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2年上半年一等奖 周佳栋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2年上半年一等奖 周佳栋

字号:T|T

帖子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5

发帖内容:

义理的理解是根据中国哲学最大的特色而进行的,这种特色在于其自身的概念模式以及其思维模式,而这二者形成了中国哲学特色的直觉式思辨方法,这种思辨方法并非是没有逻辑的,只是他的逻辑并非是以分析演绎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超越语言本身的意去直接感知的。正如超越系辞以明挂画,超越挂画以体卦之理。在中国哲学的概念中具体经验(包括事实经验和情感经验)在思维中构成一张结构性的大网(结构思维,阿赖耶识,前理解)。基于这个网,形成一种整体的,对于一个观念超脱基本字词的把握。类比来说,与应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众多之具体与特殊,超脱之抽象的理。这种超越是建立在具体的直觉的超越之上,因而其与未超越的具体经验仍然贯通,所以这种超越能顺利成章的贯通于具体经验,即形成一种道的观念,然后用这种观念去处理即将面对的问题,并进而将其也纳入到这个结构当中,形成这个观念新的养分,丰富这个观念。

 

帖子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6

发帖内容:

义理根植于中国哲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其思维方式主要是两个重点之不同,其一是多相式概念,其二则是模型式推理。所谓的模型式推理,刘文英先生说过,“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典型的普遍的是一种模式型的推理。所谓模式型的推理,就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按照一定的原则,把有关对象放在这一模式中进行推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每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要建构一种‘世界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一切推理的根据。”这种模型式推理实际上就是抓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结构,以结构之确定性去解释说明和理解。结构是事物与事物的一个整体构造。结构当中,最重要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架构,也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去把握事物,这就是叩两端而取其中。这种把事物看成一个发展变化的整体,并通过整体当中的结构,关系去进一步把握各个部分,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整体看问题,而不是片面静止僵化的看问题的方法论。例如在马克思哪里,规定主客体的时候,就抓住了主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这一关系,从实践活动这一关系来区分和统一主客体。

 

帖子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7

发帖内容:

中国哲学的义理阐释是离不开象的,这个象是意象,是气象,是形象。所谓象者,实际上是对于道的无法言说的妥协,是对言不尽意的一种解决办法。所谓象者,实际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与道体之间的联系,乃至事物自身亦是自身之象。也就是说,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关系想通。

本体的三性,空寂知,虚实灵等等,亦可以看成是本体与物之间的关系之象,所谓本体三性,实质上是关系之三性,然而本体不离末用。体用一源,故而表现出来的只有这一个象之动。关系连接而成结构,结构表现出来是一个整体观念。那么关系连接的一个个节点就是现象或者说形象,也就是一个个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一个个生活经验或者现象之间各不相同,然而却又因为关系而连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观念。而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道,所以我们说,中国哲学总的来说称得上是一个道论。知行合一是为道在这种整体结构下,中国哲学才能说,不离日用常行外(事物的个别的经验),直到先天未化时(事物之间的关系)。无所不包而又随时可变,本体末用不离,不同,不二。

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的道论观念并非是应然的尽头,不动的终极,而是不断随时代发展,而在结构中添加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从而形成一个更完整,更接近其应然之物的新的观念。而这也是中国哲学的生生所在之处。

 

帖子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8

发帖内容:

中国哲学的义理之方法,或者说思维,并非没有逻辑。其逻辑可称为“同构相推”。即因言说之对象和言论之物在其结构上,或者特征上的一些相似相通之处,通过这种相似相通之处去指代,指示,以此来意蕴指示对象。这种解释方法,与西方的概念逻辑之表现大不相同,表现出来的象就是不依靠形式逻辑,靠直观,知觉,乃至顿悟去进行领会。但是在中国哲学的思想里,凡显者,皆象也,象其背后必定存在其意;所谓意者,乃是其象之所存之根本。也就是说,其背后有其自身的一套逻辑规则,这种逻辑规则与西方不相同,甚至在当下显得不够严密,但是我们不能说与西方的形式逻辑不同,他就是没有逻辑的,这两件事情是完全不能等同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要去描述一圆,如果以科学的(西方概念式的)的这种思维方式来描述,应该是怎样描述的?那么一定是,描述为,其圆心在哪里,半径是多少等等。我们说,这样去描述,对于一个圆而言,是极为精确地,就好像每一个圆的独一无二之身份代码一样。那么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这里,会怎样去描述呢?在我看来,一般而言是以这样一种形式来说明的:首先说,这里有一个圆,具体是什么样先可以不说,只是说,要把握到,这里有一个圆;然后,指着一个点说,这里在圆的里面(或者这里在圆的外面),然后再指着另一个点说,这里在圆的里面(或者这里在圆的外面),而在这种直观的描述足够多之后,我们就会直觉到,或者说是领悟到,这个圆的整体之貌,而在领悟到这个圆之大者之后,在对每一个点的理解都是直接来自于整个圆的整体。在这里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去说这个圆,圆心在哪,半径几何,但是在我们的观念中,这个圆是切切实实的具体的存在的。

 

帖子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29

发帖内容:

中国哲学的义理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一个是多相式概念,另一个是模型式推理,或者叫结构式推理,亦或者称之“同构相推”。而“同构相推”实际上是由于在传统中的概念的多相性导致的。何谓之多相式概念?一个概念对应多种内涵,并且不能合并,例如《周易正义》中“易一名而涵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之一概念对应三个含义。而这种多相式概念导致一个问题,概念的含义虽时而变,虽位而转,实际上是难以把握的,因而以概念为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总要找一个不变的东西来为根据,而这个就是结构,也就是从结构出发,以这个不变为支点去理解变化的概念。所以总得来说,中国哲学的特色是通过概念的“多相性”实现的,而为了配套这种概念,“同构相推”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帖子六: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30

发帖内容:

如何去学习义理,我们不放向朱熹学习,朱熹在易经上的见解在易学当中独树一帜。为什么这么说呢?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小叙》的“两派六宗”之说,以此为断派标准。其中有云“汉儒所言象数,去古未远,为一宗一变而为京房、焦延寿,入于巩祥,为一宗再变而为陈传、邵雍,务穷造化,为一宗此三宗为一派。王弼尽融象数,说以老庄,为一宗一变而为胡缓、程颐,始阐明儒理,为一宗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参证史事,为一宗此三宗为一派”在这种。独没有提朱熹的易学路向,为何呢?实际上是朱熹虽为义理派,但在朱熹这里,他与之前的义理派之区别在于他大提了象数之用。所以将其归于那一派都不合适。即朱熹随时义理派,但是却重象数。虽言象数,象数却是为义理之理解之路。也就是说,学习义理时,虽独讲个大道理亦可,但终是空空拉拉的,没什么根基,有个象数为其支撑,不仅有了象数的根基与形象,亦可反过来彰显义理之高度。因而我们说不论是义理的阐述,其最好是落于具体之经验而谈,正如孟子谈性善之言,仅用一“乍见一孺子落于井”,便勾起他人心中之善性。

 

帖子七: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发表楼层:467

发帖内容:

在当下的世界主流中,我们的思想是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人的异化过程,或者是韦伯所说的理性化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感性的作用被无限的压缩,理性的作用被不断抬升,因而又被称为理性化的过程。然而哲学的作用是反思,在这种理性化的地位极速攀升应当回头思考,我们的情感、感性,是否也有其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强调的便是不可偏废,不可执着,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在看到理性化的巨大优势之同时,同样也应该反思这种理性所带来的问题,并寻找其解决方法。而这种理性化的弊端之解决绝不在理性化的秩序之中,而是应当反过头来,回到古典当中去,寻找感性的源头,寻找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的优点,并将其进一步的发展,以其调和理性化的割裂的人。极度的理性化实际上是对人本身生机的否定,这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对于人来说是值得反思的。而中国哲学的这种直觉式的,不排斥理性,也不排斥感性的观念性思维是这种反思必要的工具。中国传统经典在这个意义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帖子八: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31

发帖内容:

义理的理解与诠释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向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无数的注解就可以看出。而在做诠释与理解时,大抵也要尊重一下几点,一是顺原文之意而行,朱熹曾说过:“学易者须将易各自看,伏羲易,自作伏羲易看,是时未有一辞也;文王易,自作文王易;周公易,自作周公易;孔子易,自作孔子易看。”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因而每个人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若只是因其解注一经,则混而用之,极为不妥。

其次,文意的要比文字重要,中国传统经典中这一点尤为明显阳明曾言道,“若泥文著句,句句解释,定要求个执定道理,恐多不通。”道理是随时而变,随位而改的,只有明白了其意,才不至于落得个刻舟求剑。按阳明意思,“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第二义了,只要明的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变不明自家本体。”故而明白自家本体,方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帖子九: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发表楼层:283

发帖内容:

中国传统古籍中有不少中国哲学的优秀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学习因为其所使用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方法与当下的逻辑思维习惯有所差异,因此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解。这种误解是一种诠释学上的有限性,即我们永远无法去真正领悟作者本身的那一刻所思所想,也就是中国哲学常说的言不尽意。但是言不尽意不是不努力去领悟和体悟意的结构,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的努力去寻找如何去更靠近一点文意,更靠近一点圣人之所思所想。

而要靠近这种所思与所想,则必以其理路观之方可。也就是说,心思且随作者文字蜿蜒而蜿蜒,让后有所感,有所行,方能体悟此种真意。

 

帖子十: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发表楼层:284

发帖内容:

中国哲学由于其使用概念的习惯与方法之独特,在当下的形式逻辑中进行理解与诠释存在一定的困境,即在进行理解与诠释的时候,如果基于当下的形式逻辑进行理解,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偏差。因此我认为,在对中国哲学当中的观念进行理解的时候,应该基于其自身之特点,使用与之相匹配的逻辑思维模式,从而更加完整的中国哲学中的概念进行诠释与理解,进而去明确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即回答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问题。

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以下的这个论证:

1):中国哲学中使用的概念与西方哲学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构成方式不相同。

2):概念构成方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其思维方式不同

3):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论述同一对象时给出的论述不同

4):在理解论述时,相同的思维方式比不同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理解原来论述的本意。

在这里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进行更好的诠释,即如何能得到一个更好的论证。这里的重点在于,得到一个更接近中国哲学特质的论证。即在当下的中国哲学中,其最迫切的不在于为中国这些所讨论的对象进行一个更好,更完美,更标准的诠释。而是寻找展现出中国哲学中独属于自己的特色的论证,也即寻找中国哲学中的主体性。而在这种目标的导向下,对于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更为贴合中国哲学原本的思想就是更“好”的论述方式。

 

帖子十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32

发帖内容:

中西方概念的不同是我们当下理解中国传统经典的一大困境,其不同主要是,西方哲学的概念是一对一的映射关系,而中国哲学的概念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如何判断二者之本质上的不同呢?通过观察其是否符合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即可。在单相式概念中符合这三个定律,而在多相式概念中,这三者显然无法成立。一个概念可以既是这个,也可以是另一个,其几个判断之间无法互相转,对于同一个判断概念可以既是也可以即不是。即西方哲学概念的表达形式是“A是a”的形式,这里a是一个判断。而非是指另一事物。而在中国哲学这里,“A是a、b、c、……”单独的一个a或者b等等都无法完全说明A。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设想此处有一个人,他戴着眼镜,留着大胡子,穿着红衣服。那这些他的特征就都不是他这个人本身,但是在我们的语境中就会说,“那个戴眼镜的”、“那个大胡子”、“那个穿红衣服的”等等来用来指代他这个人。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的所有的说法都是一个判断,这些判断都不构成那个人本身,人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每一个特征的。所以中国哲学在这里就选择了将人的整体去用许多特征来表现出来,即通过眼睛,胡子,衣服等等,而这些指代背后都指向了这个人的整体。当我们称呼他为眼镜的时候,胡子,衣服等等并非不存在于这个人身上,而是隐匿在眼镜这个现象之后了。因而对于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说,他天然就要求人们具有一种透过当下现象去看清其本身的超越性。

在明摆着一点之后,我们回过头在看中国哲学中的“仁”、“道”、“天理”等概念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对于哪一个理字的不同指示,起本质还是指向这个万物之理,天地之真。

 

帖子十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33

发帖内容:

中国哲学是一种不完全的世俗性视角的超越,即是一种不完全的立足于此岸的超越。这种此岸的超越性首先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即在个体上的应然的至高无上性,而这种超越的不完全之处在于其超越完全囿于个体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其中间缺少的是一个媒介,或者说一种关联,即如何从这种内在性的超越转向在外的超越,如何通过内在的超越去达成外在的超越,也就是内圣和外王的断裂性,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中也就表现出了这样一种倾向,内圣和外王的不可调和性。此处所谓的外王,即整个社会的从实然向应然的超越,也就是类似于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内生则是在个体上为自己之应然寻找一个主宰。这种矛盾体现在孟子思想上,就是一方面服从,认同皇权,一方面重民生。孟子的“天”在作用上表现为对个体的超越和外在的超越的纽带和连接,也就是天同时表现出了个体的至上性和万物的主宰性。

 

帖子十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发表楼层:462

发帖内容:

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恰恰是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被我们所抛弃的、不满的一种感性思维,一种万物有灵式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具体表现出来是圆融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点在当下的人如何回归自身,而不是把自身异化并割裂开来的时代命题上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出路,但这种复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到过去,而是类似于马克思的辩证法一样的,利用当下之思想价值,进一步对这种“圆融精神”进行思想内涵上的丰富后的更搞层面的复归,而如何利用好传统思维中的这种积极因素才是当下应该把握的。

 

帖子十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发表楼层:285

发帖内容:

阳明言“明白自家本心”乃是第一义,诠释何尝不是如此,明道方可明其言也,明白自家本心则文章亦可明。正如阳明言“南镇观花”,其意在阳明“心外无物”,其体在“道外无物”。故实指示阳明心之本体,然阳明之心者,道也,理也。天下能有二理乎?有则非道。推而论之,言阳明之心,象也。言吾之道,意也。阳明之心,与天下人之心同,阳明之“道”与天下道亦同,此谓之道本体,谓之“理一分殊”。明体则明心,明心则见道,道蕴心中,则于事事物物上豁然贯通,则吾行有似水银泻地一般自然而然顺意而出,孔子言“从心所欲,不逾矩”之道也。

“道”虽虚而实,寂然不动,但却感而遂通,动于万物。于道上言便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非道也,一阴一阳,交往错综之变化,彰显道之存,犹如孟子言观水难,难亦有方,以澜之象观水也。澜者,水之动静也,阴阳变换者,道之澜也。为道之物,存而不显,要言其存,须借象而为“恍惚”而成象,惚恍而成物。

“心外无物”观之,“南镇观花”是其象也。然“心外无物”非象耶?非也,“心外无物”亦是象,言“道”之象也。“道”者,不可言,犹言者不尽意,故圣人设卦以尽情伪,阳明以“花”尽“道”。

 

帖子十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34

发帖内容:

义理者,人之“道”也。单就“道”而言,所谓道者,朱子有言:“理定既实,事来尚虚”,何以言之?天理者,实存而虚有也。有其实,然不可以形名,故老子言“强为之名曰道”。道不可言,不可说,故其虚也,然道虽虚而不能言,但却于万象中实存,落于吾等众生之上,言其为吾心,故吾心乃道之象,众生之心亦乃道之象。此心与道同,然道不可言,故以心言之。故有与万事万物相通之“大心”,剥落私欲,循理而行之“真心”,与圣贤共情于事事物物之“同心”。此三者,一心之三理也,曰虚,曰实,曰灵。虚者,虚而能容,虚而不可形,故与万事万物同存,故曰此心常包万物,与万事万物同,故曰“大心”。实者,天理常存,虽流于万物,不着一处,不诘于一名,然剥落私欲,天理自显,遣吾心之私,脱天地之气,仅存其精,此即天理,即道,即“真心”,故阳明有言:“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此乃就心之本体,道之所存而言。然论心,圣人之心与吾之心有不同乎,非也,圣贤心是理,吾心亦是理,何故言吾心非圣贤心。圣贤之心感于万物,随事而应,明事事物物之理,然吾心亦是与天理同,岂不能与理通乎?盖吾心流于气息变化,动于气,而非顺于理。故圣贤与吾心同,此乃“同心”,然圣贤心不着于气,故阳明曰“循理便善,动气便恶”。“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此乃就下往上处说。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