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上半年一等奖: 庄剑冰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上半年一等奖: 庄剑冰

字号:T|T

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语文教育2015

姓名: 庄剑冰

学号:201540903046

联系方式:15753259950

 

 

 

①义坛;十 舍利取义;470

义利之辨

谈起义利,不仅让我想起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关于子路之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如下记载:

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子路毅然赴死的原因就涉及到了“义利之辨”。子路本来可以逃走,但是他选择了救主,奔向死亡。子路义利并重,别人给了他利,他就报之以义(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子路最终被剁成肉泥,以悲壮的手段捍卫了对于“义”的价值取向,这种气节刚强不屈,真可谓“匹夫之志不可夺也”,他是孔子门下杀身成仁的第一人,正是孟子所感叹的“舍生而取义者也”,他对于“义”的追求,是历代志士仁人匡救天下的典范。

子路的“义利观”体现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主张,子路以生命践行了君子之言,是真正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反观对子路产生巨大影响的孔子的“义利观”则体现的更为圆满,取舍有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义在利前,唯恐失义”,这和孔子一生推崇的“仁政”主张密切相关,君主实行仁义,国家自然富强,自然有利。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对于“义”是有刚气的,但是孔子也更为通达,也更为理智:“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孔子注重义,孔子也会“逃命”。

子路的“义利并重”是孔子的“义在利前”的新变,但不变的是义仍然在,子路的利来自于他的切实政绩,子路受人之利,必报之以厚义,这“义”滚烫而热烈,厚重且芬芳。

 

②义坛;七 爱护生命;727

孟子民本思想与关注民生的契合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是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而重视民生的思想,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相关的思想和学者,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尤其是重民思想对于今天的民生政策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想谈一下,孟子民本思想与关注民生的契合:

一、保民

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政局稳定的根本,孟子对于现实中统治者“厄有肥肉”,贫苦大众“野有饿草”的现象非常痛恨,他认为统治者的这种残暴统治就如用兵器杀人一样,残酷至极,并且大声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力求保民才可以加固统治者的统治,孟子并且一向主张要了解贫苦大众的生活,要了解他们最基本的农田耕种,并且说:“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还认为要推恩于民,要福泽天下百姓,要以仁慈之心来实施仁政,对人民的治理要有一定的制度,其具体的措施就是通过减轻赋税来让人民过上最基本的生活,使得“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就是保民的基本措施。

二、富民

富民是每一个统治者所要关心的问题,也是孟子民本思想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在富民思想中提出许多政策,如“不违农时”,“数髻不入垮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就会使得粮食可以胜用,鱼肉可以胜用,木材也可以胜用,人民自然而富足。

三、与民同乐

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是专门针对战国时期各个君王的残酷统治提出的,目的是使得统治者明白民先于君存在,从而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③中华义理总坛;二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233

经典教育在小学的教与学

读中华义理教育的原则对经典教育在教学中教与学的一些启发:

一、适合小学教育的经典教材(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蒙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家诗》(1-3年级)

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选读、《左传》选读4-6年级)

史:《史记》5-6年级)

集:唐诗、宋词、历代美文 、诗歌选读5-6年级)

二、学习理念:

1、年龄:0-13岁,越早越好,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学习的顺序: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三字经》

3、方法:熟读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再求理解。

熟读是根基,古人的学习法:先读足遍数再求记忆。对于背诵,胸有万卷书 才能下笔如有神;背诵是文明最有效的传承方式;背诵是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背诵不是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而要理解,融会贯通。

三、教育方法         

以身作则(身教则从,言教则讼);亲师合作;家长配合

 

④仁坛;三 仁与爱;797

仁与爱

朱熹说:“仁者,爱之理。”仁是本质,爱是表现,仁是体,爱是用,“仁者爱之理,理是根,爱是苗。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朱子语类》)仁爱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东西。仁爱不仅是道德理论,更是道德实践。中国历史上的仁爱实践事例举不胜举,如庚亮不卖凶马、范仲淹济困助学、葛云飞带孝赴国难、关天培虎门留英名等等。如此丰富的仁爱事例可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和示范,融入当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之中,在继承民族传统道德的同时,在自省修己与荐事助人两方面加强仁爱实践。

⑤礼坛;三 礼的价值;775

礼的意义

三礼之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有其现代价值。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为调节的,包括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记・乐记》)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孔子对礼乐的继承、传授,大有益于他身后两千五百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⑥智坛;六 学习目的;379

从职业倦怠症看“玉不琢,不成器”

现今有一种病叫职业倦怠症,也叫职业枯竭。症状表现为: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极易疲倦,困乏,提不起兴致,打不起精神。而且,据调查显示,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容易对工作产生倦怠了。像这样好“急眼”、没耐心的人,自然就不会懂什么叫“玉不琢,不成器”了,行动上自然也就经不起磨砺了。

但是,知道倦怠症很可怕,还要知道,倦怠也没有那么可怕。要学会珍惜自己感觉倦怠的时刻,因为每每产生倦怠的时候,就是要产生新突破的时候。如果你肯往前迈一步,哪怕只有微妙的突破,那都会有新的气象出现;反过来,每每往后退一步,那就会万劫不复。放下,再拿起来就很难。

行动上,要经得起磨砺。而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本能,它渴望行动。身体里充满了所有意志所欠缺的东西。任何的思考,都不能代替行动。为什么?因为身体里充满了意志所欠缺的力量、能量、耐力、活力。我们的躯壳渴望更多的挑战,寻求更多的突破。就像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会成为玉器。

 

⑦智坛;一 求实精神;253

“名”对于人和事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的前人早就意识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做任何事都必须师出有名,才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如美国出兵伊拉克,布什政府要找尽各种理由,尽管后来人们发现那些理由都不太能站得住脚。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名”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名人效应”的存在,人们更信任“名牌产品”,莘莘学子都更希冀上名牌大学等就是明证。

 其实,“实”才更重要。譬如,我可以给一本书取一个动听的、诗意的、新奇独特的“名”,但内容可能是粗制滥造、缺乏灵魂,甚至是不知所云。一个商家可以给其产品不惜血本大肆做广告宣传,使得该产品孺妇皆知,可能产品的质量本身并不过硬。

⑧智坛;十 学习之道;254

启发教学

《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应对学生启发诱导,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发奋学习,而不要施加压力,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要勤于指导,而不要超越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的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由“有师自通自会”达到“无师自通自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哀莫过于心死,愁莫过于无志”。心死重于身。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一条是使学生坚定自己成才,立志振兴中华,为中华的崛起 人类的兴旺而学习的信念。“疑则思之,始,学之由”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疑,便于学生“思之始”,更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学生在“章明’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习的思路,逐渐抓住问题的实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规律,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惑”,有从解惑中培养了能力。

⑨信坛;四 信的行为;582

言必信?行必果?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我认为从“硁硁然小人哉”来看,言必信,行必果可以让我们更深层次去理解:别人说的话就一定要去相信么,就一定能相信么?这显然就是浅薄固执的行为;再说行必果,果的意思是结果,你的行动一定是有结果的么?一味地追求最完美也是没有结果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坏人做的坏事是一定有坏结果的。

 

⑩忠坛;一 忠的内涵;476

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⑪孝坛;三 继承父志;151

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可谓孝也。”陆游的《示儿诗》说明,陆游希望他的后人一定实现国家的统一,“王师平定中原,家祭勿忘告乃翁”,这种充满高度爱国热情的父志,是完全应该继承的。

当然,社会生活是多样的,不一定每个的父母都留遗志要求儿女们去完成,但是,有的父母确实有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儿女们却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这样的父志往往都是大事情,儿女们要去作的。当然也可能是局部的只与家庭的关,只要是有益于社会的,都应该去实现。如果是狭隘的、自私的或者非法的“父志”,就不应该去继承了。有大志留给儿女们去继承的人,他一定是大有利于国家的人。

⑫孝坛;八 真诚孝亲;398

孝顺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孝顺、虐待老人的子孙已经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家里一老,如有一宝”,想着法子向老人献出敬爱之情,且不说平时给家里寄钱寄物,单说这过大年,每个游子都会大包小包带上厚礼回家。

有些人以为如此便是尽孝了。可是有些场景却经常发生:难得回一次家,老人们都想跟孩子们聊聊天,妈妈拿出来准备了一年的唠叨,尤其会逼问一些“终身大事”,有些子女就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态,甚至“出言不逊”顶撞老人。而面对爸爸张罗的那一大桌子好饭,有些子女边吃边玩手机,吃不了几口就着急去聊微信…… 纵然你给老人带回千金万金,一言一行有可能就伤透他们的心。

古话讲“百善孝为先”。而何为孝顺呢?一是孝,二是顺,记者以为孝应以顺为先,对老人,顺就是孝。不必讳言,一些儿女对父母孝敬有余,顺从不足。看不惯父母吃剩菜、舍不得花钱的习惯,宁愿“吃亏在眼前”,也不想听“老人言”,子女们总想试图改变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本以为自己对父母很好,却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新“24孝”行动标准一度引起人们的热议,比如,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更强调的是“顺从”,也更突出了对老人的心理关怀。

 无论走多远,记得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唠唠嗑,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讲完,小时候父母如何逗你哄你,现在需要你一样多哄老人开心。

⑬廉坛;十二 廉洁;521

廉政文化

古代的官员喜欢在衙门的门楣上、厅壁处,刻上自己的从政之道和为官箴言。这些文字因为具有较强的励志、教化作用,是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比如,河南南阳内乡县衙的多副楹联,今天仍然被人们引用传诵,像“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等等。

然而,有的官员把这“门面处”的装饰,当成自我包装、自我标榜的机会,说得冠冕堂皇,做得却完全相反。最有名的,就是最近热播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中,将“小官巨贪”演到淋漓尽致的侯勇所饰演的赵德汉一角,让人大呼过瘾:简陋的居室,炸酱面就蒜瓣,一口一个“人民赋予的权力”及至发现其豪宅中的钞票墙、钞票床后,他又痛哭流涕的“农民的儿子”“每月给老娘300块钱”以谋取同情,淋漓尽致地将贪官两面性的嘴脸暴露无遗——嘴上清廉背后贪腐,让人唏嘘不已。

廉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对为官清正廉洁的期待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时刻铭记历史的镜鉴,才能警钟长鸣,保持清醒。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贯穿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包拯、海瑞、魏征、董宣等廉洁名臣被代代老百姓所铭记正说明了这一点。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⑭毅坛;九 超越生死;123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

庄子对于妻子死后自己鼓盆而歌是这样解释的:“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生死存亡只不过是道在天地时空间的不同形态而已,我们何必局限于人这一具体的物形呢,人的死只不过是一种存在形态的消失,而其他的存在形态还有万千种,因而死并不是真正的陨灭。弟子打算在庄子死后厚葬他,对此庄子不以为然,他是这样回应的:“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庄子・列御寇》)他这是名副其实的视死如归,我这哪是死啊,这是回归,回归自然,回归不朽,回归永生,这是件幸福的事,用不着活着的人为我厚葬。

庄子同老子一样立足于宇宙看人生, 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 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仅仅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在他看来, 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 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 生死之异与形体之异一样, 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异。

庄子的生死“物化”道出了人的生死是一种与万物变化并无不同的自然转变,生命随着万物的生、灭变换而自生自化;物、我的界限消解了,人走向了物,与万物融化为一。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消失同样不能阻止。因此,对待生命必须顺其自然,生来与死去都要坦然地面对与接受。

⑮和坛;三 天人合一;215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评价:作者对中华义理的理解比较深刻,逻辑严密而且文笔优美。作者的阐释有益于加强读者对中华义理的理解。

评价: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