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关于开展中华义理经典教育情况的汇报
(2009-2010年下学期)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本学期学校有教职员工28人,学生840多人,16个教学班。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课时沿用上学期做法。我们在开展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特汇报如下:
一、全员学习、全员培训
本学期在开学起对全校所有的老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国学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老师对国学教育的认同和业务水平。除集中培训外,还在平时每周二的教师的业务学习时安排教师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组织教材编写
在陈杰思教授的指导组织下,根据《中华十大义理经典》和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教师研究、编辑中小学经典课程教材,经过反复修改,现已完成《孝》《仁》《忠》《信》《礼》五本。
三、社会实践活动
1、5月22日上午,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40多名师生应邀在恭城文庙举行了“开笔礼”和“六艺”表演,仪式完全依照儒家礼仪进行。传统的儒家礼仪文化在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古老的殿堂演绎,让恭城瑶乡群众大开眼界。
2、6月13日上午天,由七星区文明办、七星区教育局、东江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承传统、促和谐、共建宜居城区”2010年七星区端午文化节活动,在沿江路和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纪念活动由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的祭祀屈原祈福礼仪表演拉开序幕,孔子学院的师生还带来的端午习俗表演《沐兰汤》和《六艺舞》,与大家共同怀念了传统节日的传统习俗。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3、2010年6月20日下午三点,在桂林榕湖图书馆桂海讲坛,由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桂林国学读书会、青青子衿学堂、桂林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第二期幸福人生公益讲座成功举办,来自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的老师们做了精彩分享。老师们把自己的所学所悟跟大家娓娓道来,听众表示受益匪浅,并表示要努力学习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使自己人生真正充满希望和智慧.第三期公益讲座也在筹划之中.再次期待让更多的家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4 、2010年 4月17日至18日,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在盐城师院召开,桂林儒学会副会长、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校长毛勇先生、及桂林青青子衿学堂王玉秋老师应邀出席了会议,毛勇校长带来了《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和思考》的论文。
四、努力方向和建议
1、在陈杰思教授的指导下,我校本学期继续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及教材的编写,争取在2011年初完成其他五本的编写。
2 、学校已在桂林雁山园开办暑假国学夏令营,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现继续努力争取开办长期的国学实验班,为国学基地建设提供实践的经验。
3、学校已在桂林杨提乡漓江边找到一块地和校舍,现正在筹集资金,为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做好准备。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
毛 勇
二0一0年七月三十日
附录:活动报道
一、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精彩演绎,传统礼仪再现恭城文庙
信息来源:http://www.guilinlife.com/glwb/html/2010-05/23/content_151107.htm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俗称“破蒙”。据介绍,举行这样古朴庄重的“开笔礼”,孩子们在新鲜中能深刻体验一些中华传统的文化,为孩子们日后形成正当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奠定基础。图为学童们在拜孔子像。■桂林晚报记者邱浩摄
5月22日上午,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40多名师生应邀在恭城文庙举行了“开笔礼”和“六艺”表演,仪式完全依照儒家礼仪进行。传统的儒家礼仪文化在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古老的殿堂演绎,让恭城瑶乡群众大开眼界。同时,桂林孔子学院恭城书院在文庙揭牌。
恭城文庙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依山东曲阜孔庙模式设计依山而建,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1963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桂林孔子学院恭城书院”在恭城文庙揭牌
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23日电(王军伟杨征祥)5月22日上午,“桂林孔子学院恭城书院”揭牌仪式在广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庙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儒学会、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主办,桂林孔子学院院长、原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张葆全教授为书院揭牌。
书院是古代供学子研习儒家诗、书、礼、乐、韵、射“六艺”的主要场所。恭城文庙旁原建有“凤凰书院”,但已在解放前毁坏。这次桂林孔子学院在恭城文庙建立“恭城书院”,以后将不定期邀请儒家学者到恭城开讲儒家经典,将有利于借助现存恭城文庙这一文化遗存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儒家传统文化,扩大儒家文化的传播。
揭牌仪式后,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60多名师生举行了“开笔礼”和“六艺”表演,仪式完全依照儒家礼仪进行。传统的儒家礼仪文化在这座古老的殿堂演绎,让恭城瑶乡群众大开眼界。
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恭城文庙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依山东曲阜孔庙模式设计依山而建,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1963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
三、恭城文庙举行“开笔礼” 桂林孔子学院恭城书院揭牌
本报讯(记者谢小芬)5月22日上午,上千名恭城学子分批进入恭城瑶族自治县具有600年历史的文庙行“开笔礼”,经历正衣冠、拜见孔子像、朱砂开智、启蒙描红、诵读《三字经》等活动,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开笔礼”是古时极为隆重的典礼,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桂林孔子学院恭城书院也于当日揭牌。来自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的师生们身着汉服,表演了全套“开笔礼”仪式。
四、品粽子观礼仪 桂林七星区居民传统方式纪念端午
6月13日上午天,由七星区文明办、七星区教育局、东江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承传统、促和谐、共建宜居城区”2010年七星区端午文化节活动,在沿江路和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12个社区的居民代表和启明星小学、东江小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说端午、品粽子,观看祭祀屈原祈福礼仪表演、发香包、放生鱼苗……七星区端午节纪念活动的丰富和热闹,让人们得以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气氛里,身心愉悦。
纪念活动由孔子学院大成学校的祭祀屈原祈福礼仪表演拉开序幕。“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的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他代表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尊贤重才的传统美德。古人为了怀念和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端午前后,便用吃粽子和划龙舟等方式怀念屈原,习俗也绵延至今。活动现场,观众跟随孔子学院的师生一起去崇祀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孔子学院的师生还带来的端午习俗表演《沐兰汤》和《六艺舞》,与大家共同怀念了传统节日的传统习俗。
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启明星小学带来的诗文朗诵《竞渡歌》让我们再次感受了端午龙舟竞渡这一幕。
活动现场有3位老奶奶教孩子们包粽子,各社区的也还进行了激烈的包粽子比赛。紧张的比赛过后,舒缓身心的文艺表演开始了,七星区文化馆文艺队舞蹈《壮乡美》赢得了阵阵掌声。之后,在漓江边孔子学校的孩子们放生了鱼苗和撒了花瓣,一条条小鱼游向江水深处,寄托的是对未来的期望。
有吃、有听、有看、有玩,七星区的端午节纪念活动让人目不暇接,身心愉悦。纪念活动举行的那个上午的热闹,让人真的可以感觉到传统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五、“端午,我们的节日!” 悼屈原 浴兰汤 舞端阳 飘粽香
昨日,市大成孔子学校的师生们身穿传统汉服,在漓江边祭祀屈原,迎接端午节的到来。这是当日七星区举办的“承传统促和谐共建宜居城区”端午节主题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当天大成孔子学校的师生们和社区居民在漓江边祭祀屈原,开展浴兰汤、端午诗诵、包粽子比赛等民俗活动。
■记者李凯摄
■编者按: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戴丝线、点王字、吃粽子、划龙舟、祭屈原等传统民俗构成了特有的端午文化。这几天,社区记者深入各个社区,寻找端午这些传统习俗在桂林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踪迹”。还别说,包粽子、挂艾草、发香包、悼屈原等老习俗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尤其是包粽子,你看,社区已经是粽香四溢。
昨天,七星区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东江街道12个社区的居民和东江小学、启明星小学、孔子学院的部分师生一起,说端午、包粽子、看表演、放鱼苗、品美食,丰富多彩的端午纪念活动让大家沉浸在欢快、和谐的节日氛围中。
“节分端午自谁信,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人们用划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怀念屈原,这种习俗一直绵延至今。当天,孔子学院的师生们身着古装,以生动的情景剧的方式再现祭祀屈原的祈福礼仪。同学们还用舞蹈诠释了“六艺”,表演了端午习俗“浴兰汤”,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端午老习俗。
包粽子,吃粽子,是千百年来最受欢迎的端午节习俗。当天,12个社区的代表队,进行了5分钟的包粽子比赛,看谁包得又快又好。
在包粽子比赛的同时,居民们还展示了各自的拿手美食,当然,粽子依然是主角,四方粽、三角粽、枕头粽、凉粽、迷你粽,可谓粽香四溢。漓江社区的居民展示了“五子登科”、“踏雪寻梅”、“白玉珍珠”、“红装素裹”等美食;五通社区的居民做了马蹄糕、莲花酥、狗舌粑、开口笑等桂林特色小吃;猫儿山社区居民向大家展示了“龙舟渡五子”的美景;电子科大社区的居民则用胡萝卜、冬瓜、南瓜雕出了屈原的形象……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端午节有送香包避邪驱瘟的习俗,“居干”们把亲手制作的香包发放给在场的嘉宾和居民,给大家送上祝福。
■记者郑华
六、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师生2010端午节祭屈原、六艺舞表演电视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a79f10100j9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