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三等奖 和云潞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三等奖 和云潞

字号:T|T

 

 

 

 

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2014

姓名:和云潞

联系方式:18487207280

指导教师:李煌明

 

 

 

 

 

 

 

 

 

 

 

 

 

1仁坛:什么是“仁”?

“仁”这个概念,在孔子之前早已出现。然而,对“仁”的概念讲得最多并赋予新涵义的,就要首推孔子了。

究竟什么叫做“仁”?孔子在答弟子时,因其人其病痛不同有不一样的回答。例如,孔子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答子贡问时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关于“仁”的内容,孔子最简洁的说明是“爱人”。然而,在孔子心目中的“仁”,还有比“爱人”更为宽泛的内容。“仁”包括各种善的品德。“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又包括“勇”,“孝”、“悌”也包括在“仁”之内。并且“孝”、“悌”是“仁”的根本之所在。

孔子实际上把“仁”作为理想的道德境界,修养的最高标准。可是孔子并不认为“仁”高不可攀,他认为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认为“仁”统摄了一切的善,是各种善德的统一。

 

 

 

2忠坛:“忠、恕”的涵义

在《论语》里,孔子自己对“恕”有直接的说明:“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忠”却未有确切的说法。

魏晋王弼有言:“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南朝皇侃说:“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我以度与人也。”所谓“忠”,即“明道”、“明仁道”,并且始终记在自己的心里;所谓“恕”,即“施道与人”,将仁道给予他人。

“忠”是从自身的角度,从内心修养来成“仁”。孔子在答颜渊问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要“修己”,一

旦做到了“忠”就能达到“仁”。

而“恕”是将“仁”施于人。孔子答樊迟问时说“爱人”,“爱人”就是要将“仁道”外显。

正如《论语正义》中刘宝楠所说的,“己立己达,忠也;立人达人,恕也。”

“忠”、“恕”尽管角度不同,但是都有孔子的“仁”思想贯穿其中。

 

 

3、仁坛:儒家之“爱人”

儒家“爱人”说主张“爱有差等”。孔子虽然说过“泛爱众而亲仁”,但并非是对一切人都无差别地去爱。其所主张的“爱有差等”,即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推己及人,由近及远,逐渐向外扩大。爱的先后和程度也随着关系远近有所差别。比如自己的父母和他人的父母有亲疏之别,所以爱自己的父母和爱他人的父母,就有先后和厚薄之分。并且这种爱的差别在儒家看来完全是正确的,是符合“礼”的。

儒家的“爱人”侧重于“修己”,重视人们自身的内在修养和人的自觉性。孔子讲“为仁”,强调要靠人的主观意志。

孔子比当时任何居于高位的“大人”、“君子”都要站的高、看得远。他提出“爱人”,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孔子的“爱人”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孝亲,还扩大到了士人集团。尽管孔子的“爱人”说的提出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但是“爱人”说也有可取之处。并且在孔子眼中“亲亲”与“贤贤”是不相矛盾的,所以他在提“亲亲”、“爱有差等”时也讲“举贤才”。

孔子所说的“泛爱众”,首先指的是要爱当政者周围那些有德有才的士大夫。孔子的“爱人”说中也包含了“博施于民”的思想。

 

 

4、仁坛:人皆有恻隐之心

“人皆有恻隐之心”是孟子“性善论”的一个命题。“恻隐之心”,指的是同情心、怜悯心,孟子又称其为“不忍人之心”。孟子强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不忍之心”。

《孟子》中有一事例。一个人突然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水井里,都会出现怜悯、不安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和孩子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要借此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的。孟子借此来证明“人皆有恻隐之心”这一命题。

孟子之所以强调“人皆有恻隐之心”,是为了得出“仁、义、礼、智”四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是人与生俱来的。孟子并不是认为人生下来便是此四德已经完备圆满的君子。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孟子称之为“四端”。这“四端”要经过人自身的不断内省才能得以保存,才有可能不丧失。

孟子把人的感官欲望和道德意识都看做是与生俱来的,在保养人之善时,感官欲望和道德意识将会也必定会发生冲突矛盾。孟子认为只有从“大体”注重内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君子成为大人;而从“小体”被感官欲望所驱使的人只能成为小人。

孟子的“人皆有恻隐之心”体现了一种在道德修养上积极有为的精神,教导人们保养本身所有的“善”,并且不停地内省,要求自身自“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走向四德完善的君子。

 

 

5、仁坛: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所谓理想人格,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指的是一定的道德理想,也是指某种最高的道德范例或典型,它以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基础,是这种原则和规范的集中体现。

理想人格,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有言:“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完美的道德品质。“里仁为美”,能达到能处于仁的境界就是最好的了,孔子认为达到了“仁”便是理想的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充分伦理化了的。“仁”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概括和总结,“仁”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慈、忠恕等内容,还有恭宽信敏惠等等广泛的道德思想。他们以达到“仁”为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强调了对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遵循和实践。孔子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虽然说过“为仁由己”,但是他还是把“仁”看做是外在的力量,是需要人们不断地向外追求才能获得的。

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学习、思索和实行“仁”的过程,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的精神。

儒家在如何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强调的是道德规范的一面,有压制个性的倾向。

儒家发展到孟子,就十分注意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阐述道德原则。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向外追求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用外在的规范来制约自己的过程,而是人们内在的伦理本性的发挥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尽心养性、扩充浩然之气来造就理想人格,从而把自然人性和道德原则调和统一起来。

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有“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说法,更是体现了理想的人格在于其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发挥与道德原则完全一致。

 

 

6、义坛: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讲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盟友。就君子而言,必有志同道合者,“德不孤,必有邻”;而就小人而言,也必然会有狼狈为奸的狐朋狗友。盟友相处,从外在的形式来看是一致的,但其结盟的原因却有天壤之别,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何为“周”,孔安国认为“忠信为周”。人能忠信,则能与众人相处,因此“周”又有了“周普”、“博遍”、“周旋”之意,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比”是“阿党”,即是结党营私的意思。何如才能做到“周”?宋代钱时在《融堂四书管见》中说:“君子之心公普,小人之见偏私。心本未始不广大也,意我窒之耳。一日克己,何比何周?”钱时的意思就是说人心本是公正无私的,只是由于个人意识、情感的影响,私欲才会蒙蔽了公心。要想做到“周”,就需要人心胸开阔,“心底私天地宽”,无私则公。“周”就是要有成人之美之意,有助人为乐之心;能助人之成,能赞人之功,能从人之善。而君子对于小人,同时也能容其过,劝诫之,感化之,不离不弃。这就是如古人所说的“君子有成人之美之心,故见善即欲扬之,从之;见不善而欲劝之,诫之,皆欲使人从善。”而小人的“比”虽能为一已之私利而纠结在一起,但彼此却是各怀鬼胎,同床异梦,勾心斗角,明争暗算;危难之时,更是卖友求荣、落井下石。小人对于君子则是武大郎开店,妒贤忌能,难容他人有尺寸之长,难忍他人有尺寸之功。与已同者,则处之;不同者,欲除之而后快。

《论语》中君子、小人常常对讲,元代的王充耘在《四书经疑贯通》卷二中将《论语》以君子、小人对言者十三章罗列了出来:

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小人难事而易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暴;小人有勇而无义,为乱。其同欤?异欤?

   《论语》为何要将君子、小人对讲?古人认为就在于君子、小人的差别即在毫厘之间,两者对讲,即是要告诫世人要用心审查,如古人云:“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间而审其取舍之㡬也。”有人即问朱熹:“君子、小人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何谓毫厘之差?”朱熹回答道:“君子也是如此亲爱,小人也是如此亲爱。君子,公;小人,私。”(《朱子语类》卷二十四)朱熹说就对于人的亲爱而言,君子与小人是没有差别的,其差别就在君子是出于公心,而小人是出于私利:“周者,大而徧之义;比,便小。所谓两两相比,无一人使之,不得其所,这便是周。但见同于己者,与之;不同于己者恶之,这便是比。君子非是全无恶人处,但好善恶恶,皆出于公,用一善人于国,则一国享其治;用一善人于天下,则天下享其治;于一邑一乡之中去一恶人,则一邑一乡受其安,岂不是周?小人之心一切反是。”在这一段话中,朱熹认为君子并不是没有恶的人,只是君子的喜爱与憎恶不是出于个人爱恶,而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对于可恶之人,君子必定有所憎恶。所以朱熹即说:“且如一乡之中有个恶人,我这里若可除去,便须除去,却得这一乡都安,此君子周而不比也。至如小人于恶人则喜其与已合,必须亲爱之,到得无恶之人,每与已异,必思伤害之,此小人之比而不周也。武三思当言如何是善人,如何是恶人,与予合者是善人,与予不合者是恶人。”而“乡愿”之人,出于自身的利益,你好我好大家好,其最终损害的是善者的利益。所以就君子而言,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称赞,子贡曾经问孔:“一乡之人皆喜爱一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那么一乡人皆厌恶他,又怎么呢?”孔子则说:“也不可以这样。不如乡人之善者喜爱他,不善的人厌恶他。”所以朱熹即说:“君子心公而大,所以周普;小人心狭而常私,便亲厚也只亲厚得一边。又曰:君子、小人皆是与人亲厚,但君子意思自然广大,小人与人相亲时,便生计较,与我善底做一般,不与我善底做一般。周与比相去不远,要须分别得大相相处。”

 

 

 

7、什么是“礼”

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说在社会中人们当有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的社会等级中都要有自己恰当的地位。

只要人们知道了自己当处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去追求的?哪一些又是不该自己去触碰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人们就不会去欲想和去强索哪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整个社会的秩序自然的就会安定,和谐下来。另外,荀子也正是根据人类社会有礼而认为人是“最为天下贵”的。

但是,在荀子这里,他认为这些人们当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的等级制度也不是完全按照宗族血缘关系的世袭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

就如他所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是大夫。”这即是将即使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如果不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也只能当普通的老百姓,相反,即使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孙,如果他们通过努力的积累学识,搞好政治、道德修养,又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那就可以让他们当卿相士代夫各级官吏。

这有些如同尚贤的主张,这里荀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处理打破“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外,他也还承认人们的一些正当的欲求,他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当然,这里的承认人的欲求也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与在你所处的阶层相一致。

 

 

8、义坛:义利之辩

所谓“义”,是指一定的道德行为;所谓“利”,是指个人利益。讨论道德行为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义利之辩”。义利之间呈现出的是既统一又矛盾的现象。

孔子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利和义之间存在着矛盾,但他肯定这种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方法是重义轻利,用义来统一利。孔子有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要求人们把自己所得的利益,完全建立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之上,而消除一切不义而有利的行为。

孟子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义利观。孟子提出:“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认为追求义是人们行为的唯一目的,而对利的任何关注都有损于人们道德行为的纯洁性与高尚性,所以利是一种有害的念头,必须在思想上加以排除。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因为义而得到实际的利益。孟子是主张在思想上以义来消融利。

“义利之辩”是现实生活中义和利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思想中的反映。各种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先秦各个阶级或阶层的不同利益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过这些观点之间也有相通的地方,即一般都认为在义利关系中,义是主要的,个人利益应该遵循和服从义。

秦之后,人们对“义利之辩”的看法慢慢一边倒向“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倾向不断被强化,逐渐成为一种统治的思想和民族传统心理。

 

 

9、毅坛:君子之毅德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面一句可以解为: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后一句可以释为: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这里《易》是要告诉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

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这些例子都是要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当磨练自己的毅力,只有自己有了很强的毅力,才会在我们的生活出现一些不如意或者变故时才会很好的去面对。

 

 

 

 

评价意见:该贴内容丰富,且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亦有独到之处,可见作者的国学功底亦有可观之处,建议在儒家理论的高度作解释。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