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2014级
姓名:和云潞
联系方式:18487207280
指导教师:李煌明
1、礼坛:礼之重要性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各种礼制,到周时的周礼已经比较完善了。在中国历朝历代的行冠礼、嫁娶礼、丧葬礼、祭祀礼等等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阶、是否为官的身份等级来制定的。对所用的器具、衣物装饰以及所行仪式礼仪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强调的也是这个“礼”字。孔子认为其思想之核心“仁”需要通过“礼”来展现,“礼”是“仁”的载体。
包括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四端中也提到了“礼”,似乎在这四端之中只有“礼”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其他三端都需要由“礼”来表现。由此可见,“礼”之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还是保有很多中华民族传统的“礼”,“礼”展现内在的“仁”。关于“仁”的内容,孔子最简洁的说明是“爱人”。然而,在孔子心目中的“仁”,还有比“爱人”更为宽泛的内容。“仁”包括各种善的品德。“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又包括“勇”,“孝”、“悌”也包括在“仁”之内。并且“孝”、“悌”是“仁”的根本之所在。
孔子实际上把“仁”作为理想的道德境界,修养的最高标准。可是孔子并不认为“仁”高不可攀,他认为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认为“仁”统摄了一切的善,是各种善德的统一。
由古流传下来的祭拜祖先的礼制,到今天依然在施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一种礼节。礼的传统必将在中国传承下去,其包涵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总坛:老子之“无为”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以“道”为核心创立了的道德形而上学思想体系。老子的道思想充斥着自然哲学,大有朴素理性主义的意味。伦理道德观念是老子思想论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提出的“无为”、“道”、“不争”等观点也得到了后世的议论,对后人极有启发性。
老子在道德观方面颇有建树,对道德意识、道德概念以及道德的形成条件、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老子的道德观在现世受到了来自哲学各界的关注。其对道德进行了审视,在自然理性角度剖析道德观念及其形成条件等各个方面。现世普遍认为李耳即老子,同时认同《道德经》全文五千字为老子所著。
近代梁启超曾经说过:“道家,信自然力万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便损自然之朴。”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存在于联系中自然会产生怀疑,有了怀疑就想体悟出一条天人通用的法则。人的行为规范效仿地,地的规律遵从于天,天遵从于道,所谓道者又循序于自然。由此可见道家思想中的道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虽然道不可名,是说道不可被定义,但是具体存在于或遵循道的事物则可以表现出道、显像出道之性。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道的思想其实是无名,他所认为的自然关键在于“返本复初”。自然,是无所为而为;个人形体由自然形成并存在于自然之中,所以我无所为。
老子思想中强调的是无主观性,无主观即无所为,无所为才是自然的,道效仿自然,蕴藏在自然中的道所要求的也是无主观。
3、和坛:民族史诗中的平等思想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是宣扬和提倡平等的宗教。佛教中平等的涵义大致有四个层面,分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众生平等、众生与佛的平等、众生与无情的平等。
众生与佛都具有佛性,两者都具有成佛的条件与前提;众生与佛都有进入涅槃境界的可能,两者都有取得佛果的可能性。
在《创世纪》中人与神是有区别但更多的是有平等的关系。东神、色神因派野猪来劝告利恩五兄弟不用犁地白费功夫被夸古、金古甩打。虽然东神色神吼叫的声音惊天动地,但是夸古的犁架打在了东神的头上、金古的犁头打在了色神的手上,几乎把东神色神的银斗笠和金拐杖打破打断。尽管后来夸古、金古受到了报应,但可以看到神在此原始神话中并不是高高在上,是人类可触及的,甚至是会受到人类的伤害的。人与神在接触过程当中是两个平等的力量。
从忍利恩在人间变化后遇到天神之女衬红裹白,为了和衬红裹白生活在一起受到了百般阻挠,但是最后还是与衬红裹白一起迁徙到了人间。从忍利恩是人类,可兴可洛是凶神,两者却成了情敌。这些情节无一不透露着神与人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
佛教的平等中还有众生与无情的平等。是说众生与无情感意识的东西,比如花草树木、风云雨雪等在都具有佛性这一点上来看是无本质区别的。
在《创世纪》中,在居那若倮山上产生了美妙的声音,在居那若倮山下产生了美好的白气,美妙的声音与美好的白气混合产生三滴白露水,这三滴白露水变化成一个大海。人类之蛋从天上下,由地来抱,天蛋抱在这片大海中之后孵出了恨矢恨忍,恨矢恨忍传后代传到第九代,便有了从忍利恩。后来在洪水翻天之后人间只有从忍利恩因为受到了东神色神的帮助而活了下来,他就是纳西族人民传说中的始祖。
在纳西史诗中人类是起源于自然的,声音与气体是人类之所以能存在的源头。对自然本身、对自然世界的万物是怀有敬畏之情和同性同情之情的。因为人本身从自然中来,所以人与无情万物的性是相同的,两者之间的情是相通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与佛教中众生与无情因都具佛性这一点来看本质无别是相类似的。
4、智坛:保持一颗“虚静之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要通天道必须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世间万物,只有摒除了主观性才能少私寡欲,才能得到个人本心的清静。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事物都是通同一则的,只有感受蕴于自然之道才能保持虚静之心,进而常久自然,不危矣。
老子看到了人类现实生活与理想道德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同时提出了逾越这一差距以达到现实与理想统一的方法。并且肯定了人们想要到达道德的理想境界是完全可能的。
老子在道家思想中肯定道之存在,但老子明确表示道是不可知不可名的,道是万物都在效仿的共性却又不可名状。真正的道处于无形无象,但人又顺应天地之法则,天地效法道之通则。老子分别提出了道这样非物化的概念,由此来维护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在看待老子的道德观时,应该怀着哲学的心思,即勇于对存在存疑提议的心态。对前人的观点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特别是像老子这样已经对道德观念建立起某个成熟体系的哲学家,要从他们的思想中不停汲取。
5、仁坛:《创世纪》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因果报应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强调每个人的善恶行为会给自身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对应的回报,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其目的是为了解释人生何以会有生死流转,是为了点拨执迷众生,使其获得解脱。
佛教传入中国时,因果报应论对人们的震动及影响是最大的。因果报应论有教导人从善弃恶的作用。
在《创世纪》中也有因果报应的体现。东神、色神知道洪水就要翻天了,派来了野猪翻平了利恩五兄弟犁的地,告诉他们不用白费力气。夸古、金古打了东神、色神,从忍利恩拦不住只有问东神色神伤到痛到没有,要为他们医治。后来东神告诉了利恩正确逃脱洪水灾难的办法。而夸古、金古来向神请问逃脱办法时,东神却告诉了他们错误的办法。后来洪水翻天,只有从忍利恩活了下来。
直到之后,从忍利恩遇到了衬红裹白,在争取与衬红裹白相守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东神、色神的帮助。衬红裹白是天神子劳阿普的一个女儿,她本来被天神许配给了凶神可兴可洛,但她不喜欢可兴可洛为了寻找好伴侣来到了人间,变成白鹤给从忍利恩烧火做饭,利恩为了迎娶衬红裹白去找天神子劳阿普,两人历经种种困难终于迁移到人间。但是凶神可兴可洛没有放过他们,来到人间想对付从忍利恩和衬红裹白,但是东神、色神一直帮助从忍利恩和衬红裹白,不让凶神可兴可洛阻拦人类迁徙的道路。
6、总坛:自然之道即为天道
老子认为道先于人存在于自然,人们行于世要适应天道,适应天道就要以最原始的状态去对待。“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认为道者、德者就如这世间的婴儿,是未经雕琢的、是完全自然的,其善恶都来自自然。道也是最初始的,具有唯一性的。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并且行事应具有无主观性,要求某人某事物具有无主观性也是自律的过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重虚静、重无为。人有私有欲,要到达无忧状态就要克制人的私心、欲望,要见素抱朴就要实现无为的修养功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主张人的精神生活肉体生活都要合在天道一个方向上去做。人要能清静能忍耐,才能致柔,最合乎天道的莫非婴儿,如果人能学习婴儿生活处事就能做到顺从天道之自然。心如若不虚静就不通明,为使心通明就要涤除心中的私与欲,使个人本心上没有瑕疵就自然能够将天地之间的真理参个通透。老子在政治上的观点也存在于此,老子强调无为而治,是说在爱民治国的过程当中也要遵循自然之理。“天门者,心也;雌者,言其主静而和柔也。”在天下作乱之际,要治国就要顺从天道,雌之者,顺从也,主虚静且和柔,唯此才能顺应道国家才能得以治理。明白四达即能够做到虚静通明,能够将天下之事、人之本心看个通透的人纵使是不使用任何的法律法规也能治国。圣人之行事是民众根本无法感觉其在行事,却实在在圣人之行中得益。大而化之就是一种无为之法,无为并不是没有任何的作为,而是行于无形,使行循天地之理、自然之道。
7、总坛:知行合一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知行是两件事,但只有统一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认知。如果没有行就无法得知,如果没有知所谓的行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知与行不分先后,知、行在时间顺序上是一致的,是一同获得的。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子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见到好色时是知,喜爱好色是行,见好色与好好色是同时发生的。不可能先见到好色,然后后来才对好色起了喜爱之情。在判定色为好色之时就已经起了有了喜爱的心思。而人一旦见到色就能判断是否为好色,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是人之本性。人之本能无法抗拒,不能够去主观控制在见到色的同时不去判定色之好与不好,所以是否好好色必定在见好色的瞬间就能知晓。
恶恶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自己身处在恶臭的环境之中,但是因为鼻塞的原因无法闻到恶臭,就不可能去厌恶自己所没有闻到的味道。没有闻到恶臭就是没有实现行,所以无法去知,无法去厌恶这恶臭。换一个角度来看,已经有了知,但是没有行,所以这知也并不是真正的知。
“知饥,必已自饥了。”
自饥是行,知饥是知。自饥时才能知饥,知饥必是自饥了。自饥与知饥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自己饿了才能真正感觉到饥饿,感觉到饥饿的时候就已经是知道饥饿了。知道别人饥饿,并不是自己感受到的饥饿,并不是真正知道饥饿。知、行是统于一的。两者不可分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寓于行中的知才是真知,寓于知中的行才是真行。
8、义坛:君子小人之心境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孔子描述君子、小人不同的心境。
胸次心境不是可以勉强装出来的,那是人格定型后的自然呈现。君子所以坦荡荡,小人所以长戚戚,乃是从他们心志的发端便已注定。他们的志趣,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他们的信念,影响了处世待人的原则;他们的行事,塑造了整个人格,终至于喻义怀德、成人之美者爲君子;喻利怀惠、成人之恶者为小人。小人的心境如此,而君子的胸次如彼。小人的忧戚不安,来自追逐利益时的苦求不得,也来自既得利益之后的担心失去,既患得又患失。不止如此,往往也羼有因爲非作恶、伤天害理而生的恐惧:一怕仇敌报複,二怕上天难容,三怕良心谴责。君子虽然也有忧惧,但显然与小人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不同,他们忧惧德业不修,忧惧天理不明,这种忧惧,只有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修爲,积极教化,只有让心境更加清明,俯仰无愧于天地,而非徒生扰乱、烦躁心绪。他们的人生境界,也将因心境平和而无限宽广,无限祥和,无入而不自得。
9、总坛:气度之别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孔子分别君子、小人在形势比人强时的气度不同。
当一个人地位比别人高的时候,权力比别人强的时候,财富比别人多的时候,能力比别人好的时候,名声比别人大的时候,甚至容貌比别人美的时候,总而言之,就是资源、形势优于他人的时候,很容易就产生骄矜自满之情。没有修养的人,会放纵自己的这种情绪,沉溺在睥睨他人的快感中,终至骄傲放肆,目空一切。有修养的人则不然,他会克制自己,让自己在这人生的顺境中,保持舒坦平易的心情,不会盛气凌人,给人难堪。此外,有德君子还会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要诀,分析所知所能供人惨考,毫不吝惜、隐瞒。至于缺乏修养的小人,恰恰相反,一旦得势,或是炫才耀能,目中无人;或是骄奢放肆,盛气伤人。然而内心时常患得患失,生怕别人胜过他,所以心中并无舒泰安详,并不快乐。君子、小人的气度,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