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审委员会主席: 冯燊均
编审委员会副主席:鲍俊萍
主编:陈杰思 毛勇
义
题解:义即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正义的基本理念是:扶助生命是善,伤害生命是恶。任何个人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在自己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善应当远远大于恶。正义维护的是整体利益,因而正义的最大障碍是贪图不正当的私利,所以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必须在维护正义的前提下去获取个人的合法利益。在现代社会,欲达到正义之目的,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因此,这六个方面可纳入“义”的范畴之中。专制作风、官僚特权思想都是对正义精神的损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假“正义”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体圈子里讲“义气”,以抽象的“义”去压制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倡导“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目 录
第一课 义的定义
第二课 仁显为义
第三课 义为行则
第四课 义的价值
第五课 无义之害
第六课 义利相依
第七课 爱护生命
第八课 以义制欲
第九课 由义取利
第十课 舍利取义
第十一课 以义制利
第十二课 见利思义
第十三课 谋取公利
第一课 义的定义
【经典】
义即正义,是行为的最高标准。正义的基本含义是在自己的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且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利益。公平原则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地获得利益的权利;第二,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获取利益;第三,抑强扶弱,先人后己。
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
译:义就是适宜的意思,调理事物使之适宜。
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宋]胡瑗《周易口义·说卦》)
译:义就是在行动上是适宜的,符合道的要求就是义。
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译:义就是适宜。君子见到这事应当如此,那事应当怎样如彼,只要处理得当而去做了,就无往而不利【例证】
义姑退兵
相传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诸侯国时常兵戈相见。今天你打我,明年我伐你,国无宁日,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年,齐国举兵侵犯鲁国。一时间狼烟滚滚,遮天蔽日。这日,入侵的齐兵逼近了鹅子屯(今山东省茌平县韩屯镇罗屯村),村里的老百姓纷纷逃避。在村西的空地上,有一年轻的村妇跑在最后,被齐兵截住,只见这村妇右胳膊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左手拉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跑得气喘吁吁。齐兵感到很奇怪,就问这村妇:“别人都是抱小的领大的,你为什么抱大的领小的呢?”村妇说:“这大孩子是我的侄子,他父母都死了;这小的是我的儿子。如今大难临头,我宁可舍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丢掉我的侄儿。”齐兵闻此言,感叹道:“连一个村妇都有舍儿救侄的大义,我们为何还要征伐邻国呢?难道我们连个村妇还不如吗?”于是齐兵纷纷将兵器投入空地的水井里,磕掉鞋上的泥土,一轰而散回齐国去了。如今罗屯村西的那个大土堆相传就是齐兵的鞋土堆成的。后来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村妇就为她修建了祠堂,塑了泥像,起名“鲁义姑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六,相传为鲁义姑生日,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祈福请愿,初一十五也有人来此,祈求平安。
吕蒙挥泪义斩同乡
吕蒙,汉末三国吴国名将。吕蒙袭取了荆州。吴军进城之后,吕蒙传令三军,不准动民间一草一木,否则施以军纪。一天晚上,天下大雨,他带亲兵出去巡逻,看到一名部下拿了几个老百姓的斗笠盖在铠甲上。于是吕蒙让小校把这人捆绑起来问罪。这人吓得脸色刹白,央求说,他是怕雨水把公家的盔甲浇坏了,才拿了老百姓的斗笠的。他又说,他也是汝南人,希望吕将军能看在老乡的份上,饶他一命。吕蒙丝毫不为之所动,当场就令亲兵砍下这人的脑袋,并传令三军,再有违反纪律的,就以此人为例。之后,吕蒙还是念同乡之情,大哭了一场,让人把这名士兵好好安葬了。从此之后,吴军军纪严明,荆州的老百姓也都放心了。
【问题】
1、对吕蒙为了一只斗笠杀自己同乡军士的做法,人们议论纷纷。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申明理由。
2、同学不懂做功课,小明会把我的作业让他抄写,小明认为自己做到了义。小明做的对吗,请你谈谈什么是义?
3、请你想一想:帮好朋友打架是一种 “义”吗? 为什么?
4、子路在鲁国的一个地方当县令,他看到百姓开挖水渠很是辛苦,就拿出自己的禄米煮成粥给大家喝。孔子听说了,就叫子贡去把粥倒掉,连盛粥的家什都砸了。子路勃然大怒,找到孔子论理,说:“您教导我们行仁义,我正这样做的,您干吗反对呢?”孔子说:“不错,你给百姓饭吃是因为爱惜他们。但你想过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施恩德的范围,超过了范围就叫做侵,这些人是国君治理下的民众,对他施恩德是国君的权利,而你却插进去,不也是胆大妄为了吗?
子路虽然出于好心,但他的行为适宜吗?为什么吗?
【体会】
应当先人后己
彭德怀教育子女的故事和他指挥打胜仗的故事一样,说来怪有风趣。
一天,彭总从外地回来带回两件雨衣。她的侄女彭刚看见雨衣高兴得不得了,早就盼着叔父给她买件雨衣呢。这不,一次买回两件,可以随便穿了。
可没想到,彭总拿着雨衣先到左权同志的女儿那里去了。彭刚见此情景不禁生起气来,她低着头,心里埋怨着叔叔。
彭总到了左权女儿的身旁,伸手把两件雨衣递过去,让她先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开始,她不好意思,说:“彭刚也没有,就先让她挑吧!”彭总说:“没关系,谁先挑都可以。”经过再三劝说,左权同志的女儿随便挑了一件。
彭总拿着剩下的那件雨衣,兴冲冲地又到彭刚身边,他看着侄女背着身子生气的样子,便扶着她的肩膀小声说:“哟,这怎么啦?什么事使你这个小鬼不高兴了?”然后,把手里的雨衣擎起来,说:“你看,这雨衣是给你的,多好看,喜欢不喜欢?”彭刚把身子扭到另一边,生气地说:“人家挑剩下的才给我,我不要!”
彭总见侄女这副样子,并不发火。他又上前凑近一点,弯下身子耐心地对侄女说:“你不是不晓得,她的爸爸在1942年指挥部队与日本鬼子作战中牺牲了,妈妈又不在身边,多可怜。我们首先照顾她才是,怎么能挑挑拣拣呢!遇事先人后己,互敬互让,才光荣哩!”
彭刚听了叔叔这番话,小脸很快露出了笑容,收下了雨衣。
一天,彭总从外地回来带回两件雨衣。她的侄女彭刚看见雨衣高兴得不得了,早就盼着叔父给她买件雨衣呢。这不,一次买回两件,可以随便穿了。
可没想到,彭总拿着雨衣先到左权同志的女儿那里去了。彭刚见此情景不禁生起气来,她低着头,心里埋怨着叔叔。
彭总到了左权女儿的身旁,伸手把两件雨衣递过去,让她先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开始,她不好意思,说:“彭刚也没有,就先让她挑吧!”彭总说:“没关系,谁先挑都可以。”经过再三劝说,左权同志的女儿随便挑了一件。
彭总拿着剩下的那件雨衣,兴冲冲地又到彭刚身边,他看着侄女背着身子生气的样子,便扶着她的肩膀小声说:“哟,这怎么啦?什么事使你这个小鬼不高兴了?”然后,把手里的雨衣擎起来,说:“你看,这雨衣是给你的,多好看,喜欢不喜欢?”彭刚把身子扭到另一边,生气地说:“人家挑剩下的才给我,我不要!”
彭总见侄女这副样子,并不发火。他又上前凑近一点,弯下身子耐心地对侄女说:“你不是不晓得,她的爸爸在1942年指挥部队与日本鬼子作战中牺牲了,妈妈又不在身边,多可怜。我们首先照顾她才是,怎么能挑挑拣拣呢!遇事先人后己,互敬互让,才光荣哩!”
彭刚听了叔叔这番话,小脸很快露出了笑容,收下了雨衣。
读了这个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指导】
义,“会意”“形声” 字 。
小篆:義,羊字下面一个我字。羊全身是宝,对人的益处极大,被认为是善;羊的头上等着一对威武的角,又被认为是美,所以羊代表至善和至美。我是自己的称谓,这个字的右半边是一支戈,戈是锋利的兵器,有守卫之意。将羊和我合起来,意为我善良,并守卫着自己的善和美,也就是说表示自己只做善的、美好的事情。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正说明“義”乃与生俱有的德行。因为义者,德之宜(道德的准则)、事之宜(立身处事的依据)、天理之所宜(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但应如何取义、行义呢?
《论语》云:“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就是说财物来了、利益来了,权位来了,首先要问“应得吗?该得吗?可得吗?”若非取之有道,恐怕后患无穷,一生中,若能将多余的钱财嘉惠布施于世,或善用权利,造福乡梓、社会,都是最佳的义行。
又如《左传》中这样的记述:“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举凡做事,皆要明白是非善恶、晓明利害关系,不以私利为出发点就是行义。作为纯正,处事公道,不作私弊,就是义行。
君子一举一动若能合于天理,顺乎伦常就是一位义人。义人就是美善之人,吉祥之人。愿我们相互勉励,个个皆成为义人。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课 仁显为义
【经典】
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礼记·礼运》)
译:仁爱是正义的根本,也是和顺的基础,心中有真爱的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体:基础。)
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礼记·聘义》)
译: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实际行动,而行动的可贵之处,在于能遵循社会规范。
【例证】
冯谖焚券市义
战国时代,齐国孟尝君有一个门客冯谖。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城收债。冯谖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冯谖驱车来到薛城,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所有的欠款,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
冯谖随即返回,一大早便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债都收完了吗?”冯谖答:“收完了。”“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又问。冯谖不慌不忙地答:“您让我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宝,数不清的牛马牲畜,美女也站满庭院,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义’回来了。”孟尝君不知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冯谖就把事情经过说了。孟尝君听罢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
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于齐王而被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城。当孟尝君的车子距薛城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
【问题】
1、 冯谖焚券市义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你从学到了什么?
2、有人认为冯谖焚券市义,容易助长人们侥幸赖债、逃债、废债的心理,破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诚实守信,信守承诺,借债必还的道德标准,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3、小明在街上看到流浪猫和流浪狗,觉得它们很可怜,会带回家收养。小明认为这也是仁义,你怎么看,谈谈你对仁显为义的理解?
【体会】
最美丽的警察妈妈——蒋晓娟
“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张警号为031526的女警官的照片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流传,网友们在跟帖中写道:“她是天下最伟大最无私的妈妈!”“这一刻,她是最美丽的女警察!”……
警号为031526的女警官,名叫蒋晓娟,是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的民警。
震灾发生后,为了能安心工作,她狠心将尚不满半岁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随着北川、平武受灾群众的大量涌入和时间的推移,江油市各项救灾物资纷纷告急。
而在这当中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就是婴儿食品以及用具的极度匮乏,如配方奶粉、奶瓶。由于这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的父母大多已在地震中遇难,导致这些婴儿除了可以喝一点水和稀饭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喂养。
瑶瑶,女,三个半月,家住北川县陈家坝乡通宝村1组,其母范小艳在地震中髋骨严重受伤导致大出血,在江油市松花岭医院进行抢救。李德银,男,两个月零十天,家住北川县陈家坝乡太红村7组,父亲在地震中丧生,母亲由于惊吓过度没有了奶水……
这些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于长时间没吃奶而饿得直哭,他们的亲属想不出一丁点办法,也只能暗暗流泪。
就在这时,在安置受灾群众点协助工作的蒋晓娟提出:我去给受灾群众的婴儿哺乳!
当听说有人来为婴儿哺乳后,许多受灾群众都抱着小孩来了。由于人数太多,蒋晓娟只得一手一个为孩子们哺乳。
“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哦!”蒋晓娟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体贴,安抚着这些尚不谙世事的婴儿。看着自己家的小孩在地震几天后,终于吃上了一口母乳,许多受灾群众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母爱无边,真爱无限。蒋晓娟以一种大仁大义的责任感书写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动人诗篇,用自己平凡朴实的行动对生命进行了最高的礼赞。
读了上面的报道,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儒家的仁义理想可用生命为代价而获取,应该是仁义表现的高峰了。
那么,何为仁,何为义?
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谓之仁。二人方可成仁,是集体中的一种理想化社会关系。
义者,宜也,是指合乎人的本能正当感觉的适当思想与行为。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人如有仁爱之心,就如住在安全的宅第一样,可以过的心安理得;而义,则是人间万般是非善恶之中最正确光大的道路。
“人皆有所不忍,达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于其所为,义也。”有所不为而有所为,义也。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三课 义为行则
【经典】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说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也没有说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唯有依从义来行事。”(适:可。莫:不可。比:从。)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整天与众人聚在一处,说的话从不提及仁义,还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以造就啊!”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仪来施行,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诚信的态度来成就,这就是君子啊!”(孙:同“逊”,谦让。)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译:仁是人的安身之所,义是人的正确道路。让安身之所空着而不去居住,放弃正确的道路而不去走,可悲!
【例证】
宋弘的标准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一次大会群臣的时候,要桓谭弹奏低下的乐曲。桓谭见宋弘用眼睛瞪他,便不敢弹奏。刘秀问他为什么?宋弘向他行礼说:“臣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以忠正的道理引导皇上。而今他却使皇上沉迷于低下的声音,这是为臣的犯罪!”刘秀说:“只要你说的对,就照你说的办。”宋弘说:“只要皇上注意品德修养,臣下就心满意足。”
此后不久,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刘秀有意与她议论群臣,以看她对谁有情意。公主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刘秀答应想想办法。有一天宋弘被引见去到皇帝居室,刘秀请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然后对宋弘说:“人们常讲,‘贵易友,富异妻’,这是人之常情吧?”宋弘说:“我却听到另一种说法,‘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回头对他姐姐说:“事情办不成了。”婚事只好作罢。
对于音乐或格言,无论它属哪种类型,也许都无可厚非。实质的区别在于:合乎道义,即能净化心灵,激扬正气,呼唤真理;不合道义,则能污染灵魂,助长邪性,蒙蔽良知。人有可交与不可交者,事有可为与不可为者,就看人事与道义是否切近,与天理是否符合。当其成为日常的准则,他就会在所有方面坚持正见,而后正行。
”
徐有功与苏味道
唐朝武则天圣历年间有位宰相苏味道,他有个外号叫“苏模棱”。因为他处世圆滑,遇事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含糊其词,不说是,也不说非,让你抓不住把柄。他曾经对人说过自己处世的“妙诀”:“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明明白白的,你搞得明白了,一旦有错误,就得受处罚,就是给他模棱两可,弄不清你的意图,如果出了漏子,也可一推六二五,抓不住你!”
这“苏模棱”是说到做到。他位居宰相,全不把国家安危、人民死活放在心上。那时,武则天已经七十多岁了,生活日渐奢侈,政治上鼓励告密、任用酷吏;冤狱很多。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左右武则天,败坏政事,人人痛恨他们。苏味道对张氏兄弟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不斗争,反而趋附他们,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支持和纵容。
后来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李显复位,诛杀张易之兄弟,苏味道也被贬官。这位“模棱公”不仅没有保住荣华富贵,反而成了千古笑料。
后来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李显复位,诛杀张易之兄弟,苏味道也被贬官。这位“模棱公”不仅没有保住荣华富贵,反而成了千古笑料。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在朝中当大臣确实有风险,尤其位居宰相,政敌林立,对宦海之上风波的险恶更深有体会。但这不能成为模棱两可的理由。如何做人,关键还在自己。
同是武则天时期,也不乏诤谏之臣、正直之士。掌管司法工作的左肃政台侍御史徐有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徐有功反对酷吏来俊臣、周兴等人罗织罪名陷害无辜。他常常推翻酷吏们的原判,依法为被告翻案,使几十家免于一死。他经常和武则天当面争论案子的曲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武则天也厉声责问他,甚至气得下令杀他的头,但徐有功毫无惧色。一次武士们拖着他去午门斩首,他还不住回头对武则天大喊:“臣虽身死,但法律却没有更改呀!”那些酷吏、嬖(bì)臣痛恨徐有功,便千方百计诬陷他,致使徐有功多次丢掉乌纱帽,被眨为庶人,而且三次被判死刑又死里逃生。
徐有功知道自己随时有被抓被杀的危险,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秉公执法,仗义执言,不惜以身护法。他对身边的人说:“我身为法官,判案人命关天,所以不能一味顺从圣意,保全自身荣华。”
人们对徐有功的正直十分钦佩,在他被重新起用的时候,人们都奔走相告,有的甚至兴奋得落泪。
徐有功知道自己随时有被抓被杀的危险,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秉公执法,仗义执言,不惜以身护法。他对身边的人说:“我身为法官,判案人命关天,所以不能一味顺从圣意,保全自身荣华。”
人们对徐有功的正直十分钦佩,在他被重新起用的时候,人们都奔走相告,有的甚至兴奋得落泪。
【问题】
1、请举例说一说宋弘的美德。
2、人们为什么给苏味道起了外号“苏模棱”?他和徐有功有什么不同?
3、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这句话是说大家在一起,讲起话来,没什么内容,无正事可谈,谈闲话,讲些不相干的话,没有真正的人生观。喜欢使用小聪明。孔子认为:“难矣哉!”。现今社会上这一类的人不少,请你举例批评他们。
【体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位的哥。一次,有一个乘客不慎将自己的钱包遗失在的哥的车上,这位的哥想法设法将钱包还给了失主。钱包里有两万多元现金一分不少!许多人认为他傻,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车牌号码,本来他可以将这钱昧下来。而他却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和电视台,登播招领启事,寻找失主。当把钱包递到失主手里后,的哥的心这时却真的凉了。他认为自己确实很傻。
原来,当的哥找到失主时,不该发生的一幕使他觉得很失望,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反复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的哥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数了三遍!还拿着些钱对着阳光照照。我当时尴尬得无地自容,难道我会抽出几张或者换几张假币进去?那样我又何必去还?我这又是何苦?”
数三遍,也许是那个人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习惯。钱,通过三遍数得准确无误了,可是,动作附带的信息,相应地传递到别人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有深长的意味和指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逻辑。将失而复得的钱,数上三遍,对于失主,也许是一种习惯,而对于捡钱的人,则是一种情感的伤害。
读了上面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想和意见。
【指导】
要做到“义之与比”,即依从义来行事,必须要约束自己,必须而且是更加严格的,对自己的心的约束,用论语的话说,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符合义的标准,符合君子的标准。在《论语》里面,仁的标准很多,君子的标准也很多,士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更多。但是,做到了,就可以“仁者无敌”了,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距”!《易经.乾卦》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故而要达到这个标准,是一种更加严格的约束,是一种更加符合道德,符合人性的约束。在这种约束下,是非常自由的。有点儿无招胜有招的意味。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过程、人际交往中,其实最重要的是把握到“义之与比”,就是要合理。要因时而动,不可循规蹈矩,呆板守旧;亦不可朝秦暮楚,摇摆不定。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过程、人际交往中,其实最重要的是把握到“义之与比”,就是要合理。要因时而动,不可循规蹈矩,呆板守旧;亦不可朝秦暮楚,摇摆不定。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四课 义的价值
【经典】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不担心贫穷而是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少而是担心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便不会觉得贫穷;和睦,便不会觉得人少;安定,便不会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地的人还不来归顺,就培育文化、修养道德来招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注:“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七》
译:天下即将太平,那么人们必定崇尚正义;天下将要混乱,人们就必定崇尚私利。
【例证】
荀巨伯救友
东汉桓帝年间,有一个叫荀巨伯的贤士,一向恪守信义,笃于友情。
有一次,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在下荀巨伯,因友人重病在身,无人照顾,因此千里探视,不忍离去。望刀下留情,要杀就杀我,千万不要伤友人之命!”听罢,胡兵纷纷议论,将领也被感动了,“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下令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荀巨伯临危不弃朋友之高义,感动了朋友,也感动了敌兵,还保全了国土,被世人传为美谈。荀巨伯临危不弃朋友之高义,才是真正的朋友义气――为了正当的事或情谊,而能够替别人承担风险,甚至不惜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气度,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一种体现。
郭淮遣妻
郭淮出任关中都督,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过战功。他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而受牵连,也应该一起处死。朝廷使者追捕非常紧急,郭淮就让妻子准备好行李,按朝廷限定的日期到京城赴死。关中的文武官员和黎民百姓听说之后很着急,都劝说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了规定的日期打发妻子动身,关中几万百姓号陶痛哭、一路跟着呼唤不舍。走了几十里路后,郭淮才命令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么急。夫人回来之后,郭淮写了封信给司马懿说:“不是我不让我妻子领罪,只是我五个孩子哀痛欲绝,恋恋不舍,思念他们的母亲。如果他们的母亲死了,我就会失去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存在了。”司马懿于是上表奏请魏帝,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郭淮既救了妻子,又不必起兵造反,显示智慧的同时,还表现出自己对朝廷的忠义和对妻子的情义。
【问题】
1、从《荀巨伯远救友》一文你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格?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 如果你是郭淮,你会怎样做?
3、如果看到坏人做坏事,人人都害怕,不敢举报,试想想,社会会变得怎样?
【体会】
“当代武训”白芳礼
白芳礼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他从小没念过书,一辈子也不识几个字。13岁时,白芳礼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糊口;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蹬三轮车,他成了劳动模范。1987年,白芳礼老人做出了令全家震惊的决定: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5000元钱给老家的学校办教育;同时,继续在城里蹬三轮车助学支教。那一年,老人已经74岁。
蹬车56年,支教18年,90多岁的白芳礼将挣来的钱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丝毫未给自己留一点积蓄。
一位普普通通的蹬三轮车的天津老人,从74岁开始到93岁病故,用蹬三轮车攒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15年间他先后捐款35万多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老人在蹬三轮的日子里,从头到脚穿的都是捡来的衣衫鞋帽。为了自己的支教事业,他开办“支教公司”,设立“白芳礼博爱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困难学生。一日三餐经常就是馒头(馊了、坏了都吃)加凉水。用他的话说,“捐的钱有多少,没有数,我挣的也没有数,我捐的也没有数,不吃不喝,我也得支教。”这爱汇集在那些贫困的学生身上,并由他们不断地向外延伸。这爱感动的不仅仅是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且感动了中国。那从车轱辘流淌出来的爱,驮起的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2005年9月23日上午这位瘦弱的耄耋老人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3岁。一颗火热的心停止了跳动,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从此寂寞孤单。)I+RhZ'G;E0
蹬车56年,支教18年,90多岁的白芳礼将挣来的钱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丝毫未给自己留一点积蓄。
一位普普通通的蹬三轮车的天津老人,从74岁开始到93岁病故,用蹬三轮车攒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15年间他先后捐款35万多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老人在蹬三轮的日子里,从头到脚穿的都是捡来的衣衫鞋帽。为了自己的支教事业,他开办“支教公司”,设立“白芳礼博爱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困难学生。一日三餐经常就是馒头(馊了、坏了都吃)加凉水。用他的话说,“捐的钱有多少,没有数,我挣的也没有数,我捐的也没有数,不吃不喝,我也得支教。”这爱汇集在那些贫困的学生身上,并由他们不断地向外延伸。这爱感动的不仅仅是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且感动了中国。那从车轱辘流淌出来的爱,驮起的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2005年9月23日上午这位瘦弱的耄耋老人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3岁。一颗火热的心停止了跳动,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从此寂寞孤单。)I+RhZ'G;E0
你知道武训吗?请了解武训的精神,你如何看白芳礼老人的义举?
【指导】
义字的基本内涵
其一,宜。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对一切事物的制断合于节度,处理一切事物合宜,都被称为义。
其二,正,平。《墨子·天志下》曰:“义者,正也。”《孔子家语·执辔》:“以之道则国治,以之礼则国安,以之义则国义。”王肃注曰:“义,平也。刑罚当罪则国平。”以正、平释义,使“义”具有了明显道德意味,而非宽松的“合宜”、“恰当”。
其三,善,美,祥。《毛诗》曰:“义,善。”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义之本训,为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义,善也。引申之训也。从羊者,与善、美同意。”义,因其善、美之意得到了延伸,成为品德的根本和伦理的原则。
其四,理。孟子在《万章》中说:“仁,人心之安宅也,义,人心之正路也。”又在《告子上》中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看来,仁,是人心,而义则是人所走的道路,即人生的理路。
其五,奉献。义字从我,《说文·我部》:“我,古杀字。”又,当代甲骨文专家经过考证,认为我是一种兵器之形。义,“谓割牲以祭也”。祭必用杀,杀必用牲,表明义与祭祀间的密切关联;杀羊祭祀,是一种隆重的礼仪,亦为人对神重大的贡献。义作为奉献之意,由此而来。开始是对神祭祀中的奉献,其意如牺牲。后来延伸为牺牲自我的利益,向社会、向他人的所作的奉献。古人称公益性的事业多用义字,如“义卖”、“义学”、“义舍”之类,均为社会公益性的奉献。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一、活动目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安排好集体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三、活动过程的指导
(一)组织形式和教师配备
1、组织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和讨论、外出考察活动时,可以班级为单位。
2、教师配备:需配备专职指导教师l~2名,进行活动指导和活动组织工作。
(二)准备工作
1、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2、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法、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3、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三)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
1、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3、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
(四)总结方式
可在个人自我总结、小组内总结的基础上,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活动。总结形式可多样,可是个人的日记、作文,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也可是在班级讨论中的发言或资料展示。
第五课 无义之害
【经典】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老子》第五十三章)
译:朝政腐败,田园荒芜,仓库空虚,然而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着精美的食物,财产丰富,这样的人就是强盗。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完全依据利益多少来行事,就会多招怨恨。”(放:通“仿”,依据。)
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
译:做人不顾道义,只会吃喝,就是鸡狗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你不远千里而来,将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君王!何必谈利!要讲求仁义就行了。君王说:‘怎么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么样对我家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么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译:作为臣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君王;作为儿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父亲;作为弟弟,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兄长,这是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抛弃仁义,怀着功利之心相互对待,这种情况下还不灭亡,是没有的事。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度制》)
译:非常富有的人,会骄横;过于贫寒的人,则忧愁。忧愁,就容易成为盗贼;骄横,就容易暴虐,这是人之常情。
财色之祸,甚于毒蛇,尤当远离。(《勅修百丈清规》第五)
译:贪财、贪色所引起的祸害,比毒蛇伤人还要厉害,尤其应当远离。
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益》)
译: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昏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
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益》)
译:理是天下的大公,利是人们共同需要的。如果能使自己的心公正,不失于正理,那就会与大众同享利益,不去侵夺别人,别人也愿意给他。如果好利心切,心为自私所蒙蔽,追求自己得益,而损害别人,那么别人也就与他抗争,所以就没有人肯送给他什么,反而有人去攻击他并且夺取他的东西。
【例证】
拔葵去织
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他执法严明,廉洁自律。公仪休主张官不与民争利。
他在担任鲁国国相以后,规定鲁国一切做官的人,不得经营产业、与民争利,他认为,做官的人是在大的方面已经得到利益了,民众务农、做工,做小生意是取得一些小利,受大者不得再取小,要让弱小群体有生存空间。
公仪休一次吃自己园中种出的冬葵菜,觉得味道很好,他就把这些冬葵菜全拔掉了,他家中妻子织的布质量很好,他就赶紧休弃了家中的妻子,烧掉了织布机。他说:如果我们做官的人家都经营产业,农民夫妇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
横征暴敛,割股而食
楚王派芈(mǐ)叔担任地方官,他征收的赋税最多,楚王非常高兴,在朝廷上赞誉他。孙叔敖仰天大笑,三噎三停。楚王不高兴地说:“令尹看我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吗?为什么不予以指教,却在朝廷上羞辱我,我认为令尹不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孙叔敖回答说:“我的家乡一个靠洼池而得利的人,吴国一个使者路过楚国,见他的洼池里充满了鱼鳖,对我的乡人说:‘我善于捕鱼。’我的乡人感到高兴,就给他准备了网、舟楫,资助他去,而他却奔到那个洼池边,说:‘我在这里捕鱼。’我的乡人皱起眉头说:‘我还认为你能捕获江湖里的鱼来为我增益,如果在这里捕鱼,那么我本来就有这些鱼了,怎么还用得上你捕呢?’如今楚国的百姓都是你的臣民,芈叔是地方官吏,没听说用善政来安抚百姓,却从君王所固有的赋税中多加索取来显示他收的赋税,最多这样做是剜下君王腿上的肉而给君王吃啊。这样的话,君王的左右都能做得到,不只是他能啊。如今君王的朝廷上对着群臣赞誉他,如果群臣无才智,由此而揣度君王的心理,就都共同去敬慕效法了,而那样做就要受敌国的驱使了,这就是国家的忧患啊。”楚王听了说:“讲得好啊。”就罢免了芈叔,并对全国下令说:“各地大夫,若有效法芈叔那样盘剥我的百姓而征收赋税最多的,就要服大刑。”楚人非常高兴,三年的时间楚国就称霸于诸侯。
【问题】
1、“拔葵去织”的故事告诫我们为官者不要与民争利。有人认为为官者与民争利,就会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就会丧失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出现“上下交征利”,这对任何社会而言,都是危险的。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孙叔敖劝楚王减税和他小时侯埋两头蛇的故事谈谈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你打算怎样做这样的人?
【体会】
当今社会,某些经商者为了“利”,一些商人用行动演绎出“奸”字。
不择手段地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制假冒伪劣品;有的拖欠打工者的工资;更有奸商,干的是官商勾结,坑骗股民,侵吞国有资产的坏事。
为了“利”,一些商人忘了“仁”,置雇工的生命于不顾,非法采矿,事故频频,常常是急于暴富,对许多矿工的生命却无所顾忌。
有的商人目光短浅办起了高污染的厂子,破坏了人居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殃及子孙后代。
更有一些商人胆大妄为骗国家,偷税漏税,制贩毒品,坑害同胞。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一些商人经商少了道德、良知,急功近利,为了钱财,一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专想坏点子,专使坏招数,他们眼中“义”和“信”不值几个钱。
孰不知,这种不仁不义、不诚不信之事,赚了钱财,损了德行,害了别人,早晚也会毁了自己。
不择手段地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制假冒伪劣品;有的拖欠打工者的工资;更有奸商,干的是官商勾结,坑骗股民,侵吞国有资产的坏事。
为了“利”,一些商人忘了“仁”,置雇工的生命于不顾,非法采矿,事故频频,常常是急于暴富,对许多矿工的生命却无所顾忌。
有的商人目光短浅办起了高污染的厂子,破坏了人居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殃及子孙后代。
更有一些商人胆大妄为骗国家,偷税漏税,制贩毒品,坑害同胞。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一些商人经商少了道德、良知,急功近利,为了钱财,一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专想坏点子,专使坏招数,他们眼中“义”和“信”不值几个钱。
孰不知,这种不仁不义、不诚不信之事,赚了钱财,损了德行,害了别人,早晚也会毁了自己。
读了上面的文章,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无义之害的理解?
【指导】
鸣鼓而攻之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比周公更富有,可是冉求还在帮他搜刮钱财,增加更多的财富。孔子说:“冉求这种行为已说明,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大家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
上面是事例孔子告诉我们:义与不义相对。行义,不仅在严格要求自我,也要求约束大众。针对不义之举与不义之人,也得担当阻止、忠告的责任。不义之举,于尘世而言,必定危害他者,败坏人伦,扰乱秩序;于天道而言,因其离经叛道、伤天害理,也为上苍所不容。不义之人,不仅仅戕害众生,也戕害自我,更戕害天道。不义表现为心无善念、败坏文化、变乱伦常、滋生毒赌、推崇暴力等等。纵容不义,不义即如漫天星火,最终焚毁所有生机,谁都躲避不及。尘世之人,都必须在不义面前表达态度。或者跟从、纵容它,或者鸣攻、阻止它,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不同,也就区分出人的义与不义。选择后者,人必为此后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前者,人也必在最后时刻被淘汰。志人仁人不只在独善其身,也在济兼天下,为维护天地人道的标准与威严,敢于担当除奸去恶的大任。即如殿堂脏了,就必须有人去扫除垃圾与尘灰一样。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六课 义利相依
【经典】
不能离开“利”来抽象地谈论“义”,因为,“义”正是用于调整利益关系的。谋取公众利益,谋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义”的要求。
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一》)
译:人民有君王,是为了达到正义。正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让人民富足。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大略》)
译:正义与利益,是人共同需要的。即使尧、舜在世,也不能断除人民的欲望和利益,然而他们却能使人民的欲望和利益不会战胜自己的爱好正义之心。
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二十三)
译:古人用利益给予人,但不以功劳自居,所以道义光明……既然没有功利,那么,道义就是无用的空话了。
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吾道苟明,则吾之功毕矣;若不计功,道又何时而可明也。([明]李贽《藏书》卷三十二《德业儒臣后论》)
译:要有正义,就是有利于他人,如果不谋取利益,就谈不上什么正义。我的道理如果明白,那么,我的功劳就相应完成了。如果不计较功劳,道理又何时可以明白!
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二)
译:人的立身之道是正义,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是利益。离开正义,进入利益之中,人就不能立身;离开利益,进入危害之中,人就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清]颜元《四书正误》)
译:遵循正义来谋取利益,倡行正道来计较功绩。(谊:与“义”同。)
人之生也,莫病于无以遂其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欲遂其生,至于戕人之生而不顾者,不仁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译:人的一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满足别人的生活需要,就是仁。只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对别人置之不顾,就是不仁。
【例证】
子贡:中华儒商鼻祖
子贡能够成功,成为当时的首富,与孔子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他把儒道和商道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经商中恪守诚信和社会责任,坚持义利双赢。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优秀的人才之一。《论语·先进》中提到的其他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唯有子贡是个德行、口才、政治、文学和经商全部在行的人才。用今天的话说,他可是个全能型人才呀。譬如他被称道的口才,曾凭一张利嘴搞得齐国、吴国鸡飞狗跳,给鲁国捞了不少好处。
不过要论子贡对后世的影响,当属他的经商天赋。今天我们常常提到一个词——儒商,其实论儒商,子贡才是祖师爷。
鲁哀公十一年的吴国和齐国战争。这一年,吴王夫差率领大军讨伐齐国。在别人睁大眼睛看热闹的时候,子贡看到了商机。战争爆发在冬天,棉衣是吴军必备的军需品之一,夫差必然会向全国老百姓征收丝棉。这样,老百姓肯定缺少棉花过冬,棉价走高必不可免。于是乎,子贡派人从其他各国收来大量的棉花,卖到吴国大赚了一笔。子贡还首开了“跨国公司”之先河。据《史记》记载,他“鬻(yù)财于曹、鲁之间”,奔走于各国之间做生意,他发现各国权贵皆以佩戴珠宝为时尚,就大量制造贵重佩饰搞“跨国营销”,赢得盆满钵满。后来为追忆先师懿德,心灵手巧的子贡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前来祭拜的将相诸侯见状都想拥有一个作纪念,子贡又从中看到无限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又大赚了一把。
他曾经花巨资从国外赎回一批沦为奴隶的鲁国同胞。而且,孔子周游列国,开支巨大,也全靠子贡全力支援。
【问题】
1、浙江省椒江市东港企业公司的总经理王云友出于对博士生的同情和为国分忧的赤诚,从1992年开始,每年拿出35万元设立“东港助学金”,资助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贫困博士生,此举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教育界、企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使东港企业公司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象征。公司的滴水之情引来了涌泉相报,受资助的博士生们纷纷利用寒暑假到椒江市东港企业公司考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使企业的利润成几倍、几十倍的速度增长,这都是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所得到的额外效益。
结合上面的事例谈谈你对义利相依的理解?
2、义与利可以兼得吗? 为什么? 怎样才可兼得呢? 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时,你该怎么办呢?
【体会】
关于义利的三个故事
1、子贡让而止善
孔子的学生子贡非常富有,当时鲁国有法令,凡从诸侯各国赎回鲁人的,可以到官府报销。子贡赎回了鲁人但不愿去官府报销。孔子告诫说:“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即你只考虑自己有钱,不在乎那点钱,甚至为了表明自己品行高洁而不去报销,那其他赎人者去不去报销就很为难了,长此以往,就再没有人愿意去赎人,这对在外为奴的鲁人相当不利。
2、子路受而劝德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孔武有力。一次从河中救出了一位落水者,其家人为了感谢子路,将家里最值钱的牛送给子路,子路坦然地接受了。孔子赞叹说:“鲁人必拯溺者矣”,即子路的义举并接受谢礼,让大家知道救人会得到报答,今后如有鲁人遇溺,大家必然抢着去救,无形中倡导了见义勇为的风气。
感悟:儒家曾被误读为重义轻利,还被视为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落后观念遭受过批驳。其实,从上述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人生和社会复杂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对义利有客观辩证的看待,为了大德和大善的盛行,对“让”和“受”都作出了非常恰当的评价。
3、公孙仪嗜鱼而不受
鲁国丞相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大家争相送鱼给他,但他坚辞不受。他弟弟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我才不能接受别人送的鱼。因为,现在我当着丞相,自己完全有能力买鱼吃;如果吃了别人送的鱼,就要为别人办事,有可能因此丢官,丢了官不仅买不起鱼吃,也没人会送鱼给我,我就再也吃不上我喜欢的鱼了。所以,靠别人送鱼吃,不如自己买鱼吃。
感悟:如此简单的道理,古人早已明白,为何今人总有不明者?
【指导】
义与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义是公利;凡合乎义的东西才必然有利。大利、利他和公利便是义;利是人道共赢之利,是利天下之利。利有私利公利之分,私利是公利确立的基础,公利也即义的实现是私利实现的根本保证。义为上,以义制利,强调用义来约束追求利益的行为;义为利本,义以生利。利在义中,遵循义的原则自然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
义与利的冲突是义与不义的冲突,义与利的协调是义对正当利益的促进。对于利的追求本身是正义的,而其追求利的方式则有当与不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其所取得的利也有合义之利、悖义之利的分别。符合道德要求的利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道德价值。道德并不是和一切利益对立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义所约束和反对的是不当的利益,是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一己私利,是损人利己所得之利,是靠钻法律的空子,靠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的利益。
王安石曾讲过:“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
人之两笔相依,一为义一为利。成大业者,义利均兼顾。君子亦爱财,取之有道更用之有道。时代呼唤多一些像子贡一样的儒商、商才、君子,人类社会才能幸福,才有希望。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七课 爱护生命
【经典】
敬重一切生命,爱护一切生命。儒者对人的生命有着浓厚的敬重意识,“民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问题。孙中山先生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民生主义”。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有固定产业的人才有安分守己的意念,没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没有安分守己的意念。如果没有安分守己的意念,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去加以处罚,这是陷害百姓。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
译:年老而没有妻子叫做鳏夫,年老而没有丈夫叫做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叫做孤寡老人,年幼而没有父母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没有依靠的人。周文王施政讲仁义,必须先安顿好这四种人。
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
译:人民以饮食作为头等大事。
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明]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译:保全身体,是建立天下的大根本。
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明]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译:保全身体,心灵安宁,这是最高的。
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明]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后论》)
译:正如耕田者,秋天有所收获,然后管理田地才卖力;居家者,私自有仓库中的积蓄,然后管理家庭才尽力;读书人,自己可以获得功名,然后事业上才尽心尽力。
人之生也,莫病于无以遂其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译:人的生活,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满足他人的生活需要,这就是仁。(遂:满足。)
【例证】
楚昭王悯民苦聚民心
楚昭王严冬时穿着皮裘站在宫殿内,仍感到十分寒冷,便说:“寡人朝饥时,酒二醒,重裘而立,犹惨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寒冬时节,楚昭王生于深宫之中,自身温饱有佳,却仍然不忘百姓之饥寒,于是当天便将官府之衣服分发给寒者,将官仓中之粮食分发给饥者。两年之后,吴王阖闾攻击楚国的都城郢,昭王出逃到隋国。这时,当年受昭王之赐的老百姓坚决抵抗,吴王阖闾寝不安席,无法在楚国立足,最后退兵而去。楚昭王之所以能重新返国执政,就在于楚国民众不屈不挠的抗敌斗志,而这种斗志的坚定,与楚昭王一以贯之的抚民、恤民传统是分不开的。
帝尧之忧
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
尧所致力的是千古不朽的事业,其志在解救劳苦大众,因此当他看到百姓遭受灾难、生活得不称心如意时,便从心里感到难受,认为这都是他自己统治失误造成的。“一个老百姓挨饿,这是我害他挨饿的;一个老百姓挨冻,这是我害他挨冻的;一个老百姓犯罪,这是我害他犯罪的。”
【问题】
1、这些年来,我国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加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减免和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免费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结合你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理解。
2、尧的忧虑是什么?这表现出尧的什么精神?
【体会】
人的生活,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满足他人的生活需要,这就是仁。可见,孔孟所讲的仁具有双向性,我们在面对生活时候,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了自身生活的需求其实也是一种仁的体现,因为我们不会为别人带来麻烦,不会因为我的不满而威胁到社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我们可以让有能力的人去资助其他人而不是我,因为我的满足达到了。当我们的满足到达时,我们应该也去赞助他人,让他人也过着令自己满足的生活。实现“达则兼济天下”。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自然会感到生活美好,此时再讲爱护生命便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爱护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要爱护他人的。爱护生命,不仅是人类的,也要是大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生命。生命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上帝为什么要赐予我们以生命呢?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散发出光辉,好好爱惜生命,因为生命对于自身而言,只有一次。
爱护生命,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这也是爱护生命的重要体现。尊重个人的发展,关心人民的利益,关注贫苦人民的生活,为国家奠定稳定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蒙田曾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但很多活着人总不珍惜活着的权利,他们随意对待自己甚至肆意践踏别人的生命:车臣爆炸、巴以冲突、美军“虐囚”、煤矿透水、房屋倒塌、失恋轻生、上网丧命……这些沉重的事件警示着我们:生命啊,多么可贵;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
珍爱生命。民以食为天,保全身体是建立天下的大根本。爱护好自己的生命,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成为有用之才。
结合经典语句和上文请谈谈你自己对爱护生命的理解。
【指导】
养老,不只是子女的义务,也是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对此,亚圣孟子早就在关注:“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鳏、寡、孤、独,他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最穷苦的人。周文王施政首先考虑这四种人的需求,因而他的仁爱,一直被称道。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应该首先得到关注和扶助的。
孟子不愧为彻底的性善论者,他不只盛赞周文王扶助弱者的仁爱,而且还反复强调要“敬老慈幼”。
他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并未停留在空泛的同情怜悯和说教与吁请上,而是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年老者,是否有衣穿,是否有肉吃,是否还在服徭役,都是他所关切的。不仅如此,孟子还把如何对待老人上升到子女是否尽孝,当政者是否在行仁政的高度来认识和规范。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了解中医活动
中医是我国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国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医学。活动内容包括:开展一次访问我身边的老中医、一次中医故事会、一次中医药典籍书目收集评比。一次《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第一》背诵并解说比赛。
《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第一
医之始 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 更洋洋 越汉季 有南阳 六经辨 圣道彰
伤寒着 金匮藏 垂方法 立津梁 李唐后 有千金 外台继 重医林 后作者 渐浸淫
红紫色 郑卫音 迨东垣 重脾胃 温燥行 升清气 虽未醇 亦足贵 若河间 专主火
遵之经 断自我 一二方 奇而妥 丹溪出 罕与俦 阴宜补 阳勿浮 杂病法 四字求
若子和 主攻破 病中良 勿太过 四大家 声名噪 必读书 错名号 明以后 须酌量
详而备 王肯堂 薛氏按 说骑墙 士材说 守其常 景岳出 着新方 石顽续 温补乡
献可论 合二张 诊脉法 濒湖昂 数子者 各一长 揆诸古 亦荒唐 长沙室 尚彷徨
惟韵伯 能宪章 徐尤着 本喻昌 大作者 推钱塘 取法上 得慈航
第八课 以义制欲
【经典】
朱子曰: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五)
译:朱子说:人所具有的天理与人欲,这一方进那一方就退,那一方进这一方就退,没有立定不进也不退的道理。
朱子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续近思录》卷五)
译:朱子说:饮食,是天理;要求味道鲜美,便是人欲。
若去其度制,使人人从其欲,快其意,以逐无穷,是大乱人伦,而靡斯财用也,失文采所遂生之意矣。上下之伦不别,其势不能相治,故苦乱也;嗜欲之物无限,其势不能相足,故苦贫也。今欲以乱为治,以贫为富,非反之制度不可。([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爵国》)
译:如果除去限制,使人人都放纵其欲望,心意畅快,以至无限,这是扰乱了人伦而浪费财物,丧失了文饰是用来满足生命需要的本意。上下有别的人伦没有建立,势必不能治理,所以苦于动乱。欲望所需要的财物是无限的,势必不能互相满足,所以苦于贫困。现在,要从乱到治,从贫到富,非反过来节制欲望不可。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者也。不可禁而强禁之,则人不从;遂不禁,任其纵,则风俗日溃。([清]费密《弘道书》卷上《统典论》)
译:欲望不可放纵,但也不可禁断。不可禁断却强行禁断,那么人们就不会依从;只满足而不禁止,任其放纵情欲,那么风俗就日益衰败。
【例证】
鲁连辞封
鲁仲连帮助赵人抵御秦国,守卫了邯郸,因此赵国平原君对他心存感激,想划分一块地方作为他的封邑,鲁仲连婉言谢绝了三次,始终推辞不受。后来平原君没办法,只得举行酒宴为他祝寿,酒酣耳热之际,平原君手捧千金,亲自走到鲁仲连面前,请他接受谢仪。鲁仲连却大笑道:“那些名闻天下的高士之所以为人所看重,正是因为他们替人排难解纷而不要什么报酬。若是要了报酬,那就是商人的行径,这样的作为,我鲁连是万万不肯干的。”酒宴之后,鲁仲连即飘然远去,终其一生,也不再与平原君相见。
管仲拒宴
管仲在家里请齐桓公吃饭。太阳慢慢落山了,齐桓公正在喝酒兴头上,吩咐点上蜡烛继续喝。
管仲摆摆手,说:“白天招待您喝酒,我占卜过,夜里招待您,我还没有占卜。请您退席吧。”
齐桓公很不高兴,说:“眼看着仲父您一天天老了,我跟您在一起作乐的时候还能有多, 长呢?夜里接着往下喝吧。”
管仲说:“您说得过分了。凡是贪图美味的人,道德就卑微;凡是沉迷享乐的人,最终都是忧伤。壮年懈怠就会失去时机,老年懈怠就会失去功名。如今我对您进行劝诫,你怎么可以沉迷于酒中呢!”
【问题】
1、看完鲁仲连辞封和管仲拒宴的事例您的感受如何?
2、某药厂在媒体上为自己的一种药品做了虚假的夸大疗效的广告,假如你是这种药的推销员,你会怎么做?
【体会】
利欲熏心全家五口人“组团”贩毒品 四人被判死刑
云南文山县马塘镇55岁的农民侯占齐,是这个家族式贩毒团伙的“领头人”。他从2003年秋开始,带着妹妹侯占珍(另案处理),妻子杨礼芬、儿子侯金山、女儿侯金姬等人,踏上了走私、贩毒的犯罪道路。
经法庭查明,2003年秋天,侯占齐与儿子侯金山、妹妹侯占珍到老挝购买毒品12000克,将12000克毒品出售给阜阳的王小龙,得款116万元。2004年6月,侯占齐、侯金山从云南广南县李文书手中购买毒品1000克,李文书又委托侯占齐代卖毒品1000克。父子俩将毒品卖给王小龙,得款20万元。2004年7月24日,侯占齐与侯金山通过李文书购买毒品8600克,在阜阳将毒品交给王小龙,王小龙妻子王晓梅将毒品卖给毒贩王敬州、张彩英夫妇时,被公安人员抓获,毒品及504万余元的现金、存款单被缴获,8名涉案被告人相继落网。
阜阳中院一审判决,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侯占齐、李文书、侯金山死刑;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王敬州、侯金姬、王晓梅死刑;判处杨礼芬、张彩英死刑,缓期2年执行。均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面的事例给了我们那些警示?请你说一说。
【指导】
宋明儒家所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并非禁欲,而是关注如何保证人能道德地生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上看,它是指对个人欲望的满足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不能以私害公;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则是指人不应该为外物所役使,而应努力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实现自我人性的教化和完善。对欲望进行合理的节制,这是必要的。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孤立地存活的,而是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要在社会中存活,那就必须要平衡好个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就必然不能为所欲为,而需要讲道德。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如此,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印度的圣雄甘地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大自然能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但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欲望,尤其是在漫无节制的消费主义恶性膨胀的时候。事实上,人类欲望的恶性膨胀,正是导致当今世界上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等一系列恶果的根源。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九课 由义取利
【经典】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译:如果不符合正义,如果不符合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介:同“芥”,小草。)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荣辱》)
译:爱好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益厌恶灾害,这是君子与小人共同之处,至于获取之道,就不同了。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译:面对财物不要苟且取得,面对危难不要苟且逃避。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宋]苏轼《前赤壁赋》)
译:如果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能去捞取。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明]王廷栋《矫志篇》)
译:宁可正直而受损,也不屈膝而保全;宁可干渴而死,也不愿喝盗泉之水。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译:宁可清廉地过着贫苦生活,也不能不义而富。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译:宁愿用正当的方式去获取,而不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求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广贤文》)
译:君子如果喜爱钱财,必须通过正当途径获得。
【例证】
“五金大王”叶澄衷
清末叶澄衷早年是一名穷汉,靠在黄浦江上摇木船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
一天中午,一位英国洋人雇叶澄衷的小船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那洋人可能心中有事,船刚靠岸便匆忙离去。洋人离去后,叶澄衷发现舢板上有一只公文包。他打开一看,包内不仅有数千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叶澄衷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和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然而,他没有像见钱眼开的小人那样感到惊喜,以为自己这下来了财运,而是想到丢了包的洋人该不知会怎样着急。于是,他哪儿也不去,就在原处等候那位洋人。
直到傍晚,那位洋人才满脸沮丧地来到这里,在寻找了大半天之后,他已经对公文包失而复得不抱很大希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包竟然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这个中国船工还一直在等着自己。
洋人打开自己的包,见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真没想到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立即抽出一把美钞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谁知叶澄衷拒不肯收,开船就要离去。这位洋人见状,又立即跳上小船,让叶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公司。原来,这位洋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见叶澄衷为人厚道,心中十分佩服,便想与叶澄衷合伙做生意。这一回,叶澄衷愉快地答应了。
从此,叶澄衷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日后的经营中,他一如继往地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德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远近闻名的“五金大王”。
一天中午,一位英国洋人雇叶澄衷的小船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那洋人可能心中有事,船刚靠岸便匆忙离去。洋人离去后,叶澄衷发现舢板上有一只公文包。他打开一看,包内不仅有数千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叶澄衷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和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然而,他没有像见钱眼开的小人那样感到惊喜,以为自己这下来了财运,而是想到丢了包的洋人该不知会怎样着急。于是,他哪儿也不去,就在原处等候那位洋人。
直到傍晚,那位洋人才满脸沮丧地来到这里,在寻找了大半天之后,他已经对公文包失而复得不抱很大希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包竟然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这个中国船工还一直在等着自己。
洋人打开自己的包,见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真没想到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立即抽出一把美钞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谁知叶澄衷拒不肯收,开船就要离去。这位洋人见状,又立即跳上小船,让叶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公司。原来,这位洋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见叶澄衷为人厚道,心中十分佩服,便想与叶澄衷合伙做生意。这一回,叶澄衷愉快地答应了。
从此,叶澄衷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日后的经营中,他一如继往地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德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远近闻名的“五金大王”。
同仁堂
同仁堂中药店为什么能享誉神州?为什么其中药在国内外都能赢得很高的信誉?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来自产品质量的优异,但不能低估的是,同仁堂在为本店扬名以扩大社会影响方面确有一套独特手法。
清代,北京城内每年都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城沟一次。于是同仁堂便利用这个机会在城门附近开沟的地方高悬灯笼,为行人照路。灯笼上“同仁堂”三个大字在夜色中分外耀眼,过路行人在感激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同仁堂”的印象,产生了好感。同仁堂还主动开办慈善事业,冬天设粥厂,夏天送暑药,兴办义学,施舍棺木,提高了它在贫民中的声誉。同仁堂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注意力,从而取得了最佳的宣传效果,树立了企业形象。
【问题】
1、小明说,我们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要理直气壮地讲“利”,小丽认为理直气壮也要取之有道。你是怎样理解的?
2、赵某无视国家法律,自称是上帝的信徒,能医治百病。他向当地群众卖“神药”,还用“神针”扎病人的身体,有时病人被扎得痛晕过去。他就这样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请说说赵某为什么会被逮捕、判刑?
【体会】
袁隆平的金钱观让多少人汗颜
袁隆平在人民网强国社区接受访谈时说:“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的金钱观,客观实在,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其一,“钱是重要的,但其来路要正”。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一些人眼里,袁隆平是很有钱的。一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也称,袁隆平的身价值一千亿。而事实上,他的每月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就几千元。依其对国家所作的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袁隆平对金钱的态度,凸显其高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有的为了钱,可以把荣辱廉耻全抛一边,甚至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贪赃枉法,以致误了自己卿卿性命。
其二,“钱是来用的,但莫奢侈浪费”。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科研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举世瞩目。但他没有将国家的奖励装入个人腰包,而是大都用来搞科研,他拿出1200万设立“农业科技基金奖”,以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对于他自己,从没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对物质的享受看得很淡,饮食以清淡和卫生为贵,衣服以朴素大方为主,他最贵的一套衣服也就800元。有钱不奢侈,以俭为本,正是袁隆平做人的准则。相比之下,那些用公款挥霍、吃讲排场、穿用高档、玩求刺激的奢靡至极者,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其三,“该用的钱就要用,不要小气”。生活中的袁隆平,具有典型的农民特色,他勤俭、朴素、“小气”,但对别人却是慷慨大方,有难必助。据报道:一次,有位学生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国家给予的所有奖金,他几乎都捐给了教育事业、慈善事业。袁隆平的崇高品质,赢得了社会的褒奖。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包括名人,对自己、家人乃至女友,可以“一掷千金”,但面对灾区、贫困学生、慈善事业等,则“一毛不拔”,纯属一个毫无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守财奴”!
其四,“钱不是衡量地位身价的标尺”。袁隆平说:现在有些青年人,瞧不起农民。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农民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朴实,二是勤劳。别看他穷,他心胸开阔。穷不是低下,有钱不见得高贵,要看本质。袁隆平的这番话,让人警醒。衡量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与钱并无多大关系。袁隆平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靠的不是钱多,而是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而少数名人、高官,觉得自己钱多,身价百倍,风光十足,但他们往往又是“穷得除了钱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了”,一切正直、正义的人,都是瞧不起他们。人生的价值,是多少钱都无法替代的!
其一,“钱是重要的,但其来路要正”。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一些人眼里,袁隆平是很有钱的。一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也称,袁隆平的身价值一千亿。而事实上,他的每月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就几千元。依其对国家所作的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袁隆平对金钱的态度,凸显其高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有的为了钱,可以把荣辱廉耻全抛一边,甚至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贪赃枉法,以致误了自己卿卿性命。
其二,“钱是来用的,但莫奢侈浪费”。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科研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举世瞩目。但他没有将国家的奖励装入个人腰包,而是大都用来搞科研,他拿出1200万设立“农业科技基金奖”,以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对于他自己,从没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对物质的享受看得很淡,饮食以清淡和卫生为贵,衣服以朴素大方为主,他最贵的一套衣服也就800元。有钱不奢侈,以俭为本,正是袁隆平做人的准则。相比之下,那些用公款挥霍、吃讲排场、穿用高档、玩求刺激的奢靡至极者,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其三,“该用的钱就要用,不要小气”。生活中的袁隆平,具有典型的农民特色,他勤俭、朴素、“小气”,但对别人却是慷慨大方,有难必助。据报道:一次,有位学生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国家给予的所有奖金,他几乎都捐给了教育事业、慈善事业。袁隆平的崇高品质,赢得了社会的褒奖。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包括名人,对自己、家人乃至女友,可以“一掷千金”,但面对灾区、贫困学生、慈善事业等,则“一毛不拔”,纯属一个毫无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守财奴”!
其四,“钱不是衡量地位身价的标尺”。袁隆平说:现在有些青年人,瞧不起农民。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农民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朴实,二是勤劳。别看他穷,他心胸开阔。穷不是低下,有钱不见得高贵,要看本质。袁隆平的这番话,让人警醒。衡量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与钱并无多大关系。袁隆平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靠的不是钱多,而是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而少数名人、高官,觉得自己钱多,身价百倍,风光十足,但他们往往又是“穷得除了钱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了”,一切正直、正义的人,都是瞧不起他们。人生的价值,是多少钱都无法替代的!
金钱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可以照出一个人精神境界。袁隆平的“金钱观”,就折射出他大写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赞誉和大力推崇。
谈谈你打算如何向袁隆平学习?
【指导】
义利,是儒家关注的核心价值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以义为重、先义后利,强调“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等。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商把“重义”视为经商的重要原则,强调宁舍利取义而不见利忘义。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有机统一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等,是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的“大义”所在。每个人在谋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并有助于促进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同时是否妨碍他人合法利益的实现;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使前者服从于后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校园爱心跳蚤市场活动
在学校组织一次校园爱心跳蚤市场义卖活动,每班或每组开出了一个义卖点,在操场上摆起小摊并给自己的义卖点起个好听的店名,挂出招牌,要求学生从家里拿来玩具、文具、工艺品、书籍等,鼓励自制玩具、自己创作的书画等,让大家互相选购。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领悟义与利,不管挣多挣少,让学生体验一回“商人” 的感觉,并把挣到钱捐给需要的人。
第十课 舍利取义
【经典】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译: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辟:同“避”。)
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汉]刘向《新序·义勇》)
译:为正义而死,不躲避诛杀;因正义而穷,不接受高官殊荣。(钺:古代兵器。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
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隋]王通《中说·魏相》)
译:见到利益就互相谦让,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就争着去做,有了错误就争着改正。
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隋]王通《中说·天地》)
译:君子求学,在于获取正道;小人求学,在于追求利益。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明]洪应明《菜根谭·修省》)
译: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放下肩上世俗的东西,才能够挑起圣贤的重担。
【例证】
江上老人
楚平王无道,为了铲除太子的势力,杀掉了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一个儿子伍尚,另一个儿子伍员逃跑了。伍员字子胥,素有谋略,还非常勇敢,是少有的人才。楚王害怕伍子胥报仇,决心除掉他,严令各地抓紧搜捕。
伍子胥打算逃到吴国去,来到大江边上。只见水天一色,茫茫一片,只有一个打鱼老人摇着条小船在风波中出没。子胥叫过小船,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答应了,把他送到了江对面。
子胥问老人姓名,老人没有告诉他。子胥解下腰间佩带的剑,双手捧到老人面前,说:“这是一把价值千金的宝剑,请您收下。”
老人瞥了宝剑一眼,望着江对面的楚国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住伍子胥的人,封给爵位,享有万石米的俸禄,还赐予黄金千镒。”他突然收回目光,看着眼前的人说:“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封赏,如今我要你的宝剑干吗?”
伍子胥到吴国受到重用,曾派人到江边寻找老人,但始终不见踪影。伍子胥每次吃饭都要祭奠那位江上老人。
钱学森回国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成为世界一流火箭专家。钱学森曾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因此在美国是一个掌握高端科技的稀世之才。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擦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钱学森心潮澎湃地对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报效祖国了。”此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蒋英也在音乐界享有盛誉。为了笼络他们,美国政府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这些都无法动摇钱学森夫妇回国的决心。
然而,让钱学森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就曾恶狠狠地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从此,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
1950年8月,当钱学森一家人准备乘坐加拿大航班离开美国时,美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们,没收了钱学森的行李,其中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对美国政府的种种迫害行径,钱学森以维护正义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爱国之情,与美国当局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钱学森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新中国震惊了。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美会谈指导小组,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美国代表约翰逊耍赖说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回国的证据为由,不肯释放钱学森。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着急的时候,钱学森寄来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钱学森请求祖国政府设法帮助他们回国的。信中说他们“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正苦于没有直接证据的周恩来看完这封信后,大喜过望,他高兴地说:“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代表约翰逊在事实面前,最终哑口无言。美国政府只得无奈地批准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问题】
1、江上老人为什么送伍子胥过江,他追求的是什么?
2、材料一、来自湖南、广西的罗礼元等6名外来工人在珠海某花木场工作多年,无奈老板自1998年起拖欠工资,6名工人被迫辞职,靠卖垃圾维生。广东省中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获悉此事后,指派律师代理此案,日前,终于为工人们讨回了50多万元的血汗钱。在上述案例中,律师没有收当事人一分钱,因为他们的工作都是以法律援助的名义进行的。
材料二、顾客李小姐在某小超市购买一瓶洗发水,使用后一星期掉头发。李小姐找到超市讨说法,而超市的老板说,我只管卖,其他一概不管,你去找厂家吧!
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至少三点)
3、列举几个生活中存在的常见的侵犯版权的现象。请你为如何做到“拒绝盗版,从我做起”提几点建议。
【体会】
陈光标的“裸捐”信
尊敬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生:
作为美国首富和“股神”,你们最近在全球掀起一股慈善风暴,希望世界各国亿万富豪行动起来,将自己半数财富捐赠出来,支持慈善事业,让我非常敬佩和感动。
去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尔·盖茨先生邀请在北京进行私人会晤,就慈善事业进行了亲切交流。这次又应你们共同邀请再商慈善事业,感到非常愉快和高兴。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也是我给你们两位先生中国之行的见面礼。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是一家人。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机遇不同,分工不同,所以在拥有财富数量上有了差别。事实上,在中国,每一个企业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广大普通员工的辛勤劳动。所以,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我作为一个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目前我每年都在把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拿出来做慈善。2009年我们公司净利润4.1亿,我捐出去了3.13亿,捐出净利润的77.6%。财富是什么?我认为,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从1998年做企业以来,我每天都在奔跑中,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为了公司的发展,我总是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因为我要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用于慈善事业。我认为,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它永远没有终点,我做企业十年来,到目前,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亿,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今后我还将一直这么坚持下去的。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人类的慈善是不分国籍的,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慈善行动而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爱,并且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
你们的中国朋友 陈光标
请你谈谈陈光标先生及比尔·盖茨的哪些精神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把你的感受写成一封信寄给他们。
【指导】
取与舍
在战争年代,一边是高楼大厦、吃山珍海味;一边是住茅草陋屋、吃粗粮野菜,到底是取前者,还是取后者?革命先烈方志敏是这样回答的:“为了革命的事业,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简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却宁愿嚼刺口的野菜。”这是如何对待生活享受的典型!
在“取”与“舍”中,为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选择了后者。
齐国的一个“好金者”到市场去,发现了一个人在卖金子,这位“好金者”一看金子,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着金子就跑。自然,他很快被抓住了。人们问他怎么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抢金子呢?回答是:“我在抢金子的时候,眼睛只看到了金子,没有看到人。”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惟利是图、良心泯灭的无耻之徒。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也有像“齐人抢金”那样,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走私贩毒,而不顾党纪国法和人民的利益,从而被绳之以法的人吗?相比之下,在当代经济领域中手中握有大权的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更显得高尚无比!
让我们牢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看重道德修养,看轻物质利益,做一个舍利取义的人,并在关键时刻能够做一个“舍生取义”的人!
【评价】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
第十一课 以义制利
【经典】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译:能先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光荣的,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宋]朱熹《孟子集注》卷一)
译:仁爱和正义扎根于人心之中,为人心固有,这是公共的天理。利欲之心产生于物和我的形体之中,是个人所私有的人欲。遵循天理,不去求取利益,自己无往而不利;放纵人欲,去求取利益而没有获得,危害已经随之而来了。
【例证】
义商刘淮
清朝休宁商人刘淮,在嘉兴、湖州购买囤积了大批粮食,在嘉湖一带购囤粮谷,有一年当地遇上灾荒,有人为刘淮庆幸,劝他乘机狠狠赚上一笔。但刘淮却说:应该让老百姓度过灾年,重新复苏,才是大利。于是将囤积的粮食全部减价出售。同时还命人煮粥免费提供给灾民。减价售粮,应该还是利可图的,赢得了一方百姓的赞誉和信任,生意自然也日渐兴隆。
刘淮把利益的获得同“义举”联系在一起,是徽商“以义为利,利缘义取”的典型例子。
公沙穆卖猪
东汉时公沙穆派人到市场代卖一头病猪,事先交代说:“如售,当对买者言病,贱取其值,不可言无病,欺取其价也(要对买主讲明实情,只收半价)。”代卖者到市场后不说是病猪,高价卖出。公沙穆知道后,立即追上买主,退还多收的钱,并据实相告。买者说既已成交就不必退款,公沙穆坚决要退,“终不收钱而去”。公沙穆经商“取之有义”成为四方美谈,因而大富。
晋商与关公
晋商以其崇信尚义而名闻四海,梁启超也曾说:“晋商笃守信用。”这揭示了晋商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宝。信义并举的道德构建使他们建立了充分的道德自信,从而能在信、义、利三者之间做出理性而正确的选择与把握。
晋商对关公情有独钟,把关公作为神灵敬奉。作为晋商的精神支柱,关公是晋商心目中唯一的财神!关羽具有“义薄云天、义利分明、义不苟取、信义昭著、言必忠信、信必笃敬”的美德,被誉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关羽是山西人,作为关公的同乡,山西人因而感觉到颇有荣誉感与自豪感。在许多晋商发迹的城市,大凡都有关帝庙。山西人每到一地经营,一经发展,先修关帝庙。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子庙和关帝庙,孔庙称为文庙,关庙称武庙,把二者看成文武最高的典型,每年例祭,尤为隆重。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全国最大的关公庙是在他的家乡解州(今运城)。
向以关羽后代自诩的山西人视诚信、忠义为做人之最高准则,即使像远离故土的商贾,也概不能忘。晋商东西奔忙,南来北往,非常需要一个中心,需要把散离四方、五行八作的同乡聚集起来。关公与所有的晋商有同乡之谊,又是大家共同崇拜的偶像,于是,关公便被公推为各地晋商的“同乡会会长”,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
晋商不仅在自己的家中、商号供奉着关公像,而且在经商足迹所到之地,在广建会馆中都专为关公修有供奉的大殿。有的则直接把会馆就修成“关帝庙”,试图借武圣之威,镇邪惩恶、消灾弭祸;试图靠武圣之义,以诚信为本,取义成仁,谋财有道;试图托武圣之福,财源滚滚,惠及子孙。
在商业活动中,晋商借助关羽的“义”来团结同仁,借助关公的“信”来招揽顾客,他们希望通过这位神威广大的神灵,监督他们的商业活动在正义中发展,在同行中取得良好的威信。因而,义结同心、以义制利就成为晋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晋商对关公情有独钟,把关公作为神灵敬奉。作为晋商的精神支柱,关公是晋商心目中唯一的财神!关羽具有“义薄云天、义利分明、义不苟取、信义昭著、言必忠信、信必笃敬”的美德,被誉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关羽是山西人,作为关公的同乡,山西人因而感觉到颇有荣誉感与自豪感。在许多晋商发迹的城市,大凡都有关帝庙。山西人每到一地经营,一经发展,先修关帝庙。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子庙和关帝庙,孔庙称为文庙,关庙称武庙,把二者看成文武最高的典型,每年例祭,尤为隆重。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全国最大的关公庙是在他的家乡解州(今运城)。
向以关羽后代自诩的山西人视诚信、忠义为做人之最高准则,即使像远离故土的商贾,也概不能忘。晋商东西奔忙,南来北往,非常需要一个中心,需要把散离四方、五行八作的同乡聚集起来。关公与所有的晋商有同乡之谊,又是大家共同崇拜的偶像,于是,关公便被公推为各地晋商的“同乡会会长”,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
晋商不仅在自己的家中、商号供奉着关公像,而且在经商足迹所到之地,在广建会馆中都专为关公修有供奉的大殿。有的则直接把会馆就修成“关帝庙”,试图借武圣之威,镇邪惩恶、消灾弭祸;试图靠武圣之义,以诚信为本,取义成仁,谋财有道;试图托武圣之福,财源滚滚,惠及子孙。
在商业活动中,晋商借助关羽的“义”来团结同仁,借助关公的“信”来招揽顾客,他们希望通过这位神威广大的神灵,监督他们的商业活动在正义中发展,在同行中取得良好的威信。因而,义结同心、以义制利就成为晋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
1、刘淮和公沙穆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中国人一天的幸福生活!!!!
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给儿子冲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过期光明牛奶呵呵!
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吃一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 ,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呵呵!
算了,还是省省力气做公交吧,坐车人真多,手机没放好,不小心被一个小新疆借过去了!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
下午给朋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呵呵!其中有一盘用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老板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
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 这日子过的,安逸!
晚上叮嘱老婆别忘了做掺入白蜡油大米的米饭呵呵!再做一份敌敌畏泡过的金华火腿小菜呵呵!
找死原来就这么简单!(AD酷客的博客)
上面的材料说明有个别商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诚信丧失、良知丧失,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如何解决这种社会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体会】
王荣华,一个下岗10余年的平凡女性,她丈夫是一个普通个人,儿子在中专念书。后来,王荣华来到吉林市04458凤凰投注站做体彩销售员,一天,王荣华惊喜的发现,全国联网七星彩第05024期开奖,共产生两注500万元特等奖,而其中一注得奖号码正是一位姓高的女士委托她买的。
彩票有其特殊性质:不记名、不挂失。如果手中握有这样一张中了500万元特等奖的彩票,谁能经受得住如此巨大的金钱诱惑呢?但王荣华能!当看到号码后,她掏出代高女士买的彩票,仔细核对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立即打电话告知投注站业主,随即又打电话给高女士。虽然自己生活困难,处处需要钱,可是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他毫不犹豫地把这张沉甸甸的彩票返还给了委托人。
她,一个拖家带口的中年女性,一个失业10余年的下岗职工,一个普通工人的妻子,一个正在读中专男孩的母亲……可这时的她,是一名体育彩票销售人员。他清醒地意识到:这张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不属于自己,必须返还给委托人!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体会?
【指导】
孔子对于义与利的辨证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肯定了义与利、道德与物质利益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遇到利益的时候,孔子既不主张一概拒之,也不主张一概取之,而是主张以义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利当前,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德,如果合乎义,那就取之;如果不合乎义,那就舍之。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重义,强调道德价值,但他同时又明确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过富足舒适的生活,即使圣人也不例外。他主张用道德原则作指导去追求物质利益,不能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损害道德原则。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因小利而忘记了大的原则,是难以有辉煌业绩的。一个人如果在利益面前能够坚持以义定取舍,合乎其义的利则取之,不合乎义的利则如看天上的浮云一样毫不动心,那么,他虽然舍却了一定的利益,但他舍却的是会带来害的利益,他所得到的利益则是无害的利益。以义制利,则利不变害。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食育”活动
民以食为天,在全世界范围内,“食育”都是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话题。
在全校组织开展一次“让我们学会怎么吃”活动启动仪式;开展系列“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知识主题班队活动;制作一张“让我们学会怎么吃”知识小报;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义务宣传,为父母(亲属)上一堂食品安全知识课活动;开展一次“拒绝不安全食品,争做健康小卫士”活动。通过“食育”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用流动摊点销售的盒饭,抵制价低质劣或无生产日期的小食品,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洁净、餐具消毒、环境整洁有序的餐馆饭店。激励学生参与监督、抵制各种制售假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第十二课 见利思义
【经典】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译:看见利益便能想到正义,遇到危险而愿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中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了。
人甚有利而大无义,虽甚富,则羞辱大,恶恶深,祸患重,非立死其罪者,即旋伤殃忧尔,莫能以乐生而终其身,刑戮夭折之民是也。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译:人占有了许多利益却不讲正义,虽然很富有,但常遭羞辱而且有很大的罪恶。罪恶重,祸患大,如果不是立即死于其罪恶,也会不久就忧伤,不能终生生活快乐,这是刑戮夭折而死的人。人有正义,虽然贫穷但能快乐,不讲正义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保存自己。这实在是正义养育人,比利还大,比财物还厚重。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
译:想要利益,必须考虑其中的害处;想要成功,必须考虑有失败的可能。
【例证】
徽商的故事
一、以义为利的舒遵刚
他一有空闲,就去读《四书》、《五经》,每夜必熟诵之,句解字释。他读圣人之书,把义理用于经商之中,成为他经商中的一种道德标准,所以他这样说过:“圣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又说:“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流也。今之惜而不肯用财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人但知奢侈之过而不知惜之为过,皆不明于源流之说也。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有财,岂徒不竭其流而已,抑且有以裕其源,即所谓大道也。”舒遵刚认为,管理商业应该象治国一样,以义为利,不能以利为利。因为违背道义以狡诈求生财,是自己堵塞自己的财源。相反,以义为利,因义用财,就会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商业形象,顾客也就不招而自至了。因此,不但不会竭流,而且还开掘了丰沛的财源活水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舒遵刚在商业活动中做了许多见利而不义的事情,所以在黟县的志书上记载他 “疏财仗义之事,指不胜屈”。
二、 吴鹏翔不售胡椒
清朝徽州商人吴鹏翔“重义轻利”,在商业经营中重视商品质量,不售伪劣商品。有一次他与人签约购进300斛胡椒,有人发现这批胡椒有毒,卖主唯恐惹祸,找到吴鹏翔要求收回胡椒,中止契约。而吴鹏翔既不售货,也不退货,竟不惜血本,将800斛胡椒全部付之一炬, 以防退货后卖主再行“他售而害人。”
三、胡荣命的金字招牌
胡荣命,字希禹,清朝(黟县)西川人。经商50余年,不义之财不取,碰上需要行善的事情就捐助,所以在苏州很有点名气。由于他经营有道,他的店名已经成为一个金字招牌。当他晚年不再经商后,有人要以重价买他的店名,他却拒绝了。他的道理是:你如果诚实,就可以赢得顾客,何必借我的店名?不靠自己诚实赢得顾客,却想借别人的店名发财,这种想法和行为已经不诚实了,如果把自己的店名卖给这样的人,最后必将损了自己店名的声誉。
【问题】
1、舒遵刚、吴鹏翔、胡荣命几位商人的共同品质是什么,说说他们的可贵之处?
2、广州市中山四路,一群人追赶抢匪。紧接着,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抢匪情急之下把钱往空中一扔。于是我们看到“三个男人从旁边的士群里奔出冲向正在漫天飘落的钱,路过的行人不顾一切地跳起不断抓钱,还有一些本来追贼的人竟也停下来捡钱……转眼间,40张百元人民币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有两位保安穷追不舍 ,终于抓住了抢匪(《新快报》)。
大家都“义”字当头,一心追赶抢匪。等到天上掉下钱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在钱掉下来的那一瞬间,是捡还是追?这是一个问题。有人可能会说不捡白不捡, “义”值几个钱?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体会】
见利忘义迷失方向 三鹿“鹿”死谁手?!
翻开“三鹿”的历史,确有辉煌的一面。经过52年的奋斗,从一个小厂成长为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2007年,三鹿集团实现销售100.16亿元,且三鹿奶粉销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液态奶产量在国内奶企中排名第四。可短短几天时间,作为全国乳业龙头老大的三鹿集团就陷入“四面楚歌”,声名狼藉,“三鹿”昔日的美好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轰然倒地”,连其品牌代言人邓婕、薛佳凝、花儿乐队、倪萍等人也遭到网友的炮轰。
三鹿究竟“鹿”死谁手?这令人不得不深思。是见利忘义让“三鹿”迷失了方向。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对于这么有毒的东西,为何要往婴幼儿奶粉里加呢?答案只有一个字:“利”,是“利”在作怪。
有人推算,每100克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的蛋白质含量,并且三聚氰胺成本低,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奶农、奶贩子们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很多企业早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公开的业内秘密,但一直没有出事,大家谁也没有把它当回事。据9月16日媒体报道,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伊利、蒙牛、圣元、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如果不是事情严重到败露的地步,“三鹿”们一定会把添加三聚氰胺“进行到底”。
【指导】
孔子指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成人”是指道德完善的人。在孔子看来,一个道德完善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见利思义”。“见利思义”又叫“见得思义”,是孔子要求统治者必须考虑的“九思”之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谓“得”就是个人所得到的物质利益,在商业经营中可以理解为商业利润。儒家认为,品行高尚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这种利益是否符合全社会公众的道德准则。因此,所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在商业经营中实际上是对高尚的商业伦理价值的确认,是儒家商人必须遵循的商业经营理念。
【评价】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
第十三课 谋取公利
【经典】
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荀子·正论》)
译: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修习正道,推行正义,兴起天下共同的利益,除去天下共同的弊害,天下就归顺他们了。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汉]贾谊《新书·阶级》)
译:因为国而忘掉家,因为公而忘掉私,有利了不苟且趋从,有害了也不苟且回避,只按正义行事。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清]陈确《葬书·深葬说下》)
译:对自己有好处,对众人有害处,君子不追求这样的好处;对自己有害处,对众人有好处,君子不避开这样的害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译: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私利当作(要谋取的)利益,而要让天下人都得利益;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祸害当作(要避开的)祸害,而要让天下人都能避开祸害。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利益在自己一人身上,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天下人身上,就要谋取。利益在眼前一时,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千秋万代,就要谋取。
【例证】
犒师救国
公元前627年,春秋诸侯国中的郑国国君文公去世了,举国哀丧,穆公刚刚继位。
这一年冬天特别冷,二月里北风刺骨,寒气袭人。郑国商人弦高赶着12头肥牛缓缓走在通往洛阳的大路上,一边走一边算计着:快春耕了,牲口一定特别抢手,再说天这样冷,大家也会吃点牛肉御寒,所以这12头牛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等拿到了钱,我就……
还没等他盘算好,迎面就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等跑近一看,原来是相熟的一个贩布同乡。那同乡一见弦高,一边抹着额上的汗水,一边气喘嘘嘘地说:
“弦高,大事不好啦!秦国派兵攻打咱们来啦!我亲眼看见秦国大将孟明视率300辆兵车浩浩荡荡向这里急行军,真吓死人啦!我连布都不要了,回去带上老婆儿子到别国躲躲。你也别卖牛了,快回去准备一下吧!”说完,转眼跑得无影无踪了。
弦高也大吃一惊,心想:“文公刚刚去世,丧事才办完,新国君也才继位,哪有心情准备防御敌人偷袭呢?该死的秦国,太狡猾了,竟趁人家国难时派兵进攻,不行,我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可转念一想,“兵贵神速,秦军为了这次偷袭一定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我现在赶回去送信,恐怕话还没说完敌人就到跟前了,想准备抵抗也来不及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忽听“哞”的一声牛叫,弦高扭头一看,不由计上心来,“有了!就这么办……”
再说秦国大将孟明视指挥着300辆战车日夜兼程,企图突然发动攻击,攻下郑国。只见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下达命令:“全军听令,飞速前进,不得停顿。攻下郑国,人人论功行赏;贻误战机,杀无赦!”
雄雄铁骑卷起滚滚尘烟迅速向前奔腾,转眼就到了郑国边邻的滑国地界,却见到前队先锋派人来报;郑国使者路旁相迎,前来奉旨犒军。
孟明视闻报一愣,心中琢磨:郑国怎么会这么快知道消息,难道其中有诈?于是他下令全军不得扎营,就在队列中接见郑国使者。
原来郑国使者就是弦高,他急匆匆改道来到这里,赶着牛,买了酒,假称是奉郑国国君命令前来犒劳秦军。一见孟明视,他镇定自若地先施一礼,然后清清嗓音说明奉旨犒军来意,同时假装十分热切地说:“这只是国君的一点小心意,算不得什么!等将军到了敝国,我们国君亲自要为您接风敬酒,还要大宴三军将士。”
孟明视仔细地观察着弦高,见他彬彬有礼,气度轩昂,没有一丝惊慌之色,不由泄了气,心想:看样子郑国早就有了准备,居然跑这么远来警告我一声;而我军连日急行军,又累又困,以劳待逸,非战败不可。于是他假意说:“哪有此事?我们根本不打算去贵国。”
“那怎么行!”弦高装出一脸急切的样子,“我们郑国大将军率全军正在前面国界上等着欢迎您呢!您可不能不去啊!”
一听这话,孟明视越发相信郑国军队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决定马上收兵撤退。可他又十分好面子,只好装模作样凑近弦高耳边故作机密地说:“不瞒您,我们此行是要攻打滑国的。”
弦高离开秦军队伍后,急忙火速赶回郑国,把情况报告给国君,集合军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而孟明视根本没料到这个郑国使者是冒牌的,只好灭了滑国后垂头丧气地领兵回国了。
郑国百姓躲过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无不奔走相告,称赞弦高是一个机智爱国、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祁黄羊公而荐贤
《左传》襄公三年记载了一个祁黄羊公而荐贤的故事:祁黄羊年迈,向晋平公请求辞职养老,晋平公问祁老,“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非子之仇邪?”解狐不是您的仇人吗?黄羊说:“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南阳县令,而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晋平公于是任用了解狐,解狐果然不负众望,政绩斐然,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晋国廷尉一职尚无人担任,“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黄羊说:“祁午可以。”平公说:“午非子之子邪?”祁午不是您的亲儿子吗?黄羊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您问的是谁能担任廷尉,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啊。晋平公于是任用了祁午,“国人称善焉。”祁午亦不负众望。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公生明,明则威;偏生暗,暗则庸”,只要是出于公心,外可以举仇,内可以举亲,若出自私心,外则难能举贤,内则不可举亲,公则真,和则假,立人为公,立心为公,公则保天下,私则失天下。”
【问题】
1、郑国商人弦高为什么用自己的牛犒军,他是为了什么?
2、在你身边有大公无私的人吗,你怎样向他们学习?
3、像祁黄羊这样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呢?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你发现了这样了不起的人了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多了,应该是非常强盛的。想想,再找找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体会】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1、私人诊所医生, 拿出全部药品救人
在遵道镇,记者见到了28岁的韩先成,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就是他,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私人诊所里的急救药品拿了出来,为成功救治伤者争取了更多时间。
作为一名服务农民的私人诊所医生,韩先成3年前曾是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地震发生后,没有人来动员,更没有人来要求,韩先成马上赶到镇政府主动请战。
在韩先成帮助下,一些逃脱灾难但伤势不轻的村民及时得到了初步救治,伤口得到清理、骨折处得到包扎。从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韩先成已一天没有合眼。韩先成说:“伤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尽我药店里库存的全部急救药品,只剩下一点感冒药了。”其实我能做的很多乡村医生都能做,只是他们的店铺垮塌,药品被压碎了。如果我店里的存药更多,如果其他店铺的药品没有被压碎,将有更多人被救。”
2、为了孩子遗体的尊严, 老板冒险搬来布料
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一块块砖瓦清理开时,当一具具孩子的遗体被挖掘出来时,大家都不愿再去多看一眼那一张张曾经天真的笑脸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当地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当时也在救援现场,她亲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废墟中。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但却无法及时找到为孩子遮盖的塑料布、棉布。
此时余震未了,楼房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贺思萍二话没说,冒着生命危险一口气冲上店铺二楼,为救援队搬来了一匹红色呢子布。平凡的她为无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后的尊严。
【指导】
人的行为应该从公出发的准则,是由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所决定的,反映了社会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他的行为一定要涉及他人,只考虑自己而完全不顾及他人的行为,是根本行不通的。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曾经说过,即便是强盗头,也要为同伙着想,抢东西的时候,他带头冲进别人家里;惊动了四邻,他最后一个跑出来;抢到手的财物不能独吞,一定要平均分配给大家。
总之,人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做到超出自我的狭隘界限,为群体考虑。这就要求人们,当个人愿望与群体意志、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群体意志或他人利益要求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服从群体意志,舍弃自我而方便别人。只要能够为群体为他人考虑,基本上就做到公了。
【评价】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当今社会义利观”主题辩论会
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重义轻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学派。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见利思义”(《问宪》)、“见得思义”(《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是重义轻利,主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第二种观点,是重利轻义,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管子说:“仓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讲仁慈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他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二难》)
第三种观点,是义利并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学派。墨子把爱私利、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他说:“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下》)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墨子强调二者的结合,或说义利并重。荀子阐述得最为深刻,他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承认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义利两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张“以义制利”,(《正论》)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
根据所学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在班里组织举行“当今社会义利观”主题辩论会,将就当今社会现状及引发的义利观思考开展主题辩论。
- 上一篇:《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八:廉
- 下一篇:《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