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青岛大学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姓名:焦永强
学号:201240404036
联系方式:15764235135
1、中华“义理总坛” 一、236楼
撒切尔夫人说过:“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既然如此,对待“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和”,又何尝不是呢。注意时刻对照中华十大义理,他们会改变你的思想,成为你的言辞,付诸你的行动,养成你的习惯,造就你的性格,让你拥有成功的命运!
在当下“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如何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心,对于十大义理的学习显得极为重要。“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最美乡村医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一批批让人心灵震撼的人与事,无不彰显着中华十大义理的光辉。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各种贪图捷径的广告,各种肆意妄为的言行,不正的学风考风,等等,早已弄得校园乌烟瘴气。我们不禁疾呼,十大义理鲜矣。李克强总理说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时时刻刻从自身做起,比什么都强。
2、仁坛、八、245楼
“仁”按孔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既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首先在心里要坚守“仁”的信念,若只在心中存在而不付诸于实践、体现在他人身上,便毫无价值,或许陡增些许的愧疚。近期报道的大妈们因跳广场舞而扰民的事情,正暴露出了这一点,他们只关注于自己健康,对自己足够“仁”了,却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居民们,实在是不应该啊。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在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是时时刻刻不可以懈怠的,要始终贯穿于自己所走道路的点点滴滴。依托于合乎仁的道义,而尽情的施展自己的“六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最近大家都乐忠与“土豪”、“土豪金”的追求中,应该时刻予以警醒的是自己要通过自身正当的努力去得到他们,那些“卖肾”的行为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3、义坛、八、69楼
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在我们认识到自身资源的有限性、饮鸩止渴的发展模式而提出来的。在这方面,我们对于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所交的学费太昂贵了。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欲望所需要的财物是无限的,势必不能互相满足,所以苦于贫困。现在,要从乱到治,从贫到富,非要节制欲望不可。用义来制欲十分重要。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者也。”(清·费密《弘道书》卷上《统典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这是对于节制人们只顾发展经济、不保护环境欲望的又一重大举措,但其中又提出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这正是“不可禁者也”。
4、义坛、七 、520楼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计生政策”、“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招生”“收入分配”、“农村土地改革”等一大批民生领域的改革,无不体现着“礼”的民生思想。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户籍制度改革,让进城人员住有所居;“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明·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后论》)。收入分配改革、招生改革,让人们能够劳有所获、学有所成。完善医疗社保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对于“鳏寡孤独”无疑是一项利好之举。民以食为天,国家成立药品食品监督总局,正是对近几年出现的“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的有力回应。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都体现着自古以来的民生思想。
5、礼坛、三、535楼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近几千年来,生物进化巨大,但是关于人性的进化却还是几千年以前的那样,人性的进化是缓慢的。那么,几千年前的中华人文礼教,是适合于当今时代的,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要在细节中让我们体会服务的温暖,体会礼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从制度层面给予我们以礼的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以礼律己、以礼待人,足以享受与人为友带来的那份享受。如果家长对于孩子施加于礼的教育,那么“女童摔婴案”就不会发生,如果有些老人有礼的约束,那么老人跌倒不敢扶的事情就会少很多。礼的价值无时不在,礼以养德,礼以立身,礼致和谐!
6、智坛、六、262楼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那么我们学的是什么呢,学的是教育的精神、文化的精神、理性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学是我们一生当中学习的黄金时期,虽说不能做到哈佛校园里的灯火通明,但至少我们能够潜心学习。剑虽利,不砺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在大学里面要有一个新的提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卷一)其实,知识与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情,缺一不可,在增加智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品德,马加爵的例子足以让我们警钟长鸣。面对699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庞大数字,就业都难保证,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培养你的能力,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
7、信坛、四、408楼
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信”这一被寓于丰富内涵的品质,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我们讲的更多还是信用,体现在经济领域,但我们不希望总是以一个经济理性人的身份去对待信。而是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这样能够让我们明白真心的重要意义。季羡林曾经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只要能够真心实意的对待别人,善意的谎言也是有必要存在的。做到信,首先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切不可做违心之事,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宣言,更不能阴奉阳违了。我们总是对家长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做到什么,但很多的时候,却是一张张的空头支票。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己言,省己行,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许诺了。
8、忠坛 五、200楼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的话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国家公仆对于祖国与人民的尽忠之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也是对为官者的劝告与寄托,也是对“忠”的又一种解释。
最近我们国家开展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这正是让为官者到实践中去,亲在对于自己行为是否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自我检验。进入十二月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位政府高官下马,这是对于“忠”随意亵渎所承受的后果。当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是对于不忠的一种描述。“从命而
9、忠坛 六、139楼
朋友之间应该在正道的基础上尽忠诚之义务 。生活之中很多朋友因为一点小的利益纠葛而相互背叛从而分道扬镳的事情有很多。自己身边的学生会部门因为职位的竞选,最终却弄得像是仇人一样,都感觉到彼此的背叛。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反。”(隋·王通《文中子·礼乐》)彼此利用完之后,便不欢而散。生活中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有时候虽觉得这只是一句开玩笑的话而已,但细想一下,这还是对于一些社会现实的反应,以钱财结交的,钱财费尽,则交情就会断绝。自己有时候觉得朋友多了也会很累,在一块玩闹时候觉得很高兴,但真正的能够让你静下心来做些事情的人,在紧急关头能帮助你的人,却在这些朋友中难寻踪迹。因此,君子的交往像水一样平淡,小人的交往像酒一样甘甜;君子平淡却能办成事,小人甘甜却会坏事。
10、孝坛、四、278楼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一辈子平平安安”,大多数父母对儿女的殷切祝愿。每次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她总会和我说这么一句话,“只要你好好地比什么都强”,很受感动与启发。我想自己要时时刻刻做到自尊自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没有理由去毁坏他们。
自己身边的很多同学晚上很晚才睡觉,平时都不进行自己身体的锻炼,而且毫无节制的饮酒,我想,这是对于父母最大的不孝。自己身边曾经发生过学生自杀的事情,这种极端的行为更是一种不孝。不辱其身,不羞其身,可谓孝矣,李某某的案情就是对于自身与父母的辱没,是一种不孝的行为。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增强体魄,提高修养,使自己成长的速度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自尊自爱,这才是应有的孝道。
11、孝坛、六、76楼
近日,中央下发关于整治丧葬祭祀的文件,对于一些大摆排场、浪费的行为予以禁止。有些丧葬既是浪费又是虚假排场。自己也经历过为已故老人举行的丧礼,有些事情我觉得这是对于已故老人的一种极大不尊重与亵渎。为了哭而哭给外人看,而自己却为摆脱了负担而心里窃喜;平时不尽孝敬之事,死去却做逢场作戏之事,这既不合乎活着的礼,也不合乎死去的礼。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实还是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来的更合乎礼与孝。
12、廉坛、四、116楼
“光盘行动”、“八项新规”······给我们大家吹来了阵阵新风,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我们对权力欲望的节制看到了希望。物质欲望膨胀是当代社会的顽疾,贪污腐败是政治生活的大敌,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廉”的精神,崇俭戒奢。“成由节俭败由奢”正是说的这个道理。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受内心欲望所驱使的,但我们并不是说让人没有欲望,而是要做到欲望上的节制,那么首先要在物质上予以节制。“俭则约,约则有善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渔夫和鱼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贪得无厌,奢侈无度,最终会一无所获,惨遭失败。青岛大学校园里的一块石头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是要求大家在节俭中,虚敬中培养品德,在宁静中追求高的境界。
13、毅坛、三、62楼
社会上用90后、00后来形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用缺乏独立来形容这一时代的人。这几代人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之下成了经受不住风雨的温室里的花朵。不能自主自为,凡事都想求别人。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得到,我们总是说你怎么样,却不说我应该怎么样,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似乎成为了小人的代名词,这话说的有些严重,但似乎并无道理。
生活中,我们在犯下一些错误或推脱责任的时候,我们总说的借口是:别人都这么做的,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心灵,是身体的君主,也是精神的主宰,它发出命令而不是接受命令。它能够自行约束,自行运用,自行取消,自行获取,自己行动,自行停止。我们更不用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近思拾遗录》)了。在中国梦的推进当中,需要我们改变,需要我们自主自为,在精神上独立,在生活中切实自主实践。
14、和坛、二、509楼
社会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状态,只有保持社会的和谐,才能够谈经济社会的发展。
瓮安事件的发生,使我们更加注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为政者,要体恤民情,更多地减少不和谐的隐患,创造和谐的因素。子曰:“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正是因为为政以德,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以自身示范增加和谐因素,星星之火自有燎原之势。“以德服人”,不和别人斤斤计较,力所能及的化解别人的矛盾纠葛,也许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15、和坛、三、157楼
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经过历史考量的我们。认识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性。更多地是不尊重“天”,而受到惩罚之后的深深警醒。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尊重客观规律,不因为人的私欲而肆意妄为的对自然破坏,才是我们生存的常理。自己学生公寓后边的山上,每年冬季都会有许多来此越冬的候鸟,但却遭到了猎人的无情的猎杀,毫无仁爱正义可言,为了一己之私不加节制,却牺牲了人类的共同财产。
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出路,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我们能够有足够的宽容之心给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以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护,是对自然界的一种顺应,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最好保护。
真正能够做到天人合一还任重道远,生活中注意自然的保护,节约用电,光盘行动。这是对天人合一的最有力支持。
评语:
该作业中心突出。就整体而言,有论有叙,有据有感,观点明确。态度认真,也有自己的思考。有几篇都是较好的帖子。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