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教材 > 第一讲   仁

第一讲   仁

字号:T|T

 

第一讲  
 
一、经典语句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仁是爱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以亲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亲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推及到以爱惜之心对待万物。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现在有人突然看见孩子即将掉进水井中,都产生了惊恐同情的心理。这不是要同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面前得到称赞,也不是厌恶小孩子惊叫的声音。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李毓秀《弟子规》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
                   ————《韩非子·解老》
译文:仁,是说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
 
 
二、仁的精神内涵
 
1.仁: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仁”是儒家的中心学说。孔子的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
孔子所谓“仁”,在字形上是“从人,从二”,亦即“二人为仁”。儒家没有关起门来的圣人。“仁”正体现在你与周遭他人的各种关系上:与父母,谈“孝”;与兄弟姐妹,讲“悌”;与上级老板,为“忠”;与朋友,讲“信”。
“仁”作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种爱的情感总是生动地展开于现实的人伦关系之中。首先便表现为父子兄弟间的“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孝悌为仁之本,并不是说仁爱之情会仅仅局限于血亲关系之间,而是说这种以自然为纽带的血亲之爱真诚无妄、自然而然,容易成为孕育个体仁爱之情的摇篮,个体如能以此为起点,“近取诸譬”,则能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将其扩展到与我共在于世的一切主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在孔子著名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中,这一思想再次得到了体现:“教”从广义上讲,基于对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护,“有教无类”表明这种爱应广施于一切对象身上。) 
 
2.仁爱的层次
仁爱以人的良知为核心,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
孔子强调孝悌为仁之本,其真实旨趣不在于以狭隘的血亲关系来限制仁道原则,而是以此为基点,使仁的扩展具有自然的基础。在孔子那里,以孝悌为本与仁道原则的普遍性并不存在内在的紧张,相反,前者反而构成了后者的逻辑前提,从亲子手足之爱到群体自爱,表现为一个合符逻辑的发展过程。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后儒进一步发展为由“亲亲”而“仁民”,由“仁民”而至“泛爱万物”的仁道扩展路径。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孔子明确指出行“仁”之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物件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达到程颢所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3.仁爱、兼爱与博爱
虽然仁爱有由近及远,层层扩展的意思,但还是应当注意区分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以及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博爱”间的差异。儒家之“仁爱”基本人伦关系中而表现出来的“孝、悌、忠、信、惠、慈”而扩展为其最高境界追求――“泛爱众”,这个过程中,由于人自然的情感亲疏,爱的程度并不完全系相同,父母之爱甚于邻人之爱,邻人之爱甚于路人之爱。这种有远近亲疏差别的爱称为“别爱”。墨家的“兼爱”是将别人放在跟自己同等的地位,并努力做到视人如己,爱人如己,“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己身……视人若视己身,视人国若视己国”《墨子·兼爱上》)。
墨家的兼爱作为一种爱无差别的平等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世界和法国大革命时期主张的博爱在含义上更为接近。墨子主张的爱强调“兼”,即广泛,普遍,他希望建立“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社会,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要求打破贫、贱、贵、富的界限。“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疾废皆有所养”的大同境界。因此人要相亲相爱,不分亲疏厚薄,贫贵富贱,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这是一种超阶级的“兼爱”,虽然脱离那个时代的实际,但与博爱思想异曲同工。
 
4.仁的现代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15)孔子将其思想的中心概括为“恕”,“恕”(如心),即将心比心,肯定别人与自己的平等,才会出现真正的发自肺腑的尊重,就像康德所说:“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以别人为目的。”(《实践理性批判》A54)这种人文主义,是一种普世价值。
1990年德国神学家孔汉思率先提出全球伦理的口号。其后,美国神学家威德勒使全球伦理运动走出宗教界,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起草了《全球伦理普世宣言》,将全球伦理级别规则简化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普世伦理的金规则。“金规则”在世界上各种大大小小的宗教和伦理体系中都非常普及,但具体表述不一样:
佛祖说:“以己比人,我如是,彼亦如是;彼如是,我亦如是,故不欲杀人,亦不使人杀人”(《经集》P705)
伊斯兰教说: "最高贵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圣训集·穆斯林》 “论信仰”P 71-72)
耶稣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路加福音》6·31)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说:“毗耶婆说: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想望渴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这就是整个的律法;留心遵行吧。”(《摩诃婆罗多》“圣教王” )
耆那教说: “人应当到处漫游,自己想受到怎样的对待,就应该怎样对待万物。”(《苏特拉克里-坦加》)
印度教说:“人不应该以己所不悦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乃是道德的核心。”(《摩诃婆罗多》)
尼日利亚谚语:一个人要拿尖头棍戳雏鸟,就该先拿自己试一试。“
 
 
、故事二則
第一:
《论语》中孔子与宰我关于是否应为父母服三年丧进行讨论的故事,引出“不仁”的话题。
 
为父母服丧三年,是西周的礼制,孔子时代的人已不完全遵守。但孔门弟子依教而行,仍然严守三年。一日,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是不是太久了些。”宰我的理由是“君子应以礼乐修养身心,不可须臾离弃,守丧三年,则三年不为礼,三年不为乐,导致礼坏乐崩。”宰我又举理由说,去年旧谷已尽,今年新谷已成熟,钻燧取火已改用新木。三年之丧,守满一年,可以终止了。
孔子回答他:“父母去世周年之后,你就吃高级的稻米饭,穿华丽的锦衣,你的心能安吗?”
宰我因当时大都如此,所以说“能心安。”
孔子告诉宰我,“一个君子当他父母去世时,在他居丧期间,无时不思念亲人,无心于衣食享受,假使吃了美味也不觉甘美,听优美的音乐,也不会快乐,居住华美的房屋,也不能安然。所以不愿只服一年的丧。现在你说这样做会心安,既然如此,那么你就去做罢。
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是个不仁的家伙。为人子者,自出生至三年后,始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圣人制丧礼定为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无论何人都是如此。宰予,他对于父母有三年之爱吗?
 
第二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的一段孟子与齐宣王讨论不忍人之心的故事。而恻隐之心,正是“仁之端也”。
 
有一天,齐宣王请教孟子。孟子说:“我曾听到一件事,说您坐在大殿之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被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往何处,一听说是要准备宰了祭祀,您便要放了它,说看着那哆嗦可怜的模样,无辜被送往屠宰场,实在与心不忍。于是那人问是不是要废除祭祀。您说:怎么能废除呢?可以用只羊来代替牛吧!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齐宣王承认有这件事。孟子又说:“老百姓都以为您这样做太吝啬,我早就知道是您不忍心。
齐宣王眉开眼笑地说:“对呀,齐国虽然不大,我倒不至于连一头牛都舍不得!我就是不忍新看牛的那副可怜相,不忍心无辜的牛被送进屠宰场,才用羊来代替牛。”
孟子说:“老百姓说您吝啬,您也不必大惊小怪。以小换大,老百姓很难体会到您的深意。如果说可怜那牛无辜被宰杀,那么杀牛与杀羊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你这一问,把我也给问住了。我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的确不是因为吝惜钱财,才用羊换牛。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钱财也就理所当然了。”
孟子说:“老百姓误解没有什么关系。您的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爱。道理也很简单:您亲眼看见了那只牛,而没看见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看见他们死去。听到他们悲鸣哀号,便不忍心吃他们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啊!”
 
四、思考論討題
1.儒家的“仁”对人与动物或神灵间的关系也适用吗?
2.比较儒家的仁与基督教的博爱。
 
五、課堂活動內容
同学自由组合成两队,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的优劣展开辩论,注意辩论的逻辑和论据。
 
 
                                          (撰写者:娥满)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