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发表楼层:263
帖子内容:
在这篇帖子里提出了关于学习中华义理的八项原则,分别是: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我觉得如果很好地去践行这八项原则,自然能够学好中华义理。正如上面所说的,首先,我们要有诚敬之心。有了诚敬之心,我们才能很好进入中华优秀经典的世界之中。因为保持诚敬之心,你才能够虚心地接受,认真地学习。有了诚敬的心,也才会保持对它的信仰。在诚敬与信仰的基础上,去理解和体悟,用自己的语言进入文本之中,与之对话,这样文本的意义就能够释放出来,自身也能有所收获。接着加以集粹或者诵记,按自己的想法加以去整理、去记忆,就能体味到其中的真意。就像我们常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如若我们将经典义理涵养于心,自然能发之于行,使我们的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帖子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仁坛 [经典学习]三、仁与爱
发表楼层:847
帖子内容:
关于“仁与爱”,上面讲到了三点:第一,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第二,仁处于未发状态,爱处于已发状态;第三,仁是品性,爱是感情。按照这样的梳理,指出了仁与爱其实是圆融一体的,仁是体,爱是用,正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仁是从本体上的、本源上的来说的,落实到人身上便是人之性;而爱是从用、已发的层面上说的,落实到人的身上便是人之情感。我也认为仁与爱是一体两面的,它们都是“道”之彰显,只是一个在人之根本之处,一个在人的行为中显发出来,但两者都是人之所不能缺少的,缺少了仁,那人就缺少了人之存在的最灵秀的地方,不能很好地感通天地之间。若缺少了爱,则人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说明内心无仁。人立于天地之间,内心涵养美好品质,自然能在生活中有所彰显,所以我们要重视内心的涵养。
帖子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义坛 [经典学习]二、仁显为义
发表楼层:105
帖子内容:
“仁”为何?在蒙培元先生看来,仁是一种境界,是最核心的境界。他讲:“仁作为心灵境界,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高标志”。他还认为:孔子“一以贯之”的是境界,是仁。因为“仁是心灵所具有的,是心灵自身的内在潜力,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实现出来便是贯通一切的境界,不能实现则只能是潜存。”在林安梧先生看来,“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实感,是一根源性的、实存的、感通的关系。从这些话语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仁”是最根源性的存在,是最高的境界,由“仁”之本身,可以彰显出其他的品质。故《礼记·礼运》中讲:“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由本体之“仁”能够彰显出义。所以《论语》中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等等,将仁看成人所要去追求的美好,当我们内心蕴涵着仁,自然能够成为一名君子,自然能够做有义之事。仁是根,义是生长出来的枝叶。
帖子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礼坛 [经典学习]五、礼:主题题解
发表楼层:426
帖子内容:
我认为“礼”不仅仅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结合“礼”的起源,如《说文解字》中讲到的:“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以及“周公制礼作乐”和《礼记》中的记载。“礼”还有更大的内涵,礼是一套制度与文化的建构,因为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体系。礼从其自身的特点来讲,礼可以作为人日常行为的准则,并且通过礼的约束,能够使人们在差异中呈现出秩序,使得社会井然有序、和谐和乐。讲礼,并不是对人性的压制。荀子讲:“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礼并不是压制和伤害我们的欲望,而是在节制过多的欲望,保持适当的欲望,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的混乱减少。所以,秉持“礼”,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帖子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发表楼层:394
帖子内容:
实践与知识应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知行合一”。正如朱子所说的:“知与行功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也如王阳明讲到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知之真笃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说“知行合一”为本体,那合一的本体是为了促进“功夫”,即更好地认知、更好地做事。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取知识,而在知识之中我们亦可以认识到实践,二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帖子六:楼主陈思杰 标题:信坛 [经典学习]四、信的行为
发表楼层:636
帖子内容:
我觉得“信的行为”,如上面讲到的:诚信待人、言必真实、真心实意、行与心应、言行一致、慎独,在这些列举的行为之中,我们可以知道信与心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信来源于心,信是在心性上建构的。因为信的行为来源于人,而心为人之主宰。故此如若我们的心更加的广大,那信的境界也会更加广大,那么我们的行为自然会更为宽阔。此时这样的理解,有点类似佛家《信心铭》中所想揭示的根本的“信心”,本身是没有客体和主体的分别的,是超越一切限量的。这样的“信心”带来的行为是没有阻碍的,我们自然而然能够讲“信”。简单来说,我们要去消除内心中的私欲,这样心体呈现光亮,自然呈现能呈现出美好的品质,也就能以信待人、用信做事,生命境界自然便更为广阔。
帖子七:楼主陈思杰 标题:忠坛 [经典学习]四、忠于正道
发表楼层:235
帖子内容:
“道”是自古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的东西,为了求得“道”,许多仁人志士都为之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对“道”的坚守,需要我们做的是始终不断地坚守,坚守正道。“道”是难求的,因此需要我们“上下求索”,上则忘记内心私欲,体悟道之本体;下则体察万物,领略道之彰显。“忠于正道”,是一种信仰。如何忠于正道?从“忠”字本身来看,它是由“中”与“心”组成的,可见我们“忠于正道”,要由人心上践行,内心遵守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天命”所赋予的,主体生命在追求天命的过程中,寻求着自身,完成着自身,这不仅让自身至性,达到至诚的生命状态,也可以尽物之性,从而超越自身达到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主体与天和谐、相统一。但人是可能性的存在,不是固定的,是可变动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也许一生修身养性也抵达不了中庸之道,但“君子正是那种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去打开自己德化生命的个人”。所以,纵使人生有限,时光易逝,但人生终有一些事值得我们坚守、践行。当我们一辈子都这样去践行的话,当我们回忆一生经历的时候,会感到热泪盈眶,这也是“忠于正道”的精神意义所在。
帖子八:楼主陈思杰 标题:孝坛 [经典学习]五、遵循正道
发表楼层:104
帖子内容:
儒家以“仁”为基本精神,而“孝”是仁之根本的表现。如《孝经》中讲到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和佛家也是讲究“孝”的。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讲到的:“欲求仙者,当以忠孝、和顺、仁义为本。”如慧能在《无相颂》中讲到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可见,“孝”是正道,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我们无论信仰什么都需去践行的。这是人之为人的表现,更是人之道德的根本。“孝德至而中和之气育,中和育而醇气守,醇气守而天德合,天德合而祯祥应,故甘露降,醴泉涌也”,由此可见,践行孝道,自然能收获好的气韵,自然能更好地与天地合,与道合。所以,孝是我们遵守正道时最为根本的坚守。
帖子九:楼主陈思杰 标题:廉坛 [经典学习]十一、改过
发表楼层:142
帖子内容:
《左传·宣公二年》中讲:“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放错误,但是知过而能改就很不错了。《论语》中也讲:“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由此可见,从过错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益的知识。我们看到这样的错误,就能够学着如何去避免,或者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放错,而应在错误中寻找收获,让自己不断成长。要知道放错了并不要紧,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放同样错误的事情。有时候通过改证错误,我们能够明见自己的内心,放下一些执念,使自己内心不断变得更加轻盈。
帖子十:楼主陈思杰 标题:毅坛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发表楼层:136
帖子内容:
庄子中讲:“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在这里“一受其成形”是开始,“不亡以待尽”是过程,意思是我们人生下来,便是以自己独特的形状处于这个世界上的,只要我们没有死亡便会一直处于走向死亡的状态,简单来说,我们是“向死而生”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存在。在这个有限短暂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要一直与外在世界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同外在的东西相较量,追逐外在的东西不知道停下来,最后却都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人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正如《傅佩荣讲庄子》中便用了一章描述“身体的困境”,里面提到了“人承受形体而出生,就执着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尽头。”人这样活着,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吗?我觉得不是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正因为如果只是向死而生的活过,那我们仅仅只是在世上存在而已,你所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经由自己的选择,抵达不一样的风景,也正因为生活本无意义,由此才能创生出意义。有迷才有悟,有悟才有得。所以,我们不必太过看重生与死,执著于此,这样是不能更好地生活的。人是能提前思考自己死亡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每天害怕死亡的到来,既然生命有限,为何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过好每天生活。
帖子十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六、道与艺
发表楼层:61
帖子内容:
陆九渊讲:“棋所以长吾之精神,瑟所以养吾之德性。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可见“艺”就是“道”,“道”就是“艺”。可以这样理解,道是本源性、最根本的存在,道显现于世间是通过世间万事万物来彰显的,所以在“艺”的日常活动中也能彰显“道”,“艺”中有“道”,“道”在“艺”显。王阳明说:“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所以,若能把“艺”之活动做好,自然能够见道,道无处不在,更离不开人的心,而“艺”之活动都与人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能够在“艺”之活动中观得大道。
帖子十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净
发表楼层:429
帖子内容:
慧能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的心本如明镜一样光亮澄明,照万物而不留万物,是没有私欲与烦心的。心本清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执着于太多的东西,所以本自清净的心变得浑浊了,所以我们要像宋明理学中讲的那样,去“存天理,去人欲”。当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将过多的欲望一层层地剥除掉,使大道之光或者天理之光,照进我们的心灵之中,自然我们的心便能呈现光亮,保持清净。心中清净,自然能够顺己自然之性而为之,如此自然也与道相通。关照自身的内心,能更好地了知当下的自己,不去过多地执着,不去过多地恐惧、挂碍。当我们不过多强加太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轻松,心自然便清净。生命在不断地流动,不把某一状态、某一东西当成一直的存在,在反省时,扫清心中的杂志,恢复本心清净,生命会变得更为开阔。
帖子十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四、情景相生
发表楼层:71
帖子内容:
古人常常能把自己的情感着于万物上,使得你在读这些作品时往往能从物上看出作者的情感与性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借物抒己”。这样是达到了万物和合为一的状态,也是能与道相通的状态。与道观之,万物皆是彰显道的存在,所以此时秉持道之天性的人自然与物是浑沦一体的,所以不管是借由自己直接说出,而是借物间接说出,我们都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道,由此开启的话语既有“情”的抒发,也有“境”的显现。所以我们说:情景相生。我们通过话语彰显物中之道,我们既是往下落地阐发情感,突显自身意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彰显了一定的“境界”,往上提升了自己。所以,大道的彰显必上及于道,又要下及于物;既要形而上的还复,也要形而上的贯通。
帖子十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毅坛 [经典学习]八、以力抗命
发表楼层:63
帖子内容:
“命”指何意?在我看来既有命运之意,还有“天命之谓性”的性命之意。在第二种意思下,“命”指天生之德。“天命”是人的本性,包含着德性,因而要“知天命”,知道自己的德性,才能更好地成为自身。而第一种“命”,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命”,是“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的“命”。在这里,“命”,指命运,天之所生。是生命运动必然行走的轨迹,不可更改。因天命是人之性,且有其必然性,所以要听从天命。但是这里的听从天命并不是告诉你当你做不了某件事情的时候,感叹一下这是自己的命,不必在挣扎,这种命不是上面任何一种“命”的含义,而是消极逃避的表现,我们所信的命是自身的德性,是天命赋予人的本性。所以,面对消极的“命”,我们要努力奋斗,积极面对,而不是只是哀叹命运的不同或者时运的不济。
帖子十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廉坛 [经典学习]十三、培养正觉
发表楼层:34
帖子内容:
“正觉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误觉是心灵的病态”,所以我们要去培养正觉。没有正觉的人,正如程子所说的是“麻木不仁”的人,是没有觉性的觉知的。这样的人不会有孔子所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直情”;不会有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会有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更不会体悟到“民胞物与”的大全精神。正觉,是心灵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能够很好地体悟大道,明析世间的流失变迁,这种正觉是人主动积极认知世界的“觉”。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之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其中,将自身的自然情感流露出来。
评价:作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能够很好地引经据典。在行文之中,不仅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而且更为重要地是作者还结合每个主题详细地阐发了自己的想法,可见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