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2014级研究生
学号:201406703001
姓名:陈星辰
联系方式:15827201072
中华义理总坛、一、28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孕育的、具有民族胎记的精神形态。它是由种族、血统、生活习性、历史文化等融合而成,是一个民族的内涵和存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华夏人民独特人格的彰显。
以前高中政治课上学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学习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民族性、时代性、历史传承性、自觉能动性、开放性等特征)。我们了解到专家们对民族精神给出的定义和它的主要作用;我们了解到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了解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学习陈杰思教授总结出来的中华十大义理,我们可以更凝练的学习到中华民族的内涵: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十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至今,从中国人民身上提炼出来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内涵,同时也是对现代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一种束缚和道德规范。十大民族精神同时也同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相符合,为积极影响现代人民的生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出了积极作用。
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中华义理总坛、二、113
正如“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所说的,所谓的“经”,就是永恒的、绝对的道理,不可改易的伟大教诲。经典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结合陈教授所讲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的十大内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凝练的民族精华就是现代人民学习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聚集起来的民族智慧。
但是由于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使得这些经典文化被封尘将近一个世纪。虽然现在一些学者在为全民学习国学经典不断努力,但由于语言的障碍和现在社会的性质,人们没有刻意去了解和深究我们经典理论。不过,据日常观察,我发现现在学生教育日渐注重经典教育,比如说小学课本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了小朋友们学习方便,我们相关教育机构改编了“百孝篇”,还编奏了一些孝亲敬老的歌,目的在于小时候就开始让孩子接触中国的经典理论。相对于97年入学的我们来说,现在语文教材通过几版改编,已经日渐增加了经典教育的相关知识。甚至在幼儿教育期间,一些幼儿园已经将“国务院幼儿园幼儿行为规范”纳入教学范围。这些教育方法为国家推进全民学习经典教育起到了奠基作用。
在陈思杰教授提到的经典教育的八项(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原则中,我觉得“体悟”这一原则很重要,正如,老师一直强调的那样学习要体会、理解并记忆。加上这些经典理论在语言上与现代语言结构、形式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在理解和记忆上可能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悟,无很重要,是前提。
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国民从小开始接受经典文化教育,一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热弥散全国。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表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传统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学习传统文化时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保证方向正确、科学性强,在提升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到积极作用。总之,推广全民经典文化教育,任务艰巨,仍值得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国学研究者的努力奋斗!
中华义理总坛、三、202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华夏人民用智慧和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许多优秀的思想和精神,哺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古代,在当代中国,这些经典也是全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导向和学习内容。中华经典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通过让孩子诵读、熏陶、学习人类历史上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作品,从而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及健全人格,是一种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方法。而经典,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等重要著作。
近年来,不仅在国内掀起了经典教育的热潮,中国儿童开始从小接触中国古典文化;在世界上,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华经典教育全球风靡,成为一种“时尚”。对于中华经典教育这个巨大的工程不少专家学者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人民日报》的文章表述“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可以这么来理解: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有人把中华经典教育称为中华文化断层重整工程的教育活动,通过仔细深究我们可以发现此项教育活动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仁坛、一、625
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周礼被破坏之后,有识之士站出来探求一种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之前,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了许多关于仁学思想的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都提到“仁”,并且将“仁”和“美”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正是在这些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探索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逻辑的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
记得以前看的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一位获奖者的颁奖词是:“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一起。他是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他是勇者——张正祥。26年如一日,他是那么的坚强、那么有毅力,甚至牺牲了整个家庭,但他没有放弃。每每想到他的故事,我的内心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油然而生。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有谁会在一个不可能知道结果的事情上花上几十年的光阴?这种对大自然、对家乡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不正是我们的孔圣人所倡导大家遵从的“仁”学思想吗?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学思想的提出距今已几千年,经过岁月的沉淀,仁学的内涵愈加丰富,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仁”的思想对于从内在方面规范人的行为,用坦荡的人生态度面对社会,服务企业,发展自我,确保主体利益的充分、合理获得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健全人格形态、提高人的内在素质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仁学思想的传播和弘扬不能中断,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转化、发展,让儒学的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与时俱进。
仁坛、三、631
“仁”与“爱”分别是东方中国儒教的核心思想和西方以“赎清自身罪,以迎接末日审判的来临”为中心的基督教教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仁”和“爱”有着相似之处:人本主义宗教的儒教和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都关注人类超越自己生命的局限而达到永恒的问题。仁爱和神爱都是一种人类理想的行为取向,它们都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两种伦理原则。一般来说,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儒教的“仁”以认为基础,更加注重人性;基督教以“自我牺牲”获得人心的爱,“人之爱”成为人们信仰基督教的信号;另外,“仁”可以在人生领域实现,“爱”必须超越人类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
将东西方两种宗教不同的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到有趣的现象:作为宗教的基本观点,孔子在儒教中的地位同耶稣在基督教中的地位相同,这种有趣的发现会使我们增加对两者更深入的认知。相对于西方“爱”的思想领域范围,东方“仁”的思想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内涵。儒教把自然、自然物都看成与人同样重要的对象,将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家庭。而西方的“爱”没有为自然和自然物留下任何空间,神学家认为,自然、自然界是上帝为人创造的,只有人能信仰上帝,能随意支配自然。
仁坛、五、403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内在如何达到“仁”的境界,外在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虽然现在我们做不到对所有的民众表现出一种爱的方式,但是很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慢慢融入这种意识。一次坐公交时,有位老奶奶教育刚会说话的小孙子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老奶奶说:“以后长大了,你要给刚刚给你让座的叔叔让座呀?”小孙子疑惑:“为什么?”老奶奶又道:“因为你小的时候叔叔阿姨们都给你让座了,等你长大了,叔叔阿姨都老了.....”没有想到当时做一次公交车收获这么大,让座精神可以从一个老人平实的语气中慢慢地在两代人之间传递下来,我在想象那位小朋友长大后一定会把这种精神向他们的后代传承。我们做不到爱护所有的人们,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开始,慢慢扩散这种传统美德。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这种为国不畏艰难险阻,勇于风险的精神永远值得当今人们学习!
仁坛、六、167
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所以“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三达德”(仁、智、勇)都把“仁”放在首位。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他认为“仁”是“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徒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价值,实质的价值就是“仁”。古代有诸多学者都在阐述“仁”的内涵:孟子说“仁”是“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朱子认为“仁”相当于《易经》“乾卦四德”中的“元德”,“乾卦四德”是“元亨利贞”,《易经》说“元者善之长”,所以“仁”是众善之长,即居众道德之首。
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想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社会状况。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一大文化瑰宝,很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感动着我们这代人。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乱世,十分体恤民情,在皇帝面前做谏官时,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写了大量讽谕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的罪行。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力争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做杭州刺史时,他修筑湖堤(现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兴修水利,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在做忠州刺史时,他进行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的税款,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尽量节省开支,减轻老百姓的支出。摆明为了纪念他,建造了“白公祠”。
人类社会最终要靠仁爱的情感来维系,而不能靠权力、法律、金钱、物质来维系。人类如果丧失了这种“仁”的情感,人就成为木石,社会就会冷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无法维系。正如孟子说:“人者仁也,无仁就不成其为人。”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儒学才把“仁”提得这么高,放在人类道德之首。
义坛、一、388
“义”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义”。《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进一步确认了“信”和“果”都必须以以为基础。孔孟把“义”与“仁”、“礼”、“智”、“信”和在一起,称之为“五常”,其中“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时代变迁,不同朝代的人也对义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诸葛亮在《出师表》说:“引喻失义”;宋代著名文人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曾道:“度义而后动”;明代的钱谦益的《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中出现“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义的概念在更朝换代中经过不同仁人志士的理解变得更加丰富。
从小爸妈和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讲义气,这个义气不是义气用事,头脑一热,做事不顾后果。做事之前一定要理性、冷静的考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过三个大学生因救落水儿童而丧身的新闻报道,很多人都很感动,因他们的舍命救人的大无畏精神,为当代公民道德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随后,有很多人开始盲目效仿这种行为:不会游泳的人为了救人而一去不复返;为了制服歹徒,和歹徒肉搏而牺牲,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所以我们有时就在想“追求‘义’需要智取,需要智慧,不能缺乏理智和思考”。
仁义礼智信,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五常”,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古代思想家对人性本质的探索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标准的规定,对当代人的公民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也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人们积极倡导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可以借鉴古代圣人对道德规范的研究和探索,充分吸收可以学习的部分,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义坛、七、543
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但是我们在付出和给予的同时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是我们在一生中必须做到的。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匆匆》中写到:“但不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呀!”一句简短的话告诉人要活的有意义,不应该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过一生。就算当生命要垂危时,也不能白白走这一生,应该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记得小学五年级,正式非典来临之际,一群群白衣天使迎着风雨而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不怕困难。人们为了珍爱自己的生命,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经常通风,抗击非典的一些护士和医生,遇到困难不退缩,他们坚持“能战胜非典”的信念,夜以继日为病人治病,他们忘我的工作,永远站在非典的前线,与SARS病毒作斗争。现在回想起来,让人感觉到“珍爱生命”这四个字。但是对健康的忽视,对生命的无视的现象仍然存在。H1N1流感,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等疾病仍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这是人们对爱护生命意识的淡薄。我们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注意卫生,注意生命安全,珍爱生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深深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伟大;而泰戈尔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又给了我们另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当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流淌,即便是再多的美与丑,是与非,已经永远地定格在过去时了,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一份无奈。还记得曾经送别一个朋友,哀乐、白花……,生命中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离别最甚。
义坛、十、358
《孟子》中有这样的经典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从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为现代人关于“义”“利”关系常用语。“义”和“利”往往是相对立的。《论语》中中所阐发的诸多观点,旨在教人以“义”制“利”,用“义”这种“道德”作为制衡“利益”的工具,以便将人们对利益追求的这种强烈欲望,牢牢地控制在社会整体利益所允许的范围之中,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续运行及其健康发展。由此看来,那种以“子罕言利”作为根据,断定孔子与先秦儒家是只重“义”,排斥“利”的。这是与孔子和先秦儒家的思想实际相悖的、不科学的结论。
然而,现代的一些人在“生”与“义”的选择上,与古人大相径庭。现在的一些人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对“义”的追求。有些人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及他人生死。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准则,也将使自己陷入遭人唾弃的境遇。比如说富士康,前几年的“十三跳”的新闻正是触目惊心,现在好像又出现了新的负面新闻,富士康员工有血癌。这些负面新闻我觉得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企业如果只重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关注,势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人是有生命的,不是生产工具。
关于“利”和“义”的选择其实是比较直观的,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开放眼界进行抉择。面临选择,我们应该志存高远,高瞻远瞩,而不要鼠目寸光为了利益而取生舍义。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我们对“义”和“利”内涵的理解也有些变化,但是在“义”、“利”的选择上,我们的立场一定要坚定。
义坛、十二、157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的问题,主要说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指的是呵护正义和公益的道德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但无非有三种状态: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是孔子对义利之争的态度;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以管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推崇的重利轻义;墨子则取前两者之中,主张义利并重,把爱私利、道德和礼仪结合起来。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先义后利”,关键是作为原则、标准的“义”必须正确。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义”的具体内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在封建社会,贫苦农民不堪压迫,揭竿而起,从来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义”的,所以称“起义”、“义军”;但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那是“造反”,是“反贼”。
所以,在当今见义思利教育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应该明确见义思利的内涵,自觉坚持“以义制利”、“义然后利”;其次,明确义利观的阶级性;最后引导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社会主义的“义”,自觉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取利,拾金不昧,而对有损国格、人格的利不能沾边,对那些见利忘义,巧取豪夺,坑、蒙、拐、骗的现象应当有一个正确认识,勇于批评,敢于抵制,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礼坛、一、478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古代,礼是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和标准。在孔子以前已有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而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当时的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几千年来的人际交往中,已逐渐形成她独特的道德规范,各种礼节以风俗、习惯传统等传承下来。关于“礼”,我们很小的时候都被教育要讲道德,懂礼貌,尊老爱幼:孔融让梨的例子被编进小学教科书,让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与礼的有关知识,像孔融学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钟”要求我们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要求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不讲道德。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新闻:青年女子不给老人让座,老人就坐在女子的身上,并在女子让座后因语言冲突扇其耳光。当时有很多人关注这件事,很多网友评价女子开始不让座只是违背了是违背了社会道德,而老人的行为则是无理取闹。本来给老人让座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而现在想想却很尴尬。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变化,督促身边的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身边的朋友一起严格要求自己,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礼坛、二、428
礼,作为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行为规范、有序行为规范。我们除了遵从礼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几千年开始,我们的祖祖辈辈开始十分注重“礼”。周礼,是我国古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在周礼中,始终贯穿着“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也”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等级原则。“亲亲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都是巩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周礼在伦理道德上特别强调孝和忠。在当时的综合等级制度下,“亲”和“尊”往往二位一体,因此孝和忠也往往两相结合: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
再谈及到现代礼仪的原则,从礼仪的制定、评价和践行来讲,礼仪应该遵循时代原则、角色原则、平等原则、简约适度原则、真诚尊重原则、自信自律原则和信用宽容原则。三国时期为了复兴汉室,刘备听了徐庶和司马徽的建议,带着礼物和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关、张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书信一封,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以及请他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愿。回去以后,刘备三天素食,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责备了张飞,并同他第三次拜访了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真诚待人,最终会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后来“三顾茅庐”的典故成为真诚待人,访贤求才的经典得以广泛流传。
“积土而为山,称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最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亦当以慎重处之”,这些古仁人的名言警句给他们的后代以“礼”原则的教导,为人诚恳、谦虚,高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样的人生才活得精彩!
礼坛、三、567
礼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重要标志。“礼之名,起于事神”,说的是礼仪起源于人类的祭祀活动。《说文﹒示部》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夏代开始开创礼制、商代的礼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礼更是变得比较完善。只到当今社会,人们把礼仪活动扩展到社会各阶层,运用到人们广泛的社会交往中。礼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回味“礼”的文化意蕴,面对日益复兴的中华民族,我们行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汲取礼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传承和发扬礼仪之邦的美誉,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纯化的社会风气和塑造良好的公民素质是值得我们身体力行的。中国的礼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它注重社会中的共生意识、秩序意识,主张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孔子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现在在世界上开办的各种书院,还时刻教会求学者学习中国古代礼仪。在者,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礼仪很早有一定的章法,成为人们有章可循的行为规范。礼仪可以体现人类社会不断摆脱愚昧、野蛮、落后,促使整个社会进化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与进步、开化与兴旺的标志。
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礼仪倍加推崇。注重文明修养,讲究礼仪,让我们每个现代人都成为礼仪的载体、文明的化身。
礼坛、四、328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同的场合,对人礼仪的要求和规范不同,对于个人礼仪主要有仪表、言谈、仪态举止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有一句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用语言来进行沟通,同时注意使用语言的技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凯屈莱奇是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有一次他在讲坛上教授莎士比亚课程不小心一脚踏空,跌到讲坛下面。他站起身来,气势巍峨对那些学生说:“教了四十年书,这是我第一次跌落到听众一样的水平。”凯屈莱奇教授通过幽默的表达方式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带动了学生学习的氛围。
不仅是语言,在人行为的其他方面,我们如果表现的不得体,会对别人、对自己带来困扰。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智坛、一、185
提到实事求是,我们自然就会想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追本溯源,史书上最早记载“实事求是”的是在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的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班固看来,刘德在学经典、修礼乐时,喜好先秦诸子的古书,对旧书“求真是”,“留其正本”。(这里,刘德的“实事求是”是考证古书时求其真本,讲的是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明清时期,随着“重实黜虚”实学思潮的高涨,重新提出“实事求是”。清嘉庆年间,考据学派把“实事求是”当做治学的宗旨和基本方法。可见在古代实事求是主要是局限在治学态度上,并没有扩展到人们思想领域,成为人们日常行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从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革命来看,我们党无时无刻不依照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的在曲折中探索属于中国特色的道路。党给我们带好了头,期待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干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安徽凤阳县出现了以为百姓任劳任怨的好书记,他英年早逝,他鞠躬尽瘁,离家六载只为百姓奔小康,他是沈浩。在任期间,他呕心沥血,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
从中共中央党校校训“实事求是”、延安革命纪念馆苍劲有力的石刻“实事求是”、甚至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无一不是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事风格的一种肯定和坚守。社会节奏的加快,有些人可能会越来越浮躁,如果本着这种状态去生活、工作和学习,这将是一种很恐怖的生活状态。端正我们的生活态度,需要我们不虚伪、不轻浮、不好高骛远、不粗枝大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将会开辟我们人生的另一翻天地。
智坛、四、396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则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不仅在现在,我国一直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和一些智者也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等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句是古人重视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记得小学教科书上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述了小司马光在小伙伴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起石头砸开缸,水从缸中流出,小孩得救的故事。小司马光机智聪明,他灵敏、理智的举动救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是我国古代常被人称赞的“创新人物”。
虽然现代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创新,以期望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创新不容易,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则孕育了太多的风险。因此寻找到适合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创新方式、改革方式非常重要。在创新领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人才创新非常重要。新型的创新性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强大的心理能力,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能承担失败带来的损失和责任,这就给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我们一个学习的标准和方向。结合最近的新闻,中国GDP总量虽然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创新思维意识上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虽然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各领域的创新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坛、六、28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从时间的长度来度量,人的一生应该学习;“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求学之艰辛并快乐的过程向人们诉说学习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从学习的最终效果告诉人们需要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人是为了以后可以赚更多的钱,有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还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来上学,在校园学习各种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集中在书本上,因为我们要为跨出校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社会这所学校中继续应用,继续学习。掰指一算,从幼儿园入学开始到研究生毕业,我们的在校学习时间就有19年。这将近20年的时间占用了生命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说,我们在用生命读书。在我看来,现在读书的机会很易得,不少人不再珍惜这些机会。从以前的小学免收学费,到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既然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都应该更努力的学习。而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再是追求虚荣,追求财富。学习成了我们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一个途径,这为国家公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觉悟的提高创造了有力的平台。
爱学习的人,会把学习当做生活中的伙伴,不离不弃。学习可以教会我们太多知识。不仅在学校,我们可以接触到各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当我们融入社会,这将又是一个学习的新起点。以此为开端,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将会有一番改变。“学无止境”让我们的学习不会因离开学校而中断,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下降而中断,这样,学习的快乐就会伴随我们一生。
智坛、九、146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就是指道德的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结合到我们当今的学习和工作,我觉得更应该遵循“知行统一”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无数人”这些名言警句无一不是在强调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起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如何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应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更深刻的了解和挖掘其中的奥秘。
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正如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练就过硬能力本领,需要深入学习,更需要深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主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阅历。总之,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不断获取真才实学,及时提高实现“中国梦”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信坛、一、376
“曾子杀猪”、“一诺千金”,无数古代流芳百世的故事告诫我们,诚实守信是我们应当尊崇的中华美德。最初,“信”和“诚”分开使用。“诚”侧重于“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诚于人”。最初将两者进行组合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诚”、“信”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的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沉积,诚信以被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认定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记得以前看过破镜重圆的故事,不仅被南朝陈国的乐昌公主和驸马徐德言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更为支撑他们最终得以重聚的精神力量所震撼。是诚信,是给彼此的诺言,一直支撑着他们在国破家亡后仍期盼重聚的坚定信念。不仅古代,现在讲诚信,守信用的感人事例也不在少数。湖北省的”信义兄弟“,为了自己给农民工的承诺,哥哥一家搭上的性命,弟弟带着哥哥生前未完成的心愿,完成了哥哥的遗愿。与之相对比的是一直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春节无法与家人团聚的一些老板,他们不仅缺乏诚信这一基本的公民道德,上升到法律层面,也违背的劳同合同法,不值得提倡。
不仅是在中国古代、现代,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名人对“诚信”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可见,诚信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提倡的道德准则。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以信相交”、“以道义相交”、“以平等相交”,已成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我们日常生活应该做出的基本行为。
信坛、二、606
“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语)。”诚,含有真实之意,孟子把“诚”看作是自然规律,人们偏好诚也是合乎人性的。而“信”与“诚”的含义却有所不同,“信者,道之魂也”,人性离开了信,也就离开了人生之道,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是非常重视诚信的。孔子所言“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宇,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这五个字中信是仁、义、礼、智的基础,是做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不讲信用的人,孔子曾迷惑不解,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他得出“民无信不立”的结论,告诫人们,富与贵乃“人之所欲也”,不处也”。古人把诚信看成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是非常符合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中国人在古代就意识到,诚信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这比英国亚当·斯密提出有自利行为的经济人假设要早2000多年。
人们常常用诚信来规范人,现在诚信也成为一个企业发展必备的条件,是大多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看到新都化工的新闻,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新都化工以“低成本,快速交货、差异化、全线产品”的四大战略优势倾力打造完整复合肥行业资源链条。一直以来,新都化工以“诚信、务实、团结、奋进、感恩”为核心价值观。新都化工对国家、政府、民族,对股民、客户、供应商、员工、社会大众诚信,同时也要求员工对公司诚信,诚信是新都化工的行为准则。亏损也要坚决履行合同,与提高出货价格相反,该公司仍按照合同约定价格发货,导致当年亏损严重,经济损失达千万元。也正因为如此,公司赢得了经销商的信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新都化工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司的“诚信”价值观。从这个角度上看,诚信不仅成为该企业内部员工素质调高的一项重要规范,同时也是它能在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重要因素。
随着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各行业企业在保证自身硬件有相应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软实力的绝对优势,而对诚信的坚守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价值观,对其的长期生存有着绝对的推进作用。对诚信的重视如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长治久安。
信坛、三、167
【信与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优良品格,讲诚信的人,就代表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义”则是人们追寻的另一个道德标准。作为人们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信”和“义”早已纳入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人们”信“和”义“两方面的行为也有各方面的要求。在基本道德规范中,它要求“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在社会公德规范中,它规定“助人为乐”;在职业道德规范中,有要求人们“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家庭美德规范中,“邻里团结”也是在“义”上的体现。可见在对公民道德规范上,对我国古代遵从的“五常”非常之重视。
十八大以来,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人们加强了对公民的公民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规范的结合使得公民对自身行为规范的要求逐步上升一个高度。如何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如何提高公民素质,是目前核心价值观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家领导人从三个层面向公民提出了要求,每个公民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坛、四、435
“言行一致”一词出自于宋代赵善璙《自警篇·诚实》:“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它是指人表里如一,说的和做的完全一样。言行一致是诚信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大女性。有一次她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后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的到来。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大家议论纷纷:“宋奶奶可能不会来了”。正在这时,宋奶奶不顾漫天风沙,满脸笑容地走下汽车,来到孩子们的中间。一个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把!”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告诫我们,不管是对谁,哪怕是一群小孩子,我们也要说到做到,尽管兑现诺言的过程有些艰辛,但她为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西涧书院释菜讲义》说道:“凡所言相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后成,然则元城造成一个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盖自五年从游之久,七年持养之熟。”言行一致,方为信。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政府、社会,都要做到言行一致。
忠坛、一、363
“忠”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原值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尽力做好本分的事。随着中国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加强,“忠”特指臣民服从于君主及国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理解“忠”字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在小篆中: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可见,在古人看来,“忠”就是奉公守纪、竭尽全力的做好该做的事。
近来,热播剧《精忠岳飞》让人民重新感受了这位爱国名将的胆魄和毅力。岳飞这位宋代的名将的故事是由我的叔曾祖父在我的童年讲述的。当提到岳母刺字的时候,懵懂的我们还在问他:“岳飞不怕疼吗?”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知道了在疼痛背后,这位英雄在心中埋葬着多大的坚定和勇气来把自己生命中浇铸的一腔热情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叔曾祖父是含着满腔激情给我们讲完的这个故事,因为他很崇拜岳飞,但是因为日本入侵我们祖国时,战场的残酷让他失去了光明,最后也失去了声音。他想像自己的亲兄弟一样为保卫祖国,纵然最后尸骨无存......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提及“忠于祖国”似乎没有像生在战乱时期的人民那样表现自己对祖国的强烈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新的时代背景中,“忠”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给人民提出了新的标准。尤其是近年来,我们领土附近有些势力的蠢蠢欲动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时刻要“居安思危”,拉响警铃。
忠坛、二、444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人民”,从古至今,无数有识者把对祖国的一腔抱负通过美妙、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现出来,为世人传诵。尤其是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我们的民族会更能表现出来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看电视剧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一直很喜欢《士兵突击》这部热播剧。故事的主人公许三多庄严的气魄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从入伍时一个大家都看不起的兵,到草原五班修路那个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的战士,再到七连的“末位兵”,通过努力,他成了全连全团最优秀的兵。最初最讨厌他的连长高城到最后也对他刮目相看。他不懈的坚持着,因为心中有个信念,以前是为父亲的要求当着兵,后来这位给一个承诺奋斗着,再后来是为了班长不离开要求着,最后的最后他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兵、一个战士而活着。和我们的年龄相仿,他正式入伍正是我们大学入学,剧终他是23岁,但是我们似乎没有他那么多对祖国的强烈的情感。所以在物质社会的今天,许三多这个庄严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会给一大批血气方刚的青年带来无限的奋斗激情和感慨。
仔细品味许三多以及钢七连,“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燃烧了自己的青春,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接受如此魔鬼般的训练,就为自己的队伍成为最尖锐的部队,以保卫祖国的安全。作为祖国青年一代的我们,在老一辈树立的榜样前,在特种部队精神的鼓舞下,需要进行一次反省。和平年代,我们没有被要求扛枪上阵,但是我们心中一直要有这种信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忠坛、三、98
历史唯物主义中讲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和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是古代明君治理国家普遍遵循的准则。这个道理同时也给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以经验上的借鉴: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是一个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保障。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必须正确认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党同人民是鱼和水的关系。人民群众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又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其次,党同人民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第三,党同人民的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摆正主仆位置,处理好主仆关系,是保证不变质的关键问题。由此可见,重视人民同党的关系非常重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让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引领中国继续向前!
忠、五、2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的价值规范和追求。其中,“敬业”是对公民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开始探讨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一番事业,如何坚守自己的岗位。
两年前,我记得有一则新闻感动着华夏儿女——“杭州最美司机”。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被从天而降的不明铁块击中。危急关头,吴斌强忍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断裂的剧痛,临危不惧、沉着操控,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减速停车、拉好手刹、打开车门、疏散旅客等一系列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大客车上乘客安然无恙,24名旅客无一受伤。吴斌同志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8岁。在突遭横祸、身负重伤情况下,他没有任何犹豫,慨然做出生死抉择。这种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的惊人力量,不仅是人性的真实体现,是他坚守岗位、舍已为人的崇高职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与践行。
三国时的诸葛亮受刘备的托孤之名,写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豪言壮举;爱国诗人陆游在《病起怀书》,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唱出了爱国者的心声。不管是何种表达,他们都想告诉我们,无论担任什么职位,我们都要忠于职守,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国家。
孝坛、一、434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本意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它的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对于“孝”的概念现代人也有很多不同的诠释,记得以前初衷的时候,爸爸送我上学,每次经过福利院的时候,爸爸就会说,“以后我和你妈老了以后,就住这里了!”每当想到这里,我都觉得爸爸的话里参杂着太多的辛酸,所以小时候为了不让他们不和我们分开,我们一直努力着。当看到赵宝刚导演的《老有所依》,想想和爸妈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短,我就觉得我需要比以前更加努力,给他们一个更温暖的家。
“家是爱的港湾,为我们遮风挡雨。”父母用他们的心血让我们一天天成长,但是岁月也在无情的剥夺他们的青春。手上的老茧、脸上的皱纹刻划着他们曾经的艰辛和劳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永恒,岁月无情。曾经的辛苦成为我们儿女今天要奋斗的勇气和理由。他们需要,我们也有必要,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的家。
孝坛、四、295
古人把“自尊自爱”划为“孝”的范畴,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古人从身体的物质形态和思想的精神形态等方面对“自尊自爱”进行规范和要求。
结合到现实,很多人甚至做不到最基本的自尊自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看看现在的新闻,年轻的孩子求爱不成,同女孩同归于尽,引火自焚,身命垂危,感到悲痛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父母,我们这些旁观者也百感交集。受社会压力的影响,不少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跳楼轻生,留下来的是父母们一行行悲伤的眼泪和许多观众无尽的哀叹。今年来,轻生现象中主人公的年龄越来越小:从当年富士康因工作压力过大的十三跳,到现在大学生因感情不顺的轻生举动,到高考压力过大.......由此可见,轻生现象值得整个社会关注,尤其是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
自尊自爱,首先要自己爱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护和尊重。现代的人们因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厌世情绪,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应该正确的引导,毕竟结束生命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同时还会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带来无尽的伤害。生活要自信,要自强,任何困难都会因自己的努力最终得到解决。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不能像古人一样遵循严格的“自尊自爱”,但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损害的能力我们还是有的。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延续的不仅是鲜活的生命体,也是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孝坛、六、8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我国从几千年就流传下来祭祀祖先的节日。与它具有同样意义的还有“端午节”、“中元节”(又称鬼节)、“小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节日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改变,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没有这些节日。城市城区的规划、禁鞭活动,使得一些祭祀活动已不像以前那么便利,人们常常集中在寺庙或者政府规定的其他地方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记得曾经我和父亲一起祭祀祖先的场景。家乡的清明节叫做“朝祖”,每到清明节前,我们都会准备好祭祀的东西,和堂叔、堂伯等一大批人一起去祖先坟场墓地举行一些活动。而小孩子通常在祭祀中得到有关各位祖先人生履历。可以说,清明节是亲戚们的一次“聚会”,也是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祖先的一个好机会,我觉得很有意义。可是到后来,我好像没有一起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因为我是女孩。有时发现,现在的清明节过得很勉强,人们没有当时祭祀的那种淡定和坦然,有的只是一种每年必须履行任务的无奈和厌烦。
现代青年主要生活在大城市,这里没有很好的地域条件可以提供,只有一些老人和懵懂的孩子才把这项活动继承下来。祭祀祖先出现了年龄上的断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的规划越加趋于“标准化”,人们可能会把这种传统文化渐渐忘掉,祭祀本身的含义已逐渐转化。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文化传承状态,应该受到人民的重视。有些措施应该采取以处理这种危险的状态,虽然祭祀可能最初只是一种形式,但是祭祀它包含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神状态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孝、九、124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论语中有《子游问孝》的故事:“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告诫我们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要尊敬父母,尊敬的父母的意愿。如果是奉养而不尊重,这无异于现代人们养宠物。
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和父母所处的时代、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当然也不同,从而导致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解决事物的方式也就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的应该体谅的。父母的前半辈子一直在为我们操劳,后半辈子应该从我们这里接受他们应该得到的快乐。我们讲求的快乐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现在大多数的子女都能够满足父母的物质消费,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如果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使他们开心,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上班族与父母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年半载可能只能在节假日能和父母匆匆见一面,短暂的相聚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相思。有时,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对父母来说已是一种奢侈。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无私的,而今天的我们,也愿意付出代价吗? 我们不能孝敬父母,就是自私。要孝敬父母,不是光在嘴巴上讲两句话就算的,是要付代价的。需要花时间、花精神在他们身上;如果不肯付代价,就没有办法孝敬父母的。在这个社会运转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孝敬父母的内涵更加丰富,在这个“孝”的观念不断淡薄的社会中,逐渐加强人们对孝敬父母的重视。
廉坛、一、246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说欲望的定义的,“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强烈的向往”;“有欲甚,则邪心胜”是韩非子对欲望的解读;“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重善之基”是王阳明对欲望的诠释。“清心寡欲”是我国古代修道之人崇尚的“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这样才能得道。古代,“欲”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而现在,与期望不同,欲望往往是一个贬义词,参杂着人性的贪婪,包含着人们对生活追求中的不择手段。
随着国家这几年反腐倡廉工作的加强,很多腐败官员的事件被曝光出来。记得思政老师在课上讲过,为什么一些官员一开始没有腐败贪污,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贪污的资本,当他们的职位提升了,个人就愈发膨胀了。身处于职场,有人说是身不由己,但这不能成为贪污受贿的理由。海瑞、狄仁杰、包拯无一不是我国古代鼎鼎有名的清官,但是他们当职位上升时,并没有因为要扩充自己的欲望来非法取得不该取得的东西。他们正直、勤政、谏诤、执法、爱才、律己,他们值得现在某些官员学习。
展望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腐败视乎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的通病。例如美国,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2012年)要花费掉近60亿美元。所以,这种不良之风一直在世界蔓延,不抓紧治理,歪风邪气、官派路线将弥漫整个世界。“贪如火,不退则燎原;欲如水,不饿可滔天”,贪欲很可怕,严格自律、理性控制自己在当今很有必要。我们做不到修道之人那样“清心寡欲”,但我们可以克己,但对想要的、想追求的仅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取。培养良好的修养,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时刻做一个理智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活着,不就是追求生活中的那点真吗?
廉坛、三、153
“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上穷水尽”。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良好积极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理智的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逐渐成熟起来。
记得上小学时听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孩很爱生气,整天对人发脾气。爸爸对他说,你每生一次气就在墙上钉一个钉子,没过多久,整面墙都被男孩钉满了钉子。男孩被自己频繁生气吓到了,决定改过。爸爸就对男孩儿说,从今天开始,你每克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拔掉一颗钉子。男孩每天都克制自己,不久,墙上的钉子都被拔掉了。男孩儿很高兴,对爸爸炫耀自己的成绩。爸爸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你看,你每拔掉一颗钉子,都会在墙留下一个窟窿,满墙的钉子是没了,可却留下了满墙的窟窿。这好比人心,你对人发脾气,留下的窟窿是拔不掉的。”小小的故事却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告诫我们情绪失控的危害性。
林则徐在自己房内挂着“制怒”的条幅,那是为了提醒自己及时控制情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吵架前,先把舌尖在嘴中转十圈,就是对自己的理智控制,自我降温的过程。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些小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气的时候在心中数数,听音乐,看风景等等。学过管理学和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情绪是可认识和管理的。情绪不管有多少类型,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都要通过面部、言语和肢体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生理及生活。提高情绪识别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情绪知觉,让情绪成为我们自我实现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力量。
廉坛、四、135
奢侈是腐败的代名词,奢侈之风是败家之风,亡国之风。玩物可以丧志,奢侈足以坠德。生活奢侈,欲望就会增多,就会贪图享受,走上邪路,招来灾祸。明朝宋濂说:“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为官要清廉,要涵养官德,必须从俭朴做起,这同样适合现代每一个人。
我是91年出生的,人们都把我们叫做90后。在网络上,有很多对90一代的吐槽,不能说是句句真实,但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有很多问题。90后这一代开始,独生子女增多,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独生子女成为几辈人宠溺的小皇帝小公主。我有一个表姐,13岁之前是独生女,从小因为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宠着,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父母宠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导致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24岁的人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尤其在农村,有些孩子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总想着和富裕家庭的孩子攀比,总想着用最贵的最好的,而得到了又不好好珍惜……
现在国家在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把这种要求下放到每个个人,我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上,尤其是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当今社会,我们不能从小就极力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让他们觉得有些东西很容易得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小让孩子养成这种不好的认知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不良影响。教育方式的不得当很有可能把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中:对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得到的东西觉得理所当然,这种状态是很可怕的。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很值得家长(长辈)们去摸索。
廉坛、九、115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最有“羞耻”意识的,大概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据《大唐新语》载:唐太宗拟出游南山,因怕他人指责而作罢。事后,唐太宗非常羞愧地向魏征坦言:“当时实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至晚年,“羞耻尤甚”,深感有愧于民,所以临终前告诫太子:“我即位以来,做了许多错事: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不致远,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因此,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在治国的同时,无不注重人心的治理。行自身出,身由心使。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力量。古人所谓“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虽有唯心主义的意味,但其中确实包含有深刻的道理。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颠倒的荣辱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八荣八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讲话对于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对于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对于如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毅坛、一、204
《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从心,之声。职吏切。”志,是指志向,心之所向。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下定决心完成既定目标之前,内心所坚定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副对联简洁扼要的阐述了我国古代两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典故无一不是在称赞项羽立志攻破楚国雄关和勾践消灭吴国的强大决定和力量。
记得小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总喜欢问我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懵懂的我们总是喜欢毫无根据的乱说。现在想想以前的发小很少有人意志坚持着自己当时的梦。或因为家庭原因,或因为他人思想的影响,我们开始离当时的理想越来越远。现在我们一直在为未来的生活而忙碌着,很多小时候立志要做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业务爱好,或是永远堆积在岁月的角落不敢掘开的秘密。高中读过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则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师重点强调过,并期望以此来激励我们重拾我们最初的梦想。但是高考在即,我们每天以语数外政史地为伍,没有人在学习除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希望再次破灭。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放,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这是歌手薛凯琪通过自己的歌喉想唤醒丢到梦想的人们,一定要有重拾梦想的信心、坚定意志力,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带领我们走到最后,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雄伟瑰丽的景观必须要我们经历千难万险才能到达,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志向。
毅坛、四、299
要想成才就得先成人,要想成人就得经受磨练。常言道: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经磨难不成佛。这一句名言,阐明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够见到彩虹,乌云过后才会迎来艳阳高照。人也像小树一样需要在困境和磨炼中不断锤炼自己,使自己学会独立顽强的生存。而那些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整天活在父母百般呵护中的孩子就如那些完全依靠主人浇水施肥而不去自己寻找生的希望的小树,最终被大风所毁掉。今天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父母的大树荫下,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岂不知越是安逸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将来就越有危害。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家的孩子由于计划生育也越来越少,一个家庭中有四个大人来看管一个孩子,心理总有一种放了怕飞了,攥着怕勒着。不知怎样去对待孩子才好,整天把孩子挂在嘴上,不论什么都依着孩子,要天赶紧找梯子,要地就全部都给,就这样还认为对孩子不够好好。反过来孩子确不领情,与父母顶嘴,做任何事总是跟父母背道而行,大人叫往东,而孩子确偏往西,今天吃的没肉不行,明天吃的跟今天吃的一样不行,穿的要不落后,什么都要求好。可从不想去做事,不能吃苦,不去照顾别人,不能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磨练自己。这样的孩子能经受风雨吗?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人,必须把他放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磨练。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磨练孩子怕吃苦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父母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孩子“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要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毅坛、九、82
对“生死”,可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亦可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去解释。科学中,生死被看做客观事实、客观对象;哲学和宗教中,生死被看做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因此在哲学和宗教中,生死是可以超越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家、道家、佛教、道教,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生哲学、人生宗教。儒家、道家是哲学,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生命、安顿生命;佛教、道教是宗教,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死亡、对待死亡。这四家相反相成,共同创造了中国人的生死智慧,不仅对于我们中国人,而且对于全人类,都提供了并且继续提供着重大而有益的启示。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当一个人拥有生命时,往往不珍惜,有时甚至会感到生命的迷茫和空虚。当要失去它时,才会发自内心,无限的热爱它。人最根本的欲求是对生命的追逐,因而在世人眼里,作为恐惧的也就是死亡了。在死亡面前,人们最能展现真实的心灵;当有死亡意识时,方能悟出“生之智慧”。《泰坦尼克号》一部优秀的电影,成就了卡梅隆导演一生的光环,每一次看这部电影,我都会对生命的伟大,人性的关怀以及坚韧的毅力无限的尊崇。《泰坦尼克号》最震撼人心之处,使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的可贵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毅力。人的勇气、信念和爱情的毅力是伟大的,它能创造惊人的奇迹,超越生死的藩篱。
现代人们处于和平的空间,往往缺乏对生问题的严肃思考。这种状况容易造成我们在理解生存意义上的偏差。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技术异化、人与人之间的技术的疏离,是当代人陷入普遍的精神困惑和人生迷茫中。信仰危机、道德失落、自我感的丧失乃至人们心理的失衡和人性的扭曲,成为世界面临的严重的问题。因此,当代社会需要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加强对人生意义和人类生存价值的研究。
和坛、一、26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论语》中描述君子和小人在为人处世态度上的不同之处。在孔圣人提出“和”之前,许多古文对和的定义进行了理解和概述。《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书·尧典》:“协和万邦。”《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礼·檀弓》:“竽笙备而不和。”《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谓六和。”《周礼·天官》:“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从音乐、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描述了“和”,“和”就是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要表达一种相对平稳、安宁的状态。
当前我国倡导着“和文化”,它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和文化的全部理念都以和谐为前提,建立在和谐内涵的基础之上,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相融共生,取长补短。这蕴含了中国的普世价值观“和”——平等共事,和谐共处,多样共存,合作共赢。古往今来中国一直都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家和万事兴、国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这是中国现代倡导和谐文化的历史基础,和文化随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内涵不断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优秀文化。
和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和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和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和坛、四、39
清人王夫之曾论述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就是说是各种的景物描写源自于诗人情感的触发,给它赋予了色彩,而情感的表达体现在诗歌的景色描写中,共同构成诗歌的主体,形成情真意浓的意境。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
诗词鉴赏一直是门很高深的艺术。曾经语文老师所讲的诗词奖赏的方法至今对我们的文学鉴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她 说过的情与景作为创作的两个要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情因景生,景以情合,达成融合物件的状态,“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变成了是个已经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正如谢榛所说:“景乃诗之美,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但是现代一些人进行创作,赋予的真情实意太少,窒息着文学作品的生命。深情是诗歌生命之所系,诗人必得“以情会景”。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情景相生的主要成因包括,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诗缘情而绮靡对于情景交融的巨大推动作用,意境的大力完善和肯定。可见情景相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日臻完善的一大理论,运用于诗词,散文等文学创作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诗歌的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情景相生,说到底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而要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最终还得看整个诗篇的立意。
和坛、九、265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是佛教对现实的物质世界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性相隔概括的诠释。
佛法高深,我们很难理解。 换种思维方式,在这个快节奏、日渐浮躁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用一颗清净的心去看待生活、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外表的干净都是可以用洗漱来解决的,但是内在的“干净”就要以清净自己的心灵来完成。心灵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个污染看不见、摸不着,它反映在行为造作上,污染的心灵所反映出来的行为造作必是龌龊、肮脏的,外表的干净不能掩盖内在的污浊,就如同精良的名牌服饰掩盖不住粗俗的举止一样。 现代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美丽可以来源于外表;可爱就来自心灵。《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面目狰狞,心地善良,形象由善良而美丽起来。同他养父顶着道德光环虚伪的外表相对比,他永远是最美丽的。
我们寻找外在的完美是虚幻不实的,内在的完美才是通向彼岸的阶梯。 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就要时时注意清净自己的心灵,如同每天洗脸刷牙、定时洗澡一样,变成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况且,清净心灵远比清净外貌重要的多。人们往往很在意自己外在的容貌服饰一定要洁净合体,否则似乎无法见人了,其实,没有一个“洁净合体”的心灵,才真是无法见人啊,外表的绚丽只是一刹那的,内在的美好才是亘古流芳的。
和坛、十、3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意思是说,虽然吃着粗糙的食物,住在简陋的地方,但仍感到乐在其中。对于那种违背道义而取得的财富和尊位,他视其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眼即逝。
这个故事道出了孔子的生活原则,是他将对道义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也继承着这种精神操守,所以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平时的生活,不过是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禁不住那种忧愁,但颜回却能自得其乐而不动摇,颜回真是有贤德的人呵!孔子称赞的正是他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境界。
后世文人对“孔颜之乐”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孔颜之乐”所乐者正是人生之正道,这种道也就是合乎正义、利于社会的生活准则和精神境界。所乐之道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行仁德,以仁爱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处以仁爱、宽厚的心态和情感关爱他人,善待社会,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是否时时做到了仁,这样我们就会达到至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