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姓名:杨清琦
学号:202021115012102
孝坛:二、第706楼
我童年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家长们在一块儿聊天,我和发小去逛地摊,看到有人卖廉价首饰,发小买了之后拿回去送给他的母亲,我却空手而归,于是大家都夸赞我的发小孝顺。然而是否我就不孝顺呢?实际上,我之所以不购买首饰给我母亲,恰恰是因为我记住了母亲给我的教导,她让我不要在外面乱花钱,特别强调不要买一些地摊上无用的东西。当我将我的想法解释给我的母亲后,她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夸我听话懂事,甚至可能这比起来我给她买首饰更能让她开心。诚然,我的解释产生了好的效果,但这是出于我的孝顺或是一种类孝顺的性情,但如果我是为了得到表扬、让母亲认为我孝顺而这样解释的话,那就变味儿了。
《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赡养父母重要的是要有尊敬之心,而非出于外界压力等因素才来赡养父母,这和王阳明的话相通:“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里有孝顺父母的念头才是个“事”,给父母买豪宅享福的目的不是买豪宅,而是孝顺父母,换言之,买豪宅的结果是为了孝顺父母,而孝顺父母并不等于是买豪宅,买豪宅是末,而孝顺父母才是本。
智坛:五、第308楼
《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若是从个人的体验来理解,站在心灵的角度上去直接悟道,那么万物皆可是道,万物也就无所谓彼此、生死、贵贱了,道也就无处不在了,通过“坐忘”体道,也即是体悟万物;而若是仅仅站在现象之物的位置看世界,单单用肉身、智巧去观察和思量万物,是无法进入大道,实现解脱与超越的。
诚然,每个人的解释中或多或少会有真相的成分,然而这种真相不过是偏而不全的样态,然而当我们以之为真相或真相的一部分的时候,就会存在问题了。正如色盲和一般人看同一个颜色,所呈现的样态有所不同。真相是什么呢?在一般人眼中,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在全色色盲眼中,世界是灰白的。那世界颜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是五颜六色还是灰白色的呢?颜色的真相有其本身的存在,但是我们谁也不能确定颜色的真相是什么,五颜六色和灰白色只是分别于我们眼中的事实。你眼中的蓝或许是我眼中的绿,我眼中的绿也可以称其为“蓝”,但这种蓝和你的蓝是有区别的,至于真正的我们名之为“蓝”的是什么?“蓝”的理念也终究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蓝,蓝或被称为蓝之物作为独立的客体,我们无从知晓;正如我们弹琴会有琴声,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然而正因为它是琴才会有琴声,琴或琴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信坛:一、第602楼
《道德经》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有大志向的人处身于淳厚之中,不处身于轻薄之中;处身于实在之中,不处身于虚妄之中。道家绝非仅仅是出世那么简单一般都认为庄子是一个避世者,立于云端的、逃离现实的人。然而这种看法并不见得是一定就可靠的。
庄子明确指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逃避无用,人乃天地一蜉蝣,肉身与行迹并不能与世隔绝;而凭借“心斋”之法,我们可以实现“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来去自如。湖北大学的周海春教授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写道:“一般都认为庄子是一个避世者,实际上庄子并不赞同宋荣子、列子这样的人。庄子要超越的是‘我’、‘己’、‘功’构成的世界,当超越了有我、有己、有功的世界以后,依然可以赞同并支持社会的价值观,或者批评或逃避社会。而没有做到无我、无己、无功,讨好他人,讨好社会与逃避社会都与道之通见无关,都不是真正的个性或者社会性,因为他们不能使得个性和社会性有机地融合。”这既是心在方外之遨游,也是心在方内之不动;既是心之游,也是无心之游。
廉坛:二、第390楼
我们如果仅仅追求实用和物质,就会导致道德的沦丧,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一味追求各种效果也本是应当的,然而我们若是一味强调效果重要,沦为对“名”“利”这些东西汲汲营营的追求,就会产生种种社会问题。一味追求功利或效果固然是一种执念,是功利或效果本身的多余,我们在日常行事时其实已不自觉会将功利和效果的考虑囊括其中,按文学理论的话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目的,当我们在文学创作时似乎是无目的的,其实目的已经于其间悄然发生了,正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我们不应恐惧自己的求利,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好,但如果汲汲营营去追求名利钱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如《庄子·骈拇》所说:“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毅坛:九、第158楼
《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生不死。”这是对体道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其中“见独”是在主观体验中见到独立、绝对的道,道在“朝彻”之境即清明的心灵中如朝阳般显现。通过忘掉世故、忘掉外物、忘掉自身而彻见清明之心,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这其中也自然包括“坐忘”“心斋”之法,是对修身方法从宏观上所展开的进一步的说明。当我们获得个体真正的独立,即见到绝对的大道,便能超越现实经验中的时空之限制,入于不生不死的“撄宁”之境——这种不生不死即是在无常的现象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宁静的心境,与永恒存在的道合一,本体存在于精神世界的永恒之中。
韩林合先生说:“至人生活于永恒之中,但这种永恒不同于肉体长生,甚至也不同于灵魂不死。因为无论是肉体长生还是灵魂不死均还是时间中的事件,而真正的永恒或者同于无时间性,或者至少是一种以无时间性为基础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是一种以无时间性为基础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是能够提供至福至乐、绝对安全、绝对自由等的永恒的状态,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肉体长生、灵魂不死。”所谓心灵的逍遥之游,乃是心自游之,而非从心游之,心灵只是逍遥游的主体,而非逍遥游的目的,若以心灵为目的,那不过是未能做到“坐忘”“心斋”的时空之下的幻象之游。
和坛:三(上)、第264楼
儒家认为,人人都有修身的基础,可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充实获得美好的品行,这个过程中,自律则非常重要,只有做到慎独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层面并进行不断的修正,朝着与人为善、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在当下的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人们因为过于注重眼前的利从而不断扩张工业文明。这导致人与自然的环境关系对立紧张,森林面积大幅面缩减,冰山融化可饮用水逐年减少,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等,这均是现代人重利轻修身的结果,长此以往不但严重迫害生态环境,也会逐渐危害到人类自身。
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里,道家的“道法自然”修身主张能够帮助人们摒弃过多的物欲,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减少二者之间的不必要对立,从而慢慢恢复最初的和谐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可持续发展。
和坛:三(下)、第111楼
在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也是个人的修身规范:首先,仁义是是个人道德思想规范的最高标准,也是个人修身的前提;其次,礼为礼节等规则,智不仅为智力,还是辨明是非曲直的心智;最后的信,不仅是对他人的诚信,也是对自己的诚心。个人的修身规范总结起来,就是需要心怀仁义,行为上遵守礼仪规矩,对内应努力学习不断修正,对外则要待人诚实且明辨是非。
在道家,自省思想应用非常宽泛;自律则是在儒家思想中备受推崇。自省自律是个人修身的前提,是不断自我改正、完善的重要办法之一。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自省在人通过自我来觉察自己一言一行的过程中,包含了发现自身问题、提出自身问题、提出调整方法、实施改进方案、最终达成调整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均来自于自律,即自我规范与督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省就是这样一个“有则改之”的自我批判、自我优化过程。
和坛:十、第390楼
在自我身心发展和思想完善的角度,应注重人内心的修行,做生意的人在努力挣钱之前应该先修身正气、奉行诚信为本,而从政的人应该首先思想成熟、品德高尚才能为官。面对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应该学习道家的淡泊名利、豁达开朗的态度,不轻易陷入物质世界的迷乱当中,变成只为追逐利益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现代人也应该通过儒家倡导的好学、自律和慎独等方式来不断完善自我思想和品德,明白知足常乐的真谛。
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是修身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个过程就是人去除罪恶、弘扬善良的过程。往大一点的地方来说,世间的恶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修身未开始或者修身不够,才导致不同程度的恶诞生,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儒家的修身颇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而道家的修身思想则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维度关系都有着从平等方面的思考,更多提倡的是顺应自然。
礼坛:三、第893楼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土主流思想学派,其主张内圣外王、修心进取。其核心内容总结起来为“知耻”、“行礼”和“施仁”。知耻主要是个人对于自身行为有一种基本道德评判,内心有基本的羞耻心,能够感知个人的行为和思想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进而修正与改进。由此得知,羞耻心是个人修身的开端,是个人是否能够达到修身最高追求的基础条件。
而“礼”则是修身必须遵守的标准,在儒家的观点里,“礼”就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修身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约束、规范自我行为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自我修正,最后达到合乎“礼”的要求。在孔子看来,“礼”也是他提出的整个修身的核心部分,是齐家治国的根本。“施仁”则是要求个人在修身过程中,要身怀仁心、克制自身的欲望,并时刻保持良好品行,所以“施仁”可看做是修身的方式,是不断自我完善与改进的重要途径。
义坛:四、第396楼
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把“义”放在“利”前是光荣的,而把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的行为一直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行为。
孟子是儒家最强调“义”的人。按照孟子所讲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修身的基础,可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充实获得美好的品行,这个过程中,自律则非常重要,只有做到慎独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层面并进行不断的修正,朝着与人为善、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在当下的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人们因为过于注重眼前的利从而不断扩张工业文明。这导致人与自然的环境关系对立紧张,森林面积大幅面缩减,冰山融化可饮用水逐年减少,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等,这均是现代人重利轻义的结果,长此以往不但严重迫害生态环境,也会逐渐危害到人类自身。
仁坛:一、第992楼
儒家的核心强调“仁”,这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在孔子看来,为“仁”必须克己复礼,每日三省吾身。而道家则不同,比起儒家的刻意学习与追求,道家更强调“无为而治”,达到豁达超脱的逍遥境界。这种修身思想表面看似消极,但本质却是劝人“向善”,不争不抢,不轻易被外界的名利所蛊惑,就像老子常常以水作比喻一样,因水无形无色却可作为万物的载体,所以上善若水能够包容万物、以柔克刚。
从历史层面上来说,儒道在政治思想层面是互通且有许多相同之处的,将儒的“仁义”与道的“顺应天道”相结合,是新时代下的人们追求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完善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方法。
仁坛:五、第651楼
不同于西周礼乐文化中歌颂昊天上帝和祖先神明时的祈福需求,儒家士人在对三代先王赞颂时,已经开始具备了新的内涵:新建一种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为之努力,并有可能达至的理想人格。儒家标榜上古圣王的高尚人格,并由此导出多层面的人格境界,或圣人、或君子、或贤人、或小人,这样就为个体凡人指出了自我修养与人格提升的不同层次。由此,人格境界的修养即修身论就成为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究其原因,还在于儒家作为新兴士人阶层,“无恒产”的社会地位使其游离于当时的各主流社会阶层之外,为了寄托自己的心灵,为了通过文化手段来改造人心以实现社会理想,为了对当时执政者进行批评以取得话语权,建构一套指涉人格境界、个体修身的话语系统,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子的修身之道是整个学派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初的“修身”多重于外在上的修饰,与古时候的礼法传统密不可分;但在孔子的研究与延伸实践下,开始着重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善,从而达到圆满的安乐的境界,这同时也是为人处世的君子之道。其最根本的内核还是与那个有着薄弱意志的自己做抗衡,信奉仁义礼智信来不断战胜自我思想中的弱点,由内至外不断修行,达到与人为善、与己修心的目的。
仁坛:九、第289楼
要实现“仁”,应注重个人修养。如果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的话,“修身”可以解释为个人言行举止上的规范与要求,引申后为个人思想道德上的内修和外在显露出的修饰。这一词汇最早在《墨子•非儒下》一书中出现:“远施周偏,近以修身。” 意为人对外要乐善好施,对内要注重自我的修养。
由孔孟荀到宋明理学家,再到近代新儒家,儒家修身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并对后世的思想道德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下,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思想,借此不断完善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的目标。这也是学界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忠坛:一、第555楼
儒家认为,人要有敬业精神,要懂得无私奉献,这不仅是积极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人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高尚素质。这个观点指引着人民在个人工作岗位上不断奋斗,展现执着拼搏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在儒家修身思想中一直被传承着,且被不断完善。所以从个人角度而言,修身需要先管理好个人的思想品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治理好自己的祖国,这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离不开对家国天下的深爱,对混乱世道的深深担忧,思想家们为我们遗留下的修身思想即便切入点不同、着重点有异,却也殊途同归,对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与思想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忠坛:六、第219楼
《庄子·骈拇》说:“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真正的忠不应该是去看别人所宣扬的是什么,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依据内心去忠于自我、忠于家庭、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这些方面并不矛盾,而是一体的,是由小我到大我的忠。我们不应该汲汲去效仿于种种社会上的所谓忠之名,而应该发自内心地发展自己的忠之实,要修身,也要在社会中做一个好人。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的“忠”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对后世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的影响均不可磨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忠”文化与思想,让它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为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发挥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