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下半年 二等奖孙建生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下半年 二等奖孙建生

字号:T|T

学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2014

姓名:孙建生

联系方式:18615599224

指导老师:李煌明

 

 

一、“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豫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素书·安礼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被人怨恨在于不肯原谅人家的小的过失,蒙受祸患在于事先没有做仔细的谋划。享受幸福在于积累善行,承受灾难在于多行不义。这段话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如果当领导的,对别人无关紧要的过失百般挑剔,吹毛求疵,摆出一副自己永远正确的教师爷的面孔,那么别人就会觉得理不公,气不顺,怨恨不满的情绪也就会随之而产生。所以,不计较部下的小过,既是一个领导人应有的雅量,也会让人觉得这个领导通情达理,富于人情味,凝聚力也就因此而产生了。积德行善,无偿的帮助他人,其实并不是一种损失,而是为自己的人生储蓄了福报的资本。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比一般人的更有价值,自己的时间比别人的都宝贵,自己的事情比其他别的事情都重要,遇到自己本该出手相助的善事,却想办法回避和推脱,一辈子忙忙碌碌,钱挣了不少,就是没积累下什么德,这种人怎么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呢?有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战场十分激烈,一次盟军的统帅艾森豪威尔去参加一个紧急的军事会议。路上他看见一对老夫妻在马路边冻得瑟瑟发抖,于是他立刻下车询问他们的情况,并且决定送他们回家。就因为这样一件善举,艾森豪威尔躲过了一劫。原来当天在他去开会的路上埋伏着一组纳粹的狙击手,若不是他的善行致使他改变了行车路线,很可能一代英雄就会就此陨落。古人点评这句话的时候说,“人无远见之明,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算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仓促难成。不见利害,事先不谋,反招祸患。人行善政,增长福德;若为恶事,必招祸患。”

二、《读经示要·自序》部分结尾处,熊氏感叹曰“空山夜雨,悲来辄不可抑。斗室晨风,兴至恒有所悟。上天以斯文属余,遭时屯难,余忍无述?呜呼!作人不易,为学实难。吾衰矣,有志三代之英,恨未登乎大道。不忘百姓之病,徒自托于空言。”不局限的把熊十力看做一个哲学家而看做是个思想者,对于其勉力“正中国文化之本,清中国思想之源”的努力是应肃然起敬的,是上承朱王,远接孔孟的。与其将孔孟狭隘的判别为哲学家其实更是个忧国忧民,斯文在兹的思想者。那么他们以“斯文在我”为标榜的时候,思考的核心问题又是什么呢?我并不同意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是“宇宙论”或者“本体论”。张汝伦在评述熊十力思想的文章《熊十力与西方哲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实在论意义的本体论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哲学问题的范围,把开放的哲学变成了封闭的哲学,哲学问题变成了提出“最后实在”和如何认识、证明最后实在的问题。将这种实在论的本体论引进中国哲学的结果是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和用不同的思想资源来提出“最后实在”,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也解释为是追求这样一种“最后实在”的哲学,而忽略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它不仅是理论,而首先是实践。对于古代哲学家来说,它首先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从一个角度凸显了一个中西文化的核心问题所在“思辨与实践”,与其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问题用语言表述成宇宙论或者本体论,毋宁抛弃各种主义的限制,直白的阐述为关于人的问题。而儒家也好或者是民国以降形成的所谓的“新儒家”也好,其核心指向都是“成圣成贤”的问题,反而越到当代,这个问题却被各种学术探讨所忽略了,甚为可叹。关于成圣成贤的问题,熊十力在《读经示要》的第二个部分着重加以阐述,即“志与立志”。在《传习录·钱德洪录》中,阳明与弟子探讨了“立圣人之志”的问题。阳明说:“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壁起而对曰“珙亦愿立志”。阳明说:“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对曰:“愿立‘必为圣人之志’”。先生曰:“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这里关于圣人之志的问题的讨论,才是真正儒学的核心问题。中国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宇宙生成不在于宇宙本体,而在于人的成圣成贤问题上,这也正是中西迥别之处。修齐治平或者致良知或者存天理,都是如何成圣贤的路径与方法。当下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思考了太多的学理问题,却差点把要成圣贤这个根本丢掉了,这个目的性的存在是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源。对于愿立圣人之志的问题,熊十力在此对阳明有所批判,熊氏说“阳明于志字,似取向往义。故曰‘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云云。’····据此,则志者,非内自立,乃依他而起。····故志者,自内立。非由向外追慕圣人,然后模仿之,以返诸己,而下存天理去人欲之功也。”同时,熊氏又对何为志进行了表述,“故志字有二义:曰存主,曰向往。二者实亦相资必能返诸内所固有天理之心。”

三、阳明在传习录里为心之本体释义甚多,如他说“知是心之本体”、“性是心之本体”、“乐是心之本体”、“此心原慈的本体”、“定者,心之本体”、“良知,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心之体”、“至善,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原无一物”、“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初一看来,似乎阳明对于心之本体的定义颇多,心之本体不是一种东西而是很多种东西,这里似乎就产生一种矛盾,既然讨论到本体,那么必然指向一种超验的实在论或者存有论或者生成论,既然是超验的(如康德的“物自体”或柏拉图的“理念”)那么就是一种范式,就是一,而非可以进行多层定义的东西。实际上,阳明这里讨论到的所谓的“本体”及“心之本体”,第一不同于西方哲学所讲的“存在”,第二不同于宋明以前中国思想史上的“本体”,张岱年称之为“本然状态”,这种说法还是有近似于西方哲学的阐述方式,不妨用阳明自己的话来解读,那就是“本来面目”。因此,对于心之本体的回答就转变成了如何解释这个心之本来面目,以及我们何以称本体为“本来面目”。解决了这一问题,就解决了阳明为何将心之本体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心也,性也,天也,一也。”[1]对于这三者何以一体的问题,阳明自己解释道“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意”[2]阳明在这里的论述角度是“自上而下”的“贯穿模式”,“理”或者“心”“性”“天”原是一回事,如果理只是万物原初性的第一推动力,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话,可以说它的“存在”是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的,“超然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没有桥梁,那它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如同尼采在《查特拉图斯如是说》中描绘的超人形象,在孤寂的走向山巅、走向绝望与超脱之后,看见阳光的普照而忽然觉悟走下山来,自觉的成为了沟通两个世界的代言人。又如阳明所说,“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物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因此在阳明这里,理一而已,不在他处,就在当下这个世界里,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其心念一动处,则发用为心、性、意、知。“心、性、意、知”原就是那个“理”,更别无他“心、性、意、知”所“存在”了。这里所讲的贯穿性,即功夫论上的贯穿而言。一以贯之,时刻体察,发明良知,即可一以贯之,自下而上而与圣人无异。理即心,心即理。

再回到本节开头提到的阳明对于心之本体的诸多解释,则是就其“延展性”而言,就其属性而言。再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还需先解释阳明所谓的本体为何是“本来面目”。阳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这里阳明提到的是吾圣门所谓良知,也就是指的是孟子所提出的良知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3]孟子所谓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第一义是一种本然,第二义则是一种超然。佛家所谓的本来面目,就是这种本然属性,“本就如此”,而这种本就如此若从境界上讲,应是唯有到了十地佛果“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这也是儒家不同于佛家的一处地方,宋明儒家吸收发挥了佛家的本来面目,去除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属性,而添加了人人皆可体认良知,即阳明所说的“致良知”,那么这种人人皆可“致良知”的良知,就成了阳明所言称的“本来面目”、“本体”。发明了阳明的心之本体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阳明这里给心之本体作的诸多注脚都不是就其“存在”义而言的,而是就其“本来面目”而言的。那么,阳明所说的“定”“知”“乐”“至善”“无善无恶”其实都是就“心”的本来面目的属性而进行的“延展性”的解释,即这是与“贯穿性”相交互成十字的横向结构。然而还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延展性的属性并非与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并非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即阳明所谓“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是浑然一体,圆融无碍的整体。那么如何使心具备多重属性呢?那就是“情顺万物而无情”,是“必有事焉”,是“未发之中和”,是“已发之中节”。也就是说,心之本体所以能延展出多种属性、灵动变化,是因为心之本体随机方便,在定言定,在知言知,在至善则言至善,更不是两件事,只是一件事。

四、吃一分亏无量福

    这句话是说吃亏的好处,教人要学了吃亏的意思。一般人的普通毛病,都是喜欢占便宜,不肯吃亏,都为误认占便宜是真便宜,吃亏是真吃亏,所以任性做去。其实占便宜的,终不便宜;吃亏的,终不吃亏。不仅不吃亏,还可获福,并且吃一分亏无量福,吃亏有限,获福无边。吃个小的亏,得了大大的福。人又何苦定要占便宜,不肯吃亏呢?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怕吃亏,并且情愿吃亏了。你们要用心听,细心想,就知我这话真是不欺人的。

人情都喜占便宜,究竟一桩事,只得一个便宜,我一占了,人家就没有。自己得便宜,自然快意;人家失便宜,就要伤心。所以自己快意之事,就是人家伤心之事,自己兴高采烈之时,即人家痛心疾首之时。那么,你一事占便宜,就一事取怨;事事占便宜,就事事取怨;占一人便宜,就招一人怨;占众人便宜,就招众人怨;一时占便宜,就一时致怨;终身占便宜,就终身致怨。照这样做下去,差不多成了众怨之府。太史公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郁积既久,有朝一日发泄出来,占一世的便宜,到头总要吃一个大亏。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积怨总没有好下场的。就退一步讲,人生事业,纯靠彼此帮助。你成了众怨之府,就是所谓众恶之,成了一个寡人,孤立无援,还能在社会生活吗?语曰:都要便宜,人得我不?亏人是祸,亏已是福。你能随时随事,肯吃一点亏,自然人人心悦诚服。怨谤不兴,祸根自息,时时得平安之福,处处得帮助之利。吃亏有限,获福无量。这不是吃亏的比占便宜的强多了吗?这是一桩。再来,这便宜二字,从表面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极恶大罪,若从实际讲来,爱占便宜,就是极恶大罪。世上种种极恶大罪,都是从爱占便宜一念做出。为什么呢?你们试想想,爱占便宜,是不是只顾利己,叫人吃亏,是不是不顾损人。那么,爱便宜,就是居的损人利已的心;占便宜,就是行的损人利己的事。这样居心行事,还不是极恶大罪吗?世上种种罪恶,如杀人劫财略卖奸淫等,哪一样不是利己损人的事呢?可见种种无穷苦恼,都只缘好占便宜而来。若是存一个肯吃亏的心,做事肯吃一分亏,自然无灾无害,心安身安了。这样看来,贪便宜的召祸,肯吃亏的致福。种麻得麻,种豆得豆。这祸福,也无非是自己求来的。再有一层,天道忌满,鬼神祸盈,这道理常常和你们说的。日中则昃,月满则缺,这盈虚消息的权衡,最是妙用。常言道:人有亏处,天有补处。所谓明中去,暗中来。好比一篇账目,分开一笔笔计算,好像有些吃亏;若通盘打算,不仅没得亏,还有盈余。皇天不负苦心人,肯吃亏的人,它终不叫他吃亏。尖巧刻薄,最为造物所忌,最干鬼神之怒。你有千算,事事占着便宜,它只一算,给你一个大亏。朱柏庐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居心做事,弄得天怒人怨,还有什么好下场呢?又谚云:“人尖没饭吃,狗尖没屎吃。”此言虽俗,却很有意思。总是越想占便宜的人,越发吃亏;只有忠厚存心的人,他的行事惟恐人家吃亏,宁肯亏自己,不肯亏人家。言语交涉,处处让人三分;银钱物品,事事亏己一点。像这样浑厚,真是载福之器,必为上天所怜悯,鬼神所哀矜。近报其身,远报子孙,获福无量,都由他忠厚存心所致。占便宜的是祸,肯吃亏的是福。避祸趋福,就是要学得吃亏。吃一分亏,致无量福。明白此理,自然甘心吃亏了。

五、 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话,是古圣人教人去满崇谦的意思。“满”,是自满自足,“自”,是自大之意。“谦”,是谦虚、谦下、谦恭、谦畏之意。满则无所容,所以招损。虚就能够受,所以受益。譬如一个虚器,加些水进去,自然盛受得住;若原来是满的,就再加不进去。勉强注入,不仅载不住,还要防它倾倒了。这就是“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人生最坏的毛病,大段是个傲字。一傲就自足自信、自是自大,好高好胜,不肯屈己下人,不肯虚心平气。到头来,弄得罪恶贯盈,天怒人怨,都从傲字上来的。世上多少聪明才智之人,大半断送在这个字上面。这傲字实是修业进德的障碍,也是致祸灭福的根源。我今来详细讲给你们听。

大凡各项事业,都有学问。学问无止境,越肯研究越觉得茫无涯涘,所以越发有本事的人,越发肯虚心,常常觉得不足,人人可为我师,处处可以获益。本事比我高的,固然是向他请教;与我本事相等的,也可收切磋之益;就是本事不如我的,总有一长可取。语云:“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那一得就是我师。

 

评价意见:对传统经典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在论述中,学以致用、生活即是哲学得到体现。但一些观点仍需深入思考与探讨,当继续加强对经典的学习与思考。

建议:二等奖

 



[1] 《答聂文蔚(二)》

[2] 《答罗正庵少宰书》

[3] 《孟子·尽心上》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