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三等奖董衍萍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三等奖董衍萍

字号:T|T

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2015

姓名:董衍萍

学号:2015020014

联系方式:17806250801

仁坛、一、88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关于“仁”,《论语》中有109次论述,如: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孔子的回答是说人要懂得抑制自己的行为,要使自己的行动合乎礼,这就是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这三句都表明孔子认为“仁”是一种人所要崇尚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是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等曰:仁者兼,故从二。”这是说两者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才会产生仁,一人是无法实现的。

“仁”就是爱人,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节,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要推己及人,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凡是自己希望能够有的,也要使别人能够有;自己所希望能够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达到。

虽然“仁”是做人的根本,是要做到爱人,但我们要知道,它讲求的不是没有智慧的爱人。孔子的学生子贡出资赎回自己的同胞,但他却放弃了国家的奖励,孔子骂子贡,认为他应该接受国家的补偿。子贡的行为可以说是爱人的一种方式,甚至上升到爱国家,但孔子为什么依然没有称赞他的行为,甚至还骂了他?这就是因为子贡没有做到有智慧地实行他的“仁”。鲁国平民大部分没有子贡那样的富裕,也没有他那样的善良,所以,如果子贡不接受国家奖励,那么以后国人见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赎回奴隶,因为他们不会接受奖励(子贡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其他人即便赎回奴隶也不好意思接受国家赏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有智慧地爱人。一个典型的案例:上饶3名中学生扶老奶奶,对方要求买药,后改口要50元、100元、2000元、5000元,最后干脆要10万元住院费。所幸有监控可以验证,证实了三名学生的清白。可是如果出现监控死角该怎么办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既要保证爱人,又要保证自己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在扶摔倒的老人时,最好能以最快的速度找一个过路人,或者用手机录下视频,以保证自己既可以帮助别人,也不伤害自己。

 

智坛、 六、395

孔子一生将都在重视学习,关于“学”的思想,《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钱穆先生认为:“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钱穆《论语新解》)为学不倦是孔子一生行为活动的最大特点,他有学以成人的为学目的观。“学”在《论语》中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为作为实践学习。作为实践的学习即为学习这个行为的本身,即成人的过程。

一为作为结果的学问。作为结果的学问即为学习这个行为产生的结果,即成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学习是不能停止的。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可以说,知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学习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的一种本能。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学以成人”的思想相契合。

除了楼主所论述的四个增长知识、养成品行、遵行正道、培养能力目的外,我觉得孔子认为“学”的最高目的是让“仁”更好地在社会中得到有效实行。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的眼前利益是要赚更多的钱,让公司继续扩大,但一个企业家的最高目的该是慈善。比尔·盖茨可以说是成功的企业家,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成立旨在促进全球卫生和教育领域的平等,这是一种高级的慈善。我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为更好地实行“仁”该是一种高级的学习目的。

信坛、一、527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这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并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并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在这里,孔子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信,即为信实无欺。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他信守诺言,谱写了人性的美好。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此事迹一经公布,大家都为他点赞,他的信实而又善良的行为让国人为之钦佩。

信坛、五、227

 “信”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实践品格。历代关于“信”的论述繁多。比如:《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 止于信。”《中庸》:“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论语》中的“信”有两种主题层面:

1.成己

子曰: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这两句说明在个人的修养上要遵循“信”,对待朋友应该信实无欺,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信”是立身之本。

2.为政

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这两句是从为政之道的意义层面上讲的。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也应该遵循“信”,应该坚守信实无欺的为政方式。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只有使百姓信任自己,才能治理好国家。

历史上著名的不对百姓信实的君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欺骗行为受到百姓的谴责,欺骗、不信实是周幽王使得自己的国家倾覆的重要原因之一。

忠坛、一、492

 “忠,敬也,尽心曰忠。[汉]许慎《说文解字》)

忠就是慎重,尽心尽力就是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这里的忠,泛指对一切人,并不特指对君主。“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对自己,对父母,也是对其他人,亦是对待君主、国家。“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1.忠于自己

尽己之谓忠。

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

2.忠于父母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一书中有多处论述,这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3.忠于他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忠于他人即为对他人守信,一个人要想行走世上,必须做到信,这里的忠实为守信的外化。

4.忠于君主、国家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孔子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像后来那样,即使君主不待臣以礼,臣下也应对君主尽忠,即我们所说的愚忠。

 

孝坛、十一、39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孝,金文写作。《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为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基本道德规范。

有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从,那么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的,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政府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懂得秩序,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所以,孝与社会安定有很大的关系,它是实现国家稳定的基础。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仁的根本,古代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易于统治的政治结构,其以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作为基础支撑的,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朝廷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之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政府实行统治的重要手段,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当今社会,例行孝道之人大有人在,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孟佩杰带养母上学的故事令人感动,亦令人钦佩。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施行孝道,那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中国也会因此更加强大。

孝坛、六、143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离开(去世),追念自己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者历来尤为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能为国尽忠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也不会去期望他对别人忠诚,也不会期望他能对国家忠诚。这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一份孝道,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孝坛、三、160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在这一章中,孔子将“孝”字进行了具体化的表达。父亲去世了,也要按照父亲的做法去行事。一是要延续父亲以前的方针政策或者处事原则,国法或家规,二是要延续和照顾父亲以前的旧情。不能说父亲过去与李家友好,与王家敌视,换成儿子做主子了,反而与李家敌视,而与王家友好。

我认为继承父志这一行为本身有利有弊,父亲生活阅历多,看待问题会比孩子更清晰,也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对于好的父志我们理应继承。但不能完全照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过自己的生活。

毅坛、十、167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上不乏“杀身成仁”事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豫让我国古代著名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他感恩智伯的赏识,不惜一切代价刺杀赵襄子,虽然这种行为不可取,但我们应该学习豫让“杀身成仁”的精神

廉坛、四、216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可见,孔子将“俭”与“礼”看作是相通的,一个人如果不节俭,那么他的行为也应该是不符合“礼”的。

“勤俭节约光荣,奢华淫逸可耻”,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节俭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少,国人应该做到节俭,要有忧患意识。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见古人对节俭重视。在科技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亦要发扬传统的崇俭戒奢的优良美德。

毅坛、五、566

一直都很喜欢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由八个字组成的短短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这一校训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目的就是激励学生们效法自然,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精神,它激励每一个有志少年立足社会,奉献社会。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自强不息之时,柳州独臂大学生黄才高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范例,作为身体健全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到自强不息。

和坛、十、353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可以说,孔颜之乐亦是“和”的一种。在这一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孔子为何如此夸赞颜回,就是因为颜回做到了“心和”,不受外界的打扰和控制。那是一种心灵的空明和豁达,是一种种生命的本初的快乐,即所谓的“初心”是一种高级的乐,一种大乐。

和坛、七、89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文以载道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诗经》之文所载的道即位“思想纯正”,它所传达的也是希望世人可以做到“思想纯正”。

义坛、十二、216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人这一生,需要以完善品格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 “见利思义”即为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

“见利思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它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发扬光大。

仁坛、七、224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实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有良知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心怀良知,这样才会做到问心无愧。在行仁的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加之以智慧,不能盲目行仁。但无论如何,都要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抱有仁爱之心,这样才会温暖别人,亦会温暖自己。

 

评价意见:作者对问题有一定的把握,能结合自身实际去理解理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有些说法有待商榷。对问题的理解可扩展深度。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