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一等奖 丁国春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一等奖 丁国春

字号:T|T

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专业2013

姓名:丁国春

联系方式:18213418769

指导教师:娥满

 

1.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364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孟子•离娄下》)

“仁者爱人”是学者对孔子“仁”学说的归纳总结,亦是孔子传承者孟子“仁政”思想中明确的观点。它是早期儒家学者践仁知性知天的理念,也是历来学者一直注释的词句。在这里出现的 “仁者爱人”之对象“人”到底是怎样定义的呢?是所有的人,还是有等级、有阶级关系的人呢?答案是后者。在孔子建立儒家学说之初,奉行的就是“爱有等差”、“泛爱众,而亲仁”。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说明儒家践行的“仁者爱人”一种是有等差的爱,他们最初“爱”的对象仅仅就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或者还可以说成是自我,儒家学者通过对自己的爱、家人的爱而延及到众人,这类同于一个圆,由圆心向四周辐射。

再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中原与蛮夷之地是有区别的,蛮夷是未开化的群体,他们不懂“仁爱”,孔子告诫自己的弟子即使到了蛮夷之地,遇到未开化的蛮夷,也要践行“仁爱”,这还说明儒家仁的对象还有区域文化之分。

 

2.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181

“仁”,二人也。“仁”不是一系列的各类定义,它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没有最高的准则,亦没有最低的准则,于此,我们不能说“大仁大义”、“小仁小义”、“孰高孰低”此类话语,我们给“仁”下定义是一种在差异原则下的操作定义,它是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所现起的理则,在孔子看来“仁”本身就没有高低之分,它呈现出的就是一套平等的原则。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孔子依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原则,说出了行仁义的依据,那就是人之心性都是相类似的,我们在思考、取舍时要用自己的心去平衡世间万物,而不是一系列的个人主观意见强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仁”理解为实体人的各类心所,它即是实体的心,也是现起各类心所的心。“仁”之心所的显发就是要先正其心,使其显发的过程,一个没正其心的实体他不知道如何践行仁义?不知道什么是仁义?他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当成仁义之行,所以,在行仁义或者给仁下定义时一定要理解什么是“仁”,因为这个“仁”的定义不是任何人的总结,而是自己亲身实践的操作定义。

 

3.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630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引杨伯峻译: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参照《论语》里面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所说的“仁”,并非如大众所说的“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或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相反,它是作为目标“德”主体下的一种依据,一种“用”,它与“道”之间呈显出的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更何况《论语》里提到的“仁”与“道”、“德”都不是一个层面的,它们是一种类似隶属之间的关系。根据这句话,我们便破除了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范畴的解释。所以把“仁”、“道”、“德”综合到一起是一种概念的胡乱混淆,概念的偷换,与孔子理解的“仁”意义相去远矣。另据《张子正蒙注》序论所说“《周易》者,天道之显也,性之藏也,圣功之牖也,阴阳、动静、幽明、屈伸,诚有之而神行焉,礼乐之精微存焉,鬼神之化裁出焉,仁义之大用兴焉,治乱、吉凶、生死之数准焉,故夫子曰‘弥纶天下之道以崇德而广业’者也。”依宋代出现的儒家“道统”所说,“仁”与“道”、“德”就是体与用的关系,“仁”在孔子的学说中从来就不是最高的范畴和原则,孔子学说体系最高范畴是“性”与“天道”,“仁”是“人之为人”的“微”、“几”,儒家学者不断地践行“天道”,使之显发出来。“三代不兴、世风日下”,“仁”只是孔子学说体系中的“依靠”,孔子践仁知性知天,所以“仁”是儒家学说作为“天德”、“天性”道学之用。

 

4.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孟子•尽心上》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是“良知”、“良识” 两个词最早出现的相关文献,往后在宋明理学家、心学家的不断挖掘中逐渐流传开来。在孟子看来,“良知”、“良识”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它们是一类不掺杂任何理性、感性和后天经验性的人的“素质”,也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关于善良的知识”,亦或是“正确辨析事物的能力”,“良知”和“良识”如同西方哲学中所说的“相”,我们看不到它们真实的“存在”,现实中,我们利用耳朵听到声音、我们利用眼睛看到色彩、我们利用鼻子闻到气味、我们利用舌头尝到味道等,这些都仅仅是在利用了一系列“器具”而获得的“知与识”,而不是事物的元初状态。

所以人们经常说到的要利用一切的外来条件、器具来培育“良知”、“良识”这说得有些片面,如果说成“培育”的话,使人产生这样一种理解,即是在肯定人是没有“良知”、“良识”的, “良知”、“良识” 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事物,它们是不断教化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这和儒家历来倡导的“道统”就相去甚远了,按照儒家各个时代的传承:“良知”、“良识”是一种天德,它是合乎天地运行不悖的理则,它被赋予了一切众生,正如《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的“性”,天命赋予世间万物,众生是最平等的、所以“良知”、“良识”是最真实的本初。

 

5.论坛 » 义坛 »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399

“四端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物与动物、植物区别显著的地方,它是人本来就有的,它最初是“微”、“几”的状态,在后天不断地学习、经验、实践中得以显发,所以从始至终,不是人在行仁义,而是人由仁义行。“君子本立而道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众多情欲、各类学说充斥,使得“四端之心”被暂时蒙蔽了起来,出现各类自是而他非的辩论。如孔子说的义利之争,孟子的舍生取义等论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译:君子看重的是义,小人看重的是利。这里是一个对待关系,应理解为:在义于利的对待关系中,君子更看重的是义,而小人更看中的是利。当然,君子并不是一味地拒绝利,君子秉承的的是“先义后利”的信条,“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在义与利的这个对待关系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孔孟之义是何种意义,在孔孟的理解中,依旧是合乎人之本性的存在,适宜的,不做作的。“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6.论坛 » 礼坛 » [经典学习]五: : 主题题解  283

《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古文礼。灵启切。可以这么理解,礼字最早起源于祭祀的“供桌上”,按造字法来看,就是在器皿中装上礼物进献给神明,以获得神明的恩赐。这是从礼字的造字法来说它的起源,从这里我们并可以看到礼最初仅仅用于人神交感的祭祀活动中,在诸如如此类的祭祀中,人恭恭敬敬地礼神,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亦或是磕头膜拜,说到底这是一类人神互相交换条件为目的的行为。到了集权制以后,天人相应,君权神授是统治者给自己权力披上了神圣的外衣,礼神就是礼自己,离自己也就是礼神,制造出了一套说教,一套套的制度,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伦理上或者道德礼的由来。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要践行这些具体内容,就需要一定的方式和理则,具体来说就是“父慈母孝、兄友弟恭、顺德敬天、予人温和、躬行仁义”等,做到这些,也就成了一个有礼有道德,制度下的良好公民了。当然礼也不仅仅局限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了不多少的元素,诸如婚娶丧葬之礼、穿戴服饰之礼,典礼等等。

到如今,我们把古代的礼加入了更多的元素,更多地融入具体生活实践中,待人接物上遵循着各式各样的礼,但是现今的“礼”没有具体条理,各种习俗混杂的环境使得我们所遵循的“礼”也各式各样。但具体的作用还是没变,礼依然起着类似于法律或是道德的作用。

 

7.论坛 » 礼坛 » [经典学习]五: : 主题题解  28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可以这样理解,所有被儒家搬上案头的学说、条例都是有公用性的,儒家“内圣外王”的要求决定了儒家对待各中学说的态度都是建立在其用途之上,孔子年代,时值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兼并,战乱纷纷的年代,周王朝历来奉行的宗主制和宗国制被打破了,新兴阶层迅猛崛起,他们向统治者提出了诸如政治、文化、经济权力的要求,“公、侯、伯、子、男”五等建国人员规划已经彻底被打破了,此时礼的公用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孔子在此时提出了“恢复周礼”,希望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各阶层的地位秩序,防止人性在各种“情欲”中迷失得越来越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孔子在很多时间、很多层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这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愚蠢”,孔子是在有所损益的条件下利用从前三王之礼数来为社会“立法”,为人性“立法”,孔子所倡导的“礼之用”就是在于改良和恢复“三代不兴、礼坏乐崩”的时局,儒家重新提出“克己复礼”的要求意在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如今,我们社会在各界、各层面上崇尚“礼”也是力图利用“礼之用”来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

 

8.论坛 » 孝坛 »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303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叁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经》)这就是《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的讲解“孝”,它同时也是“孝道”的总纲条目,把“孝道”分了三个层次,给出了具体的实践过程和层级关系,“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古人一生的“行孝”历程,它们之间虽然有层级关系,但是并不影响彼此的独立性,它是一个人由最初的事亲开始,逐渐上升的过程。又如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译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这也说明了对于人们关于“终”、“始”的态度直接关乎到“孝”、“德”、“礼”等内容,曾子认为在对待“终”、“始”这两个态度上,就是直接建立在了“孝”的基础上,人理应在“行孝”过程中达到“返照本源”的人之本质。

 

9.论坛 » 智坛 » [经典学习]十一:智: 主题题解  166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译:君子所奉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能够无所畏惧。君子为什么不迷惑呢?那是因为君子通过体察天道,知道天道运行不悖的道理,知道人仅仅作为万物流化中的一部分,君子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常以“平常心”对待世间所有的一切。

在儒家学说史上,孟子第一次将“仁、义、礼、智”并提,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四端之心”如果没有“智”的参与,“仁、义、礼”是发挥不出来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智”,和匹夫、匹妇无异,他是不可能分清“仁、义、礼”这些范畴的,同时他们更加不会通过具体实践去“证道”,所以,孟子从个体行为和具体形式出发在自己“仁政”、“知性知天”的学说中为“智”确立了保障。

 

10. 论坛 » 智坛 » [经典学习]十一:智: 主题题解  167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即使一个平常普通的人通过不断地向别人学习,不断地“见贤思齐”他也会达到“上智”。当然了,在孔子看来,要达到“下学上达”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怨天”、“不尤人”,“不怨天”是因为人秉承天性,是世间四类物体中,即承接活气又承接生气之物。天地大化流行真实无枉,“天地之性”完满地赋予了世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运行不悖”充分说明了“天命之性”是无所欺瞒的,立于天地间的“人”理应顺应天道,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去学习“天道”,而不是怀着一颗“投机取巧”的“机心”去“证道”;“不尤人”说的是不要一味地去“责备”他人(或是自己),这是因为“智”的现起是不断“下学上达”的过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一章)既然有“教”,那就会有差别,我们正是在这些差别中进行比较,不断地提升自己,儒家学说是一门须亲自实践,做功夫的学问,一味地空谈理论是不会得到任何知识的,“不尤人”放空自己,返照本源才能获得智与慧。

 

11.论坛 » 信坛 » [经典学习]三、信与众德  181

“信”从其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真诚无欺”、“不虚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这是从“真诚无欺、不虚枉”来理解上天之仁德,天道流行,真诚无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此凭借孟子对信与义之关系,说明了大人在行事(形势)上对信与义的相对取舍,无所偏颇和喜好。“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第二十一章)通过对事物的分辨出何时适宜,何事适宜,则懂得了“天道”的大化流行。孟子“四端之心”中单言“仁、义、礼、智”,唯独不言“信”,这不是孟子无端的忽视,也不是在说“信”在孟子学说中不占一丝地位。那是因为在孟子看来,自己定义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微几“之心,“信”亦在其中矣。

 

12. 论坛 » 信坛 » [经典学习]四、信的行为 446

“信”作为儒家学说和先秦各家学说的范畴,有着不同的定义,同时也就有了达到“信”不同的行为,人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达到“信”,怎样的行为才能说成“信”?儒家通过个体的“做功夫”来说明了达到“信”的行为方式,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译:我每天总是再三反省自己:给人家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这是孔子对“信”做出的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定义,他通过日复一日不断地践行,终究达到了对儒学说的真正参透,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儒家学说和孔子,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儒家学说却是始终不断的发展结果,孔子只是践行儒家学说的先行者。

 

13. 论坛 » 和坛 » [经典学习]十一:和: 主题题解 175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就是说,“和”不是结果,而是一种形式,一种生存状态,“和”讲的是一种“正义之道”,在这种“正义之道”中,万物始终保持着自己所特有的“名”,不参与任何其他的事物,其他的元素,有着泰初之型,而如果把“和”讲成结果,那就是在讲“同”,“和”、“同”绝对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讲的是“状态、形式”,后者讲的是“结局、结果”。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译: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小人则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这是《论语》里两句关于“和”、“同”关系的理论,这里御用譬喻着重于在伦理方面写出了他们之间的差距,把它们“降级”到最简单的理解层面。其实现实中,我们讲到的“和”就是停留在人伦教化的层面上。

 

14. 论坛 » 廉坛 » [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419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 子路篇》译子贡请教:“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本身操守廉洁而知耻,出使外国不负君主所托,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想请教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子贡说:“想请教再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再问:“当前的政治人物怎么样?”孔子说:“噫!这些人的气量见识像是厨房里的小用具,算得了什么?”这段话可以说成是孔子与子贡之间关于“士与廉”之间的讨论,在孔子看来,如果没有廉洁知耻的品质,那么根本就不配叫做士(官员),作为士理应有卓越的道德品质,渐而是超凡的学问,但是道德始终是作为第一位的,一个人可以没有学问,但是一定得有道德,学问反哺于道德,道德滋养学问,这是孔子所理解的士与廉。 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正是应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学说,一个人只有通过“正心、诚意、修身”后才能拥有做为士最起码的东西,在孔子看来一个连什么是道德都不懂的人是做不好官的。

 

15. 论坛 » 廉坛 » [经典学习]九、知耻 120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中,或者说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存在着两种儒者,一种是“君子儒”、另一种是“小人儒”,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要做君子,远离小人。这里有必要说明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子路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以上均是孔子对“小人儒”和“君子儒”的区分词句,在孔子看来,“君子儒”是比“小人儒”更高的层次,但“君子儒”和“小人儒”并不是两个截然相反,截然对立的层面,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孔子始终是站立在推崇“君子儒”的角度上,而不是站在消灭“小人儒”的角度,“小人儒”、“君子儒”皆来源于封建阶级各类祭祀活动、礼仪仗队阶层,有着独特的教化和理则,这是他们共同遵守的东西,也就是说“小人儒”也是在一定的“规矩”下生活,对于教化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小人儒”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专做坏事的“小人”,而是一类与“君子儒”有区别的人群。

 

 

 

评价意见:该贴内容丰富,可见作者对儒家的理解甚有心得,且能够在引用古籍的基础上对其做通俗的现代文翻译。所作的观点紧贴主题,行文较为流畅。

缺点:可以更深入探究概念的涵义。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