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伦理学专业2013级
姓名:冯啸
学号:2013232011
联系方式:18066085428
义坛、六、157
邓小平说:“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人字的结构就好像义与利相互支撑一样。正义,在个人层面其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在社会层面,其建立公正公平的制度。谋利,即谋取利益。做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性光辉所在,后者是生命延续所据。我认为,正其利当谋其义,就是以义率利,义利兼得。这一立场,可以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和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两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来看,第一,义利关系是辩证的,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正义而谋利就是强调,即没空洞的义,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二,义利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谋利,促使人们既谋生存之利,更谋发展之利,既谋个人之利,更谋天下公利。
和坛、四、50
当我们看到美景自然的会感到心神愉悦;当我们见到大海,不由得觉得心胸开阔;当我们眺望大好河山,心情难免波澜张阔;当我们独自看见秋风中的瑟瑟落叶,不禁又悲由心生。从古到今,无路是艺术家,诗人,还是我们普通的人,都会不自主的情景相生。艺术家把他的感受描绘在作品里;诗人把情感抒发在诗歌里;而我们的感受写进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近我特别喜欢的宫廷剧甄嬛传里面一首插曲,就是又韦庄的菩萨蛮填词的,里面唱到“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做女工的女子见到新帖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不禁心有所感,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孤独。让人也不禁怜悯那个寂寞空闺里的她。情景相生,情由景生,竟又生情!
智坛、十、238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有言:“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眼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意为即便我们稍微有点智慧,就会行于正道,因为斜路更容易滑倒。可是往往在在现实生活中,什么却连这点智慧都没有,大道平坦,人们却想着找近路,而结果却滑倒在斜坡上。人们或急于求成,或基于其他种种诱惑,总是急功近利,想找到捷径,但是在事情成功之前就先失败了。这告诉我们真正有智慧的学习之道还得脚踏实地。所以除了上面坛主提到的因材施教、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重在心悟、读无字书、尊师重道、启发教学,专心致志、切忌浮躁外,还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学问。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当你还不会走的时候,你就想跑,往往结果就是摔得更重。这个观点跟经典学习中的切忌浮躁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但是我总觉得加上一条脚踏实的的学习之道会更加完善。仅个人观点。
孝坛、十一、302
《论文·里仁》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然父母皆愿子女于外有所为,来日衣锦还乡,何不快哉?是以,出则有违古训,是为不孝;待家有违父母之愿,亦为不孝,二者何以兼得?吾曰:孝之道,不在伺伴左右,而在于心,心存孝心,则天下之大,虽艰难,吾亦往矣。人之孝,在于闲时之礼候,在于忙时之挂念,何以伺伴左右耶?人生百年,若儿时便有闯天下之心,存孝顺之意,二者兼存,且于有后时,以此教之,则子女成年时,我辈亦能拼搏于世间,子女亦有所为,何乐而不为?
忠坛、七、156
对于楼主对忠的解释上我有自己的看法,在楼主的解释里“忠”就是指忠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忠的对象是国家、民族,是正义事业。我不否定这样的说法,但我认为太片面,在大多数的文章中所提及到忠,必然与国家或者是奉献精神有关,而我所想要说的忠,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梦想,大忠于己,小忠于国。一个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忠在先,又如何去谈对国家的忠,忠不是一开始就对国家和民族才有的定义,在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时代,难道忠就无法存在。所以我认为忠的起源必然是人对自己内心的忠,对国家的的忠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忠的一种外在的体现,而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忠。
智坛、五、207
何谓真理,真理的词义解释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中包含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我认为真理本身是不存在的,现在所说真理不过只是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共同遵循的范式,在日心说出现以前地心说基本被认为是真理,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但不保证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一切我们所了解的事物都是具备正确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崇尚的真理或许在某个时刻就变成一种谬论。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在自身所处的时期去遵循并探索,而不是坚持,因为我们所说的真理只是相对的真理而并非是绝对的真理。
孝坛、三、100
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并且我认为继承父志不应该被归为孝道中来,人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不应该受他人意志所左右。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大学毕业父母所希望的就是他们去考公务员,可实际他们自己本身拥有自己对职业或者是人生的规划,或许父母所希望的是他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但实际在考公务员的过程中他们或许比起那些早早工作的同龄人给父母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压力要更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他们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我不认为这样的一种行为是孝,并非每一个人都会继承父志,也不能说这样的一些人都没有孝道,所以我认为继承父志不应该被归纳到孝的表现中来。
廉坛、三、162
克制情绪其核心在于忍,我认为忍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忍不代表就是软弱和屈服,其实忍可以看作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忍字在古文中的笔画是弧线所构成,形态如同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字形上的特点是心字上有一个刀刃的刃字,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忍这个字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克制,不是软弱,但也不以刀视人。而廉中所说的忍,不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克制情绪是忍,压制欲望也是忍。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些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到其他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医学上认为一些情绪的压制会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影响,但我认为其实合理克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在某些时候比爆发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伤害要小很多,所以我认为克制情绪是必要的。
毅坛、十、131
对于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就拿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来说,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历史上有勾践为夫差做奴,韩信受胯下之辱,如果真的是可杀不可辱,那历史将会被改写,项羽在吴江自刎虽然受到后人的赞扬,但也不免让人惋惜。我不否定舍生取义的做法,但我也不赞成把这样的行为作为一种精神来传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所独有的,不可以被左右的,每个人的信念和意志不同,我欣赏那些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但我也不会去唾弃那些宁愿受辱也要保全性命的人。虽然这里说得是毅,但我认为也需要从孝的角度来考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或许对于某一部分人来说,一个人舍生取义的行为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但对于进行这种行为的人的父母来说,或许这便是一种未尽孝道的做法,不是所有的决定都必须要通过死亡来创造价值,也不代表某种精神必须要通过死亡作为桥梁进行传播,所以我认为舍生取义不必要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来进行歌颂。
义坛、七、551
自研究生阶段学习了伦理学以来,我更是明白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尽一切可能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并保证人的生命之尊严不受侵犯。而爱护生命的方法,我大概可以总结成三条: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遭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实现人生的意义,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试问,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事呢?只要还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
廉坛、十、182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里便学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从那以后,我也便学着像曾子一样,每天的反省自己,并受益颇多。反省我的学习态度:今天的学习,我是否有偷懒的行为?是否尽了全力?有无浪费时间?反省我的做事方法:对于今天所做的事情,处理是否得当,怎么样做有可能会出现更好的结果?反省我的学习进程: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有无进步?有无完成我既定的目标?有没有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反省我的人际交往: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某人对我不友善是不是另有原因?每天发现自己的不足,每天就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每天都会有小小的提高。
和坛、六、47
因为我姐姐冯嵘是高级茶艺师,一直以来受到她的影响,所以关于道和艺的关系,我想具体用茶道和茶艺谈谈我的想法。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推而广之,道与艺就是唯心与唯物的结合。
仁坛、六、180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提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就是说上等的德不是有意识的去追求德,而是自然行德,德能够随时权变,随时更新,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等的德是有意识的去保持德,容易造成对某种具体形态的德的拘执,结果德不能够因顺自然调整和更新,实质上是无德。上等的仁做好事只是为了爱他人,没有具体目的。就像是做慈善这样的事,有的人是诚心想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做慈善,而有的人是抱有其他目的或者追求名利来做慈善,例如公众人物和企业利用慈善来建立形象这样的行为,本身没有过错,但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就算是作为仁来说,也是下等的仁,其实也就是无仁。慈善本身的目的一样,性质却不同,前者如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后者为下德,同样是捐款和帮助,内心出发点不一样,后者目的性功利性质太强实质上也算是无德,也就不能算做是仁。仁的本意只是一种德的境界,是不具备目的性的。
毅坛、三、77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一直以来很喜欢《吕氏春秋》卷十四《必己》里的这句话。或许在生活中对这种现象的可望而不可及导致我对这句话的格外喜欢。我们常常在身边看到的是:自己不尊敬别人,还希望别人尊敬自己。这样极端相反的现象往往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这个时候的别人就想,他都不尊重我,我凭什么尊重他,如此反复。所以我们首先最重要的是自己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自主自为,如此,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热情有理,不去计较别人的行为。我想社会上便会充满正能量!
信坛、二、618
正如陈杰思先生所说,信是治国之道信,《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同时信还是经商之魂,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信其实还是心灵的一剂良药,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评价意见:该贴内容丰富,能够贴近诸主题,有相当的把握传统概念的能力,且能够结合现实的实例来补充说明,通俗化诸概念。建议能由理论的高度入手,提升概念的涵义。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