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义理
中国义理总坛 一 513
从“义理”二字来看,义字,善也。义,从我,从羊,我向上呈现美;理,《说文解字》说:“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所以,理字,有物之规律、纹路的意思在。两者结合起来,可见,义理是十分美好的东西,它本身是美的,故君子“喻于义”;义理是人须遵循的规律、准则,就如同人要行走于路上;义理,是内在的,我们秉持义理需要由内而外,充实自身,故而,面对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我们不仅要明白它们的概念,更需要洞察它们的结构,这样才能整体性的把握到它们,知其一贯性,才不会将之支离、分割,才能更加清晰地明了它们。
仁坛 十 505
关于“培育良知”这个话题,上文从“何谓良知”、“良知发用”、“培育良知”三方面讲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良知是本体,但只知本体不明工夫是不行的,知良知为我心的本体,我们还要去培育它,践行工夫。因为我们知道本体需要合着工夫讲,工夫需要合着本体讲,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明本体,才能够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洞见心之本体之光明。良知是人心之本体,能知是知非,有灵明,是善而明亮的。但心而明镜,若发用不当,则亦沾染上尘埃,变得不再澄澈莹亮。故而,良知发用时,我们要去诚意格物,不悬空而谈,也不发动恶念,自然而然我们便能合着本体践行工夫,不会使自身迷茫、不知所措,做出违背良知之事。
仁坛 八 405
仁字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是圣人、君子所要拥有的美好品质与力量。仁之极为重要,因为一个人内心有仁,自然不会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而且,有仁之人,能够与天地万物同体,获得无限广阔的生命力。如宋明理学中学者程颢所说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捡,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我们要去追求和培养自己这样的品德,这样的精神境界,我们首先要将之落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我们内心有仁,自然能够不受外界各种私欲和诱惑的侵扰,我们的心没有私欲障碍自然能够打破狭隘的想法,没有分别之心,明德自明,故而能与万物为一体。所以,我们要践行仁道,与仁同游,修炼身心,使心之本体充满光亮。
义坛 四 366
“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义是正义,是合宜正道的。义的价值体现为什么?在我看来,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去“集义”,那便能够“不动心”,这是义之最大的价值。在王阳明《传习录》中讲到:“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我们去“集义”,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和行为,我们便能涵养己之心,使其充满浩然之气,我们的道德境界自然会提高,自认能够达到“无馁歉”、“纵横自在”、“活泼泼地”不动心之境,境界如此,工夫、本体自然不会下落。
礼坛 三 830
上文讲到“礼以养德”、“礼致和谐”,一看,我们便知道礼不仅作用于人,使每个人能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而且礼还对世界有积极的作用,能使之有序和谐,成为人文世界里的规范和秩序。总的说来,就是礼有大用,礼不仅能够作为人日常行为准则,还可以运用礼来治世。《礼记》中讲:“是故夫礼,必本于大。分而为天地,转而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太一,动而之地,列而为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礼本于太一”,与天地相符,天地有秩序、有和谐,礼也有秩序、和谐;天地有大美,礼也有大美,故“大人举礼乐,天地将为昭焉”,通过礼乐性的活动,生活在礼乐的世界之中,我们的生命就不会闭塞、幽暗,而会变得更加广阔、澄明。
礼坛 二 584
礼是道的一种呈现方式。礼之践行自然要与道合。礼之践行要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为何礼有这些原则?在我看来,因为礼本于道,道之简洁凝练,因其至简才能去知,才能更广;道之稳定、有规律,是与天地相合的,故而能够体现天地之和谐、大美,所以礼之践行自然要以诚待之,用心行之,这样才能所践行的礼才不违于心、违于仁,不只是徒有其表的,是礼之本义;礼如道一样灵动活泼、可化可裁,不是一成不变、僵死的存在,而是能够变化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相应的礼。对于道内外都能合一,礼更主于外,若太过于礼,则会使人与人之间太过疏远,所以要适度,在内还需用乐辅之,此时两者相互为用,才能更好地呈现道之用,成就个人圆满的品格、成就和乐的一体之象。
智坛 二 353
学习之道,上文已经很详细的提到了十三种,但最近因看牟宗三的书,上面也涉及到有关学习之道的内容,下面我将做一个简短的概括与分享。牟宗三讲:“凡读书,不可求快,而读佛家书,尤须沉潜往复,从容舍玩,否则必难悟入。吾常言,学人所以少深造者,即由读书喜为涉猎,不务精探之故。”“沉潜往复,从容舍玩”是我们读书的良箴,我们应大量细致地进行阅读,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等我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能够洞见全体,游戏自在。熊十力还讲到了“精读的方法”,他讲到:“每读一次,于所未详,必谨缺疑,而无放矢。缺疑者,其疑问常在心头,故乃触处求解。若所不知,即便放矢,则终其身为盲人矣。”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我们要把问题尽可能去推敲,去求解。所以读书要踏实,踏实者,乃“必将论主之经验与思路,在自家脑盖演过一番,始能一一得其实解。若只随文生解,不曾切实理会其来历,是则浮沉不实,为学大忌”。踏实很好,但凡事太过则不好,故而有时也需“凌空”,凌空者,乃“掷下书无佛说,无世间种种说,亦无己意可说。其唯于一切相,都无取著,脱尔神解,机应自然,心无所得,而真理昭然现前”。
智坛 六 408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增长知识、养成品性、遵行正道、培养能力,还在于学习能使人快乐。正如《论语》开篇中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中,掌握新的知识,明白新的道理,领悟新的感受,得到新的成长,因而感到欣喜、愉悦。学为何能使人悦?不仅因为学能有所得到而让人悦,在我看来,更因为学,用心而学时,我们的身心进入所学之物中,从中我们能够穿透纷繁复杂的世俗,让自己的身心达到平静和乐的状态之中。就拿读书来说,从字到句,从句到章,从章到文,从局部到整体,我们一步步进行了解,潜心钻研,细心体会,从中有所悟、有所得,而我们此时沉迷于其中,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或者说生活境域,在这里我们能与书对话,能与自己对话。与书对话,了解书中内容,增长自己的知识;与自己对话,我们能够了知当下的自己,能够去“存天理灭人欲”,我们能心中的欲望即不好的层层剥除,使心呈现出光明。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圣人之求尽其心也,以天地万物一体也。”虽然我们很难做到如同圣人一般学而尽心,与天地万物一体。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反观内省,我们的心此时不是孤独的,在学之时我们的“心”将人与我、天与人相通,我们投入到生活境域中,从而能够做到“上学而下达”。这个过程是活的,不是死的,因而我们周遭的生活世界变得更为广阔了,这不是令人欣喜的事吗?
信坛 一 548
“信”除了有“真实”、“不欺诈、不虚伪”的意思,我觉得还有“信心”之意。在佛学净土宗那里,“信、愿、行”是其三资粮,智旭在《弥陀要解》中说到:“非愿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对想做的事有真正十分迫切的希望以及能够做到的信心,我们便能够很好地践行。心之所向,行才会启。在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中提到了“信心不二”,并借此说明禅者需要有不断向前的决心和努力。可见,信在心,心怀此信,才能够真实不欺,能够尽心而为。“信”常常还和“诚”字连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来表示要遵守承诺、不违背自己初心之意。信与诚不仅可以连用,二者在表达实之意时是有区别的。如《中庸》里讲:“诚者,天之道也”,便是诚。若“诚之者,人之道也”便是信。信不足以尽诚,犹爱不足以尽仁。可见,诚是个人自然之实,是天赋的本然;而信是个人所为之实,是人们在行动中所呈现出的品质。
信坛 四 634
在上文中提到信的六个行为,其中在最后提到了慎独。我觉得慎独是人们不会立马与信谈在一起,不会提到慎独立马想到信的。因此,除了上面作者讲到的,我还想到了王阳明《传习录》中讲到的: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论不论善念恶念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所以我们做诚之工夫,一定要更为注意对自己真诚,对于自己不好的缺点与不好的情绪,不要忙着去遮掩,而是就算他人不知自己也应独知,并去改正,这样心体才不会丧失明亮,也才是复归本体的正确行为,是真正思诚的工夫。
忠坛 四 233
道,是路的意思,是人之行走的地方。歧路不能称之为道,只有大中正直者,方能称之为道,所以我们要忠于正道,而不走歪门邪道。如何忠于正道,首先要尽心,我们知道道即是理,道即是心,道即是心,尽心才能知理,也才能行道。道是不离人的,故而每个人只有从自身出发,在心上用功,顺其自然之理,自然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能够与道合一。其次,对于正道,我们要坚守,我们要有像孟子所说的殉道精神,能够有以死坚守之意志,有不移之信心。如孟子所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拥有这样的信心与信念,才能够培养大丈夫的品格,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坚守内在之心的善性,才是真正之道。
孝坛 六 149
说起祭祀,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清明”吧!清明是我们的传统节目,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节气来说,在《历书》中给了很好的解释,“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这样的日子里,去祭祀祖先,我想我们不仅是要表达我们的怀念以及祈求佑护。更是为了铭记先人、前辈的光荣先迹,向他们学习,继承先辈们美好的品质。如果我们对待“事死”能够如同“事生”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说是孝之最高的阶层了,正如《中庸》中所说的:“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因为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我们对逝去的亲人是真正敬重热爱的,所以才能不管在死后生前,都能始终一贯对之,不会更改。
廉坛 十 254
人们常常认为道是高深的,因此求道之路往往需要与日常行走之路有所不同,但人们却不忽略了“道不远人”、“日常即道”。道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最深、奥妙、奇特之处,是最平常的。将自己的心投入生活境域中,对于周遭的一切去充分的、切身的领会体察,在生活实践与人生体验中,不断躬身修践,自然而然便能有所体悟,有所得。所以,“吾日三省吾身”亦是一种修践之道,在反省中我们可以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正,哪里需要继续保持。若只去做而不反思做得是否正确,那一切都只是在白做事情。三省并不只是曾子所说的这三件事,日常生活中的还有好多的事情都可以去反省。如《反身录》中所说:“故必每日不论有事无事,自省此中能空净不染乎?安闲恬定乎?洒脱无滞乎?视听言动能复体乎?喜怒哀乐能中节乎?纲常伦理能不亏乎?辞受取予能当可乎?富贵贫贱能一视乎?得失毁誉能不动乎、造次颠沛能一致乎?生死利害能不惧乎?习气俗念能消除乎?自察自审,务要无入而不自得,才是学问实际,否则便是自欺。”反省自身,去除不好,内心自然而然便会明通,抛除了内在的私欲。
毅坛 四 436
磨练是人生路上的试金石。王阳明讲:“人须在世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论语》中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君子,从上面的话语我们可以知道人生在世是不能缺少磨练的,磨练能够使人有所长进、有所增益,磨练能够使人成就坚毅的品格,勇敢坚强。我们在磨练的同时,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初心,而应保持心体光明,不应任何外在的诱惑和私欲而放弃自己本心的光明。在佛教那里也是讲究在世上磨练,希望人去实践从而达到善境,虽然生活时常会加诸苦恼、苦痛等于人之身,但我们要学会忍辱并使心安稳,不屈不挠,上进不懈,才能生长善法。
和坛 十 359
在宋儒那里,“孔颜之乐”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具有首要意义的课题,要人体验到自由、活泼的乐之境界。在王阳明看来,这种乐是长期与道合一才能够体验到的,是明心之之后能够达到的,因为心之本体本有乐的存在,乐是人本然的状态,我们要得“孔颜之乐”,须复归本体。王阳明讲到:“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䜣合和物,原无间隔......‘时习’者求复此心之本体也,‘悦’则本体渐复矣,‘朋来’则本体之䜣合和畅充周无间,本体之䜣合和畅本来如此,初未尝有所增也。”求得本体之明,自然能抵达自在和乐的生命状态,能够任运自如、怡然自乐。
评价:作者以人为立足点,结合经典阐述观点。认为义理应与人结合起来,求之于心,行之于外,文章条理清晰,有逻辑。望今后继续学习,拓深思考深度。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