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3级
姓名:张雅梦(中华义理网账号注册名:may)
学号: 2013221115110019
和坛九:心灵清静,315
佛家有句禅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其大致意思是: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归为一条生存法则,即:不动心。
人生在世,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许多多的诱惑,而这些诱惑往往都是些糖衣炮弹,华丽的外表背后却暗藏杀机。那么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危机,我们如何才能规避风险保全自己呢?答案就是:不动心。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台天平,稍微一动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只有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才能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寻求一份安宁。其实要想做成一件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将外加于心灵上的那些浮躁、功利等杂念统统剥离掉,留下一颗空灵而纯粹的心灵,单纯的去做事去做人,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其著作《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之优和个人之得而喜 ,也不因外物之劣和个人之失而悲。也就是说,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其实说到底还是在告诉人们遇事要“不动心”。我想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拥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雅致人生吧!
孝坛十一:孝,338
“百善孝为先”。提到“孝”,我们总能感知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孔老夫子教导我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是孝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俨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孝”也有“尽孝”和“愚孝”之分。《二十四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郭巨为了不使养孩子和孝母亲相冲突,便和妻子将儿子活埋,幸挖出黄金,幼子才得以活下来。郭巨埋儿的典故,一向被视为愚孝的典范,但现当代“愚孝”的例子依然数不胜数。而今有多少人,无奈于孝,便要放弃非传统的职业;无奈于孝,便要门当户对去相亲;无奈于孝,便要在最当拼搏的年纪成家生子,甘当房奴车奴。很明显,“愚孝”虽然也有“孝”,但早已与“孝”的真正本质相去甚远。愚孝不同于尽孝,于传统和道德而言,我们必须承认父母的生养之恩。但父母的付出与奉献,不该是付出成本的“盈利”,我们不能为了孝敬父母而不择手段,去做一些违反社会道德原则违反自己本心的事。
而对于“尽孝”,似乎在当今社会也受到了挑战。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在孝道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的观念如今就陷入了窘境。是该为了孝敬父母留在他们身边还是该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远走他乡?在这个强调自我、平等、自由的时代,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后者并以远游也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尽孝为理由。其实,远游和尽孝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着的,我们要做的是要辩证的对待这一传统观念。
所以在践行“孝道”时,一方面我们要区分尽孝和愚孝,不要让传统文化变质为自身的负担,让愚孝束缚了人生步调;另一方面,我们不要为了“尽孝”而“尽孝”,“孝”应是真情的流露,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表现。为父母尽一份纯粹而朴实的孝心吧!
廉坛一:贪欲之害,275
人有七情六欲,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可谓人的本性。同时人也有理性,有控制欲望的理性。正常的适度的欲望是被接受和理解的,比如人的生理欲望。而过度的欲望则是需要被克制的。
过度的欲望就是贪欲,人的贪婪之心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对金钱的贪婪、对美色的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等等,现实生活里由于在“贪婪”之心的驱使下而走向犯罪的例子数不胜数。胡锦涛同志曾告诫各级领导,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三句话是对于各级官员同志式的教诲、警示性的戒勉。我们总是在讲“贪官”,官员之所以加上了“贪”这个字,就是因为其没有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欲望。我国古人一直倡导“清心寡欲”,这对当下处在急功近利社会的人们极其适用。“寡欲”不是让我们去掉欲望,而是让我们运用人的理性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人可以运用理性来控制自身的欲望,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灭人欲”并不是要扼杀人先天的正常的欲望,而是要去除那过度的无节制的欲望。
贪婪之心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在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人往往是丧失理智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人可能会因为一个欲望的满足而得到短暂的快乐,但这短暂的快乐很快又会被追求新的事物的欲望所掩盖掉。我们会假想着那个新的事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快乐,于是不但现有欲望的满足带给我们的快乐没有了,还会使我们陷入到对新事物欲望还没有满足的痛苦当中去,这样一来,如果不加节制的去追求欲望,只会让我们陷入到暂时的满足——不满足——暂时的满足——不满足这样一个死循环中。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要想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就要学会控制自身的欲望,不贪不占,学会满足,懂得享受。
和坛四:情景相生,46
有首歌的歌名叫做“万水千山总是情”,可为什么要把“千山万水”的美景说成“总是情”呢?其实,“情”和“景”表面上看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词,实则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而这也正是我国古人作诗时为什么总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原因。
在“情”与“景”两者之间,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比如,当我们置身于九寨沟,领略其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感受其山水湖泊的无限美好,身体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熏陶,于是,我们由衷地发出感叹:真美!这种对大自然美的赞叹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外露。
其实大自然本身是无所谓美的,就其自身而言,自在自为,自生自灭,如同风来风去,花开花落。自然的山山水水本身都很寂寞,无言无语,直到有一天有人开始欣赏它,它们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世界的好坏、善恶、美丑这些价值判断也都是相对人来说的。当人见到自然景物时,就会不自觉地夹带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例子中的美感、也可以是忧伤、哀凉等其他情感。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而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因此,情与景间,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而至于触到的什么景,产生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
智坛四:创新精神,455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说:“不创新,就灭亡”。我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提到“创新”一词时也说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我们所见到的因为创新而走向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譬如为世界带来光明的爱迪生、发明方便面的安藤百福、打造淘宝开创B2B商业模式的马云等等。不难发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这些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礼记》教导我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陈云同志也告诉我们要“不唯书不唯上”。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更是十分重视“创新”,主张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也在极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可是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创新呢?当然并不是像喊口号那样的简单。创新需要我们有不随波逐流,敢于标新立异的勇气;需要我们有发现问题,突破传统的智慧;需要我们有坚持不懈,顽强奋斗的意志;更需要我们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尽一份力!
智坛九:知行合一,183
“知行合一”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现在大多人理解该观点时都将重点放在了“行”上,也就是强调“实践”的作用。认为我们不能只知道埋头读书学知识,或者夸夸其谈讲道理,而要将这些知识、思想、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与“行”相结合,因为古人教导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总书记也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但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这些人只看到了“行”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知”的价值。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是在强调“知”与“行”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如果“知而不行”,就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行而不知”,则十分莽撞,也不是真的“行”。知行是互相包含的,所以说“知行合一”。我们通常都是将思维活动看作“知”,将实践活动看作“行”。王阳明主张要将其二者打通,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所以我认为“知”与“行”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统一的关系。有人说:“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磨练。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
我觉得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给我最大的启示不是说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相结合去做一个真正道德的人,而是教会我在处事的时候不要莽撞——“行而不知”,也不要懒惰——“知而不行”,而应该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毅坛一、立志坚定,230
宣永光在《老宣放言录》写道: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其实就是在教导我们立志要如山般坚定。立志其实很简单,但难就难在“坚定”二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远大的志向,可现实呢?这些志向是否还是只停留在萌芽阶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在羡慕他人的成功,却不曾思考一下那些成功人士身上所具有的高贵品质,而立志坚定就是这些高贵品质之一。当看到天猫给出来双十一当天消费额破900亿的数据时,我们看到了网络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巨大冲击以及其所带来的惊人的经济效益,赞叹马云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强的预知能力,羡慕他一跃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马云创业背后的艰辛。从立志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到最后阿里巴巴能够与国外的Yahoo、Amazon 、eBay 、AOL比肩,其中的艰难只有马云最清楚。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遭到多少人的白眼和排挤,马云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志向从未动摇,这也是支持他一路走来的巨大动力。由此可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并坚定不移的付诸行动,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么重要。
反思一下自己,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真正的坚持去做一件事。我总是在遇到困难后就立刻改变或者干脆放弃最初的目标,安慰自己说目前能力不够或者可能自己不适合做这些事,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我总是渴望成功,却又常常半途而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下来的毅力。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努力做到“立志坚定”,培养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坚毅的品格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并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信坛二、信的价值,69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老夫子把个人信用看做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所以,《论语》里又说:“民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由此可见,“信”在古代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其实不止是古代,近代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更是急切呼唤“诚信”的回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制假售假,鸭肉摇身变成“羊肉”和“牛肉”;违法添加,“瘦肉精”冲破“十八道检验”;业绩造假,将亏损做成盈利,欺骗股东;虚假宣传,借明星名人效应欺骗消费者等诸多不诚信事件时有发生。“信”这一美好品质早已被金钱、利益所掩盖,所以“诚信”这一品质在当代社会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从个人层面来说,“信”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国家角度来讲,“信”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而“信”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因为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孝坛七:事亲以礼,82
《弟子规》教导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呼喊子女的时候,子女要立刻答应或迅速做出反应;父母吩咐子女、交代子女做的事,子女要赶紧行动,尽早完成,不可懈怠;父母教育子女时,子女应当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责罚,批评子女时,子女应当服从接受。其实这正是“事亲以礼”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省去了古人晚辈见到长辈时跪拜行礼等一系列繁琐的礼节,但其内在的精髓我们还是应予以继承和发扬的。在我的理解中,“事亲以礼”最简单也最基本的表现应是晚辈对长辈应有的起码的尊重。毋庸置疑,对于我们这些被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洗脑的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就更强调自我,强调自己的权利,当然子女就会特别想挣脱父母的束缚,也就会更加强调与父母间的“平等”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事亲不以礼”的现象。就拿“父母呼应勿缓”来说,现代人父母呼的时候,就有3种常见的应法:1,父母呼,视若无睹。非得再三呼,方才勉强应;2,父母呼,随便应,根本心不在焉,还在忙自己的事情;3,父母呼,粗暴应,“干嘛”“烦不烦”“没看到在忙吗”等等。很明显,以上行为连对父母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做到。
其实不管我们受到哪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也不管西方有多么强调“自我”、“平等”,但“尊重他人”是中西方文化中所共有的,当然他人中也包括父母。所以,我所理解的“事亲以礼”在当代来讲不是说要我们像古人那样对父母跪拜稽首、晨省昏定,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对父母起码的敬重和爱戴。
仁坛二:仁的来源,28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那么“仁”的来源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就在于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端,也可称为“善端”或者“善心”。
这里,孟子一方面肯定了“人性本善”,另一方面也解释“仁”的来源,即“恻隐之心”。同情怜悯的心,是本心中的“仁“的萌芽。我很赞成孟子的这一说法,正所谓“二人成仁”,“仁”应该是基于两个人的感情产生的。而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而这种感情应该是爱、是同情,是爱自己的同时也爱着别人,因为这样的爱才不会枯干。把别人也想象成自己一样,感同身受。我想这大概就是“仁”的开端吧。
智坛六:学习目的,320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学习?我当时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想取得好成绩,想让家人开心,想得到他们的表扬。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每当我不想学习时,我都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上初中时,我告诉自己,我学习是为了能够进重点高中;上高中时,我又告诉自己,我学习是为了能考进重点大学;进入大学校园后,我再次告诉自己,我要好好学习,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或许是因为专业是哲学的缘故,我想问题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加长远一些了。我时不时又会问自己:找到工作后,我还要不要学习?要,因为这样可以加薪升职或者还可以选择跳槽。那这些都达到了以后,我还要学习吗?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我学习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就像哲学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样一直困扰着我。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这种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我十分敬佩,可我知道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明白自己只有先实现了“小我”,才有能力去实现为祖国、为社会而读书的“大我”。
我最终在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中找到了答案,他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对!相信没有哪个人会拒绝去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我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我得到了多少荣誉、拿到了多高的工资、过上了多么奢华的生活,而是我是否因为学习而真正快乐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和坛发帖:对“善美合一”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得不关心生存境界。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生命的最高目的是造成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例如真、善、美”。不仅如此,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有别于动物社会的重要特征所在,因为“如果没有科学家,没有圣徒,没有艺术家,人类社会早就还原成动物社会了,没有圣徒,人类会陷入罪恶之中,没有艺术家,人类会陷入丑陋之中,没有科学家,人类就会完全停顿而且退化”。不同民族对待真善美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善美两者的关系,我并不认为是“善美合一”,而是“善消溶美”。
譬如在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中,“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区分,而“乐”则力求在其乐融融的温和氛围中以人人普遍具有的审美快乐来中和这种差别。“礼”与道德善相关,“乐”与艺术美相连,礼分乐和。但“礼”、“乐”实则均以“善”为目的,均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为宗旨。正如《乐记》所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并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治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礼乐文化的实质就是要使审美之乐服务于道德之善。尽管在孔子看来,美的圆满境界是“美善合一”、“尽善尽美”,但其审美原则依旧是艺术的道德价值要高于艺术的审美价值,这点从孔子对《韶》和《武》所进行的美学评价就可以看出来。《论语·八佾》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之所以尽善尽美在于《韶》歌颂了尧禅让政权的礼让美德,饱含了仁的精神。而《武》所赞美的却是周武王依靠武力从商夺取政权这一事实,违反了仁政,因此《武》“未尽善也”。由此观之,美仅仅是载“仁”、载“道”的工具罢了。
总之,我个人认为,在传统中国,美与善并非是“善美合一”的关系,而是“善消溶美”,只要以善为宗旨,做道德善的忠实仆人,艺术之“美”就算达成了。
智坛二:实践精神,301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马克思重点强调了“改变世界”,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也是马哲中最核心最根本的观点。不仅在西方,我国也有许多强调实践的名言警句,譬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还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避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成了当下极其迫切的任务。
我认为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务必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而不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死读书”。因为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个性特点,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我们顺利实现从个人“小我”到社会“大我”的角色转换,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准备;其次,中国大学的教育基本都是理论灌输,实践能力普遍缺乏,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首先应客观承认这个事实,在择业时,放低身段,求真务实,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学习的心态找工作,而不是追求高工资即所谓的面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毅坛九:超越生死,102
对于常识而言,“死”是人们无可奈何的宿命,所以人们平时总是倾向于对“死”保持沉默。其实我们都知道,不只是人,一切生物都本能地“恋”生“畏”死。但人之外的生物尚未发展出生死意识,所以它们的生和死都只能是任其自然,而人则有关于自己的“生死意识”。这种意识使人的心灵深深地受到震动而萌发并强化出喜“生”悲“死”的情感,激励起自己求生的意志用来呵护、延续、张扬生命,躲避、抗拒乃至超越死亡,并相应地亲近、利用、创设一切有益于“生”的东西,仇视、破坏和消灭一切有助于“死”的东西。人类是这般“贪生怕死”,又怎能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呢?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释道三家大都为人类建构出了一个包容同时也安顿人的生死的“终极存在”,这个终极存在或者是儒家所讲的生生不息的“大生命”(“神”、“宗族”、“天地”),或者是道家所指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或者是禅宗所讲的某种不生不灭的理想“常境”(“涅盘”)。这种终极存在让人们相信,对于个体来说,固然有生死,但对个体所从属的那个终极存在来说,就并没有真正的“生”“死”,也就是没有真正的“不存在”(无)。这样一来就有助于个人从一己之“小我”提升到人类乃至宇宙之“大我”,而“大我”的境界就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个人虽然重视自身的生死,但有生不求、有死不避,因为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生、消除更大的祸患。所以“超越生死”不是不怕死、不畏惧死亡,而是个人能够从一己之“小我”提升到人类乃至宇宙之“大我”,既能执着生命,又能达观生死。
义坛七:爱护生命,622
今天走在校园里,望着满地金色的落叶,不由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生命。有人说:“落叶飘落瞬间,是天空最美的一道景象。”它确实很美,但美得凄凉,因为在我眼里那是一道生命的痕迹。落叶,就意味着生命的凋零。叶子,先用绿色渲染了整个世界,最终,又不得不飘零在秋天的童话里。
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从青葱岁月到盛世年华最终再到人老珠黄,我们谁都无法回绝死神的召唤。人莫名其妙的被抛入到了这个世界,身不由己,所以才会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终极三问。其实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努力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可现实呢?学生为了玩游戏通宵上网,可以几天几夜不吃饭,大人为了谈生意签合同,陪领导喝酒喝到休克住院,此外还有酒后驾车、吸烟、吸毒等一系列漠视生命的现象。难道这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生命的可贵吗?其实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失去过,所以才不懂得去珍惜罢了。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在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我们生病了,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孤独了,才懂得朋友的重要性,我们无依无靠了,才明白家人的重要性。所以,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
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毕竟人这一生只活这一次。有一种活法叫做“向死而生”,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既然我们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其他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何不微笑着在这个世界潇洒走一回呢?所以爱护生命,善待自己吧!愿每个人都能不白活这一世!愿每个人都能“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3级
姓名:张颖
学号:2013221115110030
1仁坛一 711#
“仁”在《论语》中多次被提到,所以孔子的学说又称“仁”学,可见“仁”的重要性。仁,从人从二,即是说“仁”是内涵于人和人的交流之中的。孤立的人不去接近他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仁”,所以为“仁”者需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关注爱护他人,这也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除了“仁者爱人”外,孔子还有一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相较“爱人”更加具体细致地说明了“仁”的问题,即克制一己私欲,使自己所行之事都合乎于礼,这样便可算作“仁”了。着眼于实际生活,倘若我们能够做到不唯我独是,关心他人就如同关心自己一样,并克制自己的不恰当欲望,想必就很接近“仁”的内涵了。
2仁坛九197#
我认为在通向“仁”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是——要有为仁的信念。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可能很多人对这句话都很疑惑,“想要仁,仁就来了”,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想要优秀的成绩,想要满意的工作,但是优秀的成绩和满意的工作并不会因为我们想要就主动地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孔子的这句话是要说什么呢?我想孔子是要借这句话表达“求仁之心”的重要性,在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之前,必须首先要有做的决心,如果连求仁的信念都还没有的话,何谈达成“仁”呢?孔子作为圣人大家能够欲仁则仁,我们可能没有孔子那般的聪慧透彻,但是迈向“仁”的第一步必定是心中存有对仁的追求。如果只有决心没有行动是决不会成功的,但只有在产生了对“仁”的渴望后,我们才会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仁”。
3仁坛九198#
如何践行“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列出了很多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范例,如被称为黄金法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等等一些践行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具体可行,可实际上真正实行起“仁”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以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例,寥寥四言很多人都能熟记在心,但这16字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人人都有猎奇心理,碰上新鲜事或热闹事总是想挤进人群瞧瞧发生了什么;耳朵则不会因为我们不想听不愿听就自动关闭接收声音的功能;“大嘴巴”是人人都讨厌的,但是独自保守秘密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在与人的交谈中人们很容易就会“不小心”地说出不合礼节的言语;如果以上三种都很难做到的话,“非礼勿动”也就无从说起了。眼好奇,耳难控,口难管,这三者都表明了行仁很难。除了身体层面的难度之外,心里面若没有对“礼”的正确理解和诚心遵循,实行起“仁”来往往会叛离“仁”的主方向甚或反其道而行之,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孔子重仁,同时也重礼,如果所言所行于礼不合,那就不能称之为“仁”。历史长河流经了多少千人万民,见证了多少朝代兴亡,能够大浪淘沙为我们铭记的“仁人志士”又有多少,不得不说,为仁者,难矣。
4仁坛三 713#
仁和爱之间绝对不是孤立无交集的,在我看来它们之间应当是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颜渊》篇里有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我以为“仁者爱人”是仁与爱在个人身上统一相融的最好的体现,行走人世间,心中怀有仁义之心,同时亦有爱人之情,言辞溢出处,为人处事中,无一不透露出对他人的关爱,这样的仁爱双全之士,必定是为人所尊敬和喜爱的,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的君子人格。
仁的内涵丰富广博,囊括了爱的概念,所以仁者皆有爱人之心,“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但是爱人者却不一定具有仁的品德,因此细究仁和爱的关系,仁当是爱之根本。朱子有云,“以仁为爱体,爱为仁用。”就是说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以仁为发端的爱即为仁爱,它是善良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不掺杂私欲的爱。因为倘若我们爱人不是出于心中的仁心,而是出于金钱、名誉或者其他功利性的东西,我们的爱就不能称之为纯粹的爱,即使对别人做出一副关爱的样子,也是虚伪的爱、变异的爱,这种爱是为我们所不齿的,所厌恶的。比如在一段关系中,有人为了金钱放低身段去讨好对方,百般向对方献殷勤,看似很爱对方,实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之心,在这些人心中,爱不是目的,钱才是目的,这就是一种借爱之名行恶之实的行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爱不能脱离仁心而在,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恶果,唯有发端于仁心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爱。
5仁坛四 391#
在确立了“仁”的概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何为仁的对象。仁的对象不能仅仅拘泥于爱己,还应该去爱人。在处理爱己和爱人之间的关系时,儒墨两家稍有不同。儒家的仁的对象首先是爱自己,其次再由爱自己推及到爱别人,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如《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为先亲近自己的亲人,再发散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在此基础上,推及到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北宋王安石也认为爱人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他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就是说爱自己是仁的发端,在爱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推及爱别人。儒家的爱更多是一种亲亲之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这句就可以看出儒家更强调的是“孝悌”,仁爱根据远近亲疏而有了差别,是一种有差等之爱。
墨家仁的对象则是由人及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对待他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他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在墨家这里,更强调的是爱他人。墨子反对那种有差别的爱,主张无差别无等级的爱,他认为“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想要天下太平,就应当互爱、互利。从这个层面看,墨家的兼爱较之儒家的仁爱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仁爱或者兼爱,无论是爱人如己或是爱己如人,两者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都有着重要价值。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儒墨两家仁的对象主要聚焦在“人”身上,而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则需要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自然环境。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我们更好地保护保存自然环境,相反,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受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破坏。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我们需要把仁的对象由人扩展到自然万物,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民胞物与”,视“万物与我为一”的话,仁的对象就圆满无憾了。
6礼坛一514#
游历列国为讲学,三千弟子随其行。闻习韶乐不知肉,奔波一生只为礼。礼是《论语》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礼和仁相交相贯,构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思想。孔子周游列国传学散道,相传在游经齐国时,曾与齐太师谈论音乐,期间听到了悦耳动听的韶乐,因乐声太过美妙以至于很长时间里都尝不出肉的味道。孔子对于音乐如此痴迷,也正说明了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因为在古代音乐可称得上是礼的代表,礼乐无二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国,《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是我们日常的行为规范,在我看来礼的精神不外乎两点:在其位谋其事和待人以仁德。在其位谋其事不仅仅是狭隘地指做好本份之内的事,更是指要遵循特定的礼仪规范,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位于上者不宽厚,行礼之时不恭敬,出席丧礼时不感到悲伤,这就不是在其位谋其事,当我们身处特定的情景出演特定的角色时,能够遵守和我们的情景角色相适应的规范要求,这就是礼了;待人以仁德,就是指秉持着一颗仁人之心对待他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礼记》里也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一个人没有仁德就谈不上礼,礼就是予自己以谦卑,给他人以尊重。综合起来看,在其位谋其事侧重于外,注重的是个人的表现行动,待人以仁德则更重于内,强调的是内心的尊敬和诚意。若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就是真正的礼了。
7礼坛三 639#
礼作为行为处事的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无礼无以立身,国无礼无以治民。对于个人而言,礼可以养德正身,《论语》里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容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劳倦,只知道谨慎却不知礼,就未免畏葸懦弱,只知道勇敢却不知礼,就未免莽撞闯祸,只知道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未免尖端刻薄。尽管恭敬、谨慎、勇敢、正直都是我们所称赞的品质,但若没有了礼作为基础来支撑,这些品质就有可能招致混乱被人厌恶。有了礼的规范,我们的行为才有成为道德的可能,才能立于众人立于社会,所谓“不学礼,无以立。”
对于国家而言,礼致安定和谐。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政令教导人民,用刑法整顿人民,人民只是短暂地免于犯罪,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教化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道德加以礼教,便可使人心归服社会和谐,其效果远远好于以政令刑罚来整顿人民。礼于我们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如果没有礼,日常生活和社会都将陷入混乱之中,正如《荀子·修身》篇里所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8礼坛一 43#
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对一心想要复兴周礼的孔子而言,礼的规范是必不可少且必须遵循的。礼的规范在《论语》中俯首皆是,于乡党处,要做到“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在宗庙朝廷时,则“便便言,唯谨尔”;同大夫们谈话时,“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站立和行走时,“立不中门,行不履阈”;斋戒沐浴时,“必变食,居必迁坐”、“必有明衣,布”;吃饭睡觉的时,“食不语,寝不言”;坐时,“席不正,不坐”;在车中时,“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透露出孔子对礼的践行。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死时,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给颜渊办外椁,孔子不同意卖掉车子,因为曾经做过大夫按礼制不可以徒步行走。即便是为自己最喜爱的弟子办理丧事,孔子也依然恪守礼的规范。今天再看这些礼仪规范,未免显得太过繁琐复杂,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孔子提倡的那些礼制显然可操作性不强。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抛弃礼,礼的形式可以简化,但是礼的精神仍需我们牢记心中。
9义坛一 446#
义是一个含义很广的道德范畴,很难用几个字就将它表述清楚,但在我看来,义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正义,如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二是适宜,东汉刘熙在他的《释名》里这样解释:“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朱子也曾说:“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和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要想深入深刻地了解“义”,我们还需要将义和其他美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加以研究。
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我们称赞一个人行为处事优秀,其实是在夸赞他的行为符合某些道德要求,而这些道德要求之所以被我们赞扬是因为这些道德符合“义”的要求,义几乎成了各种美德之所以为美德的基础根基。仁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仁可能会导致懦弱;礼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礼可能成为毒害人民的思想工具;智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智可能会导致“高智商犯罪”;信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信会导致愚昧和盲从;忠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忠可能会转向“愚忠”;孝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孝可能会变成“愚孝”;廉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廉可能会导致无所作为;毅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毅会变为顽固不化和冥顽不灵;和不能脱离义,没有义的和容易生成一种表面上的和气。由此可见,这些为我们所提倡的美德,如果没有义的支撑,就有可能走向道德的歧路甚至反面,而义就是防止我们走向恶的那条道德底线。
10 义坛十 413#
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为集体考虑的,也有纯粹为个人的,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欲望,有些是造福公众的,为可取之欲;有些则是与社会规则相悖的,为不可取之欲。对欲望的满足就是对利益的追求,利益有交互性、复杂性,所以难免会和道德准则发生矛盾,因此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义利的十字路口徘徊。在日常生活中,义和利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穷民鄙人;也无论你是高风亮节,还是道德败坏,我们都需要思考义和利的关系,并按照我们心中认为的义利关系行事。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推崇的是“舍利取义”的价值观。《论语》里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中国社会里的理想人格,为君子者,必是认为义重于利;重利轻义的则被我们称之为小人,是为我们不耻的。但是想要拥有如君子那样的品性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利益的蛊惑下我们很容易越过道德的底线背信弃义。正如孟子在《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所谓的“生”就是一种利益,生命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义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当生和义产生冲突“两者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的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面对义利的冲突时,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正因为如此,那些舍利取义、弘扬大义的人总是被我们铭记赞扬;而那些见利忘义、贪图私欲的人却会被我们唾弃鄙视。
11 义坛十 414#
物欲横流多诱惑,道德大义在心中,污欲良善总相逢,利义抉择选其后。面对义利的冲突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但是人生就是不停地去选择、去取舍。人生的长度和价值不是由生命的长短来决定,而是根据其思想的力量来决定。取利之人的路途虽然平坦,但却短暂;取义之人的路途虽然坎坷,但却绵长。历史上见利忘义的小人虽多,但也不乏流传千古的舍利取义之人。
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被俘之后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招降和威胁,选择了慷慨赴义,他为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拳拳爱国之心;维新志士谭嗣同不惧生命危险,抨击当权者的腐败,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后不幸变法失败英勇就义,他为我们留下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之音;在抵抗外辱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数不清的革命烈士,他们意志坚定,革命之心绝不动摇,涌现了一大批像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这样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从容赴义的英雄。将目光拉回到近代,越来越多的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虽然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见利忘义之人,行着损人利己之事,但是至少,我们自己可以在优秀道德品质之人的指引下,以心中的大义为原则,努力做到不为欲望所控制,不为利益所蛊惑。
12义坛八 107#
朱熹那句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千百年来被人们批判为是道学家的虚伪之言,然而朱熹的本意并不是主张完全压制自己的欲望,杜绝感性生活,这里灭的“人欲”指的是人过分的贪欲。《续近思录》里记载:“朱子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正常且必须的活动,所以朱子说这是“天理”,但是在饮食之外还要求食物味道鲜美,就是超出天理范围的“人欲”了。
不可否认人性中有向善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动物性的一面,也就是兽性,为了抑制兽性,朱子主张用天理来克制自己的欲望,这跟孔子的“克己复礼”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希冀通过一定的伦理规范来克制人们不正当或者过分的欲望,以此达到提升自己和社会和谐的目标。所以朱熹的这句“存天理,灭人欲”更像是提倡人们“节欲”,保留正当的合理的欲望,节制不正当、不适宜的欲望。
人皆有欲望,没有欲望人们就不会有进步的动力,社会也就不能进步,历史也不会前行。正确对待欲望的态度是不放纵也不断绝,清朝学者费密在《弘道书》中一语中的地道破了欲望的本质:“欲不可纵,亦不可禁者也。不可禁而强禁之,则人不从;遂不禁,任其纵,则风俗日溃。”我们既不能放纵欲望,也不能禁断欲望。若是强行禁断欲望,人们就会不听从;若是一味放纵欲望,社会风俗就将败坏。儒家非常推崇“中庸”,这一原则在很多方面都适用,所谓中庸,就是“执其两端而取其中”,对待欲望时也是如此,以心中的道德原则规范自己的欲望,以此来达到平正中和不违天理的境界。
13 义坛九75#
荀子在《荣辱》篇里讲:“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喜欢荣誉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讨厌损害,两者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对荣誉和利益追求的方式不同。君子对于利益“取之有道”,不违本心;小人则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获得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不难看出,君子之法更值得我们效仿。“由义取利”对于商人来说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店铺为了提高利润而欺骗消费者,诸如捆绑消费、坐地起价、以假乱真等等社会乱象层出不穷。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欺骗消费者的商家纵使能够获得一时的暴利,也一定不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存活得太久。从商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信字当头”,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利益的链条也将随之断裂,追逐的利润也就无处可寻。无论是从个体的长足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来看,商家都应该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落到实处。
14 廉坛四173#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崇俭戒奢”,因为奢欲让人放纵,节俭使人谦逊。我们都知道罔顾社会道德而一味地追求个人财富是不正当的,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生活奢侈之人生活挥霍,但却不可置疑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反而在整体上提高了人民的福祉。在西方有一个观点叫“私恶即公利”,意指个人对于私欲的追求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奢侈腐败之风盛行、正义羞耻心全失的蜂群,每个个体都极端自私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从不考虑其他蜜蜂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蜂群中,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社会繁荣,以至于邻邦都很羡慕这个蜂巢。有一天蜜蜂们醒悟过来,渴望正义降临它们之间,从此蜜蜂们不再挥霍无度,蜂群过着道德且节俭的生活。但是这时却出现了民生凋敝、经济失去活力的社会倒退,以至于邻邦入侵了蜂巢。这个故事深刻地指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在客观上会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但是私欲的过分满足却是为道德所不允许的。如何处理好腐败防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不能忽视的问题。作为个人,如何把握识奢和俭两者的度,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15 廉坛十二476#
古之美德倡节俭,人之所恶谓奢侈。为官在位应廉洁,方可不负百姓托。提到“廉”我们往往会想到廉洁。所谓廉洁,就是指为官者不以不合理的手段贪求公共财物。《吕氏春秋》著:“临大利而不易起义,可谓廉矣。”官员在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时,能够不为利益所动坚守道义,就是廉洁。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希望拥有一个廉洁的政府,而不一个是拿着纳税人的钱任意挥霍的政府。
为官者清正廉洁有助于树立政府权威,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使所管辖的人民更好地做到“令行禁止”。“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百姓信任政府的前提;为官者腐败不廉,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贞观政要》有警语:“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一害是损害政府的权威,一个腐败的政府会造成效率低下、信任流失,从而使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大大减弱;二害是损害人民的利益,腐败者贪求财富,其不义之手段将会破坏法律,破坏了法律人民的利益就会没有保障;三害是阻碍社会公平,为官者不廉会导致以权谋私、权权交易、官官相护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腐败的恶果贻害无穷,所以当今中国痛打腐败官员,只有这样才能肃清政府机构不正之风,让政府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人共享改革成果。
评价意见:能结合切身实际来陈述,有真切感情。然有些理解不甚恰当,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可深入。但当继续更加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