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2016级
姓名:张雨
学号:2016021336
联系方式:17853253176
总坛:三、395
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最突出表现在对学生推行经典教育。中华经典是一切学问的根,是一座智慧宝库,是文学、历史、哲学等的源头活水,也是做人做事的指南。了解经典,就为做人做学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进行中华经典教育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提升学生人格品质,因为经典就是最好的德育教材,那是古圣先贤从天地人生间最深处体悟出的至理真言,经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经过几千年无数个政权、家族、个人的成败反复检验的。
中华经典的学习和践行不是短期哗众取宠的教育,而是日积月累的长期养成教育,是一种学生人品的扎根教育,需要恒久地推行和努力。可以将中华经典的学习推广到全校学生中去,推广到专业学习中去,每一门学科或专业都有它最有价值的经典,从每门学科或专业的经典开始学起,能让学生避免很多走弯路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率地掌握每个学科或每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朱子治家格言里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习近平主席全面总结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将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根种在学生心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既能“为往圣继绝学”,又能“为万世开太平”。
仁坛:一、886
“仁”作为最高范畴,其核心含义是“爱人”。或者说,关怀人、尊重人,即“爱人”乃“仁”之“本旨”。就“仁”的文字结构来看,是由“人”、“二”构成的,指两个人在一起。由两个人在一起,孔子进一步抽象,赋予其以“爱人”的道德内涵,并将其置于诸德之上,从而成为普遍性的最高范畴。基于此,孔子一生以关怀人、尊重人为立身之本。典型的事例是他闻知马厩被烧后的反应。《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因此,孔子反对人殉、人牲,而且反对用土俑、木俑以为牺牲,甚至以“无后”来诅咒“始作俑者”。《孟子》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实际上,孔子对“仁”的核心含义有诸多论说,只不过未以定义的形式界说而已。《论语》又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对此,《韩非子》的论述可作为孔子思想的注解:“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当然,以“爱人”为“仁”同时引发了两个方面的关联意义:其一,“爱人”即意味着“不爱鬼神”。因此,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其二,“爱人”即意味着“不爱物”。因此,孔子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孔子的思想来看,这两个关联意义反过来更强化了“仁”之为“爱人”的含义。
仁坛:五、575
具体来讲,“仁”面对现代生活,经过诠释所有的现代价值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仁”具有个体道德价值,此由“仁”之“爱人”的核心含义所得。所谓个体道德价值,是就“仁”作为内在德性而言的。“仁”的核心含义是“爱人”,或曰“仁”之“本旨”为“爱人”。毋庸置疑,“爱人”之“仁”在现代生活中亦有普适性,因为它揭示了人具有区别于禽兽的道德属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因此,凡是人皆需“以修身为本”。诚如《大学》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所谓“修身”,主要是指作为“内圣”的道德修养,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由此“内圣”,才能有作为“外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质言之,道德修养是整个人生实践的起点,也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关注自己的道德属性,进行日常的道德修养,乃是人之为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显然,由此来讲,“仁”有助于消解现代生活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其二,“仁”具有社会伦理价值,此由“仁”之用为“忠”和“恕”所得。人类生活的显著特征是为了生存而组成社会组织。对此,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生不能无群……”其实,之前孔子对此已经首肯,因为其论定“仁”为“爱人”正是以此为前提的。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说:“仁字乃由两部分构造,其一为人本身,另一则表示众多而为社会之意。”正因如此,才有所谓“仁”以“爱人”为本,也才有以“忠”和“恕”为用。质言之,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必须考虑社群的秩序,而此即为社会伦理的范畴。具体来讲,现代生活之人伦虽很复杂,但依然可归结为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上下五伦。面对这五伦,人之行事亦不外是“忠”和“恕”:一方面,“积极地”将己之所欲施于人,此为“忠”;另一方面,“消极地”将己之所恶不施于人,此为“恕”。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即孔子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毋庸置疑,由此来讲,“仁”有助于提升社会伦理水平。
其三,“仁”凸显了人类的自觉精神,此由“仁”之践履原则“克己复礼”所得。按照孔子的理解,“仁”和“礼”是一致的,否则就不会有“克己复礼为仁”之说。不过,要达到“仁”,关键在于“守礼”,而“守礼”的关键在于个体的自觉。也就是说,若自己不追求,不努力,不仅无法“守礼”,“仁”的目标也将等于零。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具体来讲,“克己复礼”需要将“守礼”落实于日常生活,“视”、“听”、“言”、“动”均须“守礼”,而“守礼”的关键在于主体之自觉。对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正是在此意义上,儒学被称为“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因此,对于现代生活中的公民来说,可怕的不是其不具备“仁”,而是其丧失了追求“守礼”的愿望,丧失了对“克己”的自觉。显然,“仁”所凸显的自觉精神不仅是化解道德虚无主义的关键,而且是提升社会伦理水平的关键。
义坛:一、529
“义”作何解?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曰:“义”者,“仪”也;二曰:“义”者,“善”也;三曰:“义”者,“宜”也。
“仪”说者认为,“义”原意是仪表,是人的外在形式,《诗经》曰:“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大概从那时开始,人们逐渐把外在容貌行为的“仪”演变成内在的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义”。
“善”说者认为,“义”就是善,指人走正路,不走邪路。《孟子·离娄上》记载:“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所谓“人皆有所不为,达于其所为,义也”,是说人都有不应当干的事,知道了这一点,就要去做应当做的事,这就是“义”;反之,做不应当做的事就是“非义”。例如,《孟子·尽心上》曰:“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同时,“义”也要求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不当者(非义)报以羞耻和憎恶的态度,所以又说:“羞恶之心,义也。”朱熹注:“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可见,“义”的一般含义,就是要求区别行为之当为和不当为、善和恶,从而去做当为之事、善事,不做不当为之事、恶事。
“宜”说者认为,“义”就是“宜”,就是指公正的、合理的,即裁判事物,使各得其宜。《中庸》说:“义者,宜也。”“裁判万物,使之合宜也。”“义”的这一含义在春秋时已较明确。《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说其弟太叔段所居京城地过百难(亦曰三百方丈),不合“先王之制”。《庄公二十二年》说:“酒巳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国语·周语下》也说:“义,所以制断事宜也。”可见,春秋时所谓“义”,即行为适宜于“礼”,或断事适合于礼,所以当时的史书上“礼义”并举。《国语·周语上》指出:“行礼不疚,义也”。于是,“义”作为宜于“礼”的道德要求,其一般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制,达到“义节则度”,它的作用就在于“所以节也”。可见,“义”作为道德规范,在春秋已被广泛使用。
孔子主张社会要崇尚德性,而“义”是人实现德性的途径。《论语·述而》载:“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孔子有时也将义作为“德”来使用,例如,《论语·子路》曰:“上好礼,则臣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孔子认为,个人的得失利害,应受义的制约。《论语·季氏》所谓“见得思义”,就是指遇到有所得之时,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不要见利忘义。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礼坛:一、93
孔子关于“礼”的精神内涵,可分述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礼仪形式。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这些礼仪涵盖了伦理、社交、外交活动等诸多方面,与当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仪的,他同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以及教育儿子学“礼”的言论,足以反映这一点。《论语·乡党》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孔子从日常活动到朝会、出使时的种种守礼行为,充分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对礼仪形式的重视。物易时移,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已经相去甚远,古代礼仪形式的内容大部分已失去实用价值,但是伦理方面(婚、聘、丧、祭)有很多还是以民间风俗习惯的形式保留下来,而社交和外交礼仪,或是经过变革以新的面貌出现,或是为西式礼仪所取代。
2.政治制度。“礼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两个重要原则,即“尊尊”和“亲亲”。所谓“尊尊”,就是按照社会等级,要求低贱者尊崇尊贵者。“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即所谓“事君尽礼”。但孔子并不像后儒那样要求盲从君主,他认为臣下的忠心是以君主的守“礼”为条件的。所谓“亲亲”,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而要维护这种“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的人,在包括从车马服饰到钟鼎盂盘等的器物使用上,都要在大小、质地、形制、数量等各个方面加以区别。这种维护等级制与宗法制的“礼”,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灭亡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3.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可以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在孔子看来,常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君子”。所谓“君子”,是“尚德”的,他们“一切以仁爱为出发点,所以又能表现出忠、信、恭、敬、惠、义、礼、逊以及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贞而不谅、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种种的美德”。礼的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可以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统治者守礼,就不会荒淫恣肆;老百姓守礼,则不会犯上作乱。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4.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王民先生认为:“古代对于好学求知的人,便说‘好礼’,……古代对于求教于别人,便说‘问礼’,如孔子问礼于老聃,……古代对于很有学问的人,便说‘知礼’”,这是把表示特定含义的“礼”泛化应用的表现。与此类似的,还有用“礼”来代表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孔子常说的“夏礼”、“殷礼”,就是指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和整体文明,而不仅止于礼仪、礼制的层面。
礼坛:三、811
“礼”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感化个体心灵、陶冶思想情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等层面。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究礼貌、注重礼节、礼待宾朋,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为我们民族赢得了极好的声誉。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破坏、社会的动荡以及价值理念的混乱,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为全民族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以致造成了如今国人不尽知礼,乃至面对纷繁复杂的礼仪形式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这一点,无论大陆还是港台的知识界、教育界、大众媒体都曾指出过。在台湾,南怀瑾曾经感慨道:现在我们中国人,见面施礼的动作,不知道是哪一套了;在香港,某些游客举止失礼、行为不雅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在大陆,城乡种种不懂礼貌、不守规矩、率意而为的人和事更是每每令对国民素质寄予厚望之士痛心疾首。需知,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个基本的前提便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广大社会成员都能成为脱离低级趣味、拥有爱心和奉献精神、明礼诚信的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通过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就这些方面而言,孔子关于“礼”中的不少主张和思想主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汲取。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加剧,阶层对立、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也不断加深,一部分人地域歧视、学历歧视、财富歧视积重难返,另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报复心理愈燃愈炽……凡此种种,都表明社会转型时期风险的加剧,需要通过包括礼俗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的综合使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现代社会应由官方参照古今中外礼仪规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推出系统而简约的新礼。对于个体来讲,通过道德教育、成人礼、婚礼、丧祭之礼等感化其心灵;对于社会来讲,通过制定公众在家庭、学校、社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规范,使各年龄段和各社会层次的人们在人际交往等活动中都能有所遵循。果如此,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智坛:十一、182
“智”与“知”通,基本含义是聪明、智慧和明智,既指认识上的能力,又指明辨是非、善恶、真伪的素养与才能,在孔子那里更主要是指后者。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教育人要“知礼”、“知仁”、“知人”、“知政”、“知命”、“知言”、“知道”、“知义”、“知过”等,其目的是保证道德行为(仁)适中合度。依据这种界定,“知”的这种功能便在于把握仁义等当然之则,并在行为中自觉地加以贯彻。由此出发,孔子的“知”不以自然事物及其规律为主要对象,而是突出“知命”、“知礼”和“知人”上。“知人”往往压倒“知物”。他使“知”的范围变得片面化了,或者有意窄化了“知”的含义,这就使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始终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
智坛:八、196
“仁”和“智”两者是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知”为“仁”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孔子说:“知者利仁。”“知”是实行仁的手段或必要条件。如果对“仁”、“义”、“礼”、“忠”、“信”、“孝”、“敬”等伦理道德没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没有自觉的仁德。他充分肯定“知”是人的行为的前提:“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所以,孔子说:“未知,焉得仁?”以知为仁的必要条件,意味着强调道德行为应出自于心里的清楚明白或理性自觉。“知”则确保行为在为善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即“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其次,“仁”也为“知”提供方向上的担保和支撑。按照孔子的设计,“仁”确保主体的行为坚定不移地朝着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即“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称“中庸”是道德之极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般人很少能够达到中庸至德,是因为不能将“仁”、“知”两者完满地结合起来,所以不是“过”就是“不及”。办任何事情,只要“仁”与“知”结合的好,才能恰到好处。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就连买房,择邻而居,也要“仁、知”合一。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处不选择仁者为邻居,也谈不上聪明智慧。
总之,“仁”、“知”的统一,才能保证我们干任何事情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信坛:二、878
“子张问行,子曰:‘主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之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忠信是一个人是野蛮或文明的标志。以上三句引语,说明“信”德在孔子那里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的标志。与此相近,在孟子那里,“信”是人与禽兽区分的标志。“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在孟子那里有人伦、仁义道德是人与禽兽区别的地方,而讲信,正是人伦之一。
孔子讲君子要讲信。尽管孔子有“君子贞而不谅”,有君子不拘泥于小信,但讲君子必须讲大信。“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言思忠”即要真诚无欺,君子言行一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勿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要以“忠信”为主要道德。“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可见忠信是君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则讲:“君子不亮,恶乎执?”君子不讲诚信,怎能有操守呢?(然则,孟子从总体上讲是“惟义之所在”。)孟子甚至讲“仁义忠信”是一种自然爵位(天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要以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必亡之而已。”天爵,即道德高尚的自然爵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可见“信”德的精神价值之高,是君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忠坛:一、494
“忠”有如下内涵:
1.“忠”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之道。其具体要求是诚而不欺、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等。如《增韵》训“忠”为“内尽其心而不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行”时则说:“言忠信,行笃敬”;在回答樊迟问“仁”时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在回答子张问“政”时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回答子贡问“友”时所说:“忠告而善道之”。《孟子·滕文公上》则有“教人以善谓之忠”等。这些表述都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如《国语·晋语》中所说“忠自中”(韦昭注:自中出也)。凡是忠心为他人的思想言行,皆可称之为“忠”。但若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屈服于武力和权势的恭敬顺从,不能叫做“忠”。曾子一日三省其身,其中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即为他人谋划,帮助他人。同是“为人谋”,有的是全心全意;有的是半心半意;有的却是虚情假意。曾子内心自省、反躬自问的做法,说明了“忠”是发自内心而又外化为语言行动的。所以,“忠”是尽心与尽力、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2.“忠”具有规范公私伦理范畴的意义。作为尽心尽力尽责的“忠”,从其出现之始就带有“公”、“私”之别的意义。先秦典籍中谈到“忠”,不少地方都与“利公”、“利民”相联系,包括君与臣的言行,而不是专指臣事君的道德要求。如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无私,忠也。”“以私害公,非忠也。”“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等。这些表述明确地提出了君与臣的各自职守,其主要精神重在公正无私、利民尽职。《忠经》把这些认识概括为“忠者,中也,致公无私”。说明“忠”的具体价值取向是“致公无私”。“忠”规范公、私关系原则的这一积极含义,在传统中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现代社会所承袭。
3.“忠”在先秦时期还指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行为,是约束君王政治行为的道德信条。《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季梁的话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这是要求统治者为民谋利、造福于民。《管子·幼官图》说道:“躬行仁义,极忠用信,则王。”把忠信作为为政之德。可见,“忠”亦是君主诸侯应具备的德行。统治阶级对老百姓也要求“忠”,是和上述“忠”的“利民尽职”、“致公无私”等意义紧密相连的,也是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一种体现。“民本”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先秦文献《尚书》、《论语》、《孟子》、《荀子》、《管子》等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民本”思想实际上就是“重民”思想,是重视和承认百姓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承认和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价值、意志的思想。统治者为政,以民为本,恭行仁义,取信于民,为民造福,就是“重民”,就是对人民的“忠”。
4.“忠”也是民对待国家的态度和行为。“忠”的这一含义在《左传》中有较多的表述。如晋大夫赵文子说:“临患不忘国,忠也。”晋国大夫荀息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在困难面前,能够先想到自己的国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知道了就义不容辞地去做,这就是“忠”。《战国策·赵策二》所记“忠不辟危”;《荀子·臣道》所记“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等,也都表达了这一含义。可见,在先秦时期,“忠”不仅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还包括了个体对待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孝坛:十一、392
“孝”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其中,孝养和孝敬是最为基本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战国策·楚策》记载:“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这表明了孝养和孝敬是“孝”的基本内涵。孝,首先应当做到赡养父母。但仅仅做到了“养”,还不一定就是孝。因为,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赡养行为。《论语·为政》篇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认为,孝表现为不违背父母愿望,不常使父母担忧,要敬重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等。在孔子看来,孝的本质在于“敬而能养”,只有衣食之奉养而无人格之尊敬不是孝。孝而不敬,行之不远。孝敬父母,不仅要孝养,即给父母以衣食供奉,满足其物质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孝敬,即尊敬父母,满足其精神需要。如果对父母养而不敬,就如同养畜牲(犬、马)一样。只有既养又敬,才能把养父母与养畜牲区别开来。的确,赡养父母和尊敬父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对待父母,只敬不养难为敬,养而不敬伤其心。可以说,养是孝的前提,敬才是孝的本质。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孝养和孝敬统一起来。
在孔子看来,孝不仅表现为孝养和孝敬,而且还表现为孝谏。据《孝经》记载:“曾子问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孔子认为,在孝养和孝敬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敢于孝谏。即面对父母之过,通过孝谏可以使其及时改过,不致陷于不义。正所谓“从义不从父”是谓孝,“从道不从君”是谓忠。可见,孝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孝。
孝坛:二、638
孝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值得现代文明社会大力发掘和弘扬。一个人天生自然地爱他的孩子,而一个有教养的人则爱他的父母。平时,我们不太会想起父母是因为父母还健在,经常会想起父母是因为父母已不在人世。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追悔莫及。与其死后的厚葬,不如生前的厚养。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一般而言,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奉献有余,而子女对父母的奉献不足。“水往下流”似乎是人的一种本性,而“孝”正是医治这种人性弱点的一剂良药。可见,将中国古代的“孝”伦理,引入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
爱父母,敬老人,既是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起点。爱父母,敬老人,既能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在当今的一些家庭中,出现了“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一切孩子说了算的亲子关系扭曲现象。“无违”成了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子女对父母缺少孝敬之意,对老人使用多、关心少。对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嫌弃甚至虐待。这种长幼地位颠倒的现象,不仅破坏了家庭和睦,而且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心理,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针对这种情况,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需要提倡孝道,进行感恩教育。以孝为先,循序渐进,向外扩展。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廉坛:十二、537
廉洁是指向社会公共利益和正义价值的一种道德情操,以及据此产生的道德行为和状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操守,它主要是针对有机会接近和已经拥有各种组织资源的公民,特别是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作为廉政的内在条件和根本保证,它与贪污腐败相对;作为当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文化价值和政治目标,它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一贯思想。据此,对廉洁内涵的梳理和概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直接析其语义;二是自其对立面反推;三是从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中寻绎。
据《辞海》释义,“廉洁”即清廉、清白。廉洁就是社会个体保持自身清白正直,以守真与守正来拒斥各种诱惑,防止为外在环境所驱使、玷污和变质。廉洁的本义是指行动主体一方面“公利”,能够节制私欲去除私利考量,行为唯义所遵、不贪不占,自觉维护他人和公共利益,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另一方面,坚守“公正”,行为正当合理,所遵循的原则前后一致,诚信守诺、不偏不颇,平等对待所有人。
毅坛:十、169
孔子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现世,“未知生,焉知死”。他在阐述怎样使社会安定、民众乐业时,没有寻求任何神明扶助,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力可为的范围内。至于怎样处理生与死矛盾?孔子主张“杀身成仁”,认为这样的生命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舍生取义”,强调“存义”、“取义”是人生的最高欲望。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还进一步指出,生命是人所珍贵的,但是不该用卑鄙的手段去苟且偷生;死是人所厌恶的,但是为了正义也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去躲避祸患。这种以义为贵的思想是每个人所固有的意识。
孔子、孟子、荀子都关注人的生与义问题。在通常情况下生与义并非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欲生者可以欲义,两者可以兼得。但在特殊环境里,生与义发生冲突而无法兼而有之,人们在两难中择其一时就应当舍生取义。历史上贤达之士都把牺牲生命而“成仁”、“取义”看作是维护民族与国家利益的高尚行为,从而使人格得到了升华。换言之,“舍生取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实现人生永恒意义的正确途径。
和坛:二、730
儒家的“中庸”与我们现在的“和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中庸之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今的“和谐社会”。
和谐标志着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而中庸是强调行事时把握正确之点以便对问题处理得当,二者的理论重点和内在属性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和谐状态是人们努力要达到的目标,而中庸是实现和谐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这是二者的不同之点。
然而二者还有相似、相依、相渗、相趋之点。首先,为了保证处理问题的正确性,中庸也需要研究事物间的关系。每个部分、每个方面的度,只有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从整体和谐的要求出发,才能把握;尤其要对事物两极(过与不及)进行分析研究以后,才能判断并选取其间的正确之点。其次,和谐也要研究“度”,事物要达到和谐,它的各部分、各方面之间就必须保持一种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规定了它们各自所应有的“度”。况且,和谐本身就是对失和、失衡、失序、失度等不良状态和错误倾向的否定,表明和谐具有对正确性进行追求的本性。再次,各种相异的要素之所以能够相“和”,并非是盲目的、混乱无序的拼凑与混和,也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合,而必须以某种正确性为其内在的标准;而中庸所要达到的正确性则提供了这种客观的标准和恰当的方法,使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都能达到“中”的状态,都能在“度”的规范下健康地运动和发展,从而事物才能实现总体上的和谐。总之,“和”作为关系结构体现事物的表层状态,“中”作为理性精神内藏于事物深层之中;“和”是“中”的目标和结果,“中”是“和”的前提、灵魂和保证;无“中”便无“和”,求“和”需要“中”;“中”与“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和谐便是“中”与“和”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所以,儒家讲和谐必讲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评价意见:能结合所学,联系实际,且作者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这值得称赞。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前进,深化且扩展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