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下半年 一等奖徐菲菲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下半年 一等奖徐菲菲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3

姓名:徐菲菲

学号:2013221115110036

1.仁坛、三、709

“仁”为体,“爱”为用,且“仁”、“爱”不可分割,或者说不应该分割,毕竟讲的“仁”、“爱”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体会“爱”去体会温暖,在哲学上,我们溯其本源得“仁”,“仁”是什么呢,从上述的学习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内在的先天的推己及人的本能,但若“仁”只是一种使与他人相关联成为可能的能力,那它就无所谓善恶,也就可至善,也可作恶了,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被表述为社会性的原因,也是我们所说的“恻隐之心”的背后源头,又或者说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将它阐述为了一种具有理想倾向的道德名词。“仁”与“爱”就在这种理想倾向中联合在一起解释就更能被我们所理解了,“仁”脱离本体论上的单一追溯,与道德修养功夫融为一体,体现和诠释着外在的“爱”,而真正的“爱”又绝不可与“仁”的本能相分离。

 

2.仁坛、八、296

我在微博上曾看到国外人士做的一个街头实验,他假装成一个盲人因特殊需要想向行人将一个5英镑的纸币换成硬币,但他会因无法分清5英镑与5英镑,而故意将50英镑递给愿意给予帮助的行人,结果是,一少部分人会贪图便宜,拿走50英镑,换给他5英镑硬币,或者再解释没有硬币,重新还给他的是一张5英镑的纸币,而大部分人会善意地提醒他,他拿出来的是50英镑,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当一个男士做了欺骗的事情之后,装盲的实验者冲上去告诉他,他是装的,叫他归还50英镑时,那个男子会尴尬地还回50英镑,并说:“真是对不起,你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个混账”。我感受到的是,我们的“仁”心总会在现实生活中因个人私欲的膨胀而被遮掩住,但是,在我们因他人或其他外部原因反省、反思时,总有可能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去提醒着我们下一次应该主动做出“仁”行,这种“仁”性依旧让人肯定,并且在生活中更加普遍,“仁”,是推己及人的,也是由他人推向自己的。

 

3.义坛、十三、86

世界是人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被正确处理及如何去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影响规范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这都是我们所必须讨论的问题,也是义所探讨的内容。但是,无论是道德还是正义,它们与整个社会相关,又在一定层面上只能是个人修养功夫。“义”所倡导的去“谋取公利”,就是这样的概念,正义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内部所缺少讨论的话题,因为中国依旧是一个充满“人情“的社会,正义、公利在政治领域,因在这样的国情下很难被推行;而在道德的领域又不能被强求于大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诉求于个人一定的自我修养,所以我们才去强调正义,强调在义、利之间妥善处理,谋取私利要取之有道,一定要谋取利益则要站在公利的角度。而我们对于公众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调和,却很少讨论,但又不得不说,对于正义的问题,针对国情有侧重地探讨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4.义坛、九、7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欲得到极大激发的世纪,利益诉求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核心,而极少去考虑正义、美德、爱这些能真正让生活发出光芒的东西。的确,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难以就其利益问题进行有效调和,或者说,人都是自利的,但是,自利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面对利益,有效的反思,达到善、义,或者说,以义的方式去获利,以义的目标去获利,利的诠释就可以逐渐丰富起来了,达到中性,去被思辨地反思其真正内涵极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可能没办法像圣人一样,去一心思虑那些最高价值的东西,面对物欲去做到不动心,但是,当我们像大多数人一样在物质的世界孜孜以求时,怀有正义,保持本心,去活出人的尊严、人的魅力出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却也是必要的。

 

5.礼坛、一、512

说到礼,我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些用来约束我们各种行为的规范、准则了,但是我们都不是机器,我们作为人,有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算在道德领域,那些强制性的要求并不会因为它们是有益的、被我们所认可就能很好的实施。礼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比重很大,如果只是一些空洞的、大体而言的外在形式,相信也就不会经过几千年还被我们所有意识地传承了,所以这些礼的背后是有着本质性的东西来做支撑的,礼是内在的精神状态、品质态度的外现,如何待人接物,甚至是如何对待鬼神,最重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他人、他物,而在于自己对他们的态度,比如尊敬,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外在,体现出的也大都是自己的态度、品格,或者说是自身作为人的魅力,所以,我们一谈到礼,也就不能把礼独立出来挑骨头了,礼背后所承载的精神才是我们所需要花大力气去探讨、思索的,而正是这些东西才经过时间的流逝、人的自由的考验被我们传承下来了。

 

6.礼坛、五、333

礼在那个时代,或者那个社会对于孔子来说是重要的,那么在现在,我相信礼的继承还是有着一定必要性的。在这个信息化的21世纪,人们的物欲被充分激发出来之后,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有了一定的扭曲,虽然有些繁琐且不必要的礼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简化或者干脆消失,但是一些更加体现人与人、人与物交往态度及相处价值的礼依旧不会被历史所遗忘,比如我们与长辈的相处中,部分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恭敬的礼依旧有必要,又如我们在公众场合如何照顾他人感受而规范自身行为,如何更好地与朋友交往,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如何,都是我们所必须考虑的。礼背后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及礼背后的仁爱品性,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地方,但将那些重要的价值通过一定的礼外化出来,则也是非常必要,只是我们可能不再需要把礼弄得那么繁琐、死板,将礼的本质、精神消化在内在品格里,就着社会的现状、个人的行为习惯,可能体现出来的就是别样风采的礼了。

 

7.智坛、九、186

在大学以前,我一直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在活,读书,考大学,去一味埋头吸收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老师、家人不顾我的意愿或者觉得我没有能力去自己做到最好,而强塞给我的。我只知道去不断接收那些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不知道那些东西对于自己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但我知道那是正确答案,能得分、能考取大学,使人生安稳、直线地走下去,不偏不倚。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我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读了十几年的书,却相当于一无所有。我才开始,去关注身边其他人怎样活,怎样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去尝试不同的做法,去重新接受经过自己实践、他人经验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多少活得有了点底气,有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找到了自己坚定的方向。知行合一,要做到将自己所学实践于现实很难,用实践来验证我们的所学也需要我们一辈子的事业,但也不得不说,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确是有着一定实践价值与反思价值的。

 

8.信坛、五、198

信,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话题,做到信,既要求自身的真诚,也要求对他人的诚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积极地一面在信中大放光彩。但是,信也是极难做到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利益被极大关注、物欲被极大激发的社会中,自己的仁心、仁德尚有待充分挖掘,更别说在人情、面子工程中去做到诚以待人,正义的社会面貌也正在一点一点地铺着地基,诚信被大家所需,也更有待去不断强调。然而,正因为缺乏,我们才更有潜力去完善,国际化的社会格局,价值的多元融合,积极的信念也在不断地以另一种方式成为我们的焦点,我们的挑战越多,也证明着我们的力量的不断集聚,问题地不断被探讨,解决的可能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是我们的个人修养的挑战,也是社会进步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9.忠坛、七、169

忠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关乎国家,关乎社会,更关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乎家庭夫妻的相处,可以说是个人修养显现于外的重要德性。而在以前,可能说到忠,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但同时又和愚忠相联系,导致对忠的不同解读的出现,但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这样的怀疑、反思,使得忠的含义不断地丰富起来,不断地更能接受挑战。在我看来,忠的含义并不单调,甚至与内在的其他德性紧密相连,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最后的支撑,都是道,无论是天道、自然因果律,还是我们建立的道德律,道的公正一直就在那里,只是在于跟人不同的解读。对于国家、社会、他人、亲人,该如何对待,我们也总有自己的价值观来对应,外在国家状况如何、社会状况如何,他人对自己如何,有时也只是看自己怎么看,自己心中有正道,就能活得坦荡,面对抉择也就简单起来了,愚忠不愚忠,圆滑不圆滑,有时都只是看自己有没有坚守自己的道而已。也许这样一想,面对存在缺陷的国家,面对不够光明的社会,我们更能有底气地活出自我,而从另外一方面看,人无完人,有何况庞大的由人组成的国家、社会,我们在尝试对自己的完善,国家、社会也一样,都在尽力地摸索。

 

10.孝坛、六、101

在没有深入读《论语》之前。孔子的思想对于我来说,最深刻的莫过于“礼”,他对“礼”这一外在形式的强调让我一直没有兴趣去读《论语》,但读过《论语》之后,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礼”,但是我知道,他的“礼”的背后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是有着一定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来做支撑的,“祭祀”之礼也是。孔子不多说鬼神,却一样祭他们如他们在,他的重点不在于“鬼神”存不存在,而在于我们对他们的心意、态度,中国哲学的关注点一直都是关于人的,关于尘世的,这一点,相比于西方发展到现在,才把视线放在人间、尘世来说,其思想的可反思性则是非常珍贵的。而我们对血缘的看重,对祖宗的崇拜,对根的重视,甚至中华文化的持续性,都可以从孔子所重视的“祭祀”之礼中找到一定的源头,到现在,我们依旧保留着这样的“礼”,而这一“礼”背后承载着的是我们对先人的深切追思、时刻尊敬,换句话说,是我们对先人、对孝的一种内在态度,而这也是相对于外在形式更加应该被我们所继承的一部分。

 

11.廉坛、一、28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更是一个意识形态多元的时代,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物质资料得到了相对丰富,也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人们的欲望、需求得到极大的激发,而我们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相比于过去的吃饱、穿暖,现在我们要求的多得多,要求科技进一步给我们更多、更快的便利,要求更多的金钱来满足自己劣性精神享受,人在汲汲追求物质财产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迷失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扭曲,社会状况让人堪忧,比如土豪越来越多,社会道德状况依旧受到消极关注,反腐倡廉因腐败状况的曝光而一度成为人们视野的中心。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必要进行反思了,道德需求是不是被物质需求所蒙蔽?我们作为人的价值之体现是不是被物质所蒙蔽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人又如何再找到 “仁义礼智信”的现实地位?这些问题都并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了。

 

12.毅坛、三、82

谈到自主自为,我的第一反应就联想到了西方说得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动性,或者落实现实,就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似乎并不适用在中国人身上,更别说找到我们自己传统思想上的渊源,因为经过几千年的人治之后,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之后,我们的目光一直在自己的尘世生活中,寻求安生立命,被人情网一圈又一圈的包裹,我们好像并不是独立的人。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自主自为也闪耀出了光辉,只是被表述为了自我主宰,表述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由内而外,从自我个体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宏大叙事,当然,这样的光辉之处还是集中表现在了我们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上了,而这对于我们人、社会、国家、人类而言,一直都是更加有价值的方面。反观现在,我们的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们从人的奴役中摆脱出来,又陷入了被物奴役当中了,我们任由自己的欲望掌控自己,去跟着欲望走而忘了反思、反抗,与此相比,这种精神上的自主自为又是何其重要,我们人的尊严不是更加应该在这样的自由自主中体现出来吗?而不是将自己的主动性诉诸在对物的更大掌控,或是让欲望、需求掌控我们人生的方向。

 

13. 毅坛、八、46

人们总说以力抗命,人定胜天,人力、天命又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就一定是对立的?人从不缺乏好学、不断进取的心,几千年的文明历程,近年来的科技经济发展速度,包括自然的破坏程度,似乎都在说明我们人拥有极强的力量,来控制外在的世界格局,但是又有人说,这是历史发展得必然性,似乎又有点命运的意思在里面,何者是人力,何者是天命,似乎总说不清楚,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世界是有着因果律的,才使得世界的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有所变化,我们也总会说是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胜利,那却不能说明是我们改了命,战胜了天,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我们的所作所为也许也只是错综复杂的大网中的一个结,虽然也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但也始终处在大网其中。人有悲欢离合,花有花开花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或是依己之力从困顿的环境之中解脱出来,那样我们可以说是“毅”,而面对大自然,我们的骄傲也并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对大自然所做的,大自然也全部“馈赠”给了我们,这是不是说我们的“毅”、“力”在一定领域也并没有我们所说的那么有效,人力的范围是有限的,在一定领域内(比如道德领域)才更能发挥其能动性,而面对地球,整个生态系,我们就应保有的我们的那一份谦卑,这也是宗教启示给我们的(只不过他们谦卑的对象是上帝了),退一步讲,不讲谦卑,至少,也应在大自然面前收起我们的那一份狂妄。

 

14.和坛、八、58

现在回想起来,上大学之后读的书都没高中埋首的时候读的书多了,明明时间大都是空白,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外在约束力,可就是没了当初那一份看书的心境。大学是自己的,可也有大部分的时间是虚度的,没有牧羊人的鞭子,我们好像都不会行走了,寝室成为了自己呆得最多的地方,图书馆也只是在期末考试周,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座无虚席”,我们离开书本、文字太多,也太久了。回想以前,埋首看课本、做试卷,但也会忙里偷点闲去享受散文的那一份悠闲,去享受小说的那一刻精彩,然后,便有十足的动力继续埋首。以前读书这两个字是痛苦,看课外书籍上排列契合的文字才是享受,字里行间,是作者的深情,流到心里的是满满的感动,或是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验证的人生大智慧,学习枯燥,这些文字却打开了我闭塞、单一的世界,让我去与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甚至是不同时代的人进行一场非面对面的心灵交流,这些都极其珍贵,但不知道何时,都近乎成为了记忆,实在惭愧,但文字总不会愧对我,它想给与我的依旧在哪里,只等我自己回过头来,也确实该回头了。

 

15.和坛、三、84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广大的可能与空间,我们在人的活动当中使自然充分展开,也使得自然不断发生惊人的变化。人与自然的状态相互影响、紧密相关,我们并不能在自然破坏后还能独善其身,自然并不能与我们人对立开来,我们从自然当中学会的、得到的,我们也并不能用来超越自然,事实证明,除了在道德领域,我们也并没有超出自然之外,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是唇亡齿寒的。如今,科技的发展满足了我们更多的需求,也解决了我们以往并不能解决的难题,但也创造了更多以前并不明显或根本不存在的难题,不断与最初的设想相背离,而将人推向自然的边缘、生存的边缘。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必然前进,更无法回到原始社会,那我们也就必须收敛我们的狂妄,为科技划分一定界限,为我们自身的行为负责到底,给自然足够的空间与更多的敬畏,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评价意见:说理有理有据,对经典有所阐发,且有真情实感,能针砭时事。但有些观点有待商榷。尚可以进一步深入扩展及阐发。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