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审委员会主席: 冯燊均
编审委员会副主席:鲍俊萍
主编:陈杰思 毛勇
智
题解:“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智”,他说“知(智)者不惑”,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学》中讲“格物致知”。在封建时代专制主义的压迫之下,“智”受到了极大损害,出现了迷信与盲从的劣性。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科学精神”,改革开放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目录
第一课 求实精神
第二课 实践精神
第三课 批判与创新
第四课 坚持真理
第五课 学习目的
第六课 智的价值
第七课 仁智统一
第八课 知行合一
第九课 教学之法
第十课 尊师之道
第十一课 学习之方
第一课 求实精神
【经典】
1、 真理是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认知成果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
译:言论必须有三个方面的验证。哪三个方面呢?老师墨子说:有考察它的来源,有考察它的本原,有用之于实践。从何处考察它的来源?它来源于古代圣王的事迹。从何处考察它的本原?向下考察百姓耳闻目睹的事实。在什么地方用它?把它用在刑罚政务上,从中观察国家百姓的利益(是否实现)。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荀子·天论》)
译:天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使冬天停止;大地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宽广;君子不因为小人的吵吵闹闹,就放弃自己的德行。天有它确定的规律,地有它确定的法则,君子有他确定的行为规范。君子奉行常道,小人却计较功利得失。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汉]王充《论衡·薄葬》)
译:事情没有比有效验更明确的了,言论没有比有证据更确实的了。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汉书·贾谊传》)
译:听取别人言论的方法,一定要用所谈论到的事情作验证,那么谈论它的人就不敢乱说了。
能必副其所。([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召诰无逸》)
译:主体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
2、名与实相统一
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汉]徐干《中论·考伪》)
译:名是用来命名事物的,事物确立了,名称就随之产生了。不是名称确立了而事物才跟着出现。
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清]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译:不是天生具有的,名称是为人而建立的。名称并不是天生造成的,必须依据事实。
【例证】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就是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农业的鼻祖炎帝,他是远古时期的帝王,也是“三皇”之一。
远古的时候,人们会常常生病,有时很长时间也不好,只能挺到死亡为止。神农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医问卜,但他也没有治疗疾病的办法。他想了很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却不理想。
远古的时候,人们会常常生病,有时很长时间也不好,只能挺到死亡为止。神农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医问卜,但他也没有治疗疾病的办法。他想了很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却不理想。
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这个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的人吃,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神农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爬山走路寻找草木,而且品尝草药还有生命危险。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当中中毒70次,神农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的强壮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大地上的草木品种多得很,数也数不清。经过他的努力,使许多人得到收益。他这种献身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现在民俗把他称为“药王”,所以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神农本草经》。神农后来因为劳累病死了,有的说是在尝草药时中毒死的。
董狐直笔
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出走,不过在尚未逃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叹口气,听任董狐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良史”;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大夫”。董狐不畏权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传统,自古以来,是史家以及一切士人的榜样。(《左传·宣公二年》)
【问题】
1、你觉得神农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2、董狐直笔给我们什么启示,孔子为什么赞扬他?
3、有人说董狐直笔是让赵盾受了冤枉,你怎样看?董狐说他弑君的依据是什么?
【体会】
彭德怀:试验田驳倒浮夸风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础情况了解不够,中央以及地方的一些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同年8月的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估计1958年的粮食产量将达到6000亿斤至7000亿斤,棉花产量将达到7000万担左右,农产品产量将“成倍,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
面对“浮夸风”,彭德怀忧心忡忡。
1959年9月,彭德怀搬到了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他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院子里原有一块小水塘,彭德怀组织警卫人员把它挖深、挖宽,种上藕,养起了鱼。他还买了鸡、猪、鸭,分给大家饲养,所有这些开支,都是由他一个人负责掏钱,收获的时候大家一齐享受,真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彭德怀真的两耳不闻院外事了吗?不是,他在深深地思考着国家大事。
一天,彭德怀在水塘边亲自丈量了一块地作为试验田,正正好好量了一分地。这一分土地土质很好,他把它打理得很平整,准备种上小麦。有人问他:“为什么刚好开一分地呢?”他说:“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容易计算产量。”
彭德怀把这块地深翻了一遍,不仅把每个土块打碎,还要用手细细地捏一遍,警卫员好奇地问:“种庄稼都像您这样,一个人恐怕就只能种分把地呀!”彭德怀说:“这一分地可不简单啊,少说也产个千八百斤、几千斤,咱们够吃上一两年哩。”警卫员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呢?彭德怀问笑什么?警卫员说:“您不是在说笑话吧?”他指着警卫员的鼻子说:“不相信?好!你保守!”这种社会上惯用的词,又引起了警卫员一阵大笑。
休息的时候,彭德怀说出了他的用意:“大家说要深翻我就深翻,说要多下肥我多下肥,说要密植什么的,我都做。我把力气都用在这一分地里,看一亩到底能产多少斤。”这一下,警卫员才明白彭德怀种这一分地的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盛行的“浮夸风”来的。彭德怀根本就不相信当时报纸上写的这里粮食亩产上万斤、那里亩产十几万斤等等神话,他要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打破神话。
彭德怀想尽各种办法,到处收集人粪尿,还不顾身体,下水去挖泥塘。他擦着汗,望着成堆的塘泥,对警卫员说:“池塘挖深了,肥料也有了。今天一天能晒得半干,把它上到咱们的试验田里,肥的很哩。”
“工夫不负苦心人”,这一分地的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小麦成熟的时候,彭德怀天天守在地边上,不让麻雀偷食。收获时节,彭德怀精心打场,真正做到了颗粒归“筐”,一过秤,90来斤。彭德怀说:“一亩地才产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工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从此,彭德怀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搞试验田的事成为佳话。
面对“浮夸风”,彭德怀忧心忡忡。
1959年9月,彭德怀搬到了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他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院子里原有一块小水塘,彭德怀组织警卫人员把它挖深、挖宽,种上藕,养起了鱼。他还买了鸡、猪、鸭,分给大家饲养,所有这些开支,都是由他一个人负责掏钱,收获的时候大家一齐享受,真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彭德怀真的两耳不闻院外事了吗?不是,他在深深地思考着国家大事。
一天,彭德怀在水塘边亲自丈量了一块地作为试验田,正正好好量了一分地。这一分土地土质很好,他把它打理得很平整,准备种上小麦。有人问他:“为什么刚好开一分地呢?”他说:“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容易计算产量。”
彭德怀把这块地深翻了一遍,不仅把每个土块打碎,还要用手细细地捏一遍,警卫员好奇地问:“种庄稼都像您这样,一个人恐怕就只能种分把地呀!”彭德怀说:“这一分地可不简单啊,少说也产个千八百斤、几千斤,咱们够吃上一两年哩。”警卫员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呢?彭德怀问笑什么?警卫员说:“您不是在说笑话吧?”他指着警卫员的鼻子说:“不相信?好!你保守!”这种社会上惯用的词,又引起了警卫员一阵大笑。
休息的时候,彭德怀说出了他的用意:“大家说要深翻我就深翻,说要多下肥我多下肥,说要密植什么的,我都做。我把力气都用在这一分地里,看一亩到底能产多少斤。”这一下,警卫员才明白彭德怀种这一分地的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盛行的“浮夸风”来的。彭德怀根本就不相信当时报纸上写的这里粮食亩产上万斤、那里亩产十几万斤等等神话,他要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打破神话。
彭德怀想尽各种办法,到处收集人粪尿,还不顾身体,下水去挖泥塘。他擦着汗,望着成堆的塘泥,对警卫员说:“池塘挖深了,肥料也有了。今天一天能晒得半干,把它上到咱们的试验田里,肥的很哩。”
“工夫不负苦心人”,这一分地的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小麦成熟的时候,彭德怀天天守在地边上,不让麻雀偷食。收获时节,彭德怀精心打场,真正做到了颗粒归“筐”,一过秤,90来斤。彭德怀说:“一亩地才产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工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从此,彭德怀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搞试验田的事成为佳话。
读了这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指导】
什么是“求实”
孔子是个求实的人。他厌恶谈论“怪、力、乱、神”,喜欢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和教育实践,身上具备了“知天下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这就是求实。到了汉代,有人持这样的说法:“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个人如果配称大人、君子,须将浮华看成大敌,将“实”视为终生追求。还有人说,名与实相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句话闪烁着“求实”的思想光辉。我国古代有很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排斥虚妄,拒绝空想,崇尚真枪实干,用不同方式阐明了“求实”的含义。
毛泽东告诫我们,求实就是反对虚假作风,讲求“实事求是”。办事没有老实态度是不行的。邓小平告诫我们,求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去研究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说空话、大话、套话。胡锦涛总书记则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实”是一种态度、作风,更是一种思想、精神。求实作为一种态度,就是老老实实说话,勤勤恳恳做事。求实作为一种作风,就是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求实作为一种思想,就是要固守人生信条,尊重科学,尊重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坚定不移。求实作为一种精神,体现为特有的气质追求和风貌展示——拥有求实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力求成功,最后也必然成功。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课 实践精神
【经典】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方式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译:对井底之蛙不能说清楚大海是怎样的,因为它没有实际经历;对夏天的虫子不能说清楚冰是怎样的,因为它受时间的限制。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译: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走近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译:没有经过检验而肯定它,那是愚蠢的。(参验:验证。必:肯定。)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译:听到一百次也比不上看见一次。
2、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
译: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周易·系辞下》)
译:深刻领会,学以致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要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切实地实践。
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二)
译:知识与实践相互需要,正如有眼睛没有脚,就不能走路;有脚没有眼睛,就看不见路。(须:需要。)
知与行功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朱子语类》卷十四)
译:认知与实践的功夫应该同时下。认知得越明白,行动就会越切实;行动越切实,认知就会越明白。认知与实践两者不可偏废。(笃:切实。)
学者当务实。([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译:治学者应在实际事务上下功夫。
行而后知有道。([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译:行动,然后才知道真理。
【例证】
锯的发明
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
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
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工具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
于是他就用竹子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结果很不错,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竹片比较软,不能长久使用,后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继续实践。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条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讲起战术来头头是道,十分在行,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却不以为然。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前去抵挡。廉颇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进攻。秦军连攻了三年也没有打退赵军。秦国见廉颇难对付,就采用了反间计,派人散布流言,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派了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没有分析敌情,轻率地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使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乱箭中被射死。
【问题】
1、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2、你知道哪些关于创造发明的人和事?请说一说。
3、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麻烦事,想一想可以发明什么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我的奇思妙想》为题,谈谈自己的发明设想。
4、赵括懂兵法吗,他为什么失败?
【体会】
农家小学生农业常识测试洋相百出
据报道,某小学别出心裁,将稻禾、芋艿、四季豆、板栗、杏梅……等这些司空见惯的农作物或其果实请进校园,以认知食用植物知识竞赛的方式测试学生的“农知”水平。
四到六年级12个班推举出的96名学生“选手”热情参与,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面对60种常见的农作物,5分钟时间内仅有23名同学答对30种以上,其中最多的是39种,最少的仅15种,大多数学生只答出了20多种。学生们在交流时还洋相百出:板栗是从地下挖出的,马铃薯就是番薯,毛芋苗说成玉米苗,而把玉米苗说成是竹子……
“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农村学生的生活也普遍缺少了泥土味。”老师介绍说。这里的大多数学生虽然来自农家,但大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校外的大量活动时间被电视、游戏机等所“占领”,非但很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甚至对饭桌上的不少家常菜都叫不出名字。
读了上面的报道,结合你自己或身边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指导】
黑格尔说过:“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实践。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成功还是失败,才能知道理论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没有实践就不会有鲁班的发明,也不会有蔡伦的创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方式,只有经过实践,才最有发言权。因为实践过后,才知道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
实践与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在获取智慧的过程中,我们应将实践与知识并重,双管齐下。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国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学农实践活动
一、活动意义
学农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学生通过体验农村的生活,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使他们亲身感受农村的实际,进一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
二、实践地点:
城郊的农村,最好选择有机自然农业基地。
三、实践内容:
开展农业知识学习,掌握农业技能,开展劳动竞赛。每位同学在学农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报告”。
第三课 批判与创新
【经典】
1、批判精神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译:多听,保留疑问,谨慎地谈论其他未听到的事,就会减少错误;多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做其他未曾见过的事,就能减少后悔。(尤:过错。)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译:完全相信《尚书》,那就不如没有《尚书》。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汉]王充《论衡·案书》)
译:两把刀互相切割,是利是钝就可知道;两种见解相互比较,是非就会分明。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
译:学习就怕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就会有进步。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学习贵在得到自己心灵的认可,向自己心灵寻求,发觉它是错的,虽然它是来自于孔子之言,我不能认为它就是正确的,更何况是来自于那些不如孔子的人。在自己的心灵中验证,发觉它是正确的,即使它是来自于平庸之人,我也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更何况是来自于孔子。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也,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传习录》中)
译:道,是天下公有的道;学,是天下公有的学,并不是朱熹个人私有的,也不是孔子个人私有的。对天下公有的东西,只能秉公而论。所以,正确的言论,即便与自己的意见不同,也对自己有益;错误的言论,即便与自己的意见相同,也对自己有损害。对自己有益的,一定会喜欢它;对自己有害的,一定会厌恶它。
师其意,不泥其迹。([明]戚继光《练兵纪要·练将》)
译:学习其内在精神,不拘泥于具体方法。(泥:拘泥。)
2、创新精神
有一派学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般言语。无意见则虚浮,虚浮则雷同矣。([明]袁宗道《白苏斋集·论文》)
译:有自成一派的学问,就能产生独特的见解,有独特的见解,就能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没有独特见解,文章就虚浮,虚浮,就会与别人雷同。
学者当自树其帜。([清]郑燮《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译:学者应当自己独树一帜。
【例证】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采取军事改革措施,学习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
却说赵武灵王一心想着发奋图强,他对谋士楼缓说:“我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边有燕国、林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部族。如果不发奋图强,加紧军事装备,武装国防军队,随时会被邻国偷袭过来。要发奋图强,就得采取军事改革措施。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宽袖口,干活打仗,都不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穿皮靴子,行动方便灵活。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谋士楼缓听了很赞成。赵武灵王又说:“咱们打仗全靠步兵,进攻冲锋缓慢,就是打败游牧族骑兵,在追击的时候,他们骑马跑得快,很难追上他们;即使马拉城车,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们;但是,我军又不会骑马打仗。要想学习胡人的服饰,就得学习胡人那样骑马射箭。”这个改革议论一经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反对。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身穿胡人的服装,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油,穿着胡服,都吓着了。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设想讲述一遍。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不习惯,有的说不穿本民族的服装,岂不是丢脸么!有一个顽固派老臣,名叫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带头反对服装改革。他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守旧,十分顽固。他不但反对,而且在家装病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知道要推行军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拦,就亲自上门找赵成,对他反复地讲解改穿胡服骑射的好处。赵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赏给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会上,文官武将一见老将赵成也穿起胡服来上朝了,都没有话说,只好改穿胡服了。
紧接着,赵武灵王又号令兵士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次年春,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队打败邻近的中山国,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游牧族。到了实行胡服骑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赵国从此兴盛强大起来。
却说赵武灵王一心想着发奋图强,他对谋士楼缓说:“我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边有燕国、林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部族。如果不发奋图强,加紧军事装备,武装国防军队,随时会被邻国偷袭过来。要发奋图强,就得采取军事改革措施。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宽袖口,干活打仗,都不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穿皮靴子,行动方便灵活。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谋士楼缓听了很赞成。赵武灵王又说:“咱们打仗全靠步兵,进攻冲锋缓慢,就是打败游牧族骑兵,在追击的时候,他们骑马跑得快,很难追上他们;即使马拉城车,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们;但是,我军又不会骑马打仗。要想学习胡人的服饰,就得学习胡人那样骑马射箭。”这个改革议论一经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反对。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身穿胡人的服装,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油,穿着胡服,都吓着了。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设想讲述一遍。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不习惯,有的说不穿本民族的服装,岂不是丢脸么!有一个顽固派老臣,名叫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带头反对服装改革。他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守旧,十分顽固。他不但反对,而且在家装病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知道要推行军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拦,就亲自上门找赵成,对他反复地讲解改穿胡服骑射的好处。赵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赏给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会上,文官武将一见老将赵成也穿起胡服来上朝了,都没有话说,只好改穿胡服了。
紧接着,赵武灵王又号令兵士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次年春,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队打败邻近的中山国,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游牧族。到了实行胡服骑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赵国从此兴盛强大起来。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去治理洪水。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大胆地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ruò)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当时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强忍着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问题】
1、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人坚持求实创新,你能举出其中一些你所欣赏的人物吗? 试说出你欣赏他们的地方。
2、赵武灵王的可贵之处在哪里,我们如何向他学习?
3、“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试述大禹的功绩,并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体会】
在创造活动中,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为传统的理论观念和权威人物的决断所束缚,不为保守的思维定势所影响,具有大胆而又有科学依据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敢于批判地审视和对待原有的概念,假说理论和各种事物,在创造活动中,缺乏怀疑精神,舍弃批判态度,就有可能轻信一些已过时或未经证实的理论和假说,使创新活动无法进行。因此可以说,“怀疑一切”,是创新之父,批判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请看下边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有一天,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问他的一群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放?”
第一个学生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睁开眼看看太阳。”
第二个学生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学生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更漂亮。”
第四个学生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学生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而原先的标准答案是: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而学生的答案,远比标准答案生动丰富和充满想象力。
现在请你模仿上面孩子们的思维,想一想如下问题的多种答案,试一试你的想象力:
(1)大雁为什么向南飞?
(2)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3)浪花为什么是白的?
(4)熟人见面为什么要打招呼?
(5)“花朵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指导】
批判是什么?
批判,就是直言不讳地发言,坦荡无私地挑刺,敢于实践自己的主张,胸怀真理,毫不隐讳,不遮遮掩掩,不含糊其辞,更不模棱两可。观点的分歧,可以借助批评、批判得到互通有无的进步。批判是社会发展的助力器,批判也是思想进步的活水。只有批判,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学术和科技达到更深层的自由王国。中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传统观点,只要是正当的、没有夹杂私人恩怨的批评争鸣,就能推动思想进步、社会的进步。没有不同观点的社会,是令人窒息和不可思议的。
创新是什么?
创新的内涵是指人类在深化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新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神州六号,无不是创新精神结出的硕果。创新永无止境。创新,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它的本质是进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每一个创新都是另一个创新的动力。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四课 坚持真理
【经典】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意:通臆。必:必定。固:固执。我:自以为是。)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译:那里有那里的是与非,这里有这里的是与非。果真是有彼此的分别吗?果真是无彼此的分别吗?彼与此没有各自的对立面,这就是道的枢纽。道的枢纽位于圆环的中心,以对应事物的无穷方面。(说明: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站到事物内部去,以事物的内部为中心,环顾事物的方方面面,对事物才能有全面的认识。)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
译:大凡人的毛病,在于被局部现象所蒙蔽,不清楚大的道理。(曲:局部。暗:昏暗,不清楚。)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译:极小的误差,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缪:通“谬”,错失。)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爰延列传》)
译:喜爱一个人就不会觉察他的过错,厌恶一个人就不会觉察他的善的一面。
若以合境之心观境,终身不觉有恶;如将离境之心观境,方能了见是非。([唐]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
译:如果你陷在圈子里面,去看圈子里面的事物,一辈子都不会发现存在着丑恶;如果你能跳出圈子,去看圈子里面的事物,你才能辨明是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译:当事人迷惑,旁观者清楚。
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二“怀海禅师”)
译:心中有所肯定,必定会有所否定。如果珍爱一物,就被一物所迷惑;如果看重一物,就被一物所迷惑。
【例证】
和氏之璧
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石头中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科学的殉道士
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他幼年丧失父母,家境贫寒,只有靠神甫们收养长大。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从此,他便摒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做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
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
【问题】
1、和氏献璧中和氏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氏之璧给人们什么启示?
2、布鲁诺的重要贡献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苏格拉底捏着一只假苹果,在同学们之间走动,让他的学生闻空气的味道,有一个学生说闻到了香味;苏格拉底又拿着这只苹果在同学们中间走了一遍,这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手说是闻到了香味,这时,这名同学看其他同学都举手了,也慌忙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很遗憾地说:谁都应该闻不出香味,因为这只是一只没有香味的假苹果。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你以后会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
【体会】
孔 子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年十五以上的,都收为学生。如颜回、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年十五以上的,都收为学生。如颜回、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手中,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鲁国实权乱政人物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请围绕孔子的人生道路,以“孔子的启示”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指导】
再多的困难也阻挡不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孔子坎坷的一生中,不曾放弃他对仁的坚持,对天下的热忱。孔子没有选择隐居,更没有选择逢迎,而是始终在不断的自省中寻求真理,并用这些真理去影响统治阶级,为天下造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历史证明,这努力虽然没有为孔子带来功名利禄,却保全了孔子哲学思想的完整性;没有为孔子带来当世的富贵荣华,却体现了孔子对儒家思想的坚持——在思想层面上升华出更加灿烂的精神成果。
罗素说过,“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追求智慧,追求真”,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是十分恰当的。孔子自己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这种富贵,这种在不义上建立起的权力是为孔子所不齿的。现实违背了他的理想,因此,他也不会去强求自己的政治生活,自己的为政思想得到重用。这种以真理为追求,不以不义为手段的执着,值得我们深思。面对现实和理想,究竟怎样的选择才是符合我们内心的追求和对真理的理解的,看看孔子,我们或许会明白许多。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五课 学习目的
【经典】
1、增长知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但都没有益处,还不如学习。(尝:曾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剑虽然锋利,但不磨砺就不能斩断(东西);人的材质虽好,但不学习就不能提高。(厉:同“砺”,此指磨刀石。)
2、养成品性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讲学问,闻知义理却不向往,不能改掉不好之处,这是我所忧虑的。”(徙:迁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喜好仁德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昧。喜好聪明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喜好诚实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贼害(自己)。喜好正直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刻薄。喜好勇敢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混乱。喜好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译:(一个人只知)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不接受教化,就接近于禽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虽然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然有高深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奥妙。所以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不足;通过教,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反求于自己;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然后能够自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旨:味美。困:困惑。)
教之治性,犹药之治病。([晋]孙卓《孙子》)
译:教育能够陶冶情性,就好比药物能够治病。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唐]白居易《策林》)
译:人没有不变的本性,学习就能形成好习性;国家没有不变的习俗,教化能够改变风气。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译:爱护他,却不引导他走上正道,那么正好是害了他。(适:正是。)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译:鱼离开了水鳞甲就会枯死,心离开了书,精神就会感到空虚。(索:孤单。)
3、遵行正道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就教于有道之人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就可以叫做好学了。(就:接近。正:纠正。)
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汉]扬雄《法言·学行》)
译:君子学习是为了(寻求)道理,小人学习是为了(求)利。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宋]朱熹《白鹿洞书院联》
译:太阳月亮,是天地的眼睛;诗书万卷,是圣贤心灵的显现。
4、培养能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
译:君子在自己身上积蓄才干,等候时机发挥出来。(藏:积蓄。器:才干。)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译:蓄积了千万钱财,不如自己掌握小小的技艺。(伎:同“技”。)
【例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朋友,如果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要读书?”恐怕你会有很多答案,也可能你一时间不好回答,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对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来到东北的沈阳,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的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一次讲“立命”的修身课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为明理而读书!”
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侮而读书……”
还有一个鞋店老板的儿子说:“为家父而读书!”引的全班同学一阵笑声。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脸色沉了下来,他走到新来的周恩来座位旁边,问道:“周恩来,现在你来回答,为什么要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周恩来是南方人,魏校长一时间没能听懂他的回答,于是周恩来又沉着、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为之一振,也使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校长万万没有想到这年幼的周恩来,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老校长高兴得连连点头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周恩来成为了中国第一任总理,更成为了倍受世界人民景仰的一位时代伟人。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百年以来,一直在中华学子之间流传,成为他们共同的一句座右铭。
精通医道的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齐国,齐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齐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齐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齐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齐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齐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赶快避开了,齐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5天后,齐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齐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这三个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医学故事,“起死回生”、“讳疾忌医”的成语也出于此。相传扁鹊名声过大,因此受到秦国太医李谧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齐国,齐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齐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齐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齐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齐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齐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赶快避开了,齐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5天后,齐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齐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这三个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医学故事,“起死回生”、“讳疾忌医”的成语也出于此。相传扁鹊名声过大,因此受到秦国太医李谧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问题】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们想过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吗?想过自己要把知识用在哪里吗?如果没有,当你看了这个故事之后,请你也想一想。
2、一天下午,在公园门口,小玉的妈妈指着正在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对小玉说:“你看他们工作多辛苦,每天早早就起来清扫。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干这又脏又累,没出息的活。”小玉妈妈的话对吗?为什么?
3、平平说:“我长大了才不当战士呢,因为当战士很苦,每天操练时摸爬滚打,太辛苦了!”平平说的对吗?为什么?
【体会】
刘邦手敕太子书
我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赶上秦皇焚书坑儒,禁止求学,我很高兴,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直到登基,我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于是让别人讲解,了解作者的意思。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古代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让给别人,并不是因为不珍视天下,而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不足以担当大任。人们有品种良好的牛马,还都很珍惜,况且是天下呢?你是我的谪传长子,我早就有意确立你为我的继承人。大臣们都称赞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经想邀请他们没有成功,今天却为了你而来,由此看来你可以承担重任。现在我决定你为我的继承人。
我平生没有学书,不过在读书问字时知道一些而已。因此文词写得不大工整,还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看你作的书,还不如我。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别人代笔。
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这几位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
读了刘邦的这封信,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
随波逐流的人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许多人的平庸,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高尚的人生目的。只是昏头昏脑地活着,不知道追求什么。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原因也在于没有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今天为了应付家长学,明天为了应付老师学,过两天为了应付考试学。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室里坐着,被老师逼得不得不学。要取得好成绩,就应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
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会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动力,驱动人们去学习,去拼搏,去获得成功。
我们一定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从小确立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争取优异的成绩,同时使自己成为积极进取高尚的人。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博览中华现代发展史
1、展示图片(多难兴邦——汶川地震展现强大凝聚力)
2、呈现相关资料(金融海啸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3、播放视频(中国科技研发取得的进步——神七太空行走)
4、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并请几名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以及今后的打算。
活动意图:激发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品行,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为今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蓄势。
第六课 智的价值
【经典】
1、明辨是非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明辨是非之心,是智慧的萌芽。
2、指导行为
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
译:大凡人们要有行动,都要用他们的智来加以辨别,然后才去做。
智明然后能择。([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
译:只有具备了聪明才智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自知知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能认识他人叫做智慧,能认识自己的才算聪明。
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六《荀卿》)
译: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始,可以用此来推知他人。
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清]陈确《陈确集》卷二《别集》)
译:能认识自己过错的人是智者,能改正自己过错的人是勇者。
4、成就美德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译:智慧、仁爱和勇敢是天下通行不变的道德。(知:同“智”。)
【例证】
自知知人 让位举贤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坚持让鲍叔牙为宰相,但鲍叔牙“固辞让”,认为自己当个太平宰相还行,要辅佐齐桓公称霸则不行,坚决将相位让与管仲。他说,我不过是您的庸碌之臣,您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受冻挨饿,这是您的恩赐。至于治理国家,却不是我能胜任的,大概只有管仲才行。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宽厚爱民,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诚恩惠使诸侯信赖,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为四方法则,我不如他;披甲击鼓,指挥军队,使百姓勇敢杀敌,我不如他。管仲如同百姓的父母,要治理儿子,不能离开其父母。
但齐桓公对管仲的一箭之仇耿耿于怀,说,管仲曾亲手用箭射我,射中带钩,差点要我的命,如今却任用他,行吗?鲍叔牙说,那是他为自己的主子勤苦效力,如果您能赦免他并让他回国,他也会用同样的忠心报答您。于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释一箭之仇,准备派人从鲁国接回管仲。
因担心鲁国知道齐国将重用管仲而将他处死,鲍叔牙用了一计,他对鲁君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给我们,我们才甘心。鲁庄公答应了,可鲁国的谋臣施伯看破了鲍叔牙的计策,就劝说鲁庄公不要把管仲给齐国,因为齐国并不是真的要杀掉管仲,而是要用他执政,管仲是天下的能人贤士,齐国如果得到他,将来必定会成为鲁国的大患,不如杀了管仲把尸体交给齐国。当鲁庄公答应了施伯准备杀死管仲时,鲍叔牙说,如果把管仲杀死在齐国,这是处罚惩戒齐国人;如果杀死在鲁国,就等于惩戒鲁国人。我们国君希望活着得到他,然后让群臣杀了他,以殉国法;如果得不到活的,就是您与我们君主的仇人朋比为奸,这不是我们君主的要求,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庄公决定不杀管仲,将他捆绑起来用囚车押回齐国。
刘邦的“我不如”
历史上的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最后取得天下?关键一点,他能认识别人,谦下用人,同时也能正确认识自己,他在称帝后讲的三个“我不如”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刘邦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喜欢广交朋友。30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乡村小官)。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首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沛县,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一起杀死沛县县令,正式宣布起义。他重用贤士,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使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他曾数败秦军,直捣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后来又经过4年楚汉战争,歼灭项羽,统一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喜欢广交朋友。30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乡村小官)。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首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沛县,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一起杀死沛县县令,正式宣布起义。他重用贤士,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使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他曾数败秦军,直捣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后来又经过4年楚汉战争,歼灭项羽,统一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称帝不久,在洛阳南宫的一次宴会上问群臣:“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文臣武将纷纷发言,各抒己见。王陵首先说:“您平时待人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赏罚分明,量才录用。你派人攻城略地,取胜以后,就给人记功,与天下均利,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你效劳。项羽刚愎自用,嫉贤妒能,谁有才能就会受到怀疑,谁立了功反而受到迫害,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不少大臣附同王陵的意见。
刘邦认为他们没有讲到点子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稳定后方,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军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今豪杰,天下奇才,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缘故。项羽只有一个范曾,尚且不能重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大家听了心悦诚服,纷纷下座拜伏。
刘邦认为他们没有讲到点子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稳定后方,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军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今豪杰,天下奇才,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缘故。项羽只有一个范曾,尚且不能重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大家听了心悦诚服,纷纷下座拜伏。
【问题】
1、你认为刘邦得天下的原因分析得对吗?请说明原因。
2、历史上像刘邦一样因重用人才而成就事业的事例很多,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3、期末数学考试快要结束时,王强用脚轻轻地踢前桌好友李刚的椅子,向李刚要答案,李刚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体会】
智慧是人一生的财富
曾经有一位母亲问过自己的孩子:“假如家中失火了,你们会带走什么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孩子们大多想到的都是家中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也有的孩子想到的是一些名贵的钻石、珍珠。母亲摇了摇头,微笑着说:“孩子们,真正的财富在你们的大脑里,那就是智慧。这种财富是谁也抢不走的。”
不错,智慧是一种财富,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想想吧:如果曹操没有郭嘉、程昱、贾诩等人的智慧;刘备没有诸葛亮等人的智慧;孙权没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的智慧怎么会实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呢?也正是因智慧使他们的名字留下光辉的一页。
智慧其实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个人格完善,内心充满力量的主力选择。明白自己的的所求,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辜负自己的生命。 智慧是美丽不可或缺的养分。智慧之于男人是深邃,智慧之于女人是博爱和仁心。
智慧很大程度上是固然取决于个人的智商,却绝不是天生的,拥有学识经历并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智慧就这样一点点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智慧使人真正的把握自己,并获得从容自信,周身散发出超然的气质,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缺乏智慧的人就像一种通体透明的藻类,既没有反击外界的能力,有没有适应自身变异的措施。人缺乏智慧是很令人遗憾的。如果一个没有内涵的人,他就没有透过表面去深挖的价值,因此说,智慧是美丽不可缺少的养分。
充满智慧的人犹如杯醇厚的佳酿,外表深不可测,喝一口,滋味却在喉头燃烧,叫人禁不住再次品尝。
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指导】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活在世上,无论自己想要自己的人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首先就必须有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之明,也即是对自我的认识。自我的把握的前提就是对自我的认识,人生成功的前提是自我的把握,因而自我把握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学会把握自己,天下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你不必担心什么,更不必顾忌什么,事实上你所顾忌的只是你不敢迈出的那第一步,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你就会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简单!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七课 仁智统一
【经典】
1、仁智分裂
能愈多而德愈薄。(《淮南子·本经》)
译:智能越多,品德越浅薄。
人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
译文:有仁德却没有理智,就会只知道爱而不知道如何辨别;有理智却没有仁德,就会只知道善而不去做。
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清]魏际瑞《伯子文集》卷八)
译:爱别人却不依照一定道理去爱,就会害了别人;厌恶别人而不依照一定道理去厌恶,就会害了自己。
2、仁智统一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译:仁爱的实质在于敬爱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源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就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
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
译: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所以:用来。)
3、德才兼备
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
译:所以,没有仁德没有智慧而只有才能,就会将他的才能用来辅助他的邪恶、狂妄之心,辅助他的恶逆行为,这恰好足以扩大他的错误,增加他的罪恶。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卷一)
译:才是德的依凭;德是才的统帅。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卷一)
译:君子挟持着才华去行善,小人挟持着才华去作恶。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明]吕坤《呻吟语?用人》)
译:就怕小人有才,有才会助其行恶,祸害无穷。
【例证】
德才兼备的舜
在上古时代,尧把帝位让给舜,那么,舜是什么样的人呢?舜和尧一样都是黄帝的后代,但与尧不同的是,舜不是出生在帝王家,他们家已经好几代都是平民百姓了。舜的爸爸是个瞎子,舜5岁时妈妈就死了,所以舜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后妈生活,他后妈对舜很刻薄,却很溺爱他的亲生儿子象。象是舜的弟弟,他是个天性骄横,不学无术,又蠢又笨,可事事都想占舜上风的家伙。但是舜既聪明又能干,后妈和弟弟象很嫉恨他,经常在他爸爸面前说舜的坏话,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让舜去干不说,而且还常常不让舜吃饱饭。
但是舜就像这些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但不计较,而且对后妈更孝顺了,对弟弟更友善了。所以,不到20岁的时候,舜的孝行已经被很多人传为佳话了。
舜的品德修养很高,他到了哪里,哪里的人就会变得善良礼让。舜曾经到历山那个地方去耕地,没多久,历山的人就能互相让地界;舜曾经到雷泽那个地方去捕鱼,没多久,雷泽的人就能人人让地方;舜曾经到河滨那个地方去制作陶器,没多久,河滨的陶器就远近闻名。
这样,舜在哪里居住,哪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一年就能形成集市,两年就能像城镇一样热闹,三年就能像都市一样繁荣。
舜30岁的时候,尧的大臣向尧推荐舜,尧很赏识舜,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还给了他一把非常珍贵的琴。舜的弟弟很嫉妒舜,想占有舜的两个妻子和那个名贵的琴。于是象就跟舜的后妈商量想害死舜。
有一次,舜家里的房顶露了个大窟窿,舜爬上房顶去补窟窿,看见舜爬上房顶,象和舜的爸爸就在房子下面堆了很多干柴,并放了一把火想把舜烧死。舜正在专心修房子,等大火烧到了屁股才知道着火了,他想顺着刚才上来的梯子下去,但是梯子早被象拿走了。这可怎么办呢,舜看见一根补窟窿用的竹竿,就顺着竹竿跳下房顶逃走了。
见舜没死,象和他的妈妈还不甘心,于是又想出了一个更恶毒的计谋。有一天,舜的后妈要舜挖一眼水井,舜二话没说就干起来了。很快井已经挖了很深很深,这时,象搬了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从井口仍下去,然后又在井口上盖了一块更大的石头,心想,就算砸不死舜,舜也没办法出来。于是他得意洋洋地跑到舜的家里,拿着那把早就垂涎三尺的琴来弹奏。没想到,刚拨动琴弦,就看见舜从外面进来了。顿时,象吓得目瞪口呆,以为舜是神仙呢,舜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对象更加友善了。其实,舜早就知道他的后妈和弟弟象让他打井是想害死他,于是在挖井的时候在旁边挖了一个出口,当象往井里扔石头时,他就从那个出口逃走了。
从那以后,他的后妈和象都认为舜有神仙保护,再也不敢谋害舜了。舜对他的后妈比以前更恭敬了,对他的弟弟象更好了。舜当了帝王后还把象封成了一个掌管一个地方的诸侯呢。
乐师罗程
演奏音乐的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成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已经深知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竟然因为瞪眼一类小小的怨仇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命令赶出宫廷,押付他到京城衙门依法处治。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要以此触动皇上怜悯的心意。适逢皇上到皇宫花园中去,将要演奏音乐,乐工们便在乐队席的近旁安设了一个无人的座位,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然而我们这些臣民们怜惜罗程天下第一的技艺,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为内心的遗憾。”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所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有才无德的罗程,终因无德而命丧黄泉,贻笑后人,可不悲哉?
【问题】
1、湖北省公安厅宣布,根据统一部署,湖北网监在浙江、山东、广西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这一消息让不少网友的心情轻松许多,终于摆脱了“熊猫烧香”的困扰。谈谈你对件事的看法?
2、现在一些青年人对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的学历,这方面相当重视。但在重视智力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品德的培育却忽略了。这些年,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就是高文化程度犯罪的人数逐年上升。我们研究青少年犯罪时发现,在50年代60年代,或者是在以往,甚至80年代以前的时候青少年犯罪的比较多的是文化层次低的、文盲、小学,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对青少年犯罪有一个概括,说犯罪的青少年都是一种文盲加流氓,文化很低。而从9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变化,就是犯罪的青少年人里面,高文化的越来越多,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现在一些高新技术犯罪都是一些高文化层次的人。这种社会现象对我们有什么警示作用?
【体会】
熊猫烧香,为“有才无德”者治丧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众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大量涌现,这其中不乏行业佼佼者,甚至还有许多人是计算机天才。在这些计算机人才之中,大部分人都在努力研究,传播计算机知识,推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其中还有极少数人,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干着祸国殃民的勾当:他们或者为了显示个人才能而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为了偷窥别人隐私而充当黑客入侵他人电脑,或者为了非法牟利而编写木马程序盗窃他人银行或其它帐号密码,或者为了报复社会发泄不满而对各个网站进行非法入侵和肆意破坏,这些人是典型的“有才无德”之流,他们的才能越高,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通过熊猫烧香一案,我们更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德才兼备”才是衡量人才的真正标准。因此,在我们以后的人才培养及任用工作中,一定要牢牢遵照此标准进行。同时,奉劝那些“有才无德”者要“好钢使在刀刃上”,学以致用、奉献社会,而不能恃才为害、祸国殃民,否则,他们将和李俊等人的下场一样,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熊猫烧香”,为自己的恶行举香治丧。(金评媒)
【指导】
司马光是这样论述的:“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恶亦无不至矣。”这就是说圣人、君子能挟才为善,为别人办好事。而小人挟才为恶,危害性要比愚人大得多。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八课 知行合一
【经典】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
1、知行分离
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林司训卷》)
译:到了后世,功利之说越来越兴盛,不再知道有实实在在的明德亲民,士人都用花言巧语来粉饰自己的狡诈,用虚伪的言词互相规劝,因为利益的不同而相互倾轧,外表衣冠楚楚,内心却是禽兽,然而仍自认为是从事于圣贤之学。这样就想挽救世道,回复到三代,唉,真难啊!我为此担心,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纠正致知格物的谬误。想以此来端正人心,消除歪理邪说,以求弘扬先圣之学。(逮:到,及。揭:提出。)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在心之外寻求义理,这就是知与行分为二;在我的心中寻求义理,这是圣人门下知行合一的教导。
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
译:如果说要学习孝道,就必须辛劳供养,亲身践行孝道,然后才叫做学习孝道,难道仅仅是空谈就可以说成是学习孝道吗?(遂:就。)
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友人问》)
译:如果践行当中没有精察明觉,这便是盲目的践行,这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一个“知”字。知道义理而不能达到真实、深刻的程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一个“行”字。(冥:昏暗。笃实:坚实。)
2、为仁由己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译:君子所学习的道理,入于耳,保存于心,表现在四肢上,体现在日常行动中。(着:保存。布:表现。四体:即四肢。形:体现。动静:举止。)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己者,陋矣。([宋]周敦颐《通书·陋》)
译:圣人之道进入自己的耳朵里,存放在自己的心灵中,内化于己而成为德行,将它付诸实践而成就事业。那些以(圣人的)文辞标榜自己的人,太浅薄了。
学不要穷高极远,只言行上检点便实。今人论道,只论理,不论事;只说心,不说身。其说至高,而荡然无守,流于空虚异端之归。([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二)
译: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在自己的言行上检点就行了。现在的人论道,只空谈道理,不谈论事情;空谈心性,不身体力行。它们的说法很高妙,但是空荡荡的,无法操作,流于空虚之中,流于异端邪说。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六)
译: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清]颜元《颜元集?存学编》卷二)
译:心中明白,嘴中谈论,纸上写出来,但不是自己亲身做过,都是无用的。(醒:悟。)
3、知行统一
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诸阳伯卷》)
译:知道(使父母)暖和或凉爽的仪节,就必须从实际中产生暖和或凉爽的功效,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知道该如何(对父母)敬奉和供养,就必定从实际中致力于敬奉和供养,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这样才可以算是“致知”。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至于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那么万事万物之中就存在义理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译:义理是践行的主观精神,践行是义理的实际功夫;义理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义理的实现。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
译:道德认知的真实深刻处,即是践行;践行的明觉精察处,即是道德认知。
4、道德践行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译:我今天谈论知行合一,正是需要人们晓得,一个念头产生之处,就是行了。念头产生之处若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消除,而且要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不使那个不善的念头潜伏在心中,这就是我的立言宗旨。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译:心的本体,本来是正的,因为意念产生然后才有不正。所以要端正人心,必须就在他欲念产生之处纠正他。凡是他有一个善的念头萌生,喜好它真的就如同喜好美色一样;凡是他有一个恶的念头产生,厌恶它真的就如同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那么意念就无不是真诚的,心就得以端正了。
【例证】
儒将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8),即王守仁,字伯安,他曾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人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祖籍山阴,曾祖因避祸迁居余姚,“二世而返故里”。其父王华,明成化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他创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一扫当年沉郁的学术空气,成为明代后期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但知道他会带兵打仗的人却不多,如此文弱书生一个,长年肺疾缠身,怎么会带兵呢?其实,王阳明还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因为他的哲学光辉太灿亮,以致掩盖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包括军事上的成就。他曾指挥过重大的战役,叱咤风云于战场,为明朝的稳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而几乎每一次胜利,都会招致朝廷里一些奸佞小人的嫉妒与诋毁,甚至还险些丢了性命。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带兵打仗,不仅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而且也与他的政治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他学术思想的逐渐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
王阳明一生带过三次兵。第一次是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时年45岁的王阳明擢任佥都御史,巡抚赣南。该时,闽赣粤交界处暴乱频仍,官兵征剿多次失利,兵部尚书王琼看重王阳明的才能,力荐他带兵挂帅。王阳明受此重任后,果然不负朝廷之望,调整兵制,改变战术,出奇制胜,将一个危及百姓的动荡山区调停成稳定的局面。王阳明的第二次带兵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反,这是一次充分展示王阳明军事才能的战事。第三次带兵出征是嘉靖六年(1527年)的事,王阳明总督两广军务,出征广西思恩、田州,改剿为抚,不动一刀一箭就平息了暴乱,妥善解决了少数民族问题,安定了边陲。
王阳明的三次带兵背景不同,战略战术各异,每次都是用兵如神,连战连捷,堪称奇迹。故《明史》有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 “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问题】
l、请在你的亲身经历中找一例“知行合一” 有助于成功的事例。
2、研究表明,现在的青少年道德认知的水平并不是很低,现在更多的问题是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言行不一,知行脱节。请评价下面三个案例。
镜头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某生从厕所里出来,不是往教室狂奔,而是有条不紊的迈向水槽,而后从裤带掏出纸巾把手擦干,最后才慢慢吞吞向教室走去。
镜头二:师生共同下乡演出,汽车刚停稳,学生就一窝蜂似的往上挤,车上位置一抢而光。老师们只能站着到达演出点。
镜头三:某班一男生与邻班一同学因一点小事发生点摩擦,回到班上后,他振臂一呼:是哥们的,跟我上去教训那小子一顿,钱由我来出,后果我来负。最终的结果他自己得到了留校查看的处分,并赔偿医药费1600元。其他跟阵的十六位同学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处分。
【体会】
背诵驾船技巧
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和一群商人入海采宝,他善于背诵驾船技巧,诸如在海中遇到暗流、暗礁时应当如何操作等等,他对大家说:“航海之道,我全掌握了。”大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没过多久,掌舵的师傅病倒了,长者的儿子就代替他驾船。他们遇到了暗流。长者的儿子急得大声喊道:“应当这样把舵、这样操作。”可是,他只会说不会做,结果,船在漩涡中打转、倾覆,全船人都葬身大海。
凡夫也是这样,整天读诵佛经,而不解佛意,经年累月,一无所获,却自作聪明,生搬硬套,胡乱教人,结果不但误了自己,还害了他人。(《百喻经》)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
唐代的白居易和一位得道高僧一次谈佛论道。白居易问,何为得道?高僧回答,诸恶不做,众善奉行。白居易听罢说,如此简单的道理,谁人不会。高僧说,“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岁老翁做不到”。
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举个简单的例子,吸烟有损于健康,对身体不好,这许多人都知道。许多烟民也曾多次下定决心戒除烟瘾。但我们看到,当初许多为戒烟信誓旦旦的人,一段时间后,不是抵抗不了周围吞云吐雾的诱惑,就是自身心瘾难除,而又重新点燃手中的香烟。
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举个简单的例子,吸烟有损于健康,对身体不好,这许多人都知道。许多烟民也曾多次下定决心戒除烟瘾。但我们看到,当初许多为戒烟信誓旦旦的人,一段时间后,不是抵抗不了周围吞云吐雾的诱惑,就是自身心瘾难除,而又重新点燃手中的香烟。
“知行合一”就是:“知道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就要去做;知道那样做会不好,就不去做”的意思。人只要“知行合一”就不会犯错误,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由此可知,“行”是多么的重要!只知道背诵经文或钻研典籍,而不去修行,这样的方法对于做学问是可以的,而对于一个有志追求大道的修行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论语》中间有这么一句话,子贡问何为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孔子就回答一个人如果是君子的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九课 教学之法
【经典】
1、因材施教
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汉]徐干《中论·贵言》)
译:教育人一定要依据人的特性,治理水必须根据水流的态势。(因:依,顺着。)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宋]张载《张子全书·语录抄》)
译:教育人很难,一定要挖掘人的潜能,才不会耽误人。(至:最。)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宋]朱熹《四书集注》)
译:圣人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资质。资质差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质好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会有被遗弃的人。
2、博专统一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译:广博学习又能志向专一,向别人请教又勤于思考。
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汉]贾谊《新书·胎教》)
译:明亮的镜子是用来照见形体的,过去的往事是用来了解现在的。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
译:书多读几遍,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译:读通了很多的书,写起文章来如有神灵在帮助一般。
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宋]程颐《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之二》)
译:学习贵在精专,而不以泛泛而学为可贵。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宋]程颢 程颐《二程遗书》卷十八)
译:必须是今日穷究一物,明日又穷究一物,积累多了,然后自然有豁然贯通之处。
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周知,亦非一人所能独成,必兼收博采,治理可望焉。([元]张养浩《风宪忠告·荐举第六》)
译:天下的事情,不是一个人所能完全知道的,也不是一个人所能独自搞成的,一定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有希望做好。
学博而后为约,事历而后知要。([明]王廷相《慎言·见闻》)
译:学习广博,然后才能得到要领;亲历事情,然后才知道其本质。(约:要领,要点。要:本质。)
3、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译:时时温习就会觉得其味无穷,自然会有新的收获。
4、循序渐进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四)
译:如果不获得前面的知识,就不能去寻求后面的知识;不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理解另外的问题。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译:读书的方法,最好是循序渐进,达到精微之处。
5、启发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不到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相关的其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愤:憋闷,郁积。悱: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学了不思考就迷惘,思考了却不学就危险了。(罔:迷惘。殆:危险。)
【例证】
年羹尧的老师
年羹尧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幼时非常顽劣,他的父亲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以致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个隐士主动提出要教他。年羹尧的父亲向这位老师说明自己的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有关系,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也想把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他不着,却也什么也不教他。一到晚上,老先生就施展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后,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也没有,而且,他也只能眼睁睁的被困在花园里,出不去啊!心里就痒痒,要是自己也有这身功夫就好了。有时候,这位老先生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觉得好听,心里琢磨,要是自己能吹出这么悠扬的笛声该多好啊!年羹尧就主动提出来学习吹笛子,于是,就从吹笛子养气开始了他的学习。
他终于学得一身本领,文武双全,后来成为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待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他写了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贴在了自己的家里,以示警醒。
赵普夜读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宰相,一生喜爱读书。有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前去看他,一进门,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赵匡胤见他读的是《论语》,十分奇怪,就问他:“《论语》是儿童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赵普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中。我只用半部《论语》为你打天下,现在,还要用半部《论语》为你治天下,就能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死后,用一部《论语》为自己陪葬。赵普读《论语》读了一辈子,可以说他对《论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并成为他治国、平天下的资本。
【问题】
1、从“博专统一”和“温故知新”的角度谈谈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给我们的启示?对以后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
2、有一次,子路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子路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鼓励的话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冒昧的问一下。”孔子回答:“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了不同的回答,为什么?这是怎样的教学方式?
【体会】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
为人师者,要有不断重复的耐性,而且,要乐于不断重复。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的重复中汲取更多、更新的营养的能力。孔子认为,有资格为人师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是肯于学习、研究,二是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与发现创新的精神。
说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点,宋朝的赵普可为典范。与其说他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如说是《论语》加上他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治理了天下。用现在的话来说赵普的学习力很强, 也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为人师。
当然孔子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一个人要对当时的社会和当时的局势和过去的历史进行学习,把以前的成功智慧用到当前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专长,并达到很高的高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积累才是最重要的。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课 尊师之道
【经典】
1、尊师重道
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吕氏春秋·劝学》)
译:老师必须讲道理,行正义,才能得到尊敬。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不讲话就有信誉,不发怒却有威严,就是老师的样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译: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而不请教老师,这个疑惑就始终不会得到解决。(受:同“授”。惑:疑难。孰:疑问代词,谁。)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译:爱护太多,担忧太多……虽说是关心它,其实是害了它;虽说是为它担忧,其实是仇视它。
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五灯会元》卷四“从谂禅师”)
译:正派的人讲说邪法,邪法都会变成正理;邪恶的人讲说正理,正理也会变成邪法。
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译:凡是批评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必以修身为本,然后师道立。([明]王艮《心斋语录》)
译:一定要以修养自己为根本,这样才能树立师道。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译:教导子女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清]李汝珍《镜花缘》引俗语)
译:求学问不分年龄大小,有才能的人为尊。(大小:年长年幼。)
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清]魏源《默觚·治篇》》)
译:“教”是用言语来感染对方,“化”是用精神来感染对方。
2、虚心求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几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择其中的优点来学习,对于缺点就要改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聪明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译:善于学习的人,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译:在境遇上不要埋怨我不如别人,不如我的人还很多;学问上不要讲我胜过别人,胜过我的人还很多。
【例证】
子贡维护师道尊严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克己自律,对老师毕恭毕敬。不仅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坚定的捍卫者。他视师志为己志,弘扬道德仁政思想,时时处处维护着老师的尊严和声誉。
有一次,陈子禽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他周游列国,了解了各国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的,还是人家主动说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流传在世间,贤能的人知道它的内涵,缺少贤能的人只知它的皮毛,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
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时,子贡马上回答说:“夫子圣人也,岂直贤哉。”
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义正词严的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夫子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子贡这样做是源于他对孔子的敬佩和对其学说主张的深刻理解,源于他认定追求真理和维护道德是正义的事情。
岳飞念念不忘师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问题】
1.、有一个人研究生毕业后,母亲叫他帮忙做些家事,就在做家事当中把一件东西弄坏了,母亲就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笨?”他听说妈妈骂他笨,马上生气地说:“我都已经研究生毕业啦,你还骂我笨。”谈谈你的看法。
2、有一个小朋友,读了一段时间的儒家经典后就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很有学问。有一次,母亲发现他做错了事,就批评了他,他反过来指责母亲:“你还批评我,你自己有孔子的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吗?”谈谈你的看法。
3、为了我们茁壮成长,老师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爱呢?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说一说。
【体会】
1、2007年5月25日,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课堂上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20余名学生在一间教室打闹说笑,不管年迈教师正在讲课。在摄像机下,右边第一排戴耳钉学生突然冲上讲台将老师的帽子夺下,学生中传出哄笑和对老师的叫骂声。老师看着学生有些无奈,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随后继续讲课。戴耳钉学生返回座位对着摄像机做出“V”的手势。随后倒数第二排男生将矿泉水瓶掷向黑板。“那就一SB!弄死他。”戴耳钉男生指着老师大骂。“你骂我?你上不上课?咱们一再讲,你们不要影响别人。”在全班哄笑声中,满头白发的老师转头质问学生。戴耳钉男生则声称老师可不必管继续上课。半分钟后,戴耳钉男生大嚷有问题问,几名男生也跟着喊。耳钉男再次走上讲台,用手指去弹老教师的脸颊,老教师慌忙躲向一旁。台下的学生视若无睹,并无人上前制止。
2、一个老人缓缓挤向公交车,他背着旧得发黄的背包,脖子上还挂着一张月票卡,他的一身行头并不引人注目,他是那么的平凡,可是他的精神却是那么的伟大。他是一名地理老师,极朴素的言行下,灵魂如此高尚。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他就是海艺辱师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人—一个70多岁高龄的老教师。在他的课上几个男生在捣乱,并且抢他的帽子,甚至辱骂他。事后他竟原谅了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男生。这个老师一生都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事件,如今他却受到如此待遇,我想,这个老师应该是早就可以退休,在家里养老。但是这位老师却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努力耕耘着,是为了这些微簿的收入?不是!是他对事业的热爱!
读了上面的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
尊师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尊师是一种美德,尊师也是一种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名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奉,都说明了对“师”的尊重和崇敬程度。《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
我们是否需要反省一下,我们是不是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问好,下课时鞠躬,进办公室时是否行礼喊‘报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对老师的尊重。
老师是最光荣的职业,人们都应尊敬老师。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浓浓师生情 满满都是爱”
――尊师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同时通过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
二、活动主题:“浓浓师生情 满满都是爱”
三、活动时间:
9月份, 教师节或孔子诞辰纪念日期间
四、活动内容:
(一)一次讲话
学生代表作一次红旗下讲话,向全体教职工送提前祝福,感谢师恩。
(二)一次班会
各班开展一次以“师爱,乃天下之大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
(三)一声问候
教师节或孔子诞辰纪念日当天将课堂上的问好话语改成“老师,节日快乐!”
(四)一块展板
各年级各班以“感念师恩”为主题制作庆祝展板一块。
(五)一句留言
学生会制作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展板若干,如有愿意的同学可以自行在主题展板上给自己喜爱的老师留言、送祝福。
(六)一份礼物
视各班意愿,于节日当天以不同的形式传达对各科教师的敬爱。
(七)一种延续
集思广益,各班确定一种行为或者方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延续对师爱的表达。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认真发动,积极准备,保证活动效果。
2、展板内容要以“浓浓师生情满满都是爱”为主题,自拟标题,板块新颖、书写端正。
第十一课 学习之方
【经典】
1、 熟读精思
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宋]朱熹《读书之要》)
译:看书首先必须熟读,使书中的话就像从自己口中说出的一样。然后进行细致认真的思考,使书中的意思都好像是出自于自己的心中,这样就可以说有收获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宋]陈善《扪虱新话》)
译:读书只有牢记在心,才能每天都有效果。
2、重在心悟
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宋]程颐、程颢《二程文集》卷十四《与方元寀手帖》。
译:今天研读经书的人也太多了,但是像买椟还珠那样的毛病,人人都有。经书,是借以记载大道的。诵读了经书的文辞,理解了字句含义,却没有悟到其中的大道,那就变成无用的糟粕了。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训学斋规》)
译: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上心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明]王守仁《传习录》下)
译:必须是心中领会。心中明白了,书中的含义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中不理解,只去解释书上的文义,就会产生歧义。
3、读无字书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卷十六)
译:不忘记前面发生的事情,可以作为将来所做的事情的老师。
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的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下)
译:古人的言论,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来的,因此说得十分亲切。流传到后世,被人情世故歪曲了。若不是自己经历过,如何会得到他那么多的良苦用心之处?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人们知道读有字的书,不知道读无字的书;知道弹有弦的琴,不知道弹无弦的琴。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明]鹿善继《四书说约》)
译:读有字的书,却要识得没有文字记载的道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译:明了世间事务,那就是学问;做人干练而通达,那就是文章。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
译: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会增长一分智慧。
4、专心致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刻几下就放下,连朽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就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器。(锲、镂:雕刻。)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译:心意不用于此,那么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吃了也不知其滋味。(焉:于此。)
5、勤奋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无名氏《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衰老时枉自悲伤。(徒: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译:少年时代不知及早勤学,到了晚年就悔恨读书迟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
译:上天不会辜负苦心学习的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译:一年的事应在春天就谋划,一天的事情应在黎明时安排,一个家庭的大计在于和睦,一生的大计在于勤劳。
6、切忌浮躁
学者之病,最是先学作文干禄,使心不宁静,不暇深究义理。([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三)
译:学习者的毛病,就是先学怎样通过文章来获得禄位,使得自己心中不得安宁,没有时间去探究义理。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求近功,则自画气沮,渊源莫极。([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译:做学问或办事情切忌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会自我限制,意气沮丧,达不到根本之处。(画:划分界线。渊源:本源。极:达到。)
【例证】
孔子学习的故事
一、孔子学琴
孔子从小喜好弹琴,年轻的时候便有较高的造诣。但是,孔子并不满足,他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有更大的进步。于是在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开始跟从音乐家师襄学琴。
一天,师襄把一首曲子拿给孔子,让他自己练习。孔子拿着这首曲子,废寝忘食日夜弹唱,足足练了十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师襄听孔子弹的还是那首曲子,忍不住对孔子说:“你已经弹了很久了,现在可以换个曲子练练。”
孔子回答:“我虽然已经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还需要继续练。”说完又弹了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觉得孔子弹琴的水平大有长进,于是对他说:“你已经摸到这首曲子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练。”
不料孔子停下琴,恭敬地回答道:“先生,我虽然摸到了它的规律,但是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还需要再练。”
师襄教过许多学生,但还没碰到像孔子这么好学的人,于是又摇摇头走开了,心中却暗暗高兴:“此人以后必成大器。”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天,师襄悄悄走近正在练琴的孔子,凝神倾听孔子弹唱,深深陶醉于优美的琴声中。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天,师襄悄悄走近正在练琴的孔子,凝神倾听孔子弹唱,深深陶醉于优美的琴声中。
一曲弹罢,孔子向师襄深深行礼,说:“先生,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他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
二、孔子读易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晚年的时候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的书,学起来非常吃力,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经》通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过了不长时间,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了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和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都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一片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因此,一部书要用许多片竹简,然后把这些竹简用牛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一册书,所以当时的书都特别沉重。由于孔子经常展开书简翻阅,次数太多了,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这一成语生动地赞颂了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史记·孔子世家》)
【问题】
2、有同学说孔子“孔子读易”的故事给了我们有三点启示:一是学习要勤奋;二是学习要用心;三是重复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你赞同吗?谈谈你的收获。
3、一个同学在家里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是不好的学习习惯,你将怎样劝说他?请举几个名人专心学习的故事。
【体会】
读不完的大书
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繁茂的花草、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无边遐想。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空中盘旋时,展翅飞动而流荡滑翔,有时猛扑下来,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的、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走。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真叫人佩服。它们两军对垒,更是好看,整齐的队伍,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朱维之)
上文讲述了向大自然学习的重要意义,这对于人工环境日益增多的现实社会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指导】
学习顾炎武“自督读书”的方法
在明末清初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顾炎武,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激励了无数的有志气的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顾炎武本人就是勤奋学习的典范。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方式:首先,他规定了每天读书的数量,并且一定完成;其次,他限定自己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部分读书笔记,后来还汇集成了一本著名的书呐,叫《日知录》。最后,他还有温书的习惯,就是经常温习以前读过的书,方式就是默诵,自己默诵,然后让别人朗诵,一旦发现了不对的地方,立刻打开书查对。由于他学习知识刻苦努力,在学术上建树极高。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在班上组织一次“学习方法与经验交流会”,活动意义,通过听授学习经验和学习的交流,使同学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时间安排,更好的处理课内与课外学习关系. 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 上一篇:《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二:义
- 下一篇: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