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论丛 > 为弘扬国学精粹争光出力

为弘扬国学精粹争光出力

字号:T|T
为弘扬国学精粹争光出力
为建设“书香榆林”努力进取
                
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助理  马彪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上午好!
我受会长高登京先生的委托代表输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发言。
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3月,是经榆林市政府相关单位批准成立、登记注册的法人单位,同时经市直工委批准成立了党支部。会长高登京是市政府县团级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坚定的政治素养,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近40年的潜心研究,在本地乃至全国易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学会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对周易文化造诣很深的社会知名人士。学会还聘请了全国周易协会副会长、世界著名易学家张延生,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教授、著名易学家杜修鸿,中国中医药学博士、著名医易学家姜良铎担任名誉会长。学会内设办公室、理论研讨部、培训部、业务咨询部、对外联络部、杂志编辑部,各县设立分会或联络组,现有会员110多人。同时还有隶属本会,但并列设立、独立运行的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驻西北分院。学会会员主要由公务员、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大中专文化程度占一半以上。大部分会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预测水平。形成了一支团结高效的精英队伍,是我市文化领域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市级相关部门对易学会的工作大力支持,多方面予以帮助,提供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方便了学会的各项活动。
学会成立几年来易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易学研究氛围日渐浓厚,易学文化交流频繁,学术讨论经常化固定化。学会坚持《章程》确立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继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竭诚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净化社会风尚。
我们坚持组织会员认真学习研讨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弘扬国学精典,对道学、佛学、释学、易学等进行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撰写论文、专题开展调研活动,不断把弘扬中华国学文化引向深入。
学会对易学文化的学习研究秉承“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会员之向不搞互相攻讦、恶性竞争。坚持易理易象易占兼顾研究,向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社会生产、面向人民大众服务;力争高层次、高水平的开展工作,在象数理占上下功夫,穷万物情、明万物理、识万物性、知万物变、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文章;把弘扬国学与当前新要求结合起来,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贯彻到我们的服务之中,大力学习宣传,使易学会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净化社会风尚,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结我市易学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成绩显著、可圈可点,简要概括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党支部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创先争优的活动,保证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易学会的贯彻落实,起到了监督、保证和协调作用;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驻西北分院,成立了三个工作室,均运行正常,生意兴隆;根据工作需要先后设立了办公室、理论研讨部、培训部、咨询服务部、对外联络部、资料编辑部,均能发挥各自功能,开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做到了认真贯彻落实。二是积极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展培训讲座,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学习交流。既有会员之间的交流讲座,也聘请全国知名易学家来榆授课,比如易学家常秉义导师、汉字养生学家杜宣新教授、重庆大学张永宏教授等都应邀来我会宣讲。也能积极参加本市其他部门举办的文化讲座。三是认真办好一刋一站。一刋是《榆林易学文化研究》,已出版四期,全面记录了本学会的工作动态、学术成果、实战应用,是展示本会的窗口,广受好评。一站是学会网站,向外介绍学会的工作,会员论文、易学论坛、宣传会内人才、网上咨询服务等。四是建立人才库和开展易学职称评选工作,受到广大会员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是广泛开展了风水考察活动,对李自成、张献忠、高岗、马明芳等名人的阴阳宅进行考察、验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邀对公司、庙宇进行会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本区山川地貌进行考察,了解情况,集中本会行家里手对榆阳区麻黄梁十八屯、横山县白界乡等地貌进行风水考察调研,为我市进行环境整治、生态绿化、百姓丧葬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设想,造福人民。六是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易学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10月在北京参加了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2011年4月在嵩山参加了第七届中华易学大会暨首届国际堪舆专家论坛、2011年10月在西安参加了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2012年3月在西安参加了第八届中华易学国际论坛会、2012年7月在吉林参加了周易文化国际论坛大会、2012年11月在北京参加了第三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国际研讨会、2013年4月在北京大学参加了第九届中华易学国际论坛会,本会均组团出席,参加人数累计达到90多人次,广交了全国易学朋友,广泛交流易学文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本会高登京会长被全国历次大会特邀为贵宾,并担任大会组委、大会副秘书长、大会主席团主席、大会学术评审主任等,为榆林的国学文化研究争了光,为建设榆林文化大市出了力。
在这一系列的全国性周易大会上榆林市易学会的工作和提交的论文获得肯定。本会先后获得“国际易学大会最佳机构组织奖”、“中华易学优秀人才团体奖”、“最佳组织奖”、“中国易学行业最具影响力机构”、“2012年度十强周易风水品牌策划机构”,北京大学中华易学论坛大会授予“名震环宇,情通万物”的荣誉等奖项。本会提交的易学论文获特等奖一篇,一等奖五篇,优秀奖四篇,高登京等6人获得个人奖牌。取得这些成绩是我们榆林市易学会的光荣。
今后,榆林易学会还将继续努力,奋发有为,做好工作。利用榆林大发展大开发的有利坏境,做好易学会和风水院工作这两篇大文章,搞好文化项目的开发;利用榆林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书香榆林”的契机,深入开展国学文化的学习研究,提升国学素养,让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变为强大生产力,利用好地域资源优势,挖掘研究潜力,树立为榆林经济、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以文化自尊、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文化自立的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运用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人民生活的好帮手,成为企业家的好参谋。
榆林是块神奇的土地,位于神州的西北、乾位开门,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建立伟大基业的往往是从西北乾位开始。今天国学与现代文化研讨会在榆林举行,必将承继乾卦“开门”的吉祥,人生有幸,追求绵长,奋发有为,自有朝阳。
让我们携手并肩,自强不息,不负时代,不负众望,按照习主席关于“研读传统文化、铸造高尚品格”的指示,用我们的真诚与付出,去创造幸福与辉煌!谨祝各位:合家欢乐、幸福吉祥!
谢谢大家!
                              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五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