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任秀芹
参赛人姓名:陈芳玲
学校:云南财经大学
班级:新闻与传播学 专硕2003
联系电话:13870962592
QQ:1913383765
学号:202002210932
总坛 三 437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将其延伸为“仁、义、礼、智”,而至董仲舒则再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最早的“仁”出自《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仁在其中被解释为好的道德。孔子将其解释为“爱人”,孟子则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政”,将“爱人”的范畴扩大到政治领域,也为日后“仁”成为封建社会统治工具奠定了理论基础。“仁”发展至董仲舒时期,又有了新的突破,董仲舒将其与“天”结合起来,认为“仁”是天的品性,至此古代社会关于“仁”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体系。而时至今日,在现代化社会的社会主义时代,“仁”依旧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旧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贯彻学习“仁”的思想,不仅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义”在儒家中总是与“利”相对的。而关于义与利的辩证取舍关系,古往今来辩者如云,两者如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又被视为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依据。不难发现,这里所讲的“义”和“利”都有着鲜明的特征,都是将“义”和“利”放置在对立冲突的环境当中,而在这样的场景设置之下,“利”成为了君子避如蛇蝎的对象,“义”成为了天下之士争相追逐的理想行为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于“义”和“利”的取舍,是“利字当头”,还是“义行天下”?我们所尊崇的“义”,是舍己利他人,是舍身为国家。从义,君子从心而已。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准则。“不学礼,无以立”,但是这里所讲的“礼”并非单纯狭隘地限制于个人行为准则,礼上升到新时代的国家社会的层面,又以新的诠释迸发出新的精神面貌。谈到礼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及“礼仪之邦”这个词汇,它的意思是“有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法制的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法制”这样的描述,似乎与传统文化中的礼教概念相去甚远,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礼又当作何以解释?其实,时代更迭也好,物转星移也罢,礼所包含的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其内涵是永不消亡的。如若能够于社会中将仁爱、和谐、秩序、优美视为准则,何患不能维持保有一个有着先进政治制度与法制的国家呢?泱泱大国,礼法并治,则复兴有望。
“智”在儒家思想中解释为“智慧”,但是相比起天生之“智”,儒家更加偏向于教导通过后期的学习来达到“智”的目的。“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太阳月亮是天地之眼,诗书万卷是圣贤之心。将诗书的高度与日月之于天地的重要性等同起来,圣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可见一斑。古人读书是为了明圣贤之心,博学强识,求仕途之高;今人读书是为明科技之新,增长才能,求社会之进步,民族之复兴。读书之于个人,增长学识;读书之于国家,复兴之需。而现在学习的目的,与古人学习目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创新,古人求明理,今人求创新,瞬息之变与万物之变,学习的目的在于求变求新。
“信”之于个人,正可谓”不诚无物”,倘若你没有了信,那么仁义礼智,都将变成虚伪的东西;信之于国家,有所谓”民无信不立“,如果丢失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信,被解释为诚信,诚信与谎言对立,谎言代表虚伪,虚伪的人走到哪里都是过街老鼠,无人敢与之交,无人敢付之心。而对于国家来说,诚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不光存在于国家与人民的互动中,也存在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唯有守住”信“,才有了国与国的交往互动,才能建立良好有序的国际关系。诚信为本,自在人心。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象征,影响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在今日,“仁、义、礼、智、信”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一不是“仁、义、礼、智、信”的扩展延伸。秉持继承“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方能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仁坛 五 628
孟子将“仁”的效用描述为“仁者无敌”,也就是说仁义之人,不可战胜。将“仁”放置于战争的暗喻之中,似乎就给“仁”递上了正义之剑、披上了坚硬铠甲,使其成为最终的光明与正义的代表,能够压倒一切黑暗,站上胜利的神坛。当然,这一切仅能当做精神层面的信念,我们所需要剥开外层的东西,去探一谈藏在其内心深处的“仁”。
仁可能并非战无不胜,但是其依旧成为我们精神的信念,行为的准则,其原因就再于仁教会我们“爱人”。从“仁者爱人”,到“以人为本”,其体现的对人的关爱之心,从未消失。专注于“仁”之心,不忘“人”之本,不仅仅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更是当下社会所需精神食粮。“为人民服务”其强调的也是“仁”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在与时代共呼吸同命运的过程中去聚焦于“仁”,立足于“人”。仁者无敌,仁爱存于心,中华民族方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仁坛 四 546
“克己复礼”,仁的对象为“己”,自爱被视为爱他人的前提,而自爱的准则在于“克己”,克己的结果为“仁”,于是乎孔子认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亲亲之爱”,仁的对象为“亲”,若尚且不能做到以亲爱之心去对待自己的亲人,那么仁便不复存焉;“四海同爱”,仁的对象为“人民”,也就是要求我们于普天之下,做到互敬互爱;“万物与我为一”,仁的对象为“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自然万物便成为了我所要施加“仁爱”的对象。由己到家,由家到人民,由人民到万物,仁爱之心层层递进,爱己便推演为了爱他人,爱天下,爱万物。
仁坛 一 953
“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由此可见仁之于儒家的重要性。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这里所讲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爱,因此便有了“爱人者,人恒爱之”,小至邻里,大于邦国,仁者之爱,莫不存焉?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教导天下之人爱他人、爱父母、爱国家,于是乎,仁者天下便成为了古往今来安邦定国的重要准则。
仁坛 一 956
仁,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其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
而其在儒家中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如“仁爱”“仁政”等,这里的仁就与道德息息相关,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例如,《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释义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但是其蕴含的与人的密切关系却不会改变,无论是“对人友善”还是“爱人”,亦或者是道德范畴,其核心依旧在“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坛 八 428
《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如果君子离开了仁,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候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去办事。
以是否拥有“仁”的品质去评判能否成为君子的标准。把“君子”放置于紧迫、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去严格要求其不能在艰苦的环境的中丢失掉“仁”品质,从而凸显“仁”的重要性。而在今天“仁”依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德之一,仁者爱人,人人爱人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
仁坛 八 429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仁德的实践完全依靠自己,而非是依托于他人。其中之意在于仁需要依靠修身养性来达成,而与他人无关,仁的实行全在自己的本心想法。“由己”展现的是自我人格的独立性,只要坚守自己的想法,按照“仁”的要求去约束自己,那么就能够坚守住“仁”。同理孔子还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要仁,仁马上就能来到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心中有“仁”,那么“仁”就会伴随着我们,强调的也是主观积极意识对于“仁”的作用。
仁坛 十一 24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当子贡问“仁”时,孔子给出的关于“仁”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也就说自己能有所成就的时候,也使别人有所成就,自己通达的时候也使得别人通达。这里所讲的“仁”是“推己及人”,从自己开始从而有所能力去帮助他人向好的方向发展。这里所展现的“仁”的体现与时代发展的今日所提及的“共同富裕”理念不谋而合。一批人富裕起来了,可以带动其余人一起富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孝坛 二 69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国人善谈孝,但是在践行孝道的标准上却存在争议。尽孝心,物质保障固然重要,但是“敬”之心却难以维持。时代日新月异,当物质不再匮乏,我们不再为饥饱中挣扎,也无需过度担心赡养父母的成本,却忽视了“爱父母”并非只是物质的满足。关注父母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对待父母存有“敬爱之心”的重要性并不低于物质满足。与父母保有良好的关系,经常问候父母安康,不时与父母沟通你的想法,这都是“敬”的表现。“爱在心口难开”是现代年轻人与父母交流时普遍的“病症”,虽然存有爱父母之心,却不愿吐露心声,便将爱意埋藏。而之于父母,让他们不闻不问,不知不晓孩子动态,又怎能感受孩子“孝之心”“爱之意”呢?传达爱意,传递孝道,这便是“敬之心”维持存有的不二法宝。
孝坛 六 162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的目的在于发扬孝道。慎终追远,追的是孝心、孝行,教的是感恩父母之心。祭祀祖先的传统依旧流传于现代社会之中,但是其背后的孝道精神本义却相去甚远。告慰先人,可以表达对于祖宗的追思,但是我们所更应该注重的却是对于当下父母的孝顺之道。对于父母长者,应当及时尽孝,以免日后徒留遗憾。祭祀之意,活在当下,孝在眼前,孝于父母,忠于国家。
孝坛 十一 423
“人之行,莫大于孝”,儒家认为人的品行,没有比孝更为重要的了。首先“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应当得到传承,但是不加辨别地将“孝”作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并非明智的选择。比如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儒家认为需要对父母的命令无条件地遵循,并将此视为“孝”的表现。但是实际上父母所言也许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加辨别地以“孝”去“绑架”子女做错误的事情,这就是“愚孝”。“孝”需要以“德”为前提,需要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去“尽孝”,才是今日“孝”之真谛。
孝坛 五 108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将孝与悌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我们在家需要尽孝,在外则对待他人需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般。这里的实质内容是将孝文化延伸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之中,希望我们在社会上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有谦恭友让的品质。在孝悌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呈现出人人爱人的景象。
孝坛 十一 425
《孝经》把孝分为“五等之孝”,分别是“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不难看出,“孝”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逐渐沾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这种等级森严的“孝”文化于今日看来是属于“封建文化”的糟粕,并不值得学习。在今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孝”应当是普世无差别的,人人所尽之“孝”不应当加以等级的区分。抛开政治色彩的“孝”,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孝坛 三 170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儒家将“孝”的终极期许寄托于“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父母都盼着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扬名于后世,这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期许,也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而子女应当尽其力去实现父母的愿望,在不断进取拼搏中取得一番成就,这也便是尽孝了。
孝坛 十一 424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文化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尽孝,而且将范围扩大到社会中的所有老人。而关于这种扩大范围的“孝”至今仍然散发着其魅力,2019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评价:除了对经典的理解,作者还对“仁”、“孝”等道德观念作出拓展性的解释,并能很好的与当代社会价值观进行融合,表现出作者对于经典有很好的掌握与学习。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