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仁坛 [经典学习]三、仁与爱
发表楼层:870
帖子内容:
“仁”是孔子提出的君子之德的基本规范和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同时,“仁”也是孔子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思想之一。春秋时期,“仁”被大量提及,孔子对其进行统摄,他认为“仁”是一切德性的总和,修德即是成仁的关键。在孔子思想中,“仁”不仅是抽象的,也是与人紧密联系的,“仁者,人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孟子进而概括为“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中“爱人”的逻辑出发点是“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为人之本与。”家庭伦理是一切“仁”的品质的来源,由此出发,人才能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处时“推己及人”,使得此道德原则得到贯彻。
帖子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仁坛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发表楼层:275
帖子内容: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可以看作是孔子的行仁之方,“忠”有“尽己”之意,“恕”则是“推己及人”。从两方面来说,正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是在社会中体现善良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同时,孔子也说“反求诸己”,这包含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自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表达是纯主观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外在的条件限制;“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可定每个人都具备判断是非善恶的辨别力和执行力。
帖子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礼坛 [经典学习]五、礼: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438
帖子内容:
中国哲学中也以“礼”作为政的准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的功能在于调节不同的社会关系,同时,礼制是道德性的,使人唤起道德自觉、内心归于正,不偏不倚地行中和之道。荀子也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国之命在礼”,“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准则,在政治制度中也有极高的地位。“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国家的法律需要以“礼”为纲领,因为“礼”确定了社会关系中的等级秩序,同时也教人如何恰当地行事、遵守规范,与人和谐相处,从而政事成功、社会稳定。可见,在制定制度、政策时,需要以和为贵,使人与他物处于和谐的境域中,践行“礼”不仅于外是稳定秩序、正名之用,也是彰显内心的仁德,于内便是仁心的修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帖子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发表楼层:249
帖子内容:
在中国哲学传统的思维中,天、地、人三才是为一体的,人与客观自然同属一个生命体。中国文化中,最原始的对“天”的思考带有敬畏、崇拜的神秘色彩,人对自然界的的探索中逐渐发现天人本是合一的,就本体而言,在天为“天道”,在人为“德”,道体在天人之间形成生生不已的流转;就生成角度而言,人也由“道”生化而来,并且得天地之造化而最灵,人与万物都可以看作是道体的分殊。可以说,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根植了天人相与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自然之天也即心性之天。在我们社会的“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天与人圆融一体的思想,谨记天人一体、同根同源的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
帖子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下)
发表楼层:108
帖子内容: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以“诚”表示圣学内涵,“诚”即真实无妄,是世间的法则、万物之终始,“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君子以诚为贵,修“诚”是兼物我、合内外的,自我内心完善后才可推己及人,并且外化到一切事物中,学无内外即行事合乎本心,是顺应天命而为,成己成物即“天人合一”。孟子曾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认为,“尽心”则知自己的本性,进而能够理解天道,“尽心”也是“思诚”。能做到“至诚”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此时人与天已是圆融的整体,人在道德实践中彰显“道”的意义,这是至善、至乐的“道”之境界,即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帖子六: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发表楼层:305
帖子内容:
宋明时期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比较具有代表性。朱熹认为“知行相须”,其中又有重“行”的方面,因为离开社会的道德践履,工夫便落不到实处。朱熹又认为,虽然需要进行道德践履,但是“知”并不源于“行”,“知”作为“行”的指导,是对物和心中天理的认知和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论先后 ,以知为先。”王阳明强调知行不能分离,“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是其心学思想的体现,“知”即是“良知”,良知本体的发用流行自然落实到“物”上,因此,“知”是关于道德本体的知,“行”是道德行为本身。王阳明又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去倒了。”知行合一也有为善去恶、正其不正之意,这与《大学》中正心、诚意的思想一致。
帖子七:楼主陈思杰 标题:毅坛[经典学习]五、自强不息
发表楼层:602
帖子内容:
“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释义:“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君子对那些事物尚未形成的时候也不敢怠慢,无人观察的细微之处也会谨慎对待。这种“慎独”思想对我们的人格修养十分重要,生活中过于形式化、表里不一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私下里才会展现真性情,而没人看得见的地方更能够衡量一个人的内在品德,道德行为不是表现,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道德实践,越隐蔽的地方越显现。另外,比起“不拘小节 ”,我更赞同“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的认真态度更彰显一个人沉稳的心性,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无论事情的大小都会尽心尽力做好。
帖子八:楼主陈思杰 标题:礼坛[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发表楼层:652
帖子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将“礼”与“仁”的意义相联系,“仁”是主体内在的道德自觉,“礼”则是仁德之心的外化。社会生活中“明礼”、“行礼”,也就实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能践行“礼”不仅于外是稳定秩序之用,于内便是仁心的修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同时,孔子也将“礼”提升“道”的地位,即是说“礼”能够成为社会、人生的法则,《礼记》中有:“礼者,天地之序也。”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见,“礼”已经具有了丰富的意蕴,荀子也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国之命在礼”,“礼”的形上意义落实处便是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法度。
帖子九:楼主陈思杰 标题:廉坛[经典学习]五、持敬
发表楼层:44
帖子内容:
在朱熹的思想中,“敬字工夫”是重要的修养方法,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到“主静”的工夫,“无欲故静”,去除人心之私在静中省察,但是此“静”不同于佛老之虚无,为了区分开,朱子进而说“敬贯动静”、“持敬穷理”。“敬”有敬畏、笃实、诚意的内涵,“持敬”可以是心专一而不杂,存心养性以事天,最后能使人于外穷理时主一而不失方向。“敬”字工夫是在心上说,修养功夫并不只是静默不动的存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时时刻刻修养。“未发之中”为静,朱子也认为“性”于此同样是“未发”;“已发之和”为动,“情”则是发于外,“持敬”便是在静中养性,动中察情,贯彻于已发、未发的动、静之中。
帖子十: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十、孔颜真乐
发表楼层:377
帖子内容:
“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乐”处,不是以清贫无忧而乐,如此则有了乐的目的、对象,颜回是“乐道”,孔颜真乐即是指的一种理想人格、人生境界。道学宗主周敦颐提倡寻求“孔颜乐处”,修养之人需要以前圣为榜样,潜心笃实地涵养仁德之心,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普通修养者更应该努力追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日用常行中体道、践行道。周敦颐还说“志伊尹之志,学颜子之学”,这同样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中“内圣外王”的境界,周敦颐本人也如此,他为官刚正清廉,内心仁德无私,他说“大其心则泰”,“大”即超越了世间功名利禄,只是一颗纯然至善之心,内在精神世界的丰满则使人自然而乐,没有乐的对象,这是与物为一、与道同体的境界。
帖子十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六、道与艺
发表楼层:65
帖子内容:
在庄子思想中,“技术”即“技艺”,这在他认为于“技”不是工具对他物的加持,而是一种“道”之运用的艺术。《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就很好的说明“技”与“道”的关系。庖丁有优秀的解剖技术,但是在他看来,一个好厨子不在于对刀法技艺的掌握,而在于对“道”的理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因此解剖牛时,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牛身上蕴含的“道”,不要用刀片对着牛的骨头和肌腱,而是要从旁边路径入手,切入牛骨和肌腱之间的间隙。“道”为“技”的纲领时,行是只是将道之大德展现出来,是道之艺术的显现,庖丁说他几年之后“目无全牛”,此时的牛不再作为对象,而是人与牛与刀不分彼此,与道为一,解牛过程完全是道之自然流行,畅快而自然。可见“道”的艺术境界,便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帖子十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五、善美合一
发表楼层:172
帖子内容:
庄子将“善”与“美”提升倒了“道”的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时的“大美”不同与人世所认为的形色之美,而是指“道”的层次。“道”自然而然,“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体流行与万物,使物各得其所,庄子也将其称之为“天籁”。“道”无声无臭,“天籁”也如此,但是世间一切声音都由此产生,“人籁”虽美,却是个体的、有限的,天籁无限,代表的是天地间的大美,而圣人则能“原天地之美”,回归自然而然的状态。庄子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即是“道”的境界。
帖子十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发表楼层:405
帖子内容:
儒家的哲学思想终是要落在实处,成为为人处事的要求和标准,因而儒家哲学也是实学,强调内圣外王之道,即是有着对形而上世界的理论,其落脚处不离开现实世界,所以修养之人也需要具备时间精神,不使得所学落入空无。王阳明有“随地指示良知”的观点,王龙溪有“着衣吃饭,无非实学”的观点,湛若水有“随处体认天理”说,陈白沙赞同湛若水的观点,认为“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天理自然而然,发用流行在世间,即在日常生活中,“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与道为一,一言一行合乎道,圣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而普通人的日用常用中就隐含着道,只是有时候不自知,“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日用即道”的思想主张人在实际生活中体道,这是生命体验也是主体的自觉投入,在生活境域中的“道”就是活生生的生活本身。
帖子十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经典学习]七、智的价值
发表楼层:335
帖子内容: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便是一种智慧,而只有诚意正心的修养者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样,在苏格拉底那里,认清自己无知是真正的智慧,比起卖弄知识却才疏学浅的人,他诚实地吐露自己不具有智慧,他既具备审查他人缺点的知识,又能洞察自己无知,他已经站在较高的知识领域进行审察,诚然,他的无知是智慧的表现,而如政客、诗人,他们的无知是真正的夜郎自大。“无知”即“明智”,这种“明智”不是简单的“知道自己无知”,而是一种整全性、自明的知识。
帖子十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发表楼层:406
帖子内容:
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写到:“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他的用意,是反复指出,“物理”不是与生活无关的抽象哲理,而是来自内心的道德规范。王阳明的学说中,不仅不离实际生活,而且他十分重视“行”的作用,“日用间何莫非天理流行”、“物即事也”,这个“事”,就是指在事上磨练,人只有在道德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切身体察,阳明心学的简易之处也在于他不提倡学者埋头于纸堆里,搞繁琐的训诂工作,融入日常、在实际生活中用生命体验天理,这是他的为学简易处。
评价:从作者的阐述中,能看出作者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理论积累,在分析中华文化义理的时候能熟练地结合中国哲学中的相关知识一起分析,行文连贯、有逻辑。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