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发表楼层:466
帖子内容: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谈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诚然,中华民族文化之悠久不容置疑。我们不禁思考,又是什么让它得以发展至今的呢?我想,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是他们自古以来展现出的坚强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里脱颖而出。
而今,随着世界文明的高度与高速发展,我们的经典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就中国哲学理论研究来讲,学界以西方理论背景研究中国自己的哲学之声也愈演愈烈。我们面对这种现实,应该勇敢的迎接挑战,应该在这种浪潮中发掘我们的经典,发现我们的特色,守护好我们的先哲智慧。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并且从小就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然后能以这种熏陶为养料发展自己,建设自己。
帖子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4
帖子内容:
义理是形而上的,是实践智慧的总结,正如张载在《经学理窟》所讲:“仲尼一以贯之,盖只着一义理都贯却。”因为孔子掌握了一以贯之的义理,故能遍历义理之下的所有。义理只是一个,却包含有“多”,故二程讲“理一分殊”。朱熹将此作比佛家“月印万川”,天上的月亮其实只有一个,却能在万千江河中看到,就好比义理之印一起形下之“有”。
中国的义理之学自古有之,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组成部分,得到历代先贤的竭力保护。自先秦百家争鸣以来,产生了大量的义理学说,这一时段以来义理之学的大量产出,得到汉唐后学的训诂、发展;随着佛家心性学说的侵入,其智慧之火又一次在宋明开始点燃,发展出著名的“宋明理学”阶段;直至近现代,受西方哲学学说的刺激,又一代儒学大师应时而生,出现了“新儒学”时代。当然,义理之学并非只是儒学,其他派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只是经过时代的帅选,儒家之学成为众多人民的选择,故对它的关注更甚。
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绝不是一家一派洗礼而成,它的构成是复杂的,同时也是不可单一去看的,我们应该更多挖掘我们的文化基因。
帖子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仁坛[经典学习]十一:仁: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264
帖子内容:
儒家之“仁”发端于先秦。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篇》);孟子曰:“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荀子言:“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荀子·非相》)。得于先哲们的努力,儒家仁学经久而不衰,而正如张载所言,“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为何?因为先秦儒家历来更关注入世,很少关注“人”之外。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人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人们开始反思自己,开始探讨“人”以外。而此时佛道两家的心性学说开始关注现实以外,可以说,儒家受到严重冲击。而也正是从这样的理论背景开始,张载开始重新审思——“何以为仁”的问题。而张载对于“仁”的诠释最大的不同,是他开始挖掘仁的本体问题,这一做法可谓石破天惊,甚至影响了其他后来人对于儒家之“仁”的理解。
帖子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智坛[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发表楼层:331
帖子内容:
王阳明的知行观是在程朱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同时也延续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并不赞同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论,而是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他所讲的“知”是已经包含了“行”的,同样,他所言的“行”,也同样是包含了“知”的。王阳明的这个观点是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知行合一思想明显与先秦诸子、程朱学派等将“知”“行”分离对立或是并重的观点不同,王阳明直接将“知”与“行”看作是一个整体,反对把他们分成两个部分。他进一步提出“知”与“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其中“行”是真正用力的一面,而“知”是领会通达的一面,即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的是“知”与“行”在其实践过程中的统一性。
帖子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发表楼层:381
帖子内容:
先秦儒家以实践哲学的进路,以实现“成德之教”,揭示其对个人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和谐建构。所展现出的和谐世界图景以道德主体自觉的内省修德贯穿于道德人格的臻于完善,强调个体精神生命“内圣”之道的同时,更加注重“外王”之道的开出。在此过程中将道德视为国家存亡、家族兴衰的决定因素和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并将真实的道德生命与天道的超越感融通。以此不断向内探求和向外追索,将家与国、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紧密联系一起,于“克己复礼”、“践仁成圣”、“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中构建和谐的伦理关系。
帖子六:楼主陈杰思 标题:孝坛[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发表楼层:244
帖子内容:
中国有句古话,谓“忠孝不能两全”。其实,用现在话来讲,“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家与国在道德路径上本来就是一致的,用儒家的话来讲,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此中,分别来讲,国是显,家是微;只作一个时,两者所要求的忠与孝都是中国民族美好的道德德目。孝是走向忠的出发点,忠是孝的必然归宿。从孝出发走向忠,就完成了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也是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对国尽忠,对父母尽孝,这是不冲突的。
古人讲:“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官则竭力于君。”(《张敝传》)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被要求展现的德目自然不同,这要求为人需要灵活应对,不可死守一方。正如孔子所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帖子七:楼主陈杰思 标题:[仁坛][经典学习]四、仁的对象
发表楼层:576
帖子内容:
仁爱虽然奠基于血缘亲情,但仁爱并没有局限于血缘亲情,而是向所有的人扩展,“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博也。”“泛爱众”就是指广博地尊重和友爱大众。这样,仁爱就从孝顺父母开始,继而能够敬重长上,做事严谨而诚实可信,最终达到广博地尊重和友爱大众。仁爱所讲的对于亲人的孝与对大众的爱还是不同的。“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仁爱是爱所有的人,甚至爱所有的物,但给予人与人、人与物的爱的程度有所不同。仁爱给予亲人以孝,给予大众以友爱,也就是说,儒家仁爱对于不同的人的爱是有分别的。
帖子八:楼主陈杰思 标题:[义坛][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发表楼层:565
帖子内容:
君子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义”与“利”的伦理冲突时,该何去何从?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篇第四》)。这里所谓的“富贵”“贫贱”当属于“利”的范围,而“道”即是合符“大义”之道。在孔子看来,求富贵、去贫贱,是人具有的正常欲望,但君子必须以“义”控“利”,当二者出现冲突时,君子应舍“利”而取“义”。对“义”的执守是君子的生命意义所在。为了更加突出“君子”精神人格的独特性与必要性,孔子采取与之比照的方法,即以作为庶民百姓的“小人”为其对举之客体。基于此,孔子特别提出所谓“小人喻于利”,其目的绝不是在道德上对庶民进行蔑视与批评,而是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情状进行客观描叙,告诫意欲成为君子的读书士人,应该具备超越一般庶民百姓的礼义教养与公共伦理规范意识,因为这是君子能够领导社会、担当天下政治责任的前提条件。
帖子九:楼主陈杰思 标题:忠坛[经典学习]七:忠: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223
帖子内容:
“忠”,《玉篇》解释为:“直也。”《增韵》解释为:“内尽其心,而不欺也。”《广韵》解释为“无私也”。因此,对“忠”最原始的解释就是竭尽全力地做事、真诚地与人交往。其次,“忠”也有政治层面的含义,《论语·八佾》中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见,在孔子看来,“忠”是下级应该对上级所有的道德属性。
“忠”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与其他德目(如仁义礼智信恕孝悌等)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道德观念中,深刻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今天,“忠”的含义往往形容对于某件事的不偏离,始终如一。如人们常说忠于婚姻,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祖国。
帖子十:楼主陈杰思 标题:仁坛[经典学习]五、仁的价值
发表楼层:661
帖子内容: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思想,亲自然,远功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要求;是儒家以人为中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从哲学层面而言,孔子仁学是“爱无等差”与“爱有等差”的辩证统一。在封建社会里,社会的公平正义存在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极端个人主义的增加,并有逐渐盛行的趋势,这是“爱有等差”的消极方面。在此基础上,孔子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主张,并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要以“仁”为核心,以此克服“爱有等差”带来的消极影响。
帖子十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礼坛[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发表楼层:536
帖子内容:
可以说,“礼”是儒家仁学的核心与落实。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仁心,即使形式上做到了礼的规范,也是不行的。“仁”需要通过“礼”才能表现出来,而“礼”则是对“仁”的约束。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就对仁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经学理窟》中,他提出“仁不得义则不行,不得礼则不立。”故可以看出,张载认为“礼”是“仁”的最后落实,而“礼”又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显的“仁”,所以他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
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前者体现了人行事之先所立,后者体现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合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该从两者的关系入手,做到“知”与“行”的合一,合理的继承和发扬儒家“仁”“礼”思想,唯有将这种思想内化于心,才能宽容待人、以礼服人,也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帖子十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孝坛[经典学习]六、祭祀祖先
发表楼层:176
帖子内容:
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中说:“祭祀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可以看出,祭祀活动首先产生于人们对神灵的敬畏。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神灵的逐渐了解,祭祀活动也开始演化成对死去祖先的纪念活动。司马迁就曾在《史记·礼书》说过:“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走得更远的,到现当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减少了,除了农村地区人们仍然会祭祀与农业相关的各种神灵以外,特别是大城市地区,人们基本不会参加祭祀神灵的活动。现代人们更多的会认为祭祀神灵的宗教活动多少渗透了迷信色彩。但是,对于祖先的怀念,人们依然保持在适当的节日对先人表达追思,这是中华民族性格中“孝”道的体现,尽管人们追思祖先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一不说明这是刻在血肉里的道德烙印。
帖子十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毅坛[经典学习]十一:毅: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182
帖子内容: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看来,“毅”是成仁的其中一个德目。然而,“毅”为何意呢?《说文解字》将其解为“妄怒”,妄,凡气盛曰妄。气盛则刚,故有坚强、果断的意思。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句时则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去不容少懈,可谓远矣。”可见,朱熹除了在本意“刚强”的基础上加上了另一层意思——“忍”。现在,“毅”更常见的意思则表达了一种坚持的行为特征,如“毅力”。
帖子十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十、孔颜之乐
发表楼层:394
帖子内容:
周敦颐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周敦颐集》)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颜回独求天地间“至贵至爱”之大,而不拘泥于身边之小,这是因为其心本大,故“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能将世间一切“物”看作无差别,故能不为外物所动,所以为“亚圣”。而具体地,周敦颐所认为的“大”是什么呢?周敦颐讲:“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因此,“见大”就是要“见道”,就是要努力获得德性,获得了德性,也就有了“乐”感受了。
佛家之所以能成为很多入世之人寻求解脱之地亦是这个道理,它将世间一切有看作“妄”,而称“见病”。如果能清理自己的内心,使心外无物,即能“悟”。于佛家而言,这亦是一种修炼,一种所要达到的境界。这是儒释两家之相同,又何尝不是老子所言之“道”呢?
帖子十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廉坛[经典学习]一、贪欲之害
发表楼层:369
帖子内容:
先秦儒家早早就提到节欲。孔子之“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需要约束自己从而达到“仁”的境界;孟子则明确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照养好自己的心就要的减少欲望;荀子曰:“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认为,欲望的发生是天性使然,但是如果人人不去克制自己的私欲,则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说,古代先贤早早就意识到“贪欲”的重要性。
而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享乐主义、攀比之风却开始盛行,不合理的欲望也随之跳跃,导致部分人开始忘记初心;而另一端,又有人又因为欲望的不能实现而内心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由此而产生心理障碍。可见,对于欲望的管控是人生的一大必修课。而如果能早些领悟古圣先贤给我们的启示,学会修身养性,便能少得多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