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 2016级汉语言文学 201613000295
孝,虽一字。但是这一个字却包含了一种人理,天理。在论语为政篇中有几处关于孝的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话的意思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是孔子对士大夫,贵族的孝。要求他们做到无违,这个无违用今天的理解来说就一个字顺,当然这个顺字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有度,有节,有智慧。祭之以礼这是我们对父母的怀念,是对孝的另外一种方式,慎终追远就是这个意思。在里仁篇中孔夫子就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顺,顺从,有礼,有度。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孝要遵循礼,不能违背礼,不论父母是否健在,都应该按照一定的礼去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也不能忘掉孝,应该常回家看看,细微之处去尽孝道。在去年山东泉城有一男子用木板车推着八旬老母去游乐园。我看到那张照片,内心触动很大,穿着普通的他因为家境原因,只能用木板车推着行动不便的母亲去游乐场,母亲笑的很开心。他只是满足母亲的小小的愿望,让她开心这就足够了。这就是孝,就是如此简单,不正如有句话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需要我们年青一代去真正的行动。孝不难,关键是你如何去做。
再来看看孟武伯问孝,孔子只回复一句话:“父母唯忧其疾”。对于这句话解释有三种:一是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二是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三是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但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我觉得只有第一种才能表达出孔子的真正的对孟武伯问孝的回答。这也是为政者应该做到。那就是仁心。在我看来孔子这几个字可不是随便说的,孟武伯是有权势的人,是执政者,所以孔子对与孝的这种回答,也是对为政者施政的教诲。还有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均以不同的的话来回答。对于子游之问孝,孔老夫子给他的是我们需要在赡养我们的父母同时,应当怀有尊敬,诚敬的心。不然真的就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在教诲我们从心里,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尊敬父母。而对于子夏则是回答色难。就是我们侍奉父母时要做到面色和悦。这真的是件难事,但正是难才是我们孝的外在体现不是有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嘛。舜可是正真做到这点了。这不是说敷衍,也不是说是封建的思想,这就仁、孝,孝要怎么样做呢?那就是顺,就是和颜悦色。有时候我们总是把好脾气留给了陌生人,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父母。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去反思为何会这样?我们理解孝了吗?或者说我们懂孝道吗?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的年纪我们一定要记得,一方面是为父母健康长寿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们要为父母的衰老而忧虑。看看,这简单的几个字就说明了。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去关爱父母,侍奉父母。孔子的这句话,我读了之后深受感动。有时候会在无意间发现父母真的已经慢慢变老。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和父母闹不愉快真是不该。
在古代是有游学的,出门了,父母怎么办呢?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孔子给我们的回答。如果一定要出去,那就安顿好父母,游学方向也要告知父母。这句不知被哪位断章取义,只有前边一句,后半句游必有方就在说的过程中就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这对我们了解先贤的文章有许多误解。而且就会拘泥于这种误解中。所以要去阅读原文,并加以自己的见解。如今我们现代人也有类似的游学,在外边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问候看这多简单,可是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孝也是一种无形的德。在里仁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不仅是行为更是家族德的传承。这是影响家族后代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在有许多祠堂,家训保存流传下来。这就是孝的延续继承。
孝是永恒的,只要有人,那就有孝,闵子骞芦衣顺母,子路百里负米,曾参啮指痛心。闵子骞、子路和曾子都是孝的践行者。这就是人理,天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怎么就不能孝呢?在二十四孝图中,汉代提倡以孝治国,文帝亲自尝汤药,另外据史料记载汉代对于老人的官方待遇也是蛮不错的,赐玉杖等等。所以在汉代有董永卖身葬父之说,后来还逐渐成了神话题材。在我看来之所以如此,是人们对孝顺的人的一种赞扬。宋代朱寿昌弃官寻母,可以想象荣华富贵犹不忘父母的恩情这是人内心深处孝,这都是先贤之德,他们有着仁心,去实践孝道,为我们后来人做榜样啊。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更是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孝的含义,而且也对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定的规定。
如今两千年过去了,但是孝的理念没有变,这种人伦天理,是永恒的。孝,人之行也。在目前有许多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事发生,这让有良知的人会感到痛心。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的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的孝就不能与时俱进吗?我想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反思。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不仅是如何孝的问题还是我们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问题。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需要从这些先贤大智中去寻找找解决之道。需要去发扬我们的孝道,让我们的小康真的是大同天下。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2016,邮编:541006
评价:作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能够很好地引经据典。
建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