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上半年二等奖刘珊珊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上半年二等奖刘珊珊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中国哲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
姓名:刘珊珊    
学号: 2014111201000013
1.礼坛、三(661):中国曾是世界上公认的礼仪之邦,但当下,中国人的素质却又时常遭到诟病。为什么?私以为,这是因为国人对于传统礼教的过分批驳造成的。抛却那些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传统礼节的教化作用仍旧是值得我们的肯定的。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礼之于人,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浮于表面的仪式,而是发自于人们心底的一份尊敬和郑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有礼,所有有度,越礼,则无度,礼代表着对他人及自身的尊重;社会的运转,因为有礼,所以有距,越礼,则不治,礼代表着规范以及对社会大局的周全思虑。
2.礼坛、四(394):尊师重道、尊老爱幼,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礼教里的重要思想。当下很多年轻人因为受欧美影视剧的影响,推崇与家中长辈直呼姓名、称兄道弟的文化,并认为这样会增加与家人之间的亲昵程度,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盲目的文化嫁接效果有时是差强人意的。不少孩子在家人的溺爱下变得目中无人,越来越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长辈,遑论尊重陌生人。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尊重还常常会披着张扬个性的外衣。我想我们的教育需要一定程度的回归,在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给他们施以传统的礼教,人当以礼立身,从而懂得尊重,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一个无礼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个性的。
3.礼坛、五(348):因为“封建”二字,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思想被误解、被埋没,这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礼文化。由于"封建礼教"四个字的捆绑销售,很多当下的年轻人一提到传统的礼文化,首先想到的似乎总是繁文缛节、流于形式、不自由、不平等等,然而,这种认知并不全面。抛开这些负面的认识,我们更应该看到:礼是“修“”齐“”治“”平“,礼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宝贵财富。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对于传统礼文化的虔敬之心,也正是这种继承态度,使得他们的国人在当今世界享有很高的素质评价。反观中国,我们在礼仪上的继承已经远远落后于日韩,中国游客在其他国家旅游时常常会因素质问题遭到诟病。作为世界曾经公认的礼仪之邦,这样的对比不免令我们痛心。因此,重视中华传统礼仪的教育,改变当下年轻人对传统礼文化的片面认识,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切的。
4.孝坛、二(561):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换言之,孝是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基础和底线,一个人如果触碰了这条底线,那么便算不得一个善的人。
  中国人十分注重家庭的概念,而家庭的延续和传承,离不开子女对孝道的遵守。子女的孝与不孝,关乎着长辈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也影响着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试想,如果子女都发自内心的孝而争相赡养老人,那么家庭还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吗?放眼今天的社会,为了所谓的争家产问题,闹出过多少的官司?又有多少的老人在这些争执里寒了心?
  我们从襁褓里的婴孩到如今长大成人,这其中浸润了太多父母的心血。而在我们一步步长大的时候,他们也在一点点的变老。他们把一辈子最美好的青春都给了我们,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还他们一个安稳的晚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我们,有没有特别认真地去看过自己父母的脸已是如何的皱纹满布?他们那双曾经牵着我们小手的大手,长了多厚的茧,受了多少的伤,留下多少的疤,有多少人认真地看过?他们还能陪我们多久,有多少人想过、多少人在意?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我们和他们的。所谓尽孝,其实就是好好地把握这些时间,好好地陪一陪他们,吃一顿饭,听他们几句唠叨,别不耐烦,因为当初我们在襁褓里整夜哭闹的时候,他们没烦过。
5.孝坛、六(108):上大学以后,虽然离家很远,但每至清明都还是会尽量赶回家祭祖。很多人会说,心意到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那么形式化。可我总觉得,这不是形式,而是一种仪式,是必要的。祭祖的过程是庄重的、严肃的,也是震撼心灵的。隔着一坯黄土,便是两个世界,无关于迷信,而是对故去的人的尊重。我始终相信,如果没有他们曾经的努力,在时间的洪流里、历史的变迁中这么一步步地坚持走下来,那么大概也就不会有这个家族的延续,不会有我的存在。只是这样想着,便会心生无限的感激。
只是先人已逝,我无法切切实实地再为他们做些什么以示孝敬,唯有这清明节的一捧黄土算是自己的心意。
6.中华义理总坛、三(281):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代文人、史官等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些文明,铸就了一部部经典,使得这些文明得以较好的传承。换言之,要想深入地去了解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轨迹,首先就必须安下心来读经典。在古代,私塾里的教育通常都是从诵读经典开始的。今天,由于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更加复杂,所要学习的科目越加繁多,于是对经典的研读和学习就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学生一年到头可能阅读的经典文集也就限于语文课本上的那么几篇。说实话,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这真的是不够的。不读经典,我们怎么可能领略到汉字的古韵之美?不读经典,我们如何能更深刻地了解老祖先们的智慧?不读经典,我们如何能在这愈加同化的大世界里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特色?
  现在的孩子,很多可能到了大学毕业也没有真正的把《论语》看完过,更别提《孟子》《庄子》了。太多的孩子对于传统的经典文集的理解都只是浮于表面。比起阅读孔孟老庄,孩子们花在英语或者小语种上的时间反而更多。可是,中国人的外语说得再好,交流起来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文化与文明融会贯通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7.中华义理总坛、四(315):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历了历史的选择、时间的淬炼,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而是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记录与传承。那些经典文集,它们是活着的,伴随着我们民族的兴衰荣辱,生动地活着。我们的历史每延长一刻,他们的厚度便增加一分。华夏民族五千余年的灿灿文明便是在这样的一刻一分里,得到了延展。可悲的是,今时今日的国人,大多意识不到这些经典的价值。人们总叹古文言的晦涩难懂,却忽略了之乎者也里特有的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纵观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学生做不到“出口成章”,却对自己“出口成脏”得意洋洋。这种言语上的粗俗、无底线越来越被很多年轻人看做一种潮流。殊不知,这正是腹无诗书、脑袋空空的表现,这背后是国学教育缺失的残酷现实。回望历史上的中国教育,私塾里学生跟随夫子摇头晃脑地诵读经典的画面虽然逗趣,但更多的是清雅隽永。那朗朗读书声里,充满了对经典的敬意。而今天,中小学的早读课上,绝大多数孩子早已不读诗、不读史,更别谈孔孟老庄之类的经典,他们更多的在背外语单词。我想,对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而言,这是一种悲哀。
  中国学生的国学教育如今是贫乏的,语文课本上的几篇古文、诗词并不能真正的给孩子们以国学文化的熏陶。中国有那么多的国学经典,又怎么可能是几篇选文能够涵盖的。将国学郑重的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加入小学生的基础课程里,在他们对文字语言敏感度最高的时候,给他们以经典的熏陶和古文的训练,我认为这比过早的给他们外语教育要来的重要的多。外语之于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但国学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文化的洗礼,是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气质培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这难道不应该被重视吗?
8.仁坛、八(164):仁与智对应的其实就是德与才,二者之间究竟何者更重要呢?这个问题不仅哲学家在思考,教育学家、政治学家等,同样在思考与权衡。《孟子》中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认为,仁义的体现主要在于敬爱父母、尊敬兄长,而智的本质在于明白并且坚持去做。可见,仁与智应当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二者的统一也是我们对人性最美好的期许。但现实往往可能没有那么平衡。那么,二者之间究竟以何者为先为重,就成了一个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影响的便是我们的教育。过去很多年,我们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摆在那儿,所以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偏重于知识的灌输。从长远来看,这就很容易引发全社会性的道德危机。坊间常调侃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在德行方面缺乏教育和引导但在知识上却很丰富的人,一旦在情感和道德认知方面出现了偏差,他的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是难以估量的。相反,一个没什么文化但心地善良的人,他或许不能做出什么特别大的社会贡献,但也绝不会对社会有害。
我特别喜欢梨园行里的一句话: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之于所有的社会角色之前,先做好“人”这个本职角色,做人则以仁为立身的根本。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的期许,但我想,这所有的期许也都应该有一个“仁”作为基点。我们的教育首先培养的不应该是什么才子,而是仁人。以此为前提,继而达到仁与智的统一,这才是最完美的。
9.信坛、一(444):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信是一个十分有分量的字眼。“信”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是一诺千金;信是“一言九鼎“……可以说,在人与人的交往里,一个信字便是一切。信是信任,是坦诚无欺。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萍水相逢到莫逆之交,讲求的就是这么一个信。而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人与人之间讲信才能修睦,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团结。试想,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到处充斥着谎言与欺骗,猜忌与疑虑,那么,谁还会有安全感?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信任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这个流变的世界里多了一分确定,而欺骗则打破了这份确定性,而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又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呢?
 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回望历史,传统思想教育里对人的诚信是十分看重的。我们如今处在一个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很多人为了钱、权而开始欺骗他人,越来越多的欺诈手段令当代人对社会充满了不安全感,社会的诚信危机越加严重。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及早的跟进关于青少年的诚信教育问题,人们能够提高自己对于自身诚信品质的要求。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承诺,千万不要为了利益而放弃对诚信的坚守。
10.和坛、九(345):正所谓,境随心转。很多时候,环境的浮躁与喧嚣虽然会对我们的心境产生影响,但归根究底,还是在于自己对于心灵的把控。不可否认,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复杂喧闹的,很多时候都很难静下心来。我听到身边很多的朋友时常抱怨说,上了班以后就再难静下心来好好的看本书了。可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人,不论在什么环境里,都还是可以保持心灵上的澄明与虚静,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保持安静。
  心静,最重要的就是要去掉心里的执念。很多人过分执着于追求某些东西,最后反被这样一种执念奴役。当我们过分执着于某件事情或者东西的时候,心就会变得孤注一掷,其他的一切都看不见了,这就难保不走极端。而当我们可以去掉这种执念的时候,心也就空了、净了,明了了,此时我们便能够从一个更高更开阔的角度去看事情,看世界,看生活。
  世事皆浊,唯我心清;世事喧嚣,唯我心静。我们要在这浮躁喧嚣里保持住自己,首先便要保持住自己的本心不被遮蔽。
11.智坛、十(2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虽然我们常说,人一生都要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状态,但青春年少的时光无疑是学习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时间,人的体力、智力都会走下坡,到那时再幡然醒悟,显然多少都有些迟了。因此,为免老大徒伤悲,少壮自然要努力。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学习之道。而除此之外,古代的中国学者就已经意识到,学不仅仅要从书本上学,还应该去读读无字书,也就是要从他人、社会以及生活中去有所学习有所领悟。正如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所言:“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的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我们如果只是抱着课本,那么永远都只是在体悟别人的体悟,但生活中的很多知识是需要自己去感悟、去摸索的。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走过的路,错的,我们以之为戒;对的,我们以之为鉴。
  中国人善思、善学,刻苦努力,这种学习的精神世界闻名,但是目前我们的学生有些过分的唯书唯上,这与我们传统的学习精神其实并不符合。过分唯书唯上,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扼杀了我们应有的判断力。学生还是应该将书本与现实体悟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观点。如此,也不负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
12.毅坛、十一(153):题解里对毅的内涵做了十分细致的分析,如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自强不息等等,而在这些精神的背后,我所看到的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控制。
  细细想来,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需要毅力作为支撑,毅力支撑我们绕着四百米的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毅力支撑我们在高三的那年挑灯夜战一晚又一晚,毅力支撑我们在异地求学的日子里依然保持这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所有觉得艰难的时刻,都是拼靠着毅力走过来的。强大的毅力使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了更好的把控,让我们能够在思想和行为判断中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和判断。我记得中学时代,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每每遇到考试失利的时候都难免会灰心丧气,甚至有放弃的念头,而最后的坚持也都来自于自身的毅力。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我们的人生顺风顺水、一马平川时,我们也许意识不到毅力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但当我们感觉自己在某些事情上会很吃力的时候,毅力的作用便会彰显出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提着一只沉重的箱子上楼,或许从一楼到二楼所有人都能办到,但如果是从一楼到十楼呢?会有多少人做不到?而那些做得到的人难道说只是因为他们不累、他们力气大,都不是,那是因为他们愿意挑战,愿意坚持,这便是毅力。而现实的生活远远比提只箱子上十楼要艰难得多,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毅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做一个能够自我控制的人。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对于学生毅力的培养并不够,很多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精神层面,都不足以自强。遇到一点小事而,就可能会情绪奔溃甚至做出自我伤害的举动,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及时地改进。
13.孝坛、三(121):"继父志,扬祖德,此诚孝子顺孙之道也。"看到很多人对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事实上,我认为这段话没什么错。这其中所流露出的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家族观念,是一种家族精神的传承。在古代,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尤其看重家族事业与家族精神的传承。而一个家族的延续,往往是一辈又一辈人努力的结果。从长辈的角度来说,他们自然是希望下一代的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把家族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的。而中国有很多这样通过家族传承而被发扬光大的艺术。例如,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梅葆玖先生,他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老先生的儿子,他自小承继父亲的志向,学习京戏,一生都在为梅派京戏的传承做贡献。他本身喜爱机械研究,所以在唱戏之余,他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兴趣,在机械上钻研了一辈子。可见,继父志并不一定就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背离。梅葆玖先生一生没有孩子,如今离世,梅派亲传从此成了绝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此后的人们只能从影像资料里去一睹梅派风采了。
  我们今天的家族观念已经淡化了,家族式的技艺传承也已经不多见了,绝大多数的人可能在“继父志”这件事情上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自由权利,并且不会觉得这件事情应该与孝道挂钩,忽略了历史上这一行为与家族传承、家族责任感等方面的关联。怎么说呢?只能说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无关对错,我们无法改变。但不得不说,每每看到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表示子女并无意继承这些古老的技艺时眼中的落寞,仍旧会感到有些难过。
14.礼坛、一(539):我认为,无论是恭敬也好,仁爱也罢,其实它最终表现出来的都应该是让人感到舒服的。一个知礼的人,应该是会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会理解他人的行为。礼是规范,知礼的最好表现是不把礼作为一种硬性的束缚来对别人指手画脚。因为我认为,当我们开始对别人的行为指指点点的时候,就已经是不礼貌的开始了。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网络暴力,指的是网民对于网上发生的事情进行言论上的批驳、攻击,当这些攻击集中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的时候,就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是精神上的,也是难以治愈的。人们在发表这些言论的时候,通常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但殊不知,他们自己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自己素质的否定,是无礼的。
   礼,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否定别人,而是尽可能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种礼的时候,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也一定是彬彬有礼的。
15.忠坛、二(548):看韩剧的时候发现,韩国军人在敬礼的时候口中都会喊一句“忠诚”,这与韩国这么多年来“身土不二”的精神培养有关,对此,我总是觉得很敬佩。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多人其实对“忠诚 ”的概念有些模糊。我们在历史书中、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听说过很多关于忠诚的故事,但我们自己对此似乎总是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当国外反华势力试图破坏圣火在国外的传递时,很多在国外的中国人都站了出来,努力维护现场的秩序,保障圣火的顺利传递;当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国内外同胞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积极参与救援……这些这是都是忠于国家的体现。因为内心的这份忠诚,所以我们才会对国家的荣辱怀有责任感,对同胞的悲喜感同身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并不是只有在国家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才需要爆发的精神。忠诚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