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二等奖 赛点铃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二等奖 赛点铃

字号:T|T

 

 

 

 

 

 

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研究生2013

姓名:赛点铃

联系方式:15087928238

指导教师:李煌明

 

 

 

 

 

 

 

 

 

 

 

 

 

 

 

 

 

 

 

 

 

 

 

 

 

 

 

 

 

·发送短消息

UID

467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杨晗

·                          组别新手上路

·                          生日

·                          帖子16

·                          积分371

·                          性别

·                          注册时间2012-05-06

1#

论“立地成佛”

 

一个人的内在经验决定他的想法,所谓的立地成佛,我相信,是一个人的内在经验面对载有相似经验感触的佛学理论的一次爆发。所以有的经验感触不深人终其一生亦无法悟出佛理的真正滋味,而一些内在经验深刻的人,面对佛理的点拨,突然会悟出超越大众意识的道理,就像六世祖师慧能法师,虽目不识丁,但亦能够在听到五祖讲念的金刚经后立马悟出精深的佛理。因此,说道底,就是价值感,宇宙观(佛学的宇宙观是缘起性空,即万物皆是由于人的执念而生的幻象)与一般以功名利禄为奋斗目标的大多数人不同的一种人;立地成佛就是以往的价值观与宇宙观在受到启示与内在经验的应证后,彻底地进行了一次变更。

 

 

 

 

 

我的发帖:

 

第一章 “成佛”理论得以安立的因由

 

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就是说,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到令人们仰望并照着去做,这个人只有佛陀了,佛陀是德学上的圣人;我们要想达到佛 陀的行操,必须完成自己的人格。只有自己的人格完成了,才会具足福慧资粮, 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如果我们还不能真诚、无我地热爱一切众生,还在嫌弃众生,如果有这些行为,那是德不够的表现,不可能成佛。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个向往圆满的道德和灵性的人,对真善美有终极追求的人,希望得到一个暇满的人生,并具足佛的一切殊胜功德,具足福慧,我们走上成佛的菩提大道才是正确的选择。同时,《梵网经菩萨戒》上讲: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子为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们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亲人,若我们具足大悲心,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愿一切众生永远吉祥,那么我们更应成佛,唯有如此,才能解脱众生三有苦。

 

 

成佛是一个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的过程。烦恼从哪里来?皆因心识造作而有。烦恼是什么?就是因心识造作而有的染种。它们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在八地以前随缘现行。因此,不懂得心法的要义,就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

成佛是一个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的过程。烦恼从哪里来?皆因心识造作而有。烦恼是什么?就是因心识造作而有的染种。它们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在八地以前随缘现行。因此,不懂得心法的要义,就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

 

(一)成佛的修行之途——“心”的要义

我们的八个识都可以称为心,前五识的作用是观尘世,它们感知色、声、香、味、触,并配合第六识的活动起作用;第六识的活动表现为我们身口意的造作, 善恶无记的业种皆因此而生;第七识(又名末那识其为第六识的根,它原本并不造作,它的作用就是执着,因为有末那识,才令意识的造作有善恶无记业。第八识像一个大仓库,因为其体常露、不造作,作为受熏体,它纳受了前七识一 起造作的所有业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它是前七识生起的根本,是生死流转、受果报的主体。

这里提到“心”,主要想说明一点:尽管各个识各有功用,但让我们在六道中流转的主因是第六识造作而有的业种,这些业种全部被阿赖耶识收集起来。我 们要想成佛,就必然要懂得如何把这些染种转化为清净的种子。具体来说,就是 必须懂得如何去除意识造作的烦恼(体现为善恶无记性的业种\必须懂得如何 将末那识与生俱来的执着转化为平等性智。只有彻底去除了我法执着的业种,位登八地,修行才不再退转;而后,再通过圆满我们度众生的一切愿行,令其形成 坚不可摧的力量,饶益无量有情,以此对治掉所有的染种,我们才能最终成佛。

 

(二)在成佛的三个重要阶段中,对治“业种”的方法

修行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

从资粮位到见道位需要一大阿僧祇劫,见道位到八地前需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佛地还需要一大阿僧祇劫。

 

1、如何开悟见道

去除了分别的我法执着(相上的执着)的种子,就能开悟见道。我们因为意识的妄想分别而烦恼炽盛。要去除烦恼,就必须知道我们究竟有哪些烦恼相。《百法明门论》五十一个心所法中对根本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及善 心所进行了详细的罗列,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是我们时刻反省忏悔的标准,是我们衡量自己是否符合菩萨善根的准绳,是诸佛菩萨修行的根本心法。因为, 烦恼就是恶,不知道烦恼的相,就不知何谓断恶之因;不知道何谓菩萨善根,就不知努力的方向。

 

具体的修行方法:

其一,真发菩提心一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小乘学者,《解深密经》将其描述为“慈悲薄弱、怖畏众苦”,因此即使小乘人能破我执,也只能证得阿罗汉果,而法执却一分未破。只有真发大乘菩提心的 修行人,破除一分无明,即破除相上的我法执着,从而开悟见道。

其二,正信三宝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位列善心所的第一位。若是真信三宝,必然相信三宝的殊胜功德;若真信三宝,对诸佛所讲的实相谛理一定深信不疑,对一切的戒律一定严持不犯;若真信三宝,我们也相信自己如果依佛所教,如理行持,也必然能成就。倘若我们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有一丝疑虑,而不愿归敬,都不是正信。真正正信三宝是建立在日益坚固的正见之上的。

以菩萨戒为本,戒定慧三学并修,定慧等持开悟见道前,宁可执有为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因为,一条戒律就是一个因果,无视戒律,必然感得下堕三途。所以,我们必须严持净戒。造业必然 感果。神通再大也大不过业力。我们开悟见道是因为有智慧心。“定”又叫“禅那”,是止的意思。定中要如法观想,才能生慧。所以,有定无慧是憨定,而有慧无定则是狂慧。欲成就佛果,必然定慧等持,戒则为定慧之本,成佛之基。

 

其三,【三十七道品一六度法】

三十七道品:道品[道类品],为梵语之意译,又作菩提分、 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梁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 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 觉支,八正道。七觉支,八正道是圣者的境界,修到七觉支,那就开悟见道了。

具体为:

【四念处】

身念处:观身不净,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受念处:观受是苦,即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这也包括乐受。

如果我 们对乐受认识不正确,乐极生悲,乐过还是苦。所有的分别只会增加更多的分别,分别妄想太多,不利于入开悟见道时的无分别境。同时,分别太多,就是不信, 就是疑,就是烦恼分别,而信为道元功德母。

 

心念处:观心无常,即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所有的心无非是 八个识组成,而八个识都是生灭的,所以我们所有的认识都是无常的。我们的分别认识都是刹那生灭,是不可靠的。我们能见到、认识到的一切法都是心识所现,会刹那生灭,所以一切法会刹那生灭,都是无常。有为法无非是种子的现行,种 子都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我们所缘的境也是刹那生灭的。

法念处:观法无我,即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即观一切有为法是空。

这里的“观”,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对待的一切。我们在学佛的时候,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然后精进修道。

 

【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欲、勤、心、观。四如意足是四种禅定。

四念处中修实智慧, 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但定力小弱,所以要以四种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

 

欲如意足:指我们对涅槃的欲望有定力,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不 会忘失道心。

勤如意足:精进的求开悟的行为不退,就是精进有定力,所以也叫勤神足。

心神足:是一心正念(求开悟成佛的心)不退、有定力。

观神足:是观法的心不驰散。念念正观、心不散乱。

 

【五根】

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信、勤是十一个善中的两个,念定慧是别境心所中的三个。这都是菩萨修行必定走的路。我们要想开悟见道,必须要有信力,愿力要具足。精进,则是对四正勤如何落实。念,就是对成佛的事情心心念念不忘失。念念不忘自己的菩提心、 愿力,就形成了定力。慧的力量达到后,就能达到七觉支,也叫七圣财,这是圣 者拥有的财富。

【七觉支】:

择法觉支:能拣择诸法之真伪及适宜与否;

精进觉支:修诸道法,勇猛精勤;

喜觉支:这里的喜是随喜;

轻安觉支:获得身心轻安愉快;

念觉支:铭记所修定慧法而不忘失;

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念念不忘就会达到定;

舍觉支:是菩萨的上舍,属于受的一个内容,不苦不乐,又具备法喜, 与菩萨的大慈大悲恒时相应,这里末那识的执着不起作用。

【八正道】:

正见:见四谛之理而明之;

正思维:思维四谛之理而使智慧增长;

正语:不说任何非理之语;

正业:佛菩萨的正业,是令众生解脱出离,是提高道德、灵性,开悟见道的事。

修行人的正业就是去除自他的不正行,提高自他的灵性、道德。提高灵性的前提必须提高道德。

正命:只要所行符合不杀盗淫妄的就是正业;

正精进:勤勉修习趋向涅槃之道;我们的勤奋要用在断恶修善上。

正念:意念正道而无邪念;

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

我们先学会四种“观”,然后通过四种“精进”,去修禅定,能如理去修,才能得到佛菩萨的一切正行。这才是如实知。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修行,去抉择,是不能 得到法益的。

 

2、开悟见道到八地前如何对治业种

对治俱生我法执着的种子,就是心念上我法执着的种子。初地到七地的修行,需要依靠忏悔和发愿的力量,拔出在心念上现行的执着的种子,并依次第圆满六 度法。

 

3、八地到佛地

八地菩萨之果位名为“不动地”。

《十地经》等中说,八地菩萨己灭尽了烦 恼障的细微种子以及所知障的二取分别,不共增上了胜前之功德,速疾获得不退转之大菩提道。

《金光明经》云:“无相正思维修得自在,诸烦恼行不能令动, 故名不动。”

 

唯识认为,烦恼有烦恼障与所知障,小乘只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大乘则可断二障,分别二障于初地顿断,俱生二障地地分断,烦恼障于八地断尽,所知 障于佛地断尽。自八地开始,菩萨修行就步入无功用行的阶段了。就是说,在此 阶段,无须刻意提醒自己,而所造作的一切均符合真实法相,造作的都是净业,我法执着的种子在心念上均不再现行。八地后所转的,是原有的烦恼的习气、种 子。八地菩萨愿波罗密圆满,具有如下殊胜功德,如《华严经》云:

“于一念间,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见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佛,能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神力,能动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 能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照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化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事,能善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 法门,能变身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 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 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华严经》又云:

“以诸佛与此无量无边起智慧门故,于一念中所生智慧比 从初地已来乃至七地,百分不及一,无量无边阿僧祗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者何,先以一身修集功德,今此地中,得无量身,修菩萨道,以无 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生处,无量清净国土,无量教化众生,供养给侍无量诸 佛,随顺无量佛法,无量神通力,无量大会差别,无量身口意业,集一切菩萨所行道,以不动法故。”

所以,由上可知,八地菩萨具无量神通变化之力,承侍诸佛,并在众生中广行菩萨道,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以此方能圆满其大悲愿行。因此,八地菩萨是通 过在众生中广行布施,广植福德,又因具无量神变之力,故能以此将业种转染为 净。

九地名善慧地,得法、义、辞、辩四无碍解,于诸地菩萨中说法第一。九地菩萨圆满力波罗密,力有两种,一是思择力,属于理解方面的,一是修习力,属 于实践方面的,二者合一,则解行相应。所谓力波罗密圆满,实质是说,在八地 愿圆满的基础上,在众生中不断践行自己的大愿,使愿心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让行愿游刃有余。

十地名法云地,智波罗密圆满,故能以佛法之雨滋润众生,以慈悲之云隐蔽万物。一登此地,十方诸佛都为其灌顶,预祝即将入于佛位,所以又名灌顶位。

当十地杂染的种子全部转为清净的种子,菩萨即入金刚喻定,阿赖耶识即转为清净圆满的大圆镜智,菩萨则入佛位,由此证得诸佛圆满的功德,住无住大涅 槃,从而广度众生。

 

 

第二章 对于“佛”的理解

“佛”是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是智、是觉;智是体,觉是用。

在《佛学大辞典》上是这样解释的: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

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 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 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

南山戒本疏一曰:佛, 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

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

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 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

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

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

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

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 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

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 果报尽者名为佛。

 

第三章 以魏晋时期中国佛学详述所谓“立地成佛”理论的方便之处——以道生大师为例

 

【魏晋时期佛学的背景】

1“时代的大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华夏大地上的兴盛时期。佛寺大量出现,信佛之人不断增加,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甚至一些儒生,都开始信佛。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大臣郭祖深上疏谓:僧尼十余万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足可见当时佛教之兴盛,信佛人数之庞大。佛教在魏晋隋唐的兴盛,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自汉武帝大一统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统治者开始奢侈腐败,贪图享乐。这就导致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减弱。社会上土地兼并也日益严重,大量百姓失去土地,生活贫困。到了东汉末年,矛盾激化,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之后虽西晋短暂统一,但经历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百姓生活依旧没有改变,社会依旧是动荡不安。西晋亡后,以原瑯琊王司马睿为首的一部分皇室和士族东渡,在江南建立了偏安的东晋王朝。东晋在阶级结构和政治制度上是西晋的继续,社会学术思想也大致相同。但在继续以《老》、《庄》等道家经典为玄学谈论对象外,以清心养性、服药长生为主要内容的道教,在上层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信仰。繁荣于魏吴西晋的佛教般若学,成了佛教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并渗透到了上流士大夫阶层,涌现出的名僧和议论佛理的名士越来越多,推动了佛教在江南社会的迅速扩展。从南朝来看,梁武帝信佛,在他的推动下,佛法在南朝盛极一时。梁武帝身体力行,虔诚拜佛,他自己“日一蔬膳,过中不餐”并且“永断辛膳”;且他还诵经讲学,撰写文章。而在北方,统治者更加支持佛教发展。因为十六国中很多统治者是少数民族,他们入主中原,但内心存在一种自卑感。因此对同为外传而来的佛教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并且佛教的主张有利于他们用来“糅化人心”。他们就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广建佛寺,使佛教在北方发展到了极高的高度。

2,佛教自身于时代中显示出的“方便之处”: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之所以兴盛,实是其符合了潮流,迎合了人们心理。佛法主依自力,非依他力;主救世,不主出世。佛教提出一涅槃境界,主张三世因果轮回报应。倡导一种永恒的观念,更关注人的内心。这些就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的心理。统治阶级生活奢华糜烂,富甲天下,但物质的丰富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精神的空虚与恐惧,他们急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强调内心精神,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战乱年代,士人阶层收到极大冷落,读书无法出仕,使他们心灰意冷,加上儒家大群体观念在这一时代已被丢弃,很多士人另寻他道,遁入空门。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饱经战乱,生活十分穷困,他们内心十分向往佛教所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开始信佛拜佛,求得来世幸福。佛教的主张符合各阶层心理,所以信佛人数不断增加,佛法大盛。一些佛法大家的人格光辉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当时社会动荡、政教衰息,但如道安、僧肇等大家,一方面诚心求法,追求内心;另一方面则关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不是只期满足个人私求,不是一般佛者的个人主义,而是对社会和人民都有着一种很大的热忱,悲天悯人,志向宏大。这些佛学高僧,突破了佛法的局限,使佛学的光辉更加耀眼。

 

3,魏晋时期般若学的兴盛和佛学的剧变:

般若(亦曰“波若”、意译为“智慧”)学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即空,与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的老庄虚无思想正好合拍。魏晋时期的玄学,先有何晏、王弼对《老子》的研究,提出以无为本,言不尽意,自然无为的思想。后来向秀、郭象又发展为解释《庄子》,宣扬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神秘主义世界观。他们在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上,提出了”“的说法,把具体的客观世界的变化叫做也叫做,因为它是有形象的。与相对的叫做是非感官所能触及的抽象的永恒真理,又叫做,以为这是最高的无形的精神实体。玄学家在客观世界的背后寻求所谓永恒不变的本体,于是就流入清谈,把《易经》、《老子》、《庄子》三部书称为三玄,摄取佛教的教理作为谈助。

般若学对的解析正好在玄风盛行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了玄学理论,用佛经出世的观念,充实了玄学,同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在这期间,支遁有着独特的贡献。支遁幼年就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晚出山阴,讲《维摩经》,又在都城讲《道行般若》三年,他对般若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他又好谈玄理,对老庄玄学能够拔新领异才藻新奇,花烂映发,为当时名士文人所钦崇。王蒙赞美他的玄学思辨所达到的程度,不减于王弼,孙绰把他比作竹林七贤中的向秀。支遁正是集佛学玄学于一身的人物,在当世就很受人们的推崇,他的佛学思想,也免不了接受玄学的影响,融会而自成一家,终至创为即色一宗。

魏晋般若学的兴起曾对当时思想界产生广泛影响,但是从佛教的传播效果看,大乘般若学也有很大的弱点,那就是它过于偏重对世界的哲理思辨。深奥晦涩的哲学探讨,主要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士所欣赏,而普通信仰者则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可能将大批民众拒之门外;同时,般若学研究相对缺乏有关如何成佛的信仰宣传,从而在客观上冲淡了佛教作为宗教的根本特色,不利于佛教自身的发展。这样,佛教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就有必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佛教中关于成佛的方法途径,有顿悟和渐悟两种不同的认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顿悟和渐悟的争论异常激烈。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支遁和道安主张顿悟之说,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论顿悟说:“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不过支遁认为顿悟与渐修不可截然分开,《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法师传》:“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在这里,主张到第七地才生起顿悟,七地以上尚须渐修,因此又称为“小顿悟”。

 

据《高僧传》载,道生“校阅真俗,研思因果,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又大胆提出“一阐提皆可成佛”的惊世理论,当时“六卷《泥洹》,先至京师,师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道生在《大品涅槃经》尚未翻译过来的情况下,分析教理,提出善不受报和顿悟成佛的学说,在当时的佛教界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对后来禅宗的“明心见性”的成佛理论有直接的联系。他依据对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上承般若性空之学,下开涅槃佛性之学,宣扬“法身”思想,创立“善不受报”、“佛无净土”、“众生佛性”、“顿悟成佛”等学说。其中于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是“阐提皆得成佛”说和“顿悟成佛”论。

 

 

【魏晋高僧——道生大师的重要理论】

据《高僧传》载,道生“校阅真俗,研思因果,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又大胆提出“一阐提皆可成佛”的惊世理论,当时“六卷《泥洹》,先至京师,师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道生在《大品涅槃经》尚未翻译过来的情况下,分析教理,提出善不受报和顿悟成佛的学说,在当时的佛教界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对后来禅宗的“明心见性”的成佛理论有直接的联系。他依据对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上承般若性空之学,下开涅槃佛性之学,宣扬“法身”思想,创立“善不受报”、“佛无净土”、“众生佛性”、“顿悟成佛”等学说。其中于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是“阐提皆得成佛”说和“顿悟成佛”论。

道生大师所说佛法的要义,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认为,一阐提人亦有佛性,一阐提人亦可成佛。道生大师的理论依据是《涅槃经》,《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是为六尘烦恼所掩盖,从而使众生不知不见。《涅槃经》多次阐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理念,强调众生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佛。

道生大师的“顿悟成佛”学说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一念见性即可成佛。他第一次向人们提出了“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的佛学主张,将“平等一如”的佛教教理在教内作了宣扬。同属涅槃部的《法华经》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法华经》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这样一组词汇,但其观点与《涅槃经》是一致的。这一提法比他在注疏《妙法莲华经》的另一处所提出的“闻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更为直接、更为坚确。

道生认为,众生的佛性是一种永恒存在的属性——众生作为色身而存在的假我是随四大因缘而迁流不息的,而那一个作为佛性的真实存在的本我却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他在注释《维摩经·弟子品》时说:“理既不从我为空,岂能有我制之哉?则无我矣。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同样,也正是因为佛性具有永恒存在的属性,因而使“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泥洹”的立论更为坚确。在《大般槃涅经·如来性品》的集解文字中更为明确地说:“本有佛性,即是慈念众生也”,“虽复受身万端,而佛性常存,若能计此得者,实为善也。”由于佛性是众生永恒存在的一种属性,因而无论众生如何呈千差万别之相,而这一属性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因为佛性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切众生皆有觉悟成佛的可能,即一切皆是泥洹。从这一命题出发,道生法师认为:“体法为佛,法即佛矣”,因为,“夫体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这就是说:法性便是佛,也就是佛性,它是蕴藏在一切诸法之中而永恒不灭的一种属性。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佛性的肯定达到了绝对的程度,同时也为后世的“无情有性”的教理论争播下了种子。

慧达《肇论疏》引道生语曰:“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这是表明佛理作为终极的真理是不可分的整体,对这个真理的把握也只能是一念了悟,也就是顿悟。道生惊世骇俗的“顿悟说”虽然受到了当时佛教界的发难,但“顿悟说”却在此后渐渐被理解并影响深远。“顿悟成佛”说的背景,是承认佛性本有(本来具有,与生俱有,并非后天修习而有),研究对象是成佛的步骤、方法。根据传统佛教教义,无论是发现佛性还是修习成佛,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所以是渐进的。但道生认为,佛教的最高真理即“至理”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所以真正的觉悟不应该有阶段性,必须一次性地完成。

 

 

该贴子观点新颖,对于佛教有一定里理解,对于自己想要阐述的问题条理也很清晰,表明对于佛教给予了一定关注。但对于所要表达的问题还可以更加的深入,另外若在选题上更切近我们要探讨的义理经典则将会更好。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