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一等奖 余仿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一等奖 余仿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1级
姓名:余仿
学号:2011221115110030
 
1礼坛  三、礼的价值 第 446 楼
礼的价值,也就是说礼有什么用。礼是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对于个人修身,处事,大到国家的治理都需要礼,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的礼之所以在国家治理方面一再强调,是因为中国向来注重以道德手段,而非技术性手段处理国家事务,这固然因为地理上的广阔使得太过具体的技术性手段难于在风俗民情各异的地区同等适用。并且道德派生法律,道德的驯化效力更强,亦即所谓“礼者,法之大分也”。在农村,我们常听到人们说要讲“礼性”,这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倍受重视的,由此也可以窥见道德的力量。   礼,礼仪,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仪式上的意义,是一种附加的东西,因为它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显现,比如长幼有序,遵循特定的规则,来体现一种特定的品格。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他的善应该来自内心,这有这样才是稳固的,因为不需要外在条件作为支撑,故而能稳固,持久,无利害的善,故而能无往而不利。然而,中国的礼总是从它的效用出发的,却不能为其找到相当稳固的根基。礼是为现世服务的,中国人向来注重实用,并且也不大关注特别稳固的道德根基,无热情考究为何要这样做,而舆论的指责就使人们很容易接受一种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的宗族社会就使人们的关系很密切,每个人都必须对宗族的荣誉负责而不只是他自己。伴随着农村的熟人社会的逐渐解体,中国社会中的人彼此的联系就不再那么密切,并且人员的流动更加方便,人们不必再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一个地方,强大的舆论压力就无从形成,也难于实施于不道德之人,今日,网络的普及,使更多的非道德言论行为产生而又难于管理,更加促进了道德的沦丧。道德是法律的最后防线,道德一旦崩坏,法律就更加无力,因为法律本身是道德的强制化。如古人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建设中国法治社会,必须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礼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形式是为了使人们向善,培养良好品格,礼的价值大概就在于此吧。
 
2、仁坛 七、仁智统一   第 112 楼
我觉得对儒家经典的阐释要更多的与实际结合起来,无论是孔子的时代还是当今,儒学是出世的哲学,如果只是就字面的意思而去谈论仁义礼智,太概括而流于肤浅,成为大道理,空谈,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这是没有意义的。久处约,长处乐,安于贫困的人必定懂得知足,惜物,能长久保持快乐的人必定能以平常心看待得失,明白顺逆穷通这些都是人世间必会遇到的事,就不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儒学如果能对我们每个人每天,举手投足之间产生些许影响,那么它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譬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讲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处约,处乐,这对我们是否重要,重要的话就应当反思该如何去做,去践行,子路就是这样,一定要去做,这是儒学兴盛的关键之处。
 
3忠坛  四、忠于正道  第 120 楼
儒者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这种正道是儒士的最高的精神信仰,它不同于道家的消极的无为的“道",它是一种积极地,入世的道,它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任。概括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中华民族两千年来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每逢民族和国家的危难之时,总有那么一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死而后已,他们胸怀天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所传承的就是儒家的道统,儒家的正道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扬和传承,历久弥新。在今日,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继承儒家的正道精神么?当然要,世界仍不太平,局部地区依旧战火纷飞,非洲尚有成百上千万的人还依旧在饥饿死亡的边缘挣扎,艾滋病依旧疯狂的夺走上千万的人的生命,每天都有人非正常死亡。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尚未真正普及,儒士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天平”的理想尚未达到,正道的弘扬仍要继续。
正道的发扬靠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才能的青年的出现需要好的培养,培养就要靠那些真正为人师表,有思想、有见识,知行合一的教师的以身作则,为青年树立榜样。然则,今日之教师,大多只会授业解惑,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传道,天才的产生首先是需要培养天才的土壤的,这些土壤何在,就在那些真正的以传道为大任的教师,这是因为当今青年学生的经济不独立很多事都难于实行。这与当前中国教育制度存在弊端也有关系。理论指导实践,首先我们应当做的是在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更要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老师齐努力,扎扎实实打通理论这条路。
 
4、忠坛  二、忠于祖国 
我们倡导忠于祖国,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我们反对愚忠。其次,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忠,忠不是盲目的执行政府的命令要求,忠必须是有利于最多数人最大利益的行为,因而忠是要对事实加以明辨,校其轻重的。忠还必须是包含行动的,没有行动,不能利国利民,就不是忠。
 
5毅坛  九、超越生死  第 58 楼
我觉得还是夫子说得好,“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亦大矣,我们青少年如朝阳之初起,对于日落之迟暮---死,距离实在太远,又怎能谈出些什么呢,只要懂得如何去生就好了。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之常情,而一个人对生死的超越则是对自然法则的蔑视,因为他觉得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他觉得死亡不过是形灭气散罢了,看懂了死的本质,故而能从容赴死。然而所谓的明白生死,也不过是一种相对的明白而已,只不过是你相信如此罢了。假如我要问你,人死了会怎样,倘若你不是个死人,那么就无法回答,因为你未曾死过,我们只能去猜测,相信一些东西,当我们充分相信时,也就成为根深蒂固的认为某件事它的确如此。庄子超脱,是因为他认为死不过是气之聚散,复与万物为一;文天祥从容赴死,是因为它认为死只不过是实现其道德理想的必由之路而已。几千年来,虽则一代代的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慷慨赴死,视死如归家,但这仍旧只是在大的文化环境耳濡目染的作用,并未找到极为稳固的道德根基,仍旧停留在信其如此的层面上,故而古往今来有许多并不高明的死国者。我们要要真正相信某件事最好的方法是证明其确实如此,但绝对的东西总是不好找,我们必须建立信仰,将这信仰建立在相对来说极为稳固的基础之上,这信仰必须于人有益,于全世界之人有益,而这就是善,真正的善绝不会于人有害,善高于真,体现为美,让每个人在为善时都能得到“崇高”的精神享受,在善指引下,即使为善而死也将在超验的世界里获得幸福。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对死亡的恐惧是必然的,我们只能通过相信一些东西才能化解这死的可怖,或者伴随科技的发展有一天人能起死回生,解开死的奥秘,人只有对于一些东西无知时,才会恐惧,明白了它的真正奥秘,那么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当然,我们也可这样想,生而必死,恐惧也是死,从容也是死,我们也许可以更淡定些。死未必不是又一个开始,有一些好的希望也是好的选择。不过正常情况下,死也不会太久,一瞬间而已,人只要想安慰自己,借口毕竟还是好找的。
6、信坛 一、信的定义  第 304 楼
信为“真实”,这个定义简洁而准确,不虚假不欺诈。“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我觉得直译出来译的实在不通顺,什么叫做有远大志向的人处身于淳厚之中,是他自身性格淳厚,常常使自己保持淳厚的内心境地,还是身处淳厚的环境之中,抑或另作他解,译文尚不能简洁而明确,理解必然杂多而毫无意义。
 
7、智坛  九.知行合一  第 102 楼
知行合一,知是指一切关乎理论的东西,行是指一切关乎行为的东西。可是为什么要知行合一呢,我以为阳明先生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就从理论的产生来说,一切的理论都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理论源自实际,理论最终又必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将区分出真理和谬误,可见一切理论从产生到灭亡都始终与实践密不可分。然而在现实中,为什么知与行又总是不统一的呢,我们很容易看到人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
关于知的只有一条;你必须守信用,只能如此,不带任何条件。我们看到关于知的原则是如此强硬而不可抗拒,并且丝毫不顾已经发生的现实如何,具有稳定性。相比之下,关于行的原则则有更多的顾虑,还要考虑现实可能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加易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知与行不符,是不正确的知,故而知行难以统一。然而有好多的知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是正确的,比如说老太太摔到了了正确地做法是将她扶起来,然而现实中我们却并非都是这样做的,依旧是出自个人利益的考虑,左右了我们的决定。德福的不一致或许可以说明前提出了问题,人的本性并非是安全道义的人,而是功利的人,也可能兼而有之。
我们常说世风日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道德沦丧,既然是沦丧,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未沦丧的时期吧,可是回顾历史,哪朝哪代,没有这样的抱怨呢,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然而,也有许多人做到的知行合一,我以为这是道德荣誉感此时胜于利益占有欲的缘故,我们也常常能有这样的感受,做了一件好事虽然吃点亏,但精神上的到了满足感,要知道利益不光有物质利益,还有精神利益,那么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更是一个功利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会调节德福,知行之间的矛盾。
 
8、智坛 六、学习目的  第 228 楼
我以为中国人总喜欢强调为他人而活着,学习的目的,总有很多很大很高的的目标,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等等,却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的东西,一个人活着,并且学习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活着罢了。从人类在自然的淘汰中学会使用工具时,学习的根本目的未曾变过---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事实上一个人只有深刻的明白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他人,社会的需求,学习之要培养能力,养成品行,都不过是人实现幸福生活的手段罢了,我们怎么能总是忘了目的而只记住手段呢,那样只会以物累形。一个诚实的为自己的人的趋利避害的行为,这是基本的人性所决定的,也是一切生命的本性,对于自己的关怀是进而爱他人可能的基本前提,是必要条件,然而许多人就以此为过分自私自利的理由。
 
9、和坛  三、天人合一  第 129 楼
中国哲学谈到天人合一主要是两个层面上的,道德和艺术。在道德上,主要是观物取象,取法于自然,由天道而得人道,开出以天为据的道德方法论,由践行人道以应和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在艺术上,则是通过忘我或无我,从而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一种身心的空灵,平和,宁静的状态,实现主客统一,达到天人合一。我以为,取法于自然而形成的道德论未免理由牵强,而艺术上的天人合一也主要是源自经验性的内心体验,这也使得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未有充分的逻辑演绎推论而直接达到艺术的高度,这在中国的诗、画、乐上面体现得也尤为突出,不过我以为在这一层面的中西之别只是角度和方法上的不同而已,但最后却能殊途同归。并且在天人合一这一方面,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主要是从康德到黑格尔发展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有相当大的互补作用。然而为何最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这一层面(中国的天人合一,黑格尔的主客统一)能够殊途同归呢,我以为其契合点是人,中国哲学由天地而推出人,如“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黑格尔由自然界也推出了宇宙精神最终在人而实现最高的体现,并且要达到主客统一唯有通过艺术方能实现。
10、和坛  九、心灵清净  第208楼
心灵清净是一种个人的内心体验,它需要我们能够专注,有自己的内在的精神追求。人脑就像是容器,思想就是容器中的东西,总是不被这样东西填满,就是被那样东西填满,故而人必须有自己的内在精神追求,才能不时刻为外物所牵绊,束缚。任何正常人都不可能心中空无一物,除非他不能再思维,人活着,几乎无时无刻不思维。心灵空虚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指心无杂物,并且能够心专一事,譬如打坐,讲究要数息,先专注于呼吸,然后从有意识的数到无意识的数,这些是心静的方法都是要使心灵是其所是,专注于自己的本心,最终实现心不与物相染,而能明心见性,使心自体。这个时候就摆脱了心和物如丝般的交织,使心物分离,这时事物也方能是其所是。人需要常常学会心灵的独处,也即保持心灵清净,才不至于在物的束缚中迷失自我。
11、礼坛  四、礼的规范  第 275 楼
一切社会都是需要规范的,这是由于社会的群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在于调解矛盾,规范就相当于社会契约,为一切人的权利而建立。然而这规范不能成为束缚,因为这规范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过集体的,社会的生活而订立的,规范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然而人们总是很容易重视形式而忽略本质,制造过多的规范,吃穿住用行,试问哪一样没有规范,生活本可以很简单,但人们总要作茧自缚,为自己创立无尽的条条框框。如梭罗讲北美的猴子群起而效仿戴帽子,一个工人为了栖身之所而一辈子辛苦工作,实际上他大可找一个大木箱子税睡在里面,虽然这些并非必然的社会规范要求,但也是未被说透的共识,人倘使只要活下去,并做自己喜爱的事何其简单,但我们却不,每个人都将自己牢牢的束缚着,一定要一个大学毕业证,考研,考硕,买房买车,买一切普通人家有的,别人有,我们也必须有,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变得糊涂了,不明白所有的这些令他疲惫的事都来自他内心,还有一些来自社会。其原因显然是人们怕被孤立,总想融到集体中去,总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习惯于为群体的意识所束缚,殊不知我们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人要在集体中生活,只需遵守一些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规范就可以了,我们应当成为自由的人,决定我们如何生活,而非盲目的模仿他人。行为的规范永远并且应当只是范例而已,是我们行为的参考,而不能墨守成规。如鲁迅先生说:“从来如此,便都对么?”
12、孝坛 十一、孝:主题题解  第 211 楼
我以为孝的内容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在生活上的赡养,一是在精神上的情感关怀。每个人活在世上,先要感谢的就是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又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育,并终其一生无私的给予我们爱,正是如此我们必须要讲孝道。不过我以为在强调孝道的同时我们应当谈到父母之于子女的责任,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双向的。是父母给予子女生命,但子女也是独立的人,父母之爱子女,要平等的爱,孩子不是父母的爱的释放地,爱孩子也要尊重孩子,孩子也是人,不光需要爱,也需要尊重,他有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为父母的附属品。爱一个人常常是这样,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都给予对方,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都是孩子同样认为好,毕竟父母与子女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需要。
 
13、和坛 七、文以载道  第 31 楼
写文章是为了什么,一是讲道理,二是抒发个人情感。可是从小学开始,我们的教育就教会我们作文,作文者,挖空心思做出来的文章也,不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如人言,作文教会了我们欺骗,诚然,思想情感的表达也是要通过思考而得出来的,但倘若一个人觉得做这篇文章时是在敷衍是在欺骗自己,那么这文章不写也罢,因为这样这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制造垃圾罢了。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作者都应感到任何一篇文章必写不可的,他所写的东西是他所愿写的并且他相信与他所写的东西,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在那里说一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文以载道,这是前提,更重要的则是行以践道,一个真正的大作家,他不仅应当相信一些东西,他更应当去践行他所信仰的东西信仰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将信仰束之高阁。文以载道,但并非是道理人们就信服的,文章要有说服力,就应当掌握恰当的技巧,并且你的道理是否是足够充分,也是让人信服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高质量的研究了。
 
14、和坛  十、孔颜之乐   第 27 楼
快乐是一种精神体验,是现实的存在与一个人的内心期待相符合时产生的快感。一个人的快乐等于他所拥有的存在除以他所期待的存在。一个人在一定的时期内所拥有的是稳定的,故而一个人的快乐随着他的期待的多寡而变化。所谓的孔颜之乐,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期待的存在相当的少,而他所拥有的现实的存在足够满足其期待罢了。只要我们能够适当的调节我们的期待以至于不太过超出我们所能得到的东西,那么要获得幸福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的。当然,说起来时容易的,人总是有各种需求,我们不可能将其全部摒弃,但我们至少要了解到我们之所以快乐不快乐的原因,那么当我们不快乐的时候,也能有一个清楚明白这境况的意识,并且有意识地试图去调整我们的心态,这对我们也是大有裨益的。
 
15、智坛 一、求实精神 
求实,求事之所是,亦即实事求是,求的是事物的绝对的确定性,而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真正的科学是不应当有任何模糊不确切的东西的,哲学家,就应当是真之寻求者。然而,我们的感性经验往往束缚着我们的感受力,这也使得我们的知识大厦有太多的不确定的东西,真理的获得应当是通过逻辑的严密的推演论证得出来的,我们有时甚至不能相信我们的经验到的事物,除非它经得住哪怕是极细微问题上的推敲,不,它应当成为绝对必然,否则又如何担当得上真理这二字。求实,也是要名符其实,我们因形制名,然而对一个事物定名的时候,我们对其的接触才方开始,故而有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瑕疵,但形与名也是一个同时补充的,随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增加,事物的名称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丰富的,因此对事物的认识的增进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实践,其二通过理论的严密推论。然而在现实中,事物总是在变化着,流动着,这也导致我们在经验中获得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理性,这有这样才可能在真理的路上向前迈进。中国哲学强调太多的伦理道德,对于真知的渴求总是不求甚解,往往经不起推敲,这也导致了两千年来哲学争论的几个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流于经验(通过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并结合内心的总结而得出一些理论)的缘故,世界这么大,有找一两个例子来支持自己的理论,这是很容易的,也很靠不住,并且这也往往由于个人的内在经验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当然,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缺陷,这一方面我们,是急需要向西方哲学学习来。
 
评语:
作者侧重于对经典精神的自身理解和体会,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体现出作者“学、思、行”三者合而为一的经典学习取向。态度认真、语言流畅、论述清晰、有感而发。若能进一步深入,想必能做得更好些。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