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姓名:朱艳荣
学号: 201911120110060
孝坛:二、第710楼
谈到“孝”,首先是“知孝”,然后才是“行孝”,最后是“传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继承的发扬。孝,这个字象形字是上面一个部首,下面是有一个人托着,即是后辈赡养晚辈。在行孝之前,我们要知晓孝是什么的,孔子对此强调一个“敬”字,“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孝不仅仅是使长辈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让长辈感受到关爱,感觉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接着就是时间,这就和行孝之“义”相关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孝不能只停留在嘴皮上,而是要落到实处,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后就是传递孝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成就“孝”的家国一体。
孝坛:六、第169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即是说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和仪式的国家。祭祀是中国礼仪最显著的特点。祭祀一般而言有两个层次,一是祭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记载:“汉世祭天於其上,名之为皇天原。”古代帝王开坛祭天,祈求风调雨顺;。二是祭祖,既是为了避灾得福而对亡灵先祖进行敬拜与祭奠,也是为了维护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祭祖对很多来讲已经路于俗套,即成为一种程序化的操作,不含有情感。事实上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的,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和祖先,这是一条情感的纽带,将带给我们精神力量。其次有益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追求繁琐的祭祀程序和花样繁多的祭品,仅仅在于行事之时要严肃、敬慕、诚挚,这才是祭祖,不然与不做并无区别。
仁坛:一、第978楼
一般理解孔子的“仁”都与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想联系,孔子以“爱人”来答仁,但这里的“爱人”虽然是泛指,但实际上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阶级社会中的人,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隐含着孔子与墨子“兼爱”的一个区别,尽管两者都强调“爱人”,但爱人的范围与方式是有区别的,墨子要兼爱天下之人,孔子爱有亲疏远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爱人是要推己及人的。尽管如此,孔子对“仁”的强调对后世道德的发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仁”的定义需要将其与“人”相联系。孔子对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实际上正是在强调在“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能行“恭、宽、信、惠、敏”五者与天下,就是“仁”人也,这实质上也正是“仁”的定义。
仁坛:九、第284楼
孔子的“行仁之方”我觉得和两句话密切相关。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识很简单,就是想要自己站得住脚得先帮助别人站住脚,想要自己通达得先使别人通达,这句话重点强调为他人谋福利,也就是重点在“立人”和“达人”,而不是在“己欲立”和“己欲达”。站在孔子的时代来看,这是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想维护统治,国家富强,就是要为老百姓谋福利,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否者只会两败俱伤。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强调宽容,即我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那么我就不要那么对待别人,这也就和孔子的“恕”连接起来了。这又和孔子对“仁”的爱人解释联系起来了,实现忠恕之道,也就能实现对他人的爱。对于我们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有很深的意义,有益于平复经济快速发展下躁动不安的心,有益于维护国民和谐友好的关系。
仁坛:八、第444楼
践行仁道之人必定如孟子多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正是孔子强调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践行仁道之人必定是“直”的,即是内心坚强,信念坚定之人,成就“刚、毅、木、讷”的品质,这是一个人行“仁”必要的品格,也是行仁道的发挥。
都市繁华,人易迷失,在这绚丽多姿的社会有多少人迷失了本性,沉迷在花花世界中,忘了自己出发的原因,也忘了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庸庸碌碌的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追求华丽富贵,然后走不动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初心。孔子对“仁”的强调,事实上也是针对当时追名逐利而提出的,战国纷争四起,掠夺和瓜分是主题,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怀疑和嫉妒。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学习其中的相处之道。
仁坛:二、第391楼
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即是说心怀悲悯,是仁的开端。既然“仁”的本质是“爱人”,那么“爱”就应该是开端。孟子用“孺子”将入井,人有“怵惕恻隐之心”,并且不是因为他和小孩子的父母是好朋友,也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因为害怕污名,而是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痛之情,所以站在孟子的角度,将爱作为“仁”的开端是没有错的。
如果这种爱在延伸一点点,它事实上是“人类团体”的一种共情感,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对彼此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意识深藏灵魂深处,平日里察觉不到,而一旦到紧急时刻会自动激发而显现出来。这其实也是我们民族感的来源,同时中华大地的子孙,炎黄儿女,这种爱深藏内心,“仁”自然随爱而散发。
仁坛:五、第644楼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 中针对梁惠王想用武力恢复魏国曾经的辉煌,孟子就用战争夺民时,使父母冻饿、妻离子散来凸出“仁者无敌”。回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战争需要耗费人力和粮草,自然会使田地少人耕种,再加上自然灾害,黎民百姓自然缺衣少食而流离失所,孟子以民为本自然反对战争,提出“仁者无敌”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但也落到了个人身上。
从个人角度看,若君王用“仁”治国,则“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君王会称王。就是说,君王这样做得到的好处巨大,是利国利民的,换而言之,个人这样做好处也会很大,是利己利身的,以“仁”为本,则可以“从很所欲而不逾矩”。
仁坛:四、第557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仁学。正如“仁”的内涵关切“爱人”,“仁”实际上是和“人”想联系的,“人”实际上就是“仁”的对象。首先“爱人”是对“仁”的规定,有爱才会生发出仁;其次“仁”是人爱的拓展,爱达到“恭、宽、信、惠、敏”之后才会成仁,人必定是先爱后仁,也即是说先成为一个有爱之人,最后成为圣人。因为无论怎么看,孔子始终没有消极避世,都是在社会或者各个国家中流连,所以孔子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整个社会充满“仁人”或者“圣人”,或者由“仁人”或者“圣人”来治理整个国家,摆脱战乱频发的社会。
并且,将“仁”的对象理解为“人”并不算是误读孔子,他强调“刚、毅、木、讷,近仁。”这涉及一个人的品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既涉及一个人的品质又关涉一个人的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述“仁”的时候,都是与“人”结合的,所以“人”就是“仁”的对象。
义坛:十、第550楼
孟子用鱼和熊掌来比喻利和义的关系,首先阐明二者不可兼得,其次跳出鱼和熊掌的关系,直接说“舍生而取义者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悟有甚于死者”,正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呼吁的那样,生命在义面前不值一提。在中国悲痛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舍生取义、见义忘利的英雄,敌人威逼利诱都不能动摇其丝毫,民族大义始终在他们心中。
今天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的气节,漠视是大多数人的态度,但这只是其中一种选择,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诚信之人,放弃奸诈之事;我们可以做一个怀有善意的人,乐善好施且自乐,这样我们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义坛:四、第386楼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是“重义轻利”,强调真正的君子在处理义利关系时要以义生利。真正提出“以义制利”的是荀子,其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虽然有说法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其前提是“为仁”者,也就说“仁”人才能这样,因为他们各种方面的修养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吧。
我们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前提是要知道何为利,何为义,不取不义之财;其次处理好义利关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质检的利益,做一个社会中的人,而不是“独行侠”。这样既有利于我们树立人格尊严,堂堂正正的做人,又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义坛:五、第117楼
梁惠王向孟子问政,直接问“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作为君主,当然希望国家强盛、统一四方,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其他阶级的利益,在孟子看来,如果君王只关心国家,大夫则只关心自己家,士人只关心自己,这样下去国家就会陷入险境,人人只谈利,而不谈仁义,国家不会长久发展。
孟子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其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用武力士人屈服,只是因为别人力量不够,而以德服人,就是使人心悦诚服,如此“德”就是“仁义”,缺少“仁义”只能获得短期的成效,而无长远的发展,国、家、士皆如此。
义坛:八、第147楼
朱熹谈性的时候,并不是像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一样只偏向于一方,而是接着他的理气论将人的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单从“天地之性”看,性无有不善,因为专指理而言,但从“气质之性”看,则因为理气相杂,则有善有恶。
因此,朱熹的整个人性论就是要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他所提的“去人欲,存天理”,只有通过克服和去掉“人欲”,才能保存和恢复“天理”,也即是“以义制欲”,通过锻炼自己的内心,使之恢复为“道心”,用道德灭掉私欲,直达天理。
义坛:七、第822楼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不同之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君子重义,所以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民生”放在心中;小人看中利益,更通俗的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当然我们所追崇的一直都是君子的人生态度。
“民生”在我看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人民的生命”,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战争一会是身强力壮者因参战而战死,二会因夺民时使黎民又饥又寒,残害生命,要想长久的维护统治,君主要“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二是“百姓的生计”,孟子作为“民本”思想家,自然关心民事,他说“民事不可缓也”,其次还要“不违农时”,不乱征兵和徭役;“数罟不入洿池”,不奢侈浪费;“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过度建造宫殿和使用自然资源。这就是在爱护民生“义理”。
信坛:二、第959楼
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能在社会立足,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无法诚信就不会兴盛,国家如果不讲诚信就会衰败。“信”可以的解释不只有一种,在这里将“信”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诚信”联系起来理解。
诚信简单讲就是说话算话,不欺诈、不违约;复杂一点就是司马光所讲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一个人、国家、团体的品德。诚信不仅仅是做人之本,让我们终身受益;诚信是立业之基,让我们事业宏图;诚信之治邦之道,实现长治久安。不讲诚信则祸国殃民,如“烽火戏诸侯”中的周幽王,为搏美人一笑。失信诸侯,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和王朝的灭亡。
信坛:四、第676楼
“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这是邵雍所讲君子和小人两种对待错误的方式,一个改过,一个饰非,一个以“诚”对自己和他人,一个用“欺”相待,这也就导致两种结局,一个来福,一个祸至,从后果看,我们当然选择“诚”,那么具体“诚”的行为是什么呢,如下:
一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就是言出必行,这句话常常解释为“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事实上我觉得这句话还潜藏着另一层意识,即不要随意做承诺。不是说要学会做一个无牵挂之人,而是充分考量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来决定自己应做什么承诺。二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即是说“诚”要发自内心,也就是要真心实意,这样才能震撼他人的内心。三是“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人要讲求忠信,这样才能立足于世间,这是在强调“诚”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品格,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礼坛:四、第523楼
现在常常用“克己复礼”来教育一个人要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传统礼仪规范,这也是儒家学说为达到仁的步骤,从现代的角度看就是“成人”。俗语说“国有国家,家有家规”,这是最简单的“礼”,也就是规则、规范,“男子汉”“女儿家”这样的词已经把行为规范放到里面了。
《礼记·玉藻》奖“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是对人的外貌和体态的要求,“站如松,坐如钟”是最通俗的表达。其次还有对人思想、精神世界的要求,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并不是被误解的那样强调阶级差异,事实上应该强调关系的“互相性”,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相对的人,自然角色也是相对的,君主可以使父亲、儿子、各种角色,这句话强调的就是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也就是“礼”。
评价:从作者对于诸子语录的熟练运用,表现出其扎实的国学功底;在文字的论述上,作者逻辑清晰,思路明了。总体表现出作者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素养。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