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上半年三等奖 张煜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上半年三等奖 张煜

字号:T|T

学校:昆明理工大学

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美学专业2014级硕士

姓名:张煜

学号:2014232016

联系方式:18487209133

指导教师:娥满

 

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四、仁的对象  364

1、和坛 :五(善美合一)、121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对音乐的看法便是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给予极大的关注,音乐美学占据孔子美学的半壁江山。孔子认为,完美之人格一定要有音乐的伴随,音乐的重要性远高于诗歌。在当时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雅乐下移,俗乐上升,因此孔子认为,复礼必得正乐,对音乐要求尽善尽美,孔子的的这些看法为后来荀子的乐论奠定基础。荀子认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从尽善尽美到美善相乐,这是中国美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2、孝坛 :八 (真诚孝亲)、328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曾经讲过,父母亲去世之所以要守孝三年,是因为我们从生下来到3岁是最脆弱的三年,之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生活自理,所以守孝三年,这是为了回报父母对我们这三年最辛苦的养育之恩 。孔子认为,守丧三年并不是礼的要求,而是个人之仁心的要求。君子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心情是悲痛的,而吃美味的食物,穿华丽的衣服追求的是快乐,这与悲痛的心情相矛盾,因此在守丧期间追求快乐,心不会安,而只有痛哭悲伤,内心才会安宁,才能满足幸福。这是我们中国的古礼,这个制度,虽然现在改变得很厉害了,但我认为科技再怎么进步,经济再怎样发展,都要极力主张维持孝道,父母死生之间的大事,应该依照古礼不可忘本。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希望我们都能在父母健在,岁月安好的时候,在我们还不用唱《当你老了》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我们心里明明爱着却因嘴硬而错过的亲情,最后祝天下父母都能健康平安。

3、廉坛: (节制欲望)、262

佛经里有句我很喜欢的成语叫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但作为私欲而言有些可能是不该得到却又偏偏想得到的,因为想要的多,所以害怕失去,所以畏首畏尾,胆战心惊,原本正常平静的生活被求而不得的欲望所毁。

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的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但是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人有七情六欲,也是自然之理。“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现在的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必须把“无欲则刚”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指向标。俗话说,人若无欲品自高,无欲自然就刚,就像孔子所说,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才算是真正的‘刚’。希望我们今后在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做到真正的“刚”。

4、义坛 :七 (爱护生命)、593

《孝经·开宗明义》中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最近看到许多大学生自杀的事件,觉得很受震撼。人真的能如此漠视自己的生命,不顾及家人的感受,只为求得自己的解脱吗?生命是我们的责任,它是至亲之人赋予我们的礼物。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活着,而是为责任而生,为爱自己的亲人而珍惜生命。很多人不懂得生命的宝贵,他们都还没有活明白,就想到了去死,正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生命不仅仅只是保命这么简单,我们更要学会生活。会生活的人,生命也更有意义。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如何让自己更自由、开心、乐观的生活。学会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生活的主人,让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情绪,自己去构筑自己的快乐,让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去尽情地适时享受生命过程中所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爱护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5、孝坛:三 继承父志)、105

继承父志,并不仅仅是狭隘的继承父业,而是传承父母的志向,发扬祖辈的优良品德。现在很多人把总是很片面的看待继承父志,把其看成是一种陋习,其实我觉得不然。时代已经改变了,现在的父母不会强迫我们再去做一些我们不愿意做的事,职业的选择也相对自由化了。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继承父母的衣钵,而是帮助父母实现他们想要实现未曾实现的一些梦想,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尽力而为。

司马迁饱受极刑却忍辱负重,隐忍苟活,不为别的便是因为父亲的遗愿。按照当时的子承父业的继承方法,司马谈死后,司马迁必为太史。司马谈说: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就是说,一旦司马谈百年,司马迁接班之后,一定要秉承父亲的遗愿,把父亲想写的东西写出来。可以看出,司马谈对司马迁寄予厚望,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光耀门楣,续接祖上的荣光。不要说,父亲的这种期待,肯定让司马迁感到有沉重的责任,司马迁没办法自寻短路,他必须完成父亲的嘱托,这是他作为司马家儿子不容推脱的责任。

他是在用《史记》继承父亲的遗志。孟子曾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按照这种解释,司马迁有理由去死。但是司马迁对于,有着他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在司马迁看来,孝是有层次的。孝,最基本的层面是照顾好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中间层次的孝,是要好好工作,报效国家。最高层次的孝,是自己要有所作为,顶天立地。《孝经》有言,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司马迁看来,扬名后世,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英名,以此给父母挣得荣耀,那才是最高端、最根本的体现。他父亲教他的原话叫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马迁认为,孝有大小之分,所谓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只能算小孝;扬名立万,光耀门楣,才是大孝。正是这种对孝的理解,让司马迁决定活下去,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亲的心愿。

 我们不用像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我们只需在父母有生之年,少些尖锐,多些温暖,少些叛逆,多些顺从。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这只会让我们的心底更多的安静和平和,只会让父母有更多的笑容和美好。

6、礼坛: (礼的规范)、35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在孔子以前便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觉遵循“礼”的约束,“礼”的节制,“礼”的规范,“礼”的发展,做一个有“礼”的正能量青年。

7、廉坛:九 (知耻)、124

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知耻非勇,然足以起懦。孟子也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虽然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此四心乃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不是外物所附加的,但对儒家强调知耻足以起懦的思想传统还是一脉相承的。 知耻而后勇,通过对羞恶之心的强调,或者说对内心的懦弱的正视来是人们变得勇敢起来乃至达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目

的是古代中国士大夫的一个极好的传统。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知耻有勇,获释回国后。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那种状况,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

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生来就很勇敢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在刚开始,可能每个人都是懦弱的。只不过有些人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懦弱、胆怯和绝望,并进而努力铲除这些心灵的杂草,最后终于变得勇敢坚强,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卢梭的《忏悔录》中,他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在他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正是这种对自己的缺点和过错的不遮掩的袒露,使得我们至今读来仍能为之震撼不已。感觉真诚的卢梭像一面镜子,使我们看见了自己丑恶、软弱和怯懦,而他的忏悔则如一条鞭子,驱使我们走向真正的自我。

日本的文化类型有一种耻感文化,其实中国文化也曾被称之为耻感文化,因为古代文化经典一再把知耻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后底线,而礼义廉耻四字格言又把字作为归结。耻感,是法律之外的集体内控力,但在当代中国,特别在文化人中间,已普遍麻木。所以我在这里号召大家从现在起,正视自己内心的那些软弱、怯懦和丑恶,做一个真诚而勇敢的人。

8、廉坛:三(克制情绪)、170

愤怒总以愚蠢开始,以懊悔告终。因为我们常常在愤怒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酿成大错,最后以后悔告终。所以,我平时总是谨记一句话: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做任何决定。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常常把最坏的情绪都给了我们最亲近的人。控制下自己的坏情绪,会给爱我们的人少些难过,也给自己少点后悔的机会。有一个因为没有克制情绪而引起蝴蝶效应的小故事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位经理,一大早起床,发现上班时间快要来不及了,便急急忙忙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 
   
一路上,为了赶时间,这这位经理连闯了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警察拦了下来,给他开了罚单。这样一来,上班更是要迟到了。到了办公室之后,这位经理有如吃了火药一般,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书寄出的信件,经理更是生气,把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秘书被骂得颇有莫名其妙的感觉,拿着未寄出的信件,走到总机小姐的座位,照样是一阵狠批,秘书责怪总机小姐昨天没有提醒她寄信。总机小姐被骂得心情恶劣之至,便找来公司内职位最低的清洁工,借题发挥,对清洁工的工作没头没脑的又是一连串的指责。清洁工底下没有人可以再骂下去,只好憋着一肚子气。下班回到家,清洁工见到读小学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逮住机会,便把儿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顿。儿子电视也看不成了,忿忿地回到自己的卧房,见到家里那只大懒正盘踞在房门口,儿子一时怒由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立即狠狠地一脚,把猫儿给踢得远远的。 无故遭殃的猫儿,心中百思不解:“我这又是招谁惹谁啦? 

看完故事,我们可以会心一笑的同情小猫,可是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克制情绪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够克制情绪”,或许需要用经典智慧内化我们的心灵,接受洗礼。因为我们遇人遇事太多,自然让内心变得复杂,情绪变得凌乱,就需要一个道的标准来衡量,来回归到那颗纯净的心。 这个道无外乎存与经典,经典就是真正的道理,学习经典就是为人处事的指明灯。多学习经典,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会克制情绪,做一个心静如水的激情者。

9、毅坛:十一(主题题解)146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弘扬的精神,克服奴性意识、自卑情结,纠正随波逐流的习性。个人认为,奴性意识就是一个人或部分人完全地依赖某部分人,且他对某部分人的要求和意愿绝对服从的一种没有独立性的思想。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的奴性意识严重,这只能说一部分人,受社会影响,为了达到目的,从而变得蒙上欺下。相反另一种人变的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另外,中国是礼仪之邦,但国人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谦逊,从而只理解为表面意思。而不知谦逊实际是“君子和而不同”。

从奴性意识回归自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自由意识的重新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惯性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克服,当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真”的水平,传统文化本身的“真”的水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深层含义。其次,不能忽视物质的东西。任何毫无理由的蔑视物质的态度都是错误的,也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第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往往表现为一种高雅和品位,对自己存在价值满足之后的幸福感,扩展开来,其表现就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以及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10、忠坛:一(忠的内涵)、394

“忠”,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心态中正、立正纠错,作为道德概念,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后在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孔子所说的,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孔子把忠当作实行最高道德原则的条件。孟子也把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汉以后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规定了臣民对君主须绝对,忠君便成为天经地义、永恒的伦理教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即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意为别人托付给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11、仁坛:十一(主题题解)177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12、智坛:九(知行合一)、167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行合一”首先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不管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不要像现在社会宣传的滥大街的道德仁义,却依然还有“扶不扶”等很多问题的发生。

13、仁坛:二(仁的来源)264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14、智坛:五(坚持真理)、216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令人神往,但真理的玫瑰是带刺的。坚持真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坚持真理,需要超乎寻常的魄力。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揭示宇宙规律、人生真谛,代表社会发展正确方向,代表科学,代表先进,代表全局利益,代表人民意志等。当某种错误的东西被人们普遍抛弃,某种真理被人们普遍接受时,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错误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终结。正是这种斗争,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 要坚持真理,就必须不断地同自身和外界的错误作斗争。错误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能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就是坚持科学的精神。

方志敏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也说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很多革命先辈们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直至为真理献身。

只有坚持真理,才能团结奋进;只有坚持真理,才有世间公平;只有坚持真理,社会才能文明。  真理是无价的,至高无上的。坚持真理,是美德的最高体现,是光明磊落的君子行为,其人格的光辉可以照彻所有的阴暗。

 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黑夜沉沉的中国,高举 民主旗帜的功勋,倡导“民有、民治、民享”,提出“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庄严口号,历经磨难,追求“天下为公”的真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有爱迪生,只上三个月学,从一个被开除的学生成为大发明家。正是由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无论是贫穷还是挫折;是攻击还是抵毁,都无法改变他对科学的无比热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他们都是真理的现实实践者,又是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者。只有奋发图强,忘我勤奋,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不断获取科学的硕果;无知则无能,有真知,才能洞悉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才能深切地感悟到追求真理的巨大价值,才能把追求真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同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联系起来。

15、智坛:三(批判精神)202

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因此批判所引申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便远远地大于批判本身。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正是这把熊熊燃起的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实际上不管你承认与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与批判精神作对的主要是:保守。保守既是定型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思想的客观存在。保守的力量往往很大,看看当今的社会现状,批判精神几乎成了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老好人”思想,是“刀切豆腐——— 两面光”的“滑头”。在领导、上级面前卑躬屈膝、满脸奴相、随声附和,明明看到了问题本质所在,因为领导不发言或是已经定调,就不敢仗义执言;领导指示明明并非最有见地,却也就成了经典结论。工作、学习、处世缺乏坦率真诚、敢于批评的氛围,虚伪掩饰、躲躲闪闪,“异端认识”和敏锐思想很容易被“不敢批评”给冻结了,失去争辩、质疑、建言的独立自主的工作风度和精神风度,自己也成了领导和专家的“应声虫”。

中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传统观点,只要是正当的、没有夹杂私人恩怨的批评争鸣,在它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空间和认同的时候,不仅能推动思想进步,更会培养、激活学术环境中的君子风度。敞开所有问题平等探讨,其实为的是一个共同目标:思想繁荣、观念进步,培养更多敢于直言的社会斗士和儒家风范。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它更是思想和社会的精神福音。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一种文化能否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成为能否真正地鼓励创新、鼓励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