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2012年下半年 三等獎 秦梦

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2012年下半年 三等獎 秦梦

字号:T|T
昆明理工大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秦梦
学号:20101160128
联系方式:15288194913
 
1、仁坛、九、121楼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论语》里,孔夫子很少解释什么仁,且对不同的学生给的仁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在这里他给子贡的答案让我感慨良多,仁者,自己若想立身必要使他人立身,自己若想通达必要使他人通达,这种境界让我想起了曾国潘,曾国潘在事业有成之后,多次写家书,谆谆教导自己的弟弟们,希望他们在为人处事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我想,这应该就是仁吧。
 
2、义坛、一、325楼
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道义,社会职责,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一种深深根植于内心的情感。文天祥把义定义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把义定义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由此可见,义应该为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3、礼坛、一、396楼
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在现代社会,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表现为繁琐的礼节,但是,礼的内涵却是不变的,在任何时候,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礼的内容是什么,而是在人内心深处的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若没有这份尊重,任何形式的礼都是做作的。
 
4、智坛、九、104楼
知行合一,在古代,知即是道德知识,行即是道德实践,即是说学到的道德知识要与道德实践相符合,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实践。真理的意义在于,无论在什么时代,它的存在总有指导性作用。在现代社会,知识是学到的各种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文学知识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如果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学到的就是一堆废物,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实践应用是一切理论的最终目的。
 
5、信坛、三、135楼
信,即人言,人言而守言,即为信。当然,信的前提是,不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在这个前提下,遵守信言,是我们的基本道德准则,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维护,否则,人们之间互相猜疑,社会便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可怕的人间地狱。
 
6、忠坛、四、123楼
要忠于正道,就要明白什么是正道,正道就是大义,就是人的本心,是良心,人的本心遵循天道运转,自然规律,老子云“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之道就是大善大义。而作为要依赖自然生生不息的人类来说,只有与遵循自然的规律,即忠于大善,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7、孝坛、八、264楼
真诚孝亲,所以说,父母所感动的并不是我们能为他们做多少事情,而是我们对他们存有多少真诚无私的心,是我们心中的永不磨灭的感恩。实事上,父母对我们的期盼并不很多,只要我们自己能过得快乐和幸福,能给他们需要的关心,他们就很知足了,而真正的孝,也不过是“父母惟其疾之忧”这样简单罢了。
 
8、毅坛、二、169楼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自尊却不能过于自尊,否则便沦为自尊的奴隶,处处放不开,放不下。自信也不可过于自信,否则容易变为自负,陷入傲的误区。此外,将心比心,我们让自己获得自尊的同时,也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与自信。
 
9、和坛、十、29楼
若要自得其乐,须看透功名利禄,忘却外在的表象,人所见到的外在,不过是真实的倒易,真正的享乐,是心灵的享乐,颜回之所以在箪食瓢饮中获得快乐,是因为他的心中自得其乐,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于他不过是虚空罢了,他心中有大志,又何必不快。
 
10、廉坛、二、201楼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里所说的无欲,不是指没有任何欲望,而是告诫我们,不要对外在的东西如权利、金钱、地位这些抓不住的东西太过痴迷,否则,人就容易忘本,人若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根本,也就丧失了活着的意义,这样如行尸走肉一样地活着,即使在人间,也如同地狱一般。我们要有正常的欲望,让自己在精神上更加自由,让自己在道德上更加完善,让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有更强的感知能力,让自己对磨难有坚毅的接纳能力,这是我们该去努力追求的欲望。
 
11、智坛、十、191楼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从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开始,学习也一样。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学,因为学习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能让我们获取谋生的技巧。然后就是怎么学,只有充满斗志、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学才能达到预期甚至更好的效果。最后才是怎么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若有机会就应多去尝试,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一旦找到就全身心投入。
 
12、仁坛、十、304楼
良知人人都有。只是有人时时会想起自己的良知,懂得去关照它,不让它离自己太远。而有的人从不去理会它,任它自生自灭,久而久之,良知已被沧桑岁月蹂躏消磨地没有残余,或因私欲而将它抛诸脑后,正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人一样。所以,我们作为人要时时关照自己的良知,不要让它轻易沉睡或是离开。
 
13、毅坛、九、65楼
关于生,从没有人得到我的允许,就让我来到了这世界,而关于死,我从未经历过死亡,不知死后的世界如何。但是,我知道,正是由于生命有限,才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珍惜时间,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也许应该感谢死亡带来的威慑力,若是我们不负光阴,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么面对死亡,我们也无憾地安心离去了。
 
14、和坛、九。211楼
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静下心来,我们的身体才得以用每一个细胞而不仅仅是头脑去感知这个世界。而只有真正孤独而非寂寞的人才能真正地做到心灵清静,因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他都能自得其乐。
 
15、信坛、五、144楼
说到信,让我想起了一个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不起眼但却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作弊。现在很多学生都认为作弊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可是这体现的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是否守信的最基本的判断依据,若是中国的学生能拒绝作弊,而是*自己把知识弄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学术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评语:
该帖子在基本上都能围绕经典中一个核心内容或一个中心观点加以展开,有论有叙,有事有情,能把经典的学习与现实相联系。但有些地方论述不足,还可以深入和展开,内容上还可以再充实。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