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三等奖 曹军辉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4年上半年三等奖 曹军辉

字号:T|T

 

 

 

 

 

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2014

姓名:曹军辉

联系方式:156 8789 6956

指导教师:李煌明

 

 

 

 

 

 

 

 

 

 

 

 

 

 

 

 

 

 

 

 

 

 

 

 

 

 

 

 

 

 

 

 

 

 

 

 

 

 

1、仁坛:孔子的仁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的相当多,多达109次之多。但孔子对于仁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他在不同的场合回答其学生的问题时,根据不同的的时间,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不尽一致,这就表明仁在孔子这里的意涵是十分丰富的,他的这样一些差别对待也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当然这里面论述比较全面的当属孔子与颜渊的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孔子在这里告诉颜渊的仁德是一种:抑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与礼就是为仁。只要做到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这样,就表达出实践仁德,是全凭自己的,完全不必依赖别人,即为:“为仁由己。”这是仁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这保证了人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也是人可以为贤为圣的一个体现,这里也隐含了一些工夫论的影子,这就是“克己复礼”,就是呀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理的规范,这里的约束主要还是指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这里还谈到了人们日常行动的纲领问题,即是: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乎礼的话不听,不符于礼的事不做。这就表明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而当子张问关于仁的记载则又不同,为:“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说人们能够处处实行这五种品德,那便就是仁了。分别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和慈善。能够保持庄重就不会遭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为人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人用或者别人就会愿意为你任用。做事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为人慈惠就可以使人尽力工作。当然,这里的这些品格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来讲的。这里可以与孔子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对于这样的君子,在孔子那里则大多就变现为统治者,这一表述主要是孔子的学说主要也是为专制统治做出理论上的合理论证,这在当时也是无可厚非的,因在当时的人们能想到也只有这样政体,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即使他的这一理论现在看来有些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现今的人们也无疑是需要这几种品德的。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里又讲到仁的不同意涵,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这样就得出了以“亲亲”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得出对于孝、悌的重视。这里不仅把孝悌看成是家庭伦理所必须的东西,也把孝悌作为维系当时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的道德力量。因为他们认为能孝于宗族长辈之人,就会做出犯上作乱之事,即就一定会忠于国家朝廷。这样就把齐家和治国之间找到了一条连接的纽带。

樊迟问仁。子日:“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就是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才收获果实,这样就可以说是仁德了。

孔子与子贡探讨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这里就表达出何谓仁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都行得通。能就现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这样的话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这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就是从自己出发,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让别人也可以得到,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他人身上,这是一种实现仁的简易的方法。而从其反面消极方向上说即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他人身上。这两方面是互补的。其弟子曾参就将其表述为忠恕之道,正面讲为忠,反面讲为恕。如果这般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以上基本都是孔子对于其学生提问的一些正面的回答,当然孔子也有从反面来表述仁,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不是仁,这种负面的讲法虽然没有直接讲仁是什么?但人们也可以从这种否定的表述中得出与之相反的肯定的一些对于仁的理解,这样的表述方式在古希腊苏格拉底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孔子的说法即是:“巧言令色,鲜于仁!”对于这段,朱子有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務以说人。”都表明那些整日花言巧语和整天装出一副伪善面貌之人,仁德是不会多的。这也与上面的要求人们所当拥有的恭、宽、信、敏、惠这样一些品德也是不相符的。而与孔子在另一处表述更是可以与之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子日:‘刚、毅、木、讷近仁。”就说说:刚强、果决、朴质、言语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就接近于仁德之人了。

当然这里只是举出孔子关于仁的讨论当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话语,在《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太多了,而其每个地方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涵也不尽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读中不断的去挖掘其深层的含义,也要根据他所表述这话的当时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切不可断章取义,而要对于孔子要表达的深刻的含义,还需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不断根据自己的生活去体悟。只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仁坛:孟子的仁政

关于孟子的“仁政”的思想,是承继和改造孔子的“礼治”与“德政”而来。孟子提出这样的主张在当时还有他的现实针对性,那就是对于当时的激进派推行的“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和新兴地主阶级主张的积极开垦土地、鼓励私人占有土地、招徕劳动力等一系列措施而提出的。

针对严刑峻法,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就是结合孔子德政而提出统治者当“以德服人”,因为他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飞,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在这里孟子表达出了如果依仗实(武)力然后假借仁义之名以号召征伐的可以称霸诸侯,这种称霸必须依靠强大的武力,否者就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如果是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就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样做不必以强大国家为基础,这里孟子举出商汤和文王为例子来说明,他认为汤就仅仅用了他纵横各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是仅仅用他纵横各百里的土地来达到使人心归服的,那都是因为他们实行了仁政,以仁德感化人民而使天下诚心归服。接着他说那些依仗武力来驱使他人服从的,人们是不会心悦诚服的,某一天如果你的统治力衰落了,就可能招到群起而攻之的结局,然而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们是心甘情愿的顺从的,是人们被其仁德所感召聚集在他身边的,这是没有任何外在的力来强迫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想要跟随他。这就好像那七十多名大弟子对于孔子的归服一样。就像诗经说的:“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一样。也正如孟子在另外一处讲到的“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一样。

孟子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又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时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这里孟子就说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得是不仁之政,那么就会招到屈辱。如今的这些人,非常厌恶屈辱,但仍然自处于不仁之地,这就好比一方面厌恶潮湿,一方面又处于低洼之地一样。这就是那些厌恶屈辱的人还是没有真正知道怎样去达到不受屈辱之法,这里孟子就就告诉那些如果是真的厌恶屈辱的人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趁支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这样,纵使是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惧它了。

上面主要就是抽出孟子一些反对严刑峻法的观点,下面谈谈孟子主张的“井田制”的来反对对于开垦土地、私人占有土地。这里孟子提出井田制就是设想把国家的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这就是所谓的“分田制禄”。然后,由地主吧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具体的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即每平方里划分为九百亩,中间一百亩为公田,其余八百亩为私田,分给八家农民,没家一百亩,中间的一百亩八家共种,先得把公田种好后才可以种自己的私田。孟子就是想通过这种正经界的主张来达到制民之产的效果,因为他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样也可以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否者他们就可能逃亡和起义反抗。

孟子在他的仁政学说当中还看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民的力量,如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變置。牺牲即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變置社会。”这里孟子认为百姓最为重要,土榖之神为次,而君主为轻。所以他才说得到百姓的欢心的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得便可以得到诸侯之位,得到诸侯欢心的就可以得到大夫的位。如果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另外的诸侯。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经洁净,就依一定的时候开始祭祀,但如果还招到旱灾和水灾,那就改立土榖之神。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的一贯对于鬼神之道的一个态度就是一种“神道设教”,主要还是关注现实的人事。

上面就简单举出一些与孟子仁政相关的一些证明。但谈到孟子仁政就不能不谈它的理论基础,那就是孟子发展孔子仁这一条线路得出的关于人性的结论,即为“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们生来就有天赋的本性,他把它归为“性善”,也即是“不忍人之心”。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诸掌。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恤他人的心情。先王因为有怜恤别人的心情,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凭着这样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的容易。之所以这样说,孟子举例子来说就是当我们突然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而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了和这小孩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为了在乡里和朋友之间博得好的名声,也不是厌恶那小孩的哭声才如此。如此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那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了。孟子进一步将这四心与仁、义、礼、智这四德相联系起来,这四心分别对应于这四德,为其发端萌芽。孟子更是把这四端比作人的四肢,认为它们是自然而然的。而那些有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不行的人,是自暴自弃的人;那种认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便是暴弃他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他们知晓将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一样,终不可扑灭,也像刚流出的水,终必汇入江河。如果真能扩充它,便足以安定天下,而假如不去扩充它,便连赡养自己的爹娘都不行。这样孟子就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性皆善来为君王当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找到了理论的依据。这里孟子的人性善也就保证了人可以为善,可以成圣、成贤的可能性。

这里大致就就谈这么多关于孟子仁政的思想。

 

3、礼坛:荀子的礼治

荀子的礼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这样一条线路,与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孔子“仁”这一方面不一样,由此他们针对当时社会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大一样的,这里的孟子主要是在观念的层面来考虑人的社会群体性,而荀子正是看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实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他才转而从现实的层面来考量人的社会群体性,从而去阐发孔子“礼”的思想,孔子在春秋末年对于周礼作了损益,而生活在战国末年的荀子则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认为人所结成的社会群体和形成的社会秩序都是由于人们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他举例说人的力气没有牛的大,跑的速度也没有马那么快,但是人却可以驾驭牛马,这里的缘故荀子认为是由于人能够结成群体。而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的原因荀子又认为是因为人类创造出了一套用来协调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礼仪制度。故他说道:“故义以分则和,合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里表达出人是一种社会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智慧的存在。要想是这整个群体社会有效的运作起来,就必须有礼仪的规范、社会的分工、和社会秩序。这样才有和谐。荀子在这里强调了“礼”的作用,但这里荀子并不就是仅主张只用礼一种手段,而是主张“仁”“礼”两手都并用,即是一种“隆礼尊贤”与“重法爱民”并用的治理国家的方法。这可以看出荀子提出的对于治国打方案是比较务实和有实际操作可能性的。这样就真正的发挥和达到了“以儒治国”的作用,这也许就正是谭嗣同所说的:“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的这一说法了。

荀子对于儒家政治哲学的另一大贡献还体现在对于立法关系的重新解释,这样,是儒家的礼治主张就不再流于空疏和解决了它现实操作困难的问题。他认为:“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这样,荀子就表达了一种礼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它还有一种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他是通过认为礼法不是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这样,就可以说理也是一种广义的法。因为它表现在对社会成员都具有强制性。但他们还是有区别,因为礼是一种道德感召力的强制性,它与仁表现出兼容的关系,而法则没有这种道德感召力的强制性,它与仁是不相兼容的。

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说在社会中人们当有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的社会等级中都要有自己恰当的地位。只要人们知道了自己当处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去追求的?哪一些又是不该自己去触碰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人们就不会去欲想和去强索哪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整个社会的秩序自然的就会安定,和谐下来。另外,荀子也正是根据人类社会有礼而认为人是“最为天下贵”的。

当然,在荀子这里,他认为这些人们当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的等级制度也不是完全按照宗族血缘关系的世袭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就如他所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是大夫。”这即是将即使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如果不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也只能当普通的老百姓,相反,即使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孙,如果他们通过努力的积累学识,搞好政治、道德修养,又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那就可以让他们当卿相士代夫各级官吏。这有些如同尚贤的主张,这里荀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处理打破“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外,他也还承认人们的一些正当的欲求,他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当然,这里的承认人的欲求也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与在你所处的阶层相一致。虽然这一提法在那是很难实现,但至少也算是一种努力。

在此就简要的谈这么多关于荀子的礼治思想。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