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一等奖 金莉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一等奖 金莉

字号:T|T

帖子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发表楼层:458

帖子内容:

经典是当世时代的精华,亦可以是其他文化得以呈现之滥觞。经典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考验。一部《论语》,不同时代、不同的个人对其都有着丰富多样的见解,例如:有人在里面读出教育思想,有人在里面读出君子之道,有人读出了君君臣臣,有人读出了知其不可为二为;一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有人只是读到一幅平常农家生活画卷,有人却读到作者背后的无限凄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一千个人咀嚼而不烂的伟大,我想也正是经典的力量。不仅如此,经典还能启迪智慧,让更多的美丽开出花来。如歌曲《可能否》的创作,作者就曾袒露灵感来自源于诗歌《镜中》里“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之意境,更有甚,计算机程序的算法也有来自于经典《易经》中的卦象,再到如今有压迫之势的西方文化,也是来自于曾经灿烂的希腊文化之影响。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仔细研读经典,更要多多发掘,注重把握经典带给我们的思路,这样既是对经典的保护,也是对经典的合理利用。

帖子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经典学习]八、践行仁道

发表楼层:456

帖子内容:

孔子之道,一言以蔽之为“仁”道。“仁”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根荄,统摄并涵盖了孔子学说的方方面面。在《论语》中仅“仁”一个字就出现了百余次,从数量上就足见“仁”的关键地位。孔子勤于治的是“仁学”,所立的教化是“仁教”,他极力推崇的人格是君子(仁人),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他要倡导“仁”道。孔子学说的重心和根本都可归结为这个“仁”字。

《说文解字》讲:“仁,亲也。”其字形则是“从人、从二”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意相通,互相理解、通融。既有由己及人,也有由人及己,这才使得“仁”逐步具备了由此及彼延伸的可能以及通达的去向,并由此才彰显出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以至于“仁”是普世价值的观点和基本价值取向即便是当今时代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仁者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之仁是大爱,是由心而发的,这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后来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讲“仁、义、礼、智、信”也是将仁放在了首位,如今的中国也在强调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总而言之,“仁”的思想构成了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灵魂,构建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也为构建当今美好和谐的中国社会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我们要不停止的以“仁”为我们的价值观培养,并且践行它。

帖子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仁坛[经典学习]十、培育良知

发表楼层:535

帖子内容: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论学的宗旨,也是王阳明对自己心学思想最简易的概括。明代大儒刘宗周在《重刻王阳明传习录序》中说:“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然使三千年而后,不复生先生,又谁与取日虞渊,洗光咸池乎?……孔孟既殁,心学不传,浸淫而为佛老荀杨之说;虽经程朱诸大儒讲明教正不遗余力,而其后复束于训诂,转入支离,往往析心与理为二之;求道愈难,而去道愈远,圣学遂为绝德。于是先生特本程朱之说,而求之以直接孔孟之传,曰‘致良知’,可谓良工苦心。”

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是真正的“圣门正法眼藏”。王阳明悟得“致良知”三字也体现着王阳明心学的最终完善。王阳明曾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工夫。”有了“致良知”三字,王阳明感觉像是“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明确地把“致”理解为“至”,他说:“致者,至也。”也即是“到”的意思。古代圣贤苦思所得,认为需要“致良知”,并且称其为其门之“第一教义”,可见“良知”对人的重要影响,人若无良知,与花草大地何异?故良知的培育是人类教育的一项伟大工程。

帖子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仁坛[经典学习]七、仁智统一

发表楼层:249

帖子内容:

仁与智,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即言行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两极对立,合二为一。仁者何也智者何也仁与智不可分离,

《管子》认为“既仁且智,是谓成人”。作为成人的标志性条件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仁,另一方面是智。仁与智,这两个范畴,在今天人与人法律地位和人格羊严平等的时代,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迫切需要仁与智的发展平衡。以实现活一回的人的价值。

《论语·雍也中孔子也讲“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为什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中国文化中,仁与智总是搭配出现的,仁者似山厚重不迁,智者似水周流无滞,然而今天之现实社会,仁与智仍然处紧张的状态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去追求这二者的统一,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所讲的“发展”。

 

 

帖子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经典学习]四、义的价值

发表楼层:393

帖子内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活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如果只能舍一求一,那么舍掉活着选择义。活着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是想要的有比活着更重要,所以不愿意苟且的活着;死去是我所厌弃的,但是所讨厌的有比死去更甚,所以担心不能对它进行躲避。孟子将“义”看得比活着的生命更重要而愿意舍生取义;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灭亡之际宁愿选择跳汨罗江也不甘在他国为臣;文天祥更是在山河破碎的绝望之际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壮志。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说过:“人要是没有信仰,就必然受人奴役;而若他是自由的,他就一定有信仰。”我认为,“义”也是中国人的信仰。它可以让心中枯朽之木逢春,可以让人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可以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可以让困苦的人找到心之明光。

 

帖子六:楼主陈杰思 标题:义坛[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发表楼层:567

帖子内容:

功利主义或目的论把功利(而不是道义)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是把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而不是增减每个人的品德的完善程度)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格雷戈里·维尔艾泽考·Y·特诺斯盖在界定目的论时这样写道:“纯粹的目的论认为道德判断最终依据于善这种善乃是独立于道德正当或美德而存在的东西亦即快乐、欲望之满足或各种自身就是可欲的事物。”彼彻姆也这样写道:“功利主义者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决定于我们所努力争取的诸如快乐和健康非道德的内在价值之最大结果。”试想,如若社会中人人都追求功利主义,将之奉为信仰,我们的社会状态将是如何?而作为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原则之一的"义"思想意蕴颇为丰富,它作为一种人性的规定,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是君子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是人实现自身本性的正确道路,其灵魂或核心要义是适宜。它既包含了天下公义、民族大义、社会道义等语义,又包含了个人行为的适宜、应当、应该等意蕴,因而它既构成了国家和社会有秩序的道德基础,又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义"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公平、正义、见义勇为是相通的,对培养现代公民的品格十分有益

帖子七:楼主陈杰思 标题:礼坛[经典学习]五:礼: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829

帖子内容:

先秦时期的中国战争不断,人民苦不堪言,当时之世就有百家争鸣纷纷提出自己的治世观点,其中就有出身贫苦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认为保障民生是国之大计:“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这说明要让百姓有稳定的思想,必须保证他们有一份固定的产业(对农民来说,就是土地),必须使百姓得到基本经济生活保障,安排好人民的经济生活,做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百姓有恒心即“萌生对政权机器的认同感和依附感,就会尽力农事,自然会‘有暇日以修礼仪,是以尊君亲上乐于效死也’”(《孟子集注·梁惠王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制民之产”和井田制。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孟子认为,实行井田必须把土地分给百姓和正确制定官吏俸禄,这两项措施不能偏废。当今世界,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更是关注民生,也正因为民生的备受关注国家才更繁荣,人民生活也更加幸福。可见,对民生的关注是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能得以长治久安的不变之理。

帖子八:楼主陈杰思 标题:礼坛[经典学习]、礼的规范

发表楼层:530

帖子内容: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朝历代对“礼”都十分重视。如有横渠四句之言的张载,《宋史·张载传》有:“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宋元学案》也讲其学“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而对于礼的践行,司马光言:“窃惟子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汉魏以下盖不足法。”他称“(张载)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庶几百世后,复睹百王前。”程颐也曾评价:“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朱熹与门人议论及此道:“横渠却是用官法教人,礼也易学,今人乍见,往往以为难。”(《朱子语类》卷九十三)黄宗羲《明儒学案》亦指出:“关学世所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而《横渠易说》直接指明:“举尽利之道而错诸天下之民,以行其典礼,《易》之事业也。”

张载认为:“仁不得义则不行,不得礼则不立......此致一之道也。”在张载看来,正如仁的流行需要义,没有礼则不能成就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帖子九:楼主陈杰思 标题:礼坛[经典学习]五:礼: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452

帖子内容:

张载曾讲“礼非止见著于外,亦有无礼之礼,盖礼之源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五常出于凡人之常情,五典人日日为,但不知耳。”。(《经学理窟》)当今社会倡导文明,其中就以“礼”为先,但“礼”除了外在的表现形式外,我们也需要将“礼”内化于心。张载遂将“礼”也称为“理”。他说:“盖礼者理也,须是学穷理,礼则所以行其义,知理则能制礼,然则礼出于理之后者。今在上者未能穷,则在后者乌能尽!今礼文残缺,须是先求得礼之意然后观礼,合此理者即是圣人之制,不合者即是诸儒添人,可以去取。”(《张子语录·下》)“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正蒙·动物篇》)

知礼(理)便能行礼(理)。张载不仅对学生以礼为教,自己也以礼修身,他要求“其家童子必使洒扫应对,给侍长者。女子之未嫁者,必使亲祭祀,纳酒浆,皆所以养孙,弟就成德,尝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在朝廷为官时:“其在云岩,正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于县庭。......在渭,渭帅蔡公子正特所尊礼,军府之政,小大咨之。”如果遵礼行事,则制度礼法便可以做好。他说:“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然后制度文章从此而出。”(《经学礼窟·学大原下》)

张载认为:“非礼,业不广。......知礼成性,则道义自此出也,道义之门,盖由仁义行也。”

帖子十:楼主陈杰思 标题:[经典学习]五:信: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247

帖子内容:

程朱理学"信"观念是对原始儒学的接着讲,一方面理学家们所讨论的仍旧是"忠"与"信"、"诚"与"信"、"五常之信"等儒家传统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也依据理学的思维架构对这些传统范畴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自二程兄弟倡明道学,"理"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但是这却造成了儒家传统"信"观念内部的冲突,即一方面"仁义礼智信"五者并称,理学家直指"性即理",又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便是"人性之纲";另一方面"忠信"连用,而"忠信"常与"孝慈"并提,虽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伦理范畴,但是在理学的思想世界中处于略低的位次。于是"信"观念自身在理学的思维世界中产生了某种冲突。二程首先便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提出"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接着讲儒家的"忠信"观念;而另一方面又提出"四端不及信"的问题,即孟子提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仁义礼智四者皆有开端惟独"信"无端。"朱子之意不过是说"信"只是一个"信",只是因其作用范围不同而似有层次的不同,因而一方面有"五常之信",另一方面则有"忠信"并提。陈淳对这个问题则探讨的更彻底,他直接将"信"分为体与用两个层面,"五常之信"不过是"信"之体,"忠信""信"则是信之用

帖子十一:楼主陈杰思 标题:[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发表楼层:415

帖子内容:

谈起学习之道,最近有对印度哲学进行了解,确切的说是印度心学,虽说是外学,但也受益匪浅。以三德(萨埵、罗阇和答磨)为例。《帕坦伽利<瑜伽经>及其权威解释》一书中提到“原质”,认为如果将“梵”比喻为一束白光,那么“原质”就代表着掩饰光束之真实本性的色彩,是未分化的精神和物质的基本原料。而“原质”则是由三种力量构成,这三种力量就是萨埵、罗阇和答磨。它们集合起来被称作“三德”。它们彼此间关系的本质就是经受永恒的变化。书中记载:“只要三德保持均衡,原质就不会分化,并且宇宙仅仅存在于潜在状态中。只要平衡被打破,宇宙就开始重新创造,三德便进入极为多样的结合中。所有这些结合没有规则,其中任何一种德都可以统治其余两种。这样就产生了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外部世界。这样一个世界会继续增加和变化其形式,直到三德再次找到暂时的均衡,一个新的未分化的潜在阶段又开始了。”“在进化的过程中,萨捶是将要实现的形式之本质,答磨是阻止它实现的障碍,罗阇是清除这种障碍让本质的形式得以显现的力量。”从修心的角度,三德类似于这样萨埵是光明、是轻快;罗阇是激情、是活动;而答磨则是黑暗,是惰性。我们是应该要追求光明,追求轻快之境的,这和我的内心十分契合,我的内心也渴望达到那种状态。

正如书中所讲:“萨埵仅仅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萨埵的罗阇仅仅是没有目标的能量,而缺少了答磨的罗阇正如没有支点的杠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系统,并且必须对后两者有所经过才能实现理想之至——萨埵。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的开花结果都将会经历此种类似的“三德”之境,而我如果能正确理解我们所经历的这些阶段,健康地看待,从“答磨”这一阶段,到“罗阇”之临,以致最终达到萨埵想这就是对一件事物的学有所成。,而这个过程,则是我们的学习之道。

帖子十二:楼主陈杰思 标题:忠坛[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发表楼层:239

帖子内容:

国自古就有“忠孝难两全”之说,但在我看来,忠孝是可以两全的,因为二者本身就是统一的。孝的对象一般指自己的长辈,忠的含义则较大,《说文解字》讲:“尽心曰忠”,我们可以是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人民,忠于一段感情,更可以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两者虽有区别,但在大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为方便,我认为可以将其理解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类似区分。马克思曾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告诉我们,人终究还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是主导,个人离开社会毫无价值可言,甚至无法生存。所以,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虽然共同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生价值,但相对于自我价值而言,社会价值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内容,是人生价值的核心。相同的,我们讲爱家和爱国也是一样,虽说没有家就构不成国,但没有国又哪来的家?我们应该做的不应该是选择谁又放弃谁,因为二者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的。

同样,一段健康的关系中,忠与孝是共通的,所以说,忠孝一体。

帖子十三:楼主陈杰思 标题:[经典学习]二、自尊自信

发表楼层:311

帖子内容:

20世纪初期的中国,上至国家政策,下至普通个人,都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股热潮在文化届更是火热,这让国人的文化自信程度受到严重打击。国宝熊猫和中国传统武术竟被西方抄袭制成电影返回国内让民众消费,各种美国大片的引进伴随着他国文化输出,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电影艺术的一段辛酸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段消极史。好在坏景不长,由于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感,在经过前辈们的努力,中国文化如今又开始走起了上坡路,虽然缓慢,但希望是被我们渐渐看到了。最近,国产电影《人世间》被迪士尼买下了海外独播版权,这是一部讲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电影。由此我们看到,其他国家也在开始关注中国,关注中国文化。

中国是拥有着几千年伟大历史的国家,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过断流的文明,我们的文化经历着现实和历史的答磨,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文化。这更是我们的根,是使我们立足于世的深魂。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了解我们的祖国文化 ,在时代浪潮中继承并且发扬它,我们还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对文化基础上做出创新,以永葆其生命力。

帖子十四:楼主陈杰思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发表楼层:455

帖子内容: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也变得浮躁起来,而常读经典,在经典中,我们总能找到心灵的清净。这也即是所谓的“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实现大学的宗旨,必须明确做事情的先后次序,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从自身修养到推广扩充善德,最后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可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则是讲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他物,心中清净了,外物也就好理得多了。如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其哲学思想之中,他就特别注重“敬”的修养工夫,把“敬”提到了极高的地位,而“持敬”的道德修养,也即是追求内心宁静之道。修养自己的内心不是让我们远离尘世,相反,这是在教会我们以清净之心对待尘世。

帖子十五:楼主陈杰思 标题:和坛[经典学习]十、孔颜之乐

发表楼层:389

帖子内容:

“孔颜之乐”出自《论语》的《雍也篇》和《述而篇》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

孔子与颜回之乐,虽物质上贫困但不改其志。这告诉我们,精神上的乐才能是永恒的。“孔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周敦颐集·通书·颜子第二十三》)在周敦颐看来,颜回之所以能够异于常人而“不爱不求”富贵,在于其能够见大忘小。颜子所忘之小者自然是常人所爱所求的富贵名利,其所见大者则是天地间的“至贵至富”。故而颜子虽饭疏食,虽饮冷水,虽居陋巷,而其心泰然安适未尝觉知不足。因此周子认为颜回能居“亚圣”之名,是由于其超越了世俗的富贵名利,将富贵贫贱看为一体,消除其隔阂,达到“与天地同体”的圣贤境界。

 

 

评价:作者在对于中华义理主题的论述中表现出较强的中国哲学专业素养,其间也不乏对于当今时势的理性判断。条理清晰,且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