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
姓名:李恩惠
学号: 2014111201000008
礼坛、一、48楼
作为礼仪之邦的一员,自出生以来我们就授予“礼”这个概念,化为最平常的生活用语就是礼貌。不哭不闹是礼,长幼有序是礼,为人谦卑是礼,尊敬师长是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礼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而礼对我们的规范范围也越来越广。做到完全的礼的规范很难,因为它是我们道德上的行为标准,不是法令条文那样的一字一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熏陶出来的精神上的行为准则。要追求“礼”,首先需要心里有一个正确的“礼”的概念,继而还要一直保持仁爱之心、敬畏之心。社会当然期望所有人都以礼相待、其乐融融,但其他因素导致这难以实现,所以我们一直倡导的礼、仁、义还得付诸实践,最可行的是从自身做起,以礼待人,当一个人受到尊敬,自然就会想到礼貌他人,这样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将前进一大步。
礼坛、四、392楼
礼的规范无人能说尽,它存在于道德思想之中,实践于个人理解之下。基本的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等生活礼仪我们从小就开始培养,但长大后,在学校里,在社会上,我们有了更多的礼的要求和规范。其中“容颜端庄”是很多人逐渐重视,同时也是很多人经常忽略的一个礼的规范。容貌必须端庄,脸色要求和悦,言谈尽量有序,是与他人交际过程中不能忘却的几点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中,一个刚出社会踏入职业生涯的新手,上班需要注意着装,女性需要根据职业要求画上妆容,男士也要穿戴整洁整理胡须头发等等,工作中对待顾客、上司、同事也是必须待人有道、为人和善。这样别人才愿意接受你、容纳你,并且会与你真诚相待,教会你更多的工作经验。
无视礼节的不仅是个人外在的一大陋习,更会是他人对你人格、教育、家庭的一个背后的讨论话题。即使你读万卷书,也未必能在你的事业里行万里路,我们年轻的一代,需要学习和实践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礼坛、三、659楼
说到礼,我们都知道克己复礼、以礼待人等等,但要求谈谈礼的价值时,很多人可能就觉得是道德要求我们这样去做。礼其实是用来端正我们自身的,它的要求可能大多数来自于道德上的规范,但是礼的规范也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个人就现实社会来看比较赞同,当下的形势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以至于乱了套路,所以法律条文越来越全面,受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使是用条文规范了这个群体,那我们也需要道德礼仪来要求自身,这是礼的价值的重要体现。古人也说到礼致和谐,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人民,无礼不成器,可能当我们失去它才想起它的时候,礼的价值才会为人所真正的完全去理解。
孝坛、一、550楼
为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子女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子女,更应该有义务在父母为我们奉献一生而步入晚年的时候赡养他们,让他们得以享受这一天大的幸福。
其实,赡养父母只是最基本的孝道,现在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这点。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无能力或者不懂回报的人,还没有做到孝顺、赡养父母。如果按照《孟子•离娄下》说的这五种不孝的表现来看,很多人可以做到赡养父母,但不能做到其他要求,认为父母的衣食住行给与了保障,就是孝顺父母了。定时给父母生活费,提供好的居住环境,保障好的医疗条件,可是子女没有时间在身边陪伴,我想老人在这样的晚年生活中是不会觉得快乐幸福的。所以很多时候,就算你的心是懂得要行孝道的,而现实中你是不清楚如何做才能称作一个真正的孝子。
当然,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和竞争压力都很大的社会,很多人也是无可奈何,此时的我们该如何去行孝道呢?目前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法,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以他们的方式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幸福,时刻心怀父母,不忘养育之恩,多尽一份心意。
孝坛、二、559楼
个人十分赞同《论语•为政》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的观点,一个人要是认为只要赡养了父母就是遵行了孝道,那和养动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曾子说:“孝道有三种: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所以我们不懂得尊敬父母,何谓尽孝呢?尊敬了父母,我们赡养父母才会是发自内心地,那个时候家里的人们脸上都会流露出和悦的面色,那么幸福感也会因此而生。我们遵行孝道,为的就是让父母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人说心里不顺,容易闷出病来,假如父母在子女那里得不到敬意,即使被赡养着,也会觉得是拖累了子女,何来好心情去迎接“健康长寿”?假如真的爱父母,有感恩的心,请努力做到敬爱父母,这无疑是对所有父母对大的安慰。
孝坛、三、120楼
继承父志,在《论语》中要求我们看父亲的行为志向,长期不改变父亲所走的正道。所以,我们在向父母学习的时候,应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学习父母身上那些宝贵的为人处世之道。俗话说来,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在镜子里看到的,他们就会去模仿,父母发挥着子女的启蒙老师的作用。孩子还年小时,言行的善恶主要靠父母来教导,但是待我们长大后,很多大道理就要靠自己去斟酌,坚持不改变父母长期走的正道,可谓是“孝”。当然,也有的父母因为很多原因不能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时作为子女的有必要去引导和规劝父母,帮助父母改掉不好的恶习,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生活,最终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我想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孝”了。
孝坛、九、163楼
说起为亲解忧,我们一般想到的是替亲人分担忧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量让家人过着无忧虑的日子。无忧无虑,在我看来可能只有人还是幼儿的时候才有可能体会到。一个人懂事起,就必须学会担负起一定的东西,哪怕是只是照顾好自己,这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说到这里,父母一生所求几乎都是自己的子女了,他们对自己往往是不太关心,对子女却是时刻牵挂。我们要尽孝道,要为亲解忧,不光是要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我们也要减少父母对我们的一个担忧。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为了工作、读书,想时刻陪伴父母是不可能的,但是减少父母对我们的担心,我们是可以尽量去做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担忧一生,如何让我们不去想着行使孝道呢?
仁坛、二、293楼
谈到仁的来源,还得提到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恶的问题,人天性善良,那么他的为仁之心处处都能体现。在儒家代表里,孟子认为仁来自于人的天然善良本性,主张恻隐之心生来有之。仁,当然不是只是说人的同情心,仁德的概念包含了众多的含义。仁德没有具体的标准,仁的来源也没有明确解释。就部分的内涵来说,我们人类在起源之时可能就带来了。但是,我个人还是看好后期的培养,因为一个人也许开始没有为仁的意识,但可能会经过正确的教导,变成一个仁义的人,也有人在社会环境中,被一些负面的因素腐蚀了,本性善良的人也会走上歧途,成为一个被社会道德谴责的人。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越来越全面的,何时去实行仁义,如何去实行仁义,能否实行仁义,都是值得思量的。我们先拥有一颗仁义的心,那么我们接着还需要有一颗懂得正确行使仁义的头脑,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追寻。
仁坛、四、402楼
作为礼仪和仁德的最高境界,自尊自爱是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并要求做到的,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采用推己及人的方式来为人处世。但是,现在的社会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周围有很多人患起了“公主病”,这类人的症状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一些方面有着个人癖好,喜欢他人唯命是从,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些有着“公主病”的人,表现的太过于自爱,身边的人但凡表现的不如他意,就会觉得没有被尊重没有被照顾。这样的人虽然是自爱的,可是并不是自尊,尊重自己不是过于爱自己,而是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尊自爱在我看来是相伴相随的,尊重自己是爱自己的表现,爱自己更需要做到尊重自己。二者看似简单,也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这最高的境界。先做到自尊自爱,继而去实行仁德,我相信当做到了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仁坛、五、485楼
自古以来都说“仁者无敌”,可见仁的重要性。在封建社会时期,仁君取得民心,天下太平,人类得以进步。在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赢得民心的党派获得最终的胜利。施行仁政,在我国一直被公众所需求。地大人多,社会局部发展不均衡,难免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近年来这些不公平现象造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现在倡导的创建和谐社会,我想首先应该处理的是这些社会问题,各方关系协调好了,和谐就会逐渐突显出来。仁,往小的说是人与人之间,往大的说还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首先内部和谐了,对外可以说是有优势;相反地,对外关系和谐了,对自己内部的发展是有很多有利之处的。
仁坛、七、192楼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句话很好的阐释了仁与智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拥有仁德的人,我相信他也是拥有智慧的人,他去实行仁爱,首先他必须知道什么是仁爱,对什么人应该是什么方式,怎样对他人实行相应的仁爱,这也就是要求做到爱而有别。一个仅仅追求仁德却不注意区分的人,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效果,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同样,头脑聪明心智敏捷的人,没有一颗仁德之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那么他会被社会所唾弃,因为他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却装作不知道,不去有所作为,不善待一切,长久下去还能得到怎样的尊重呢?仁智统一,是最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我们应该有所追求,有所期待。
仁坛、十、420楼
当我们开始进入小学时期,在学校里老师不仅要教授基本知识,更注重引导我们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那时候我们就学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至理名言。在那个时候,我们还很淳朴,拾金不昧、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优秀事迹屡屡出现。等到少年成人,反而却不知道如何去为人处世了,每每听到恶劣的事件发生,人们都会说不知道那些坏人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仿佛良知的缺乏,是人们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和行动的准则,他们对待事情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和思考,凡是利己就觉得值得去做。这也造就了现在的信任危机,不熟悉的和熟悉的之间都建立起了一层隔膜,选择不去相信他人。人在小时候就注重德性的培养,长大后却被坏境所磨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正是在呼吁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良知的培养吗?良知的失去,道德的沦丧带来的没有其乐融融,只有冰冷冷的应酬交际。可见,良知的培养是多么被现实所需要,道德体系应该被公众所重建。
义坛、十二、185楼
现在的社会几乎见不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完美的人了,我觉得非常值得去反思这一切。在众多诱惑的面前,很多人想到的是利益,先考虑的是贪图利己,表面上与众人为善,但是到了苦难时刻,甚至是仅仅需要帮一下忙,就能看出一个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良好“心态。
很多时候我在想,一个人愿意和你合作,主动联系或者故作亲近的,想必不是有求于你,就是有利可图。见到可以获利的事情时还能去思考仁义不仁义或者有没有危害的人,没有多少,不然生活中那些诈骗事件就不会频频发生。上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也给与我们一个大大的警示,所以渐渐地有很多人开始会去思考一件事的危害性,继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信任危机。但是,通过这些还会有人渐渐去重视起“见利思义”吗?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了。生活中的我们需要观察和思考,很多问题的出现就是对我们的一个重要提示,反思自己,从自身逐渐去改变,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而迈出的重要一步吧。
信坛、一、443楼
信的定义,估计很难说得清楚,简洁扼要的定义无法确切的给出。尽管古人在书目中有提及信的定义,但我觉得那些也只是针对“信”而提出的行为准则罢了。“信为真实”指的是要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我们做到了就是符合信的要求的,但是善意的谎言呢?它叙述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就排除在信的范畴之外了吗?如果,善意的谎言符合信的要求,但是其叙述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所以,信的定义很难定下,但是信的要求是适时而变的,符合道义,有助于美德的养成,也许在某个时间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信”的一种外在表现。
信坛、四、501楼
说起信,我们大多想到的是诚信,但讲诚信是互相的,人无完人,要求每个人完全做到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有些行为虽然回避了诚信但是也符合道德要求,比如说善意的谎言。相信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要求大家隐瞒事实,而达到某种理想的效果。在我看来,信的行为主要还是靠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言行一致。俗话说君子慎独,就算是在一个人的环境中,也必须思考谨慎的做事,要始终如一,不冠冕堂皇而私下张狂。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表面一套私下另一套的事迹太多太多,每个人似乎都带上了面具,能做到始终如一的人越来越少,这需要我们反思,特别是新一代,尽管现实让我们变得艰难,但是道不变,我们还是应该遵循道义去行事,争求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