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二等奖廖春阳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二等奖廖春阳

字号:T|T

仁坛  232楼

孔子曾和颜渊谈到“仁”的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就是说,我们追求“仁”的过程,其实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存天理灭人欲,让自己的身心符合正确的社会规范,如果全天下的人民们都能这样去做,那么也就达到“天下归仁”境地,恢复唐虞三代的先王之治的盛世了。并且,对“仁”的追求完全是由自己个人所决定的,此事不关乎他人,一个人如果对“仁”有着热切的追求,那么不管环境如何、不管他人如何看待,都可以有所进步;相反,如果本身并非真正地追求“仁”,那么即使获得别人的支持,也是没有意义的。

 

2.仁坛 十一  225

《论语》谈到“仁”的问题,有109次之多,可见《论语》中有109次论述“仁”是《论语》种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在家孝敬长辈,在国就会忠于国家,统治者身体力行这一类的品德,就会给人民以榜样,消灭犯上作乱的现象:“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未之有也。”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孝悌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人破坏礼法规则,如果没有人破坏礼法规则,那么也就不会有造反作乱的人了。

 

3.仁坛 十  485

明代的王阳明对良知学说多有发挥,王守仁认为,认识只是对自己本心良知的认识,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当我们见到父亲时,良知就会告诉我们去孝顺父亲,当我们看见孩子掉进井里时,良知就会告诉我们去解救孩子,所以只要遵从良知去做事,就会自然而然地符合天理、合于儒家的仁的要求。这些道德规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良知,所以不必向外去寻求。

 

4.仁坛  390

王阳明认为致知是彰显本心良知,格物是改正不正当的思念,由此提出了对“格物致知”的新理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王阳明还讲过:“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与康德的“心为自然界立法”相似。

 

5.智坛  九  261

王守仁反对程朱的先知后行论,强调知与行不能分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为反驳先知后行论,王守仁强调,只有在行为上有所表现,才是真的知:“真知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6.智坛  九  199

古人以“仁”“智”“勇”为三达。在《论语·子罕》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再次强调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不难看出,孔子认为君子必需的品德有许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有三个方面:仁、智、勇。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的根本原因。

 

7.智坛    271

王守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反对伪君子貌似仁义,其实却行卑鄙之事的做法。于是他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只要心中动了念头,就和真正去做没有区别了,故而一念不善,就可以是作恶。这是为了杜绝任何恶的念头出现,即所谓的“破心中之贼”。

王阳明晚年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是让人努力去除“恶”的念头,恢复至善的良知。

 

8.智坛    280

在认识论上,李贽提出了真理的相对性问题,他认为孔子的是非不应该是唯一的是非:“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

 

9.智坛    287

李贽认为封建礼教具有危害性:“有条教之繁,有刑法之施,而民日以多事矣。”刑法和条教都是有害于人民的。

李贽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他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他还批判了当时的道学家,认为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心里想的都是求食求安、读书做官,李贽说这些伪君子们“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作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

 

10..智坛    382

李贽强调实践精神,肯定物质生活的重要性,认为追求升官发财是自然的:“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李贽还公开宣布“自私”是人的天性:“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就是说主观意识的内容就是自私自利。

李贽对“市民”和商人表示了认同:“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11.和坛  一  341

戴震批判了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存于欲”的学说。他认为理是不脱离感情欲望的,“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也就是说理必定不会让人的情欲感到不快,情和理之间不可能是相互违背的。“今以情之不爽失为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现在把维护人的情欲作为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情和理之间辩证关系所体现的正是和谐原则。

 

12.智坛  四  552

颜元强调政治和经济上的创新精神,他非常愤恨宋朝反功利主义所造成的危害:“宋人但见料理边疆,便指为多事;见理财,便指为聚敛:监心计材武。便憎恶斥为小人,此风不变,乾坤无宁日也。”他还认为,朱熹是这种风气的罪魁祸首:“及其居恒传心,静坐主敬之外无余理,日烛勤劳、解书修史之外无余功,在朝莅政,正心诚意之外无余言,以致乘肩舆而出,轻浮之子遮路而进厌闻之诮。虽未当要路,而历仕四朝,在外九考,立朝四旬,其所建白可槩见也。”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反对实学,鄙视功利,最终往往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13.廉坛  二 345

朱熹提出“心统性情”的观点,认为“心有体用,未发之前,是心之体;已发之际,乃心之用。”心的体,就是“天命之性”,也称“道心”,是无不善的;心的用,就是“情”,也称人心,是有善有不善的。

朱熹发挥《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认为超凡入圣的方法,就是使人心服从于道心:“必使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14.廉坛  五  37

朱熹认为,“持敬为穷理之本”,提倡主静涵养的功夫论:“‘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须臾间断。”朱熹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圣人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的人。由此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因为脱离现实,在社会上导致了很多两面派、伪君子的产生。也就是说要以持敬得态度,毫不间断地去“存天理,灭人欲”。

 

15.廉坛  七 39

陆九渊认为,真理就在人的心中,反省自求就可以获得真理:“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这是一条由心到物的先验论路线。在此基础上,他主张人心是本无少欠的,但由于物欲的蒙蔽,使人心染上了尘埃,因此需要一个洗涤的功夫:“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评价意见:在论述中,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后的体现,也有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理论与现实。但是在相关内容上,可继续扩展与深入。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