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三等奖 陈丽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三等奖 陈丽

字号:T|T
武汉科技大学    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12级
         姓名:陈丽 学号:201206703003  联系方式:15972967064
中华义理总坛、一、205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她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她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她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养成。
但是,在以经济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处于社会建设中主导地位的今天,由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社会出现了诸如食品安全危机、群体性事件频发、官员腐败等等不和谐现象,社会各阶层的人群也日益失去了从食品到心理的安全感。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的社会氛围中,对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诠释与弘扬,是重塑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让民众重新找回心理安全感、巩固民众的民族归属感的重要支点,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一种个人素质。
中华义理总坛、四、140楼
林耀华的《金翼》第二十章“僵局”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东林已经70多岁了。他拒绝了孩子们让他离开家乡的请求。他仍然像年轻时一样拿着锄头又干起来。几个孙子在他身边,跟他学种地。这是这里的人们首要而又持久的生计。一架敌机在他们头顶上掠过,孙儿们仇恨地仰视着天空,但是老人却平静地对他们说:‘孩子们,别忘了把种子埋入土里!’”这位老人的这句话如此的平静,却充满了生机。这里的“种子”,就犹如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将其抛却。我们现代的教育更偏向对孩子技术性知识的教育,然而却忽视了对其内在灵魂与精神的教育,导致很多人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与其技术素质不相协调,也导致了高智商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虽然我们处于一个和平的现代社会,但是对一个民族的经典、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学习在任何时候都是迫切的。
仁坛、一、523楼
中华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仁”,不管是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墨子的“兼爱”、董仲舒的“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这些仁爱的思想主张,将中国的传统道德与人类普遍认同并追求的普世价值契合起来,使得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思想主张的普世价值在我国的推行具有价值基础,而这两者又融合在一起,共同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价值基础。积小仁必定能成就大和。
仁坛、十一、137楼
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自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们的仁爱,不仅是要对自己、自己的亲人,还要对人民、对天地万物有爱。正如央视热播大剧《木府风云》中所描绘的阿勒秋夫人一样,正是她那一颗善良、大爱的心,让她时时处处为她的人民着想,尽管多有磨难,但最终,她赢得的是丽江人民的拥戴和整个民族的和平与稳固。尽管电视剧中这一人物是根据剧情虚构的,但是她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爱人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应该向之学习的。
义坛、一、319楼
“义”,在汉语中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词,也是众多小说中的一种江湖情结。其中,金庸笔下的萧峰用“义薄云天”四个字对“义”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在《天龙八部》中《虽万千人吾往矣》一章节里,萧峰为了救他一位“神交的朋友”的丫鬟的性命,毅然奔赴聚集着无数要取他性命的武林高手的聚贤庄,而当薛神医问及受伤女子的姓名时,萧峰怔了,因为他只知这名女子被称为阿朱,但并不知晓她的全名。这样的义,着实是一种让人为之折服的义。萧峰的“义薄云天”,不仅感动了阿朱,也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义坛、四、217楼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平”思想,正是普世价值“平等”的思想主张的体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生而平等”,但是事实与这一理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化、区域歧视、户籍歧视、教育歧视、医疗歧视以及特权横行等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并且日益显现化。要避免及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不是仅仅高喊一句“人生而平等”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及个人的长期共同努力——政府积极推行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社会组织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个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来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
义坛、六、114楼
义和利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贡献和索取的关系,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我们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在汉语世界里,我们总能找到相关词汇对中国的十大义理进行恰到好处的描绘。“相濡以沫”一词就对义和利这两者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诠释: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以延续生命——贡献的同时也在索取。由此及彼,我们不要一味地想着去索取,当我们给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的时候,社会必会对我们有所回馈。
礼坛、三、447楼
礼,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秩序,是一种发自人内心的价值自觉,它代表着文明的规范。“敬者,礼之本也”,“不学礼,无以立”,从礼的本质就可以看出礼是培育道德人格的重要渠道,也是人与人之间最恰当的交往方式。在现实交往中,我们常常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到某个人,而在别人需求自己帮助时又常常有所顾忌,殊不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要构建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个人对自身文明礼仪素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智坛、一、140楼
求实精神不仅是个人,还应该是企业、社会都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精神。我觉得这一精神的关键在于敢于直面问题。比如在房地产行业,咨询公司为开发商服务时,开发商往往对于即将开发的项目有自己的期望值,比如开发商希望开发高溢价产品来实现高售价,此时,咨询公司就不能为了中标去迎合开发商,而应该实事求是对市场环境及项目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产品布局,理性地判定项目入市价格。
智坛、二、202楼
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实践的指导,实践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是理论的落地。作为应届毕业生,当刚进入公司时,我们常常空有一些书本理论,实践经验是少之又少的,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做过一些兼职。在我刚进入公司时,公司对新人进行了系列培训,刚开始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对行业的完全陌生,让这些理论知识并未在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一次“项目地块勘察”的培训却不一样,因为在集体培训完后,公司给我们每个人安排了一个地块,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所学上交一份地块分析报告。在准备过程中,我一一对照课件将需要准备及获取的东西记录并准备好,在看地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地块周边及内部的环境及利弊,并将每个指标记录下来。那是我第一次在没有领导的带领下看地,比后来任何一次看地印象都深刻。这就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力量,直到现在,那一次的培训内容依然清晰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信坛、二、487楼
荀子言:“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体现了古人对于“信”的重视度。在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信义兄弟的事迹通过媒体传遍了大街小巷,感动了全中国,也是对“诚则动人”的完美诠释,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诚信的诉求。希望那些物欲膨胀的人能够多一些信义,让我们的餐桌上不再有地沟油、奶粉中不再有三聚氰胺、馒头也不再是染色的。
孝坛、一、366楼
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由于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同时每个家庭的子女数大幅缩减,导致了现在已经进入晚年或者是刚刚进入晚年的父母,没有那么多的家庭成员来赡养他们,同时,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失独家庭超过百万,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的父母晚年面临着较大的赡养风险,这也给新时期的养老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由以前的家庭式养老向现在的社会养老转变已经是既成事实,那么,在身为子女的我们对双亲要尽到赡养义务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水平也成为社会的必要。
廉坛、一、211楼
贪欲,首先丧德,进而害人,最终害己。由于人的贪念,暴利驱使地沟油交易火爆,而且其已经成为餐桌上不可回避的东西,甚至已经形成了涉及28个省份的“黑色产业链”。因为利益的驱使,使得地沟油制造者已无道德可言,他们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多的想到的是经济利益,而不是这种含有有毒物质的东西对食用者身体的危害。最终,永川冠南烽烁油脂厂、永享油脂公司、四川隆昌嘉吉豪饲料油脂厂等6个生产“地沟油”的厂家以及重庆益顺油脂公司等11个销售“地沟油”的经销单位被公安部查获,抓获涉案人员84人。
这种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制造,最终害人必将害己。
廉坛、十二、352楼
清正廉洁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自建国以来,我们党也一直强调反腐倡廉。但是,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得并没有那么的顺利,因“特权”而产生的官场腐败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在我们广大的农村,腐败的“村官”现象也日益严重,他们虽然官小,权力有限,也许有时候仅仅是一盒几十块钱的烟,一瓶不上百元的酒,但是这侵害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在乡村,群众监督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蝼蚁之穴同样可以溃堤千里,我们的政府应该重视乡村监督机制的建设,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利。
 毅坛、二、166楼
自尊自信是与自强相辅相成的,自尊自信建立在自强的基础之上,又促成自强的形成。一个人若没有自己核心的竞争优势,就不会有自信,自然难以自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塑造,要了解自己凭什么能够自尊自信。犹如我们在作报告时,只有自己下了功夫,在汇报时才会有底气,才能赢得听众的支持。所以,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学术上,只有拥有一份“舍我其谁”的自尊自信,才能做出成绩,才能取得成功。
 
评语:
该帖子在基本上都能围绕经典中一个核心内容或一个中心观点加以展开,有论有叙,有事有情,能把经典的学习与现实相联系。但总体上论述不足,完全还可以深入和展开。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