘了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悄然变化着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先哲们如明灯般的教诲,它们照亮了我们的夜行路。我相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利取义”等这些智言睿语,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时作出正确的抉择。
和坛、[经典学习]二、社会和谐 、527
和坛、二、527
和谐社会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和”有协调、和谐、适中、合作等含义。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具体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是厚德载物、良性竞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和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坚持在建立和谐关系时必须坚持道义原则。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倡导“和”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
“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释家和道家,对和谐理念都有深刻阐发,将和谐视为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为了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共建和谐社会”这一方针政策。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领导人民的政策方针,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唯有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和谐社会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几个圣人实现不了社会和谐,除非人人都是“安贫乐道”的孔颜圣人。但是这不是事实,即使人人能安贫乐道,那能不能安于少衣无食,实现社会和谐,未可知也。管子曰:“仓廪实,知礼仪”。只有当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当“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教,鳏寡孤独皆有所终”社会问题得到解决,社会和谐也就为日不远。
作为我们大学生来说,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构建和谐校园,须从我做起,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来,这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能更努力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和行动,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那么,和谐社会还会离我们很远吗?
信坛:[经典学习]二、信的价值 、599
信坛、二、599
诚信乃为之本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有言“民无信而不立”,孟子曰“朋友有信”,《中庸》有“为天下至诚为能化”。“诚信,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诚信乃为人之本。人无信用,纵有才能学问,亦无所用。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首先是一个伦理范畴。所谓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说文解字》对“诚”、“信”二字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重诚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稳。小时候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丢掉自己的生命。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奶粉只顾私利,不讲诚信,只得落个破产清算的命运。而对于国家,竖木立信才使商鞅能取信于民,顺利推行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然而,烽火戏诸侯式的失信于人,丢掉身家性命是小,亡国灭种才是最大的嘲讽。个人要讲诚信,社会要讲诚信,国家要讲诚信。社会不讲诚信,社会就会动荡。
一个个令人咤异的新闻,一组组令人震惊的个案。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假证假报告;从普通百姓的恶意消费透支,到政府官员的虚假政绩工程,从关系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到影响产业财经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证券骗局,还可以听到假球、黑哨、兴奋剂,听到论文抄袭、学术失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诚信的缺失如同瘟疫般蔓延,泱泱大国似乎成了一个充满虚假、欺诈、伪造的大染缸。这种现象,若再不引起国人的注意和内心的反省。也许,在功利的驱动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漫生出诚信缺失的丑陋与罪恶。诚信的缺失,社会和谐也就无从实现。
俗话说:“人有信,则人信之,四海皆是亲;人无信,则人避之,形单而影只。”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并践行诚信乃为人之本。
智坛 [经典学习]四、创新精神 387
智坛、四、387
创新精神
在《白苏斋集?论文》中“有一派学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般言语。无意见则虚浮,虚浮则雷同矣。”是说有自成一派的学问,就能产生独特的见解,有独特的见解,就能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没有独特见解,文章就虚浮,虚浮,就会与别人雷同。这所说的就是创新的问题。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中国大陆,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它表现在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李大钊曾说过:“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不摒弃旧的东西和确立新的内容,那么社会是不会发展的。
有句话说得好:“水不流动,必至污浊。”同样,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毅坛: [经典学习]五、自强不息 397
毅坛、五、397
自强不息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自力更生,要有一种在困难情况下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自强不息就意味着不断超越,超越自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人上人,但是残酷的现实总是在提醒我们:自强不息。
俗话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后自强”。要做到自强不息,需要任何时候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此外,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自强是蜕变的过程,其过程是艰辛的、是晦涩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只要找准了目标,选准了方向,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终会成功的。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之人,都是自强不息的人。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够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周恩来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有着矢志不移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成为了中国的伟大领导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应该坦然面对,自强不息。像这样的自强不息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胜枚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国际社会中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发展壮大,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依靠自身技术和经济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恒久的生命力;一个人的一生也需要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实干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永不停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偌大的尘世中,每个人就象落进蚌内的一粒沙,只有自强不息,勇敢接受生活磨砺的人,才能成为熠熠生辉的珍珠。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有自立自强,自强不息,才能够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冷静的分析,学会自我疏导,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才能真正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处于何种状况,我们始终应该自强不息。
礼坛:[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557
礼坛、三、557
礼的价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的这一名言道出了礼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礼可以用来正身,它是一个人素质涵养的体现,在生活中发挥着极其大的作用。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就是说,礼既是个人立身之本,又是治理国家之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在当今社会礼的价值更是被广泛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长久以来自诩历史悠久,号称礼仪之邦,但是现实生活中关于礼仪的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甚至没有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做得好。其实在生活中有一些矛盾往往是由不注重礼仪的行为造成的。有时,一声对不起,并不会丢你的面子,相反更加显示出你的绅士风度和个人德操。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做的是要转变观念,加强礼的普及教育。如果每个人都如雅士一般,那么我们所期许的和谐社会就离我们不远了。
作为大学生,见到老师问好,遇到同学点头微笑,不小心伤害别人要道歉,这些最基本需要礼仪仍有许多人做不到。学校里不时有顶撞老师的现象发生,更可怕是最近新闻上几个学生为了琐事围殴老师,同学间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打架斗殴……这些事情的发生实在令让我们痛心。若我们能多点“克己复礼”的功夫,由自身做起,可以且能做的很多,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相处,学会宽以待人,在室友休息时不大声说话影响他人,值日不偷懒,不做有损班级或宿舍荣誉的事。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当然更应该注重“礼”的修养。我们不仅自己应该做到懂礼、守礼,还应该向全社会呼吁大家一起来弘扬礼仪。
中华义理学习平台:[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193
中华义理学习平台、三、193
重拾中华经典的急迫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古老的中华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从未间断,有着极强生命力的传统文明。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涵盖性和前瞻性。尤其是中华古代哲人对人、对宇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在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愈加暴露出其不足和弊端的时候,无异于一股清纯的甘霖,给为现代“文明”所困扰的人们,带来一线希望和生机。
早在本世纪中期,国际学术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就已认识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指导意义。甚至预言,未来人类文明的出路,在于对东方文化的回归。在国内,近十年来,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传统文化的学术讲座和出版物受到普遍欢迎,许多传统文化典籍一次次被再版、重印,各种古籍选本大量涌现,而且还出现了古典诗词朗诵会和中小学生读经活动……。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冲击面前,尽管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和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渴望,传统文化对人的实际影响却日渐微弱。
我们日益被眼前表面的繁荣、富足所迷惑,沉醉于自我编织的梦境之中,甚至无暇顾及俯拾皆是的危机,更不肯正视全人类积极地、有计划、有意识进行自我毁灭的群体行为的客观事实。从黄河的断流、太湖的污染、长江的水灾到重庆虹桥的垮塌事件……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呢?不正说明:“现代观念”的我们不负责任、不顾后果、自以为是的贪得无厌和为所欲为吗!即使在灾难过后,难道我们就真的吸取教训了吗?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负责任的话,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内,是该做一番彻底的反省了!
也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华传统文化里那对宇宙时空的深刻认识,那万物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那巨大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才能够找到照耀人类未来的曙光。我们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很值得我们思考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屑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却在国外备受推崇。重拾中华经典的急迫性变得显而易见。说到急迫性,也就说明现在我们太缺少这些优秀的东西了。作为大学生,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冲锋在前,为这个社会做好表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华经典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仁坛:[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167
仁坛、九、167
“仁”因人而不同
无论对《论语》中“仁”的内涵有多少看法,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用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向后人解释着“仁”,而且这些解释本身也是在不同层次意义上的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孔子认为,道德的意义不在于形式的精致而在于切实而行。人的资质是不同的,对不同资质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行“仁”之方会随着行“仁”的主体差异而不同。最终,造成了“仁”因人而不同。但这只是“入门”的差异,其结果则是“殊途同归”。这既是“仁”的外在要求,也可以使人有所着力,使行“仁”不再是一句空话。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实,所说所行的都是“仁”。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只要你有一颗行“仁”之心,你就可以做“行仁”之事。正如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其实不难,只要行仁之心足够虔诚,那么你想做到仁,仁就来到了。人的资质是不同的,对不同资质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行“仁”之方会随着行“仁”的主体差异而不同。君王可以行“仁政”,使天下的百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商人也可以行“仁”,不利益熏心,不以次充好,不欺行霸市。普通人也可以行“仁”,能够做到将行“仁”之心推己及人,同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你什么也不能做,你可以不行“不仁”。不行“不仁”,本身也是一种行“仁”。
作为大学生,“仁”首先是一种自觉的道德修养,仁离我们其实很近,只要你想真正的追求仁,仁就来到你的身边了。要做到仁,一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二是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何事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孔子认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不能完全做到“仁”,真正的仁者,在满足自己欲望和要求时,也希望并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欲望和要求。能依据此而就近譬行之,这才是实现仁的方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完全做到像孔圣人要求的那种完美的仁,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关心帮助他人,不失去对仁的信念的追求,我们离仁就更近一步了。
毅坛: [经典学习]十一: 毅: 主题题解 137
毅坛、 十一、137
毅力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毅的本义是意志坚强。“毅”的精神包括了自主精神、独立意识、个人尊严、自我实现、奋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还有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威武不屈、勇敢顽强等精神。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弘扬“毅”的精神,克服奴性意识、自卑情结,纠正随波逐流的习性。
纵观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闪耀着“毅力”的光辉。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殊不知我们的先哲们中坚毅不拔者也不乏其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论走在哪里,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有毅力,我们一定能够到达自己的理想之地。有毅力者能遂其志。毅力就像通往成功的阶梯似的,只有一步步的坚持不懈地攀登,一点点的为之付出,走向成功是迟早的事。
的确,一个人做事若无恒心,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如果你想减轻体重、如果你想重振事业、如果你想把任何事做到底,单单靠着“一时的热劲”是不成的,你一定得具备毅力。因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你付诸行动的动力源头,能把你推向任何想追求的目标。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毅力是走向成功地保证。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们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怎能承受住风风雨雨,怎能见到绚烂的彩虹。如果我们畏惧困难,又怎能体会到那份来之不易的收获的喜悦与幸福呢?如果没有毅力,我们将无法挺立起我们民族的脊梁!
忠坛:[经典学习] 五、忠于职守 213
忠坛、五、213
忠于职守
忠于职守有两层含义:一是忠于职责,二是忠于操守。忠于职责,就是要自发地担当起所在岗位职能设定的工作责任,优质高效地履行好各项义务。忠于操守,就是为人处事必须忠诚地遵守一定的社会法则、道德准则。忠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操守,尤其在种种诱惑面前,忠诚更能凸显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
人世浮华,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或是权力,或是金钱,亦或是美色。此种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像史可法一样,忠于职守,誓死保卫扬州城?还是如汪精卫一般,在其位,不谋其事,争做汉奸,谄媚敌国?诸葛亮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他可以说是做到了忠于职守;邱少云宁愿选择葬身火海也能做到纹丝不动,不被敌人发现,军人的忠于职守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杨善洲穷其一生精力,志在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能不说是尽忠职守。
尽忠职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职业素养,但要坚持一辈子尽忠职守,却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和艰辛。要做到尽忠职守,关键是要摆正心态,如果做工作是为名或是为利,那么是难以做到尽忠职守的,只有抱着服务大众的心态来做工作,那么自己必然也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去尽忠职守。
对于忠于职守,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其位,尽其心,谋其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处于什么职位,你都必须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第二,坚守职业道德和操守。有的人将工作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私人的权利,以权谋私,监守自盗,根本不顾什么职业道德,最终害人害己。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忠于职守的内涵并付诸实践。忠于职守是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对于学生来说,要尽心尽力的完成学业;对于军人来说,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对于走向社会的人来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忠诚做事,履行职责,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对于自己应做的事情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于自己应该担起的责任不能逃避推卸。做一个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人是令人尊敬的。
义坛:[经典学习]七、爱护生命 532
义坛、七、532
生命不易,请珍爱生命
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它承载着人类的理想,承载着人类所有的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深深地诠释给我们生命的意义与伟大;而泰戈尔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又给了我们另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而在我看来,生命,不仅是你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而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命,不仅是你我拥有的一笔财富,而是培育我们的所有人的心血灌注。所以,生命里蕴涵了太多的感动,便早已注定了无法估计的价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小心翼翼的爱护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他们并不懂得生命之可贵,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视自己的生命如儿戏。打开新闻中心,你会发现死亡的字眼无处不在。柳州两车刮蹭引争斗一车主被捅死,就为了这芝麻绿豆点的事情就损失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些认的眼中,根本没有珍爱生命的意识。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即使生活有再多的坎坷,也始终记得生命的可贵。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爱情受挫,恋爱失败就想不开,选择葬送自己美好的生命。这些人,只能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把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根本不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恰恰相反,他们轻而易举地便放弃了生命。可悲!可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生命以它独有的美,浸润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的生命,源于一份对生活的热爱。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请小心看护;生命承载太多的美丽,请认真对待。或许,昨日的成败已成过往,明日的幻想不切实际,生命就在今天,看见今天,珍爱生命,一切才会存在。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属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也是唯一的,也是脆弱的,爱护生命,不仅仅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我们还要尊重与爱护他人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爱护与尊重。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时时刻刻都不能放弃生命。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加油,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廉坛:[经典学习]四、崇俭戒奢 129
廉坛、四、129
崇俭戒奢是良训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之道,是为官之本,又是治家之策。崇俭戒奢古往今来不少仁人志士见解独特,诸如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阐述了勤俭是兴国立业的根本,奢侈是亡国毁业的祸根。朱德元帅也曾诗云“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箴言”。清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有一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建国。”
崇俭戒奢、反对铺张浪费历代倡导。晋代晋武帝时,太医司马程据献了一件野鸡毛织成的裘衣,而晋武帝却命令将它在殿前烧掉,郑重宣告从此不许进贡新奇技艺做成的怪异服装。明太祖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在陈的宫室见到镂金床,说:“此与孟昶七宝尿器何异?”即命毁之。侍臣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朱元璋当即纠正:“既富岂可骄?既贵岂可侈?有骄侈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处富贵者,正当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犹恐不足何以慰民望?况穷天下之技巧,以为一己之奉乎?其致亡也宜矣。覆车之辙,不可蹈也。”古人的崇俭戒奢美德对当今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又是怎样的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主义中国总体已进入小康,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人们的思想更多元了,社会更复杂了,诱惑也更多了。饭菜不对胃口吃一口后就倒掉、化公家的钱不心痛、讲排场比阔气等奢侈浪费现象,正越来越频繁地在你我身上发生。
人的一生中,一阵子崇俭容易做到,难的是一辈子以艰苦奋斗的姿态出现,特别是在顺境中,一旦萌生了奢靡之心,就可能在灯红酒绿中消磨掉奋斗的意志,丧失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在生活相对安定,物质相对丰富,人们生活相应提高的同时,消极堕落,精神颓废很容易产生。任其放纵,那么私欲、奢侈、腐败不可能不来,覆亡也不可能不来。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要崇俭戒奢,崇尚节俭的生活,避免铺张浪费,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时刻提醒自己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厉行节俭。勤俭节约,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评价意见:该贴内容丰富,能够贴近诸主题,有相当的把握传统概念的能力,且能够结合现实的实例来补充说明,通俗化诸概念。建议能由理论的高度入手,提升概念的涵义。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