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尤培鸿
学号:2017202750
联系方式:13012549201
1、仁坛 、八、455
践行仁道
在夸夸其谈之风盛行之今日,践行仁道之人更彰其珍贵。仁道为何也?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是说,践行仁道的人,是立志为天下的人,他们往往以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实践符合仁道的要求。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践行仁道的人是有志向、有原则、有行动力之人。
当下,我们习惯从实际出发。而人们于富贵与贫贱的处境中所作出的应对,常被视为仁道的有效参考。君子无愧于心,不乱于利,强调富贵取之有道。昔日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亦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勉,他做生意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这样的经商理念为他赢得了合作者,为他赢得了身后美名,其思想仍为现今商人所学所倡。自古以来,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甘于贫穷,不为个人糟糕的处境感到羞愧,反而懂得这是坚守本心,砥砺自身的起始点。他日若展凌云志,定不忘今日之苦,定体恤百姓之难,定为苍生谋福利。大诗人苏轼写下《戏子由》,肯定其弟苏辙在清贫的生活中仍然坚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守住自己的气节,仍为天下苍生谋略。其诗言曰:“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此言既是对苏辙高尚人格的赞赏,亦是他个人心声志气的流露。
此外,孔子也以弟子颜回为例,辨析人与人之间对于仁道的理解与坚持的差距。他强调了仁道当久久地存于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生,而非言语和行动上的表演与自欺欺人。在复杂的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中,践行仁道亦是我辈助力复兴中华目标的行为准则之一,其中的内涵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品质。
2、义坛、二、109
古语有言:“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这言简意赅的话语道出了“仁显为义”的内涵,通过仁爱来把握正义的根本,实现人际和谐友爱、社会和顺美好和国家昌盛太平。懂得这个道理并实践的人,将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
理解义与仁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义的意义。义的提出,是为了号召人们成为行动上的巨人,具体来讲,就是要切实遵守社会种种规范。社会的稳定依赖人们约定俗成的法律法规,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遵守。不可否认的是,人皆有欲,然如若人皆遂己欲,则天下大乱。故而,我们提出了义,强调人存于世,必不可少的修行就是学会自我克制,学会与世界、与自己和解,学会理解社会规范,找到欲望和限制之间的平衡点,真正取得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和自己的追求的有效实践。
今天,我们讲义,很容易把它的内涵局限于正义,道义这样一个层面。不仅如此,在窄化内涵的背后,还隐藏着行动上的懈怠和颓废。要破解这一不利的局面,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国学的教育与传承,好人好事的宣传与学习等等。用理论充实头脑,从古人经典中汲取精华,再在楷模身上观察和学习到仁义精神的具体实践。国家之功勋和院士,感动中国的人物,各省市的先进人物,乃至身边乐于助人者和言出必行者,他们虽然在精神意义的表达上有些许不同,但是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义之内涵,都切身对于个人追求,或个人价值观做出行动上的回应,这便是最紧要的。
3、礼坛、四、529
谈及礼的规范,想来大家约多有感慨。礼,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实上,正是因为礼对人行为的引导与约束,人才能懂得人际交往中合适的应对方式;也才能以恰当的方式使生活有序前进;社会亦克服不当的无序混乱而合理地运转。
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上说,我们要注意自身外在须得体,处事应合宜。《礼记》言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说,容颜端庄和神色自若是礼仪的基本方面。当我们观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言,不难发现他们在处理内在情绪和外在神色上达到了一种高妙的平衡。他们纵使内里激动不已,也不轻易使自身的表情夸张,而是表现得体和稳当。但是,这并不等于否定情绪外化者。平心而论,人是情绪动物,不可避免地为自身感情所左右。这一礼仪规范的提出,其意义在于它能克服情绪具不稳定性的特征之弊。由于情绪易于变化,且容易游走于不同极端,一再地外化个人情绪,这会给人以轻浮、不稳重的印象,这就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误解。故而,学会和自己相处,管理好个人情绪利于个人长远的发展。
再从社会层面关注礼的规范,我们最容易提及的便是尊老爱幼和许多生活上的礼仪。尊老爱幼,乃中华礼仪之邦长久以来所倡之美德。这一美德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其实也体现儒家大同的理想,实现社会精神层面上的和谐。倘若人人尊敬老人,爱护孩童,并进一步将这种感情的作用对象扩大到他人之长辈和小辈,则整个社会的风貌将因之一新,避免了争执混乱、怨憎杀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我们细化对待长者和幼者的礼仪,就构成生活礼仪的大部分。于长者,我们要恭敬,不高声言语 ,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意思。行为上,要多为他们考虑,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在不同场景下要有合适的变通,让长者感到舒适。比如,我们在屋内,需要适时明确自己的存在,并关注长辈的需求,及时予以帮助和反馈。于幼者,我们要耐心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一定的处事道理,对不同场景做出合适的反应。不骄纵溺爱或冷漠暴虐,古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者,对于他们的请求,要认真考量给以回答,而非忽视不理。至于亲友层面的交往,要不卑不亢,大方得体,有益的交往一定是利于彼此成长,促进彼此完善自身的。值得一提的是,亲友间关于责任感一词,需要有合理的讨论,并达成一定的结论或取得双方的认同。只有当我们懂得主动承担责任,不逃避责任,并完成好相关事务,方不为他人增添负担,不做无担当之人。另外,诸如注意个人卫生、适量饮酒、借物必询问、坐站端庄等礼仪,亦是我们需要自己注意的细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学礼的路上,我们边学边走,勿怠惰,牢记勤能补拙。一国一家,无礼难成。
4、智坛、四、601
众所周知,现如今创新精神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精神的重视与强调促使人们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力促独树一帜,引领新风尚。
追溯数千年中华文明悠悠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学者对于创新精神的提倡,是一脉相承的。从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到建安风骨自成时代风尚,源远流长,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纷纷达到时代辉煌的高度,历久弥新。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创新的力量,新思想常常迸发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力量。名家们围绕各自观点创作出新的学说和著作,深远地影响着后世。时至今日,我们的治国理政的思想,仍需要扎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深深地汲取营养。或许,系此因使然,中国在传统力量的滋养中,迎着时代的风浪与挑战,一步一脚印地走出自己的路,一点一点地站稳脚跟。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肯定创新精神,这就意味着我们必然站在“雷同”和“抄袭”的对立面。正如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便道出其中真谛。习人者,静思己过,取长补短,故而有占据创新先机之可能。而仿人者,思虑懈怠,丧失了自我创新的根本源泉。所以,我们重视创新精神,就是要强调严厉打击上述不良行为,共同营造一个让人乐于创新的环境。
5、信坛、二、976
“信”是整个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之一,因为“信”,社会多姿多彩;因为信,人们有了真诚的情感和宝贵的信任;因为信,世间万物在人的努力下,趋于完善;因为信,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和正确的价值观。故而,我们需要强调信的价值,促进全民对“信”的理解和把握。
谈及“信”的价值,我们需要以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内涵。首先,“信”是“虚伪”与“假”的对立面,它是真诚,强调了真的一面。诚如程颐所言“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王充也有类似的观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实际上,人们因为真诚,才有可能达成人际和谐,收获挚友。因着真诚,我们确立了一定的人品评价标准和价值倾向。其次,“信”也是道德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诚信,即言而有信,保持初衷与本心,人也因此向着仁爱而不断完善自身。人懂得培养道德,也就意味着人会坚持正义、关爱弱者和忠勇无畏。道德对于人的指导和改造之意义,也体现在这一点上。最后,“信”于整个社会而言意义非凡。人们的长久交往基于绝对的信任,同样的,国家的治理基于百姓对于领导者的信任。所以,这种相信力和信任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小家中,“信”是顶梁柱;社会中,“信”是社会的基石;国家中,“信”是立国力量的重要源泉。
“信”,让我们懂得朋友之间要真心付出,以期收获醇美的友谊;促使我们革新社会风貌,合法交易、有序运行;亦推进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6、忠坛、六、217
众所周知,“忠”这一品质强调接受者和行动者的双向传递。仅有一方无条件地对另一方忠诚、付出,或给予帮助,那么此“忠”内涵是不完整的,而且这种品质的保持和传递,是无法有长久的效果的。因此,我们谈“忠”,定然会讲“互尽忠诚”,以期扩大对这一精神财富的继承与发扬。
互尽忠诚,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亦是“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还是“一死一生,乃知交情”。这便是互尽忠诚的三个层面,以忠诚为基础的友谊是促进双方成长的珍贵情感,它教会人从技能和精神气质上去提升自己,亦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以克服身上的缺点。以道德为评价标准的交往,是互尽忠诚的重要表现,纯粹美好,不掺杂利益私欲,所以这样的交情才不会囿于利益,而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与空间。最后,互尽忠诚是双方对彼此一生的承诺,无论死生富贵,也正因如此,这一品质才难能可贵。具体来说,当夫妻之间互尽忠诚,不离不弃,彼此才能成为对方的港湾。当朋友之间互尽忠诚,不因富贵贫贱转移情感,这份友谊才有恒久的可能性。当亲人之间互尽忠诚,内心中才没有猜忌与虚伪,家族方能兴旺发达。
总之,互尽忠诚是谈及“忠”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只有深刻理解这一品质,并深化个体的思想,以至于鲜明地体现在行动层面上,我们才算真正理解这一精神的内涵。
7、孝坛、五、112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不得不说,这句话使我万分感慨,老者们不厌其烦地强调着“正道”,或许与之有几分相似的道理。
中国人谈正道,是有层次的,是递进式的。从一家之中,遵从道义以孝敬父母、长幼有序,到在道义、君主和父母之间抉择,以道义为先,充分凸显了古人的大智慧。这反映出中国古人不仅考虑了日常实际的层面,而且也在原则上有坚定恒久的坚持。比如,谈到正道的例子,说到了和父母有不同意见,或者提建议不被采纳时,须是尽力而不动怒,这在道义上是个体对亲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性情气质的砺炼。另外,如果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是正确的,父母却坚持不当的做法,这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应当坚守内心正义之理,或争辩或阻止父母,以防止错误的进一步发生,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循正道,不仅仅是饱读诗书气自华的君子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要明白的是,循正道,是明事理、头脑清醒的人必走的路。人们常常说做人做事要清清白白,要能站在阳光下不怕身歪不正,难道不就是在强调这一点吗?
8、廉坛、三、279
儒家倡“中庸”,其中是有大智慧的。中庸,不是将就,亦非折中,而是要求人把握处理万事万物的度,在一定合适的范围内行动,处事得体大方,这便是“中庸”较为合理的理解。
古语有言:“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不错,正是因为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由情绪导向行为,所以要做到喜怒不体现在面容上,不因为情感变化而导致不合理的行动,这本身是非常困难,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古人用自身经验和智慧说服后生,讲到了宽恕和节制欲望,依凭的途径是个体自我节制的锻炼,以及学问知识积累的质变。他们更是以令人心悦诚服的结果来强调克制情绪的重要性。无数次纷争,其导火索无非是愤怒的发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是相当情绪修炼的至高境界。这种两极分化的结果,着实令人深思,更有力地劝诫易怒者,情绪容易外化的人主动寻找方法帮助自己克服这一不足,以期实现自身情绪和人格上的平衡和完善。
克制情绪,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成功路上必经的试炼关卡。大浪淘沙,之所以只有成功者能站上顶峰,其原因亦不离之。
9、毅坛、八、74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特别打动人心的,同时又激涌着儒士们对于个人使命的昂然自若的自信之情,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那种兼济天下的磊落而磅礴的气势。
总有不懂儒士的人们,浅薄地讥笑着儒士的学说,以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而必然是懦弱的。然而,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性命攸关时刻,他们反而是最勇毅的,从不退却的。前有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后有苏轼坚守本心“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固执,他们执着,他们纯粹,守着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一生去证明它。他们用学识武装头脑,哪怕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仍然坚定地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是退一步来说,假命运当真存在,也期盼着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重重阻碍,以达到自己的理想彼岸。这样认真生活的人,他们告诫世人努力活着,一心向善,不要放弃对命运的抗争,期待的生活才会慢慢在眼前展开,这才是理想生活的模样。
对于相信命运者,儒士对他们说,若有糟糕的事情发生,不必留意于心,多半与自己的实践无关,只是恰巧发生。但要注意用自己的经验去总结坏事发生的预兆,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利情况对自身的影响。当然,这样看来,好事的发生或许也不是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正是如此,我们就要切记一点,努力奔跑追求生活目标的人,是会收获甜美的果实的。扎实地走好每一步,坚持正确的三观,才有更大的几率让自己幸免于难,成就更好的明天。
对抗命运,不是同消极对抗,亦并非天真烂漫。本质上,这是个人对于自身未来的展望,在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实践的配合,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同时,有这样的见地与勇气,怎能不对此多一分敬意,目光狭隘者需要更新对于儒士的认知。
10、和坛、九、454
圣人谈心,讲究心灵澄澈空明,方不为外物所累,自在活于世间。朱熹有言,“心地不虚,我见太重,恐亦为道学之障也”,提到了心有所虑,不纯粹者难得道也。这一观点也从侧面验证了古往今来圣人的观点,成事者不能缺少一颗透彻世间规律,无所求而包容万物的心。
人生于世间,少有本心便是清静之人。故而,后辈要借助前世贤人所悟之理,结合自身实际 ,切实除却身上的欲望与执着。人活着有牵挂,无非为名利,为情爱,为物欲......终归一字,乃贪。从宇宙的宏观尺度来看,或者说,从漫漫一生的长度来看,这一切实质上并无实际意义,总会烟消云散,总会伴随生命的结束终于迂回成圆,回到生命的起点,尘埃落定。既然结局定是如此 ,我们何必劳碌一生,颠沛流离,焦虑不安,匆匆忙忙行走于欲望之路呢?
或许,仍有许多人以追求人生目标为名,掩盖自身贪欲,合理化心有所求的实质。这倒也无妨,负累是对心灵的毒害,首先是期待,最差的结局无非是希望落空。其次是执着,因为念念不舍,所以竭尽全力,务求实现目标,最差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次是结果不佳,心中愤懑,以至于无法合理从容地应对眼前之事,观事有偏颇,令人惋叹。这样看来,以澄澈之心处世,便有相当的好处和无尽的妙处。因为无念无求,不为欲念负累,不必提心吊胆或处心积虑地经营计谋,自然有许多闲暇时光思考人生,感受万物之美。当然,我们需要看到达到这一境界,并非易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高深的层次离不开我们从自身的历练出发,进行反思和总结。时间的积淀,帮助我们沉淀心灵,愈合伤口,放下种种执念,与自然结友,去感受其中美好。所以,我们当下应当是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认真生活,减少欲望,留更多时间让自己有较深刻的关于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心灵清静,并不是虚无空泛的概念。谨记这一点,届时,所有追求上带来的心灵负累,或许在释放之际,能促进人对于自我追求有新的认识。
11、仁坛、六、258
谈及道德,究竟其中的哪一种品质是德的根本呢?古人已然给出他们的答案:仁。正如孔子所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进一步阐释仁的丰富内涵,包括庄重,宽厚,诚实,勤奋和慈惠。这样看来,以仁为本,亦有其合理性。
仁作为众德之本,引起我们的注意力之余,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若人仅坚持仁,足够吗?想必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孔子以超前的思想告诉我们,须仁智统一,方为上策。何故?仁爱促使人坚守本心,不困于世间万物的变化,不囿于眼前的种种困境,让人跳离当下,以更从容平静的心态看待事物。此外,仁爱会使人受到他人的敬重,但要警惕的是,不加区别地爱人,是盲目的,是不理智的。所以,我们以智辅之,叫人明白爱是有选择地付出,对于自身的渴求和壮志抱负,应砥砺前行,用智慧帮助实现。
这样,我们应谨记于心的是仁爱是德之根本,而空有仁爱是万万不可的,须以智慧作桨,方是取守有方。
12、义坛、七、828
想来也是苦涩,爱护生命,本应该从诸多方面着手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让鲜活的生命都有尽量完满的生命体验。但是,如今一提及“爱护生命”,多是联想到其对立面——人们因为灰心失望,或遭遇挫折而对明天感到绝望等等,因而决定放弃生命。从这一转变与矛盾出发,我们应该有以下思考
其一,要敬畏生命。生命于个体而言,是一次珍贵的体验,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尽可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要让自己的生命在岁月的积淀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当然,仅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价值所在是不足够的,我们还需要对生命本身多一分畏惧。畏惧生命的稍纵即逝,而非畏惧死亡。相反,我们应该坦然接受生命终有结局,也正因如此,我们不应该虚度光阴,不应当在每一次挫折之际草率地、消极地想到终结生命。比起克服困难,结束生命看似容易,一了百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多少自杀未遂者是抱有一丝侥幸的,他们自述,失去生命意味着任何尝试的可能性为零。而克服困难,当下看似痛苦,但这之后的满足感是巨大而宝贵的。
其二,要澄清杂念。欲望让人痛苦,让人有所期待,也让人惴惴不安。生命的知性和完满性是指人对世界和自身有丰富准确的认识,基于此,人们懂得放下种种欲望,亲近自然,然后悦纳自己。从庄子的心斋坐忘,到王阳明之心学,无不体现出心思空灵澄澈的必要性。这也不是消极地强调无所作为,放弃行动。相对的,这是说在正常的诉求范围内,合理和可实现的欲望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如若人对于可望不可及的事物抱有期待和侥幸,这种错误的观念恰是我们所反对的。因此,我们应依自己的能力合理地设定目标,目标自然可以随着自己情况的改变稍作调整。
生命的爱护,既体现在对生命的珍视,又反映在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观照和思考上。同时,我们应该放宽眼界,将对他人生命的爱护也纳入自身爱护生命的范畴内。
13、礼坛、一、668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恭敬与仁爱。前者是礼的精神的直接体现,后者是礼的精神的集中体现。此二者的合理性在于,作为行为规范的礼,它具备道德、审美和秩序的属性,这意味着礼必然关乎自尊与尊重,又一定是在仁爱精神的指导下展开。
诚如荀子所言:“礼者,人道之极也。”,儒学集大成者荀子对于礼的高度评价,恰恰反映出礼于人之重要性;更进一步来说,礼是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思想力量。礼是一社会内,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简言之,礼促使人们比照着相应的规定,抑制个人心中所求,并约束自身行为,自主协调同他人的关系。
有趣的是,在这一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人们不言恭敬与仁爱,却时时刻刻不离二者。人约束自身行为以符合社会运转的准则,这是自律,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而自尊者与尊人者,方为自身赢得他人对恭敬,人们亦因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另外,当人们行善举,为他人着想,力促自身抱负惠及社会时,人之心乃为仁爱之心。广博的爱与关怀,在自己身上克服自私,破除小我与大我的界限,这些都是仁爱之心最为直接的体现。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华夏民族的礼的创建与完善。国家的兴亡盛衰同礼的关系当是密不可分,故而当我们遍览史书,就很难将颇有讲究与气势的礼与社稷的安定繁荣分割开来;而国之崩乱的直接表现又往往与礼之溃乱息息相关。立足于此,当下,中华儿女更须严于律己,与时俱进,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明日更辉煌的祖国!
14、智坛、十、414
关于学习,西汉刘向言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错,读书丰富人的眼界,使人们干涸的心灵充盈起来,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并破解自身对于外界狭隘的认识与偏见,完善自身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
我们知道,学习是讲求方法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如果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古人善于反思和总结,他们懂得在自身失败的学习经历中汲取教训,所以他们才能抛却泪水和失望,重新装载信心和希望,向理想的目的地行进。
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因材施教之法的倡导者,他用尽一生来践行这一理论,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史记》中的记载验证了这一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值得一提的是,孔门十哲更是验证这一教学成果的最佳例证:在德行上,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四人;在言语上,有子我和子贡二人;在文学上,又数子游和子夏成就最突出。或许正因如此,后世教育者才能为这一理论所折服,并促进这一理论的实践、传播与发展。
于个人求学而言,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和博专统一等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的。首先,求学者的心态应当是谦虚的,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一个警惕懈怠和渴望知识的学习状态。心态上的调整能促进人后期的学习,因为谦虚,所以人才会勤奋复习,才懂得急于求成是学习最忌讳的想法,才能够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地走好求学之路。再者,韩愈提出了“术业有专攻”,不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在学习上求得十全十美的结果,但依据自身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让自己某在一方面尤其突出。这就加速了我们对自我的剖析和认知,也促进了我们对于自身才能到培养。
总之,关于学习方法,上至求学心态,下至个人学习能力认知,都有许多门道。求学者不必过分担忧前途未卜,亦不可心态消极,放弃抵抗和自我激励,须且行且思,书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而做学问,学知识,也是一次漫长的人生砺炼与成长。我们要文火慢煮,善于在启发中抓取灵感,于激流勇进中练就从容风范。
15、忠坛、三、164
一代代青年听着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响耳畔而奋力前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小我之力共同铸就国家明日的辉煌!故而,追本溯源,忠于人民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道出屈原一心为民的坚定决心和壮志难酬的无奈苦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诉说衷肠,以百姓之利益为个人最高目标的表现。中国从来不乏为民办实事的民族脊梁,他们顶天立地,舍弃个人私利,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真心换取人民的安定和富足。在士人们看来,这是“忠”这一品质的体现,更是君子形成高洁人格必要的作为。这样的士人无论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哪怕是困境,都能心系百姓,仔细思考百姓的困境并寻求解决办法。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出于公利而将利民的构想付诸实践,并不是只有空想。当我们去探求他们的思想,常常会被他们的赤诚的心打动——抛却个人,追求公平美好的和谐社会。
忠于人民而为民请命者,是国家太平昌盛必不可少的人才。他们会为人民谋福利,也懂得帮助人民渡过难关。现如今,涌现出越来越多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有共同的闪光点,即:一切为了人民。唯有一代代青年以此为目标砥砺前行,中华之复兴方指日可待!
16、孝坛、四、479
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父母于子女之恩情的深重,但这也恰恰启示我们,孝顺父母应从小事做起,爱体现在点滴细节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全世界自杀人数不断上升,自残者数量骤然上升的今天,强调自尊自爱既是呼吁年轻人重视自身价值的必要举措,也是引导年轻人尽孝的重要途径。
父母之爱,伟大而无私,对于子女的要求往往是希望孩子们平安健康,一生顺遂。而他们提出子女们须自尊自爱的要求,则是希望子女尊重自己的生命价值,并爱护父母所赋予的身体和生命。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子女只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身躯和父母之联系的重要性,方解此语之良苦用心。我们能成为世界的一份子,是父母共同呵护和辛苦孕育的结果,既然有幸成为芸芸众生中一员,我们就不该以随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躯和年岁,而应当在有限的时光里实现生命于个体、于社会的价值。
自尊自爱的人懂得在行为上约束自己,阻止自己做出损坏身体、威胁生命安全的举动,而不让父母忧心。自尊自爱的人不会轻易对父母恶语相向,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天”,他们明白自己的言行于父母何其重要。自尊自爱的人除了律己,还懂得关怀父母,行正道而光明磊落,让父母自豪而安心。
当下,全社会亟需共同努力以营造这样一种风气:充分认识到生命之宝贵,不随意伤害自己,努力在自己身上克服困难,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在这样的前提下,为自己定下目标,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理想!
17、廉坛、十三、43
在我看来,现今社会的青年人需要培养自身的正觉以破除惰怠思想和消极生活的困局。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觉的涵义与此相近,同为源于人内在的积极精神力量,其形成依靠人锻造自己的品性,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自觉遵守社会准则。
具备正觉,意味着人的心灵处于健康自由的状态中,他具备真善美的优秀品质,而且他有道德感和纪律性。因此,有正觉的人往往是社会中的佼佼者或道德模范。但是,这并不是否定芸芸大众的个体价值。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人的价值是波动变化的,并非恒定式的直线。在向善和向美的路上,每一次艰难的尝试和决不放弃的努力,都宣告着我们在自身的成长和正觉的逐步形成或完善。正觉是具有魅力的,它吸引人们跨过高山,捱过低谷;它也激励着拥有正觉的人们,在完善自身和学习的路上,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过,具备正觉的人,他的心灵并非是全然自由的。这意味着他的行动在成为现实之前,总要通过自己思想上的“讨论”与“审核”。或许,正因如此,一次次的磨砺让他们在人生重要关头的抉择或利益的取舍上,显得从容淡定。
孟子倾尽一生守住自己的正觉,用一身正气赢得世人敬畏;苏轼阅尽人间沧桑,以正觉之心坚守信念。正觉不是功利的反义词,它指导人们以正确恰当的观念对待人生的种种遭际,又以高尚的思想施行善举,实现全社会共同的美好生活!
评价:作者行文不拖沓,引经据典,谈及古今中外,体现其饱读诗书的同时对于现代社会给予正确的关注;论点鲜明,论据层层展开,给人似滔滔江水奔流而来的大气之感。
建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