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14级
姓名:李安琪
学号:201440903032
联系方式:17854268015
1、仁坛、十、436
儒家讲仁,仁,亲也,从二,从人。只有积极融入人际关系才能有“仁”这个概念。要想成为一个仁者,就要“致良知”。所谓“仁者爱人”。每个人都会爱惜自己,但是我们不能只仅仅爱惜自己,我们还要爱惜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推己及人”。要想推己及人,就要致良知。“良知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只有致良知,才能在心灵在将德性、理性、感性协调好。当我们协调好的时候就会更好地,或者说更和善的融入到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
2、礼坛、四、411
儒家讲求“以仁释礼”。仁是君子内在的品德涵养德行,礼是来维护这种内涵的。礼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正是通过这种礼的约束,人们才会时刻警醒,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正是通过礼节的约束,社会才会有序,不至于混乱。礼也使得人际关系和谐,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往往没有礼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称这种行为为“失礼”。正是因为有礼的规范,个人行为才会“不逾矩”,社会发展才会“有法度”。这样才会和谐,也即是达到了“仁”。
3、中华义理总坛、四、33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有教”的民族一定不会摒弃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优秀的经典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华。经典文化的教育离不开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应从学诗开始。应从《论语》开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我们的民族精神会更加高昂。
4、智坛、八、177
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人认为聪明的人很少有德,有德的人很少有才。其实这是一种很肤浅的认识。我认为真正的智者一定是有仁德的人,而具有仁德的善者本身就是一名智者。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和谐共处才是真正的大道。智者处于纷繁的事物之中必然能够看出万物之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就是“和”,就是“生”。从中可以看出遵循这个道的智者一定是个仁者。真正的仁者总是以德服人,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虽处污泥之中,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所以,仁智本就不离。
5、义坛、六、89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认为真正的勇者一定是智者,是仁者。“智仁勇”三者本不可分。真正的仁者必然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于他人,于社会有意义的,所以他会勇敢的去做这些事情。因为这类智仁勇三者合一的人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当我们为社会为他人做更多的事情时,心中自有一种“浩然之气”喷薄而出。所以说“勇”正是基于“仁”而产生的。基于仁的勇才是“大勇”。
6、义坛、八、113
所谓“食色,性也”。人的天性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约束自己的欲望,就会出乱子。宋儒有言“存天理,灭人欲”,此言在后世颇受抨击。我们换个角度,假如说“存人欲,灭天理”,这显然会让情况更糟糕。我们不可否认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人的欲望会无限膨胀。所以义和欲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这个平衡需要用义来约束欲望的过度膨胀,使之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积极意义,这个积极意义往往表现在进取心上。这个进取心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其实“欲”并不是坏东西,只要运用的合理就会利大于弊,其利弊全在于一心,这一心需要义来维持。
7、孝坛、六、114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每个人都有根,每个家族都有根,国家也有根。这个“根”就是祖先。因为祭祀祖先我们通过血缘得以维持亲人关系,家族关系,社会关系。正是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才有了归属感,认同感。通过祭祖,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得以激发出来。如此,我们才会产生出崇敬之感。如此,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如此,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才会更有信念。
8、毅坛、四、378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必然具有“毅”的品质。这个“毅”在困境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君子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道路长远,天地必然会有很多磨难来考验自己,因而自己需要用“毅”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经受磨难,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9、和坛、五、145
善必然是美的,美好的事物必然是善的。其实善美本是一体。万物的发展本就在于一个“和”,要想达到“和”,就必须坚持善与美。对人和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什么是美?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从字源学上来讲,甲骨文的美就是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我们知道羊肉是非常鲜美的,它可口的味道就给予我们美的感受。所以美必然让人舒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越和善,人们的关系就会越融洽,这就会给人美的感受。所以,我们不难明白善美合一就是“和”,就是“中”,如此就是“尽善尽美”。善美合一,人就与万物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和谐。
10、廉坛、四、189
宋朝司马光有言:“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论语》中也有言:“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为什么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古人“崇简尚德”。因为清苦节俭最能考验人,也最能够培养人。只有那些守得住清贫,崇尚节俭,不奢侈的人,往往才能获得大道。“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这类人吧!
11、孝坛、三、134
《论语》的《学而》篇有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什么才是真正的孝?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的教诲下成长,子女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里的延续不仅仅是单纯生命长度上的延长,其实更加是生命厚度的积淀。这里的生命厚度就是父母的人生准则,这里的生命厚度就是父母的处世态度,这里的生命厚度就是父母的人生志向!我们继承父母的人生准则,继承父母的处世态度,继承父母的人生志向,完成父母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孝”!
12、中华义理总坛、一、429
我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魄!
我们不可否认儒释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儒释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我们一定要明晓儒家文化才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着儒家文化的血液!
什么是“儒”?我们先看看“儒”这个字,“儒”字左边是一个人,右面是“需”,所以有人认为“儒”就是讲人们需求的一门学问。又有人接着将“需”分解为“雨”和“而”,他们认为儒是古代求雨的人。其实我们从中大体可以看出“儒”所代表的意义。为什么求雨?因为庄稼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我个人认为“儒”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首先体现为“仁”。什么是“仁”?“仁者,亲也,从二,从人。”也就是说只有在
人与人的交往中才会有仁。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还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既考虑自己也考虑他人才能有“亲”,这样才能体现出“仁”!
有了“仁”这个概念才能和谐,这就需要“礼”来维护“仁”。其实“儒”一开始的职业是相礼,什么是相礼?我们知道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非常繁琐,只有熟悉礼的人才能记住并指导别人在仪式上做出符合礼的礼仪。那么,哪些人来指导呢?就是“儒”,儒通过相礼让人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违礼,才不会僭越礼的制度。这样也就维护了“仁”,所以才保证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认为正是在“仁”和“礼”的基础上,儒家的其他观念才得以产生!儒家文化从开始先教人修身,再教人关爱他人,最后教人爱护天下之人,这样的过程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我想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可以很好地阐释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13、中华义理总坛、三、307
我认为弘扬国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自我修身的一个过程!要传播国学,弘扬国学,要先从自身做起。要弘扬国学就要先立志做一个好人,即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我们不敢想象一个品质坏的人如何传播国学,我们也不敢想象让一个没有品德的人弘扬传统文化。其次,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说要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要熟读古代文化元典。
具有坚守的人才能做一个国学的传播者。坚守就要守得住心中的一方净土,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传播国学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面对纷繁世界的物质利益诱惑,只有那些会坚守的人才能抵制住诱惑。因为国学传播者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所以才会在物质利益面前更加向往精神层面的享受!
总之,只有一个有才德的人才能传播传统文化。只有先修好己心方能度化他人!
14、仁坛、六、209
“仁”是众德之本,理解了“仁”,也就真正理解了儒家。人始终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有各种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才会显现出人的品德,这些关系的最高标准是“和”,或者说是“和谐。”以“和”为终极目标的众多儒家要求都起源于“仁”。许慎《说文解字》对于仁的解释为“仁者,亲也,从二,从人”。只有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中体现“仁”,这些关系才会更和谐。这里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在人与草、木、虫、鱼、鸟、兽之间也应当体现出来。唯有如此天地人才会和谐,才会如一。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仁”,我们也就真正了解了何为“人”!
15、礼坛、三、706
“礼”是来维护“仁”的。如果说“仁”侧重于修身,侧重于“内圣”,那么“礼”就侧重于约束,侧重于“外王”。礼用来维护仁,是人们心中维护“仁”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说“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意思即是“礼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发挥禁止的作用,法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才施用。”所以说“礼者,法之大分,去争夺之道也。”意思即是“礼是对规章制度的极大调和,是消除争夺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礼”更多侧重于每个人自身的约束力,通过“礼”来消弭不好的想法,如果“礼”没有维护中“仁”,或者说私人欲望冲破了“礼”的防线,那么,外界具有更强约束力的“法”就应运而生。我们知道荀子讲“礼”,那么他的弟子韩非子成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