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二等奖李早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二等奖李早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

专业、年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

姓名:李早

学号:201611120100006

1】论坛名称:仁坛·仁与爱           序号:三      楼号:833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仁爱是一种博大又深邃的情感,是人类最高的美德,是最善良的精神。具体来说,仁爱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物。首先做到自爱,然后再爱他人,最后达到“泛爱众”。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人首先要“爱己”,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接受、悦纳自己,表明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一无二的肯定;其次,汉字中“仁”的写法是“二人成仁”,这是说仁爱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不仅是要关爱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还要爱护众生,拥有一个博爱之心,关怀所有人;最后,仁爱就是“爱物”,也就是爱自然,对自己身处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所衍生的万物怀有一颗爱心,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2】论坛名称:仁坛·仁的来源           序号:二         楼号:365

仁的核心概念是爱人。仁爱之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之初,性本善”,我也很赞同孟子的性善论,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这些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人从先天就具备的。善心是人所固有的,性善是人的本性。这样就通过人的心理暗示来提示人们在面对行为选择时趋向于去行善。那既然人心都是向善的,为什么还会有恶呢?这是因为人“渐失其本心”了,受到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善良本性加以摧残,才使得善性逐渐丧失。所以,人们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不仅要在主观上努力,而且,还要观察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多多反思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

 

3】论坛名称:仁坛·行仁之方           序号:          楼号:255

仁爱是人的较高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践行仁爱就是要多关照自己的内心,多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关爱他人,另外还要首先,我们爱自己,就要问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在现实生活中,物欲纵流,关照自己的内心就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不管是物质追求还是精神追求,只要是正当合法的,都值得付出努力去追求;其次,践行仁爱还要处于自觉自愿,在实际行动中靠理性精神和坚持不懈培养出来的自觉行为;最后,我们要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所为有所不为,发现不足的地方及时完善,发现错误了就及时纠正。 

 

4】论坛名称:仁坛·培育良知            序号:           楼号:488

人的良知的形成不仅要靠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情感上共鸣去完善自己的品格,还可以通过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来培育良知。比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家庭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摇篮,其思想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家庭影响最为深刻;其次就是学校,当我们进入到学校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学校的老师就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学校教育也要重视人的德性教育;最后就是社会,当我们步入社会中,三观基本形成,在面临选择时可能会有妥协的情况,这时,应坚持自己的本心,约束自己行为,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5】

论坛名称:仁坛·践行仁道               序号:八          楼号:393

儒家的仁爱思想要求我们“泛爱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自己身处条件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修养身心,提升自己;在自己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去践行仁道,尊重他人的需求和选择,尊重他人的隐私,关注他人情感。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我想,践行仁道给我们的具体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把每个人都看作是独立自由的主体尊重他人平等共处,不差别对待,甚至歧视。

 

6】论坛名称:义坛·爱护生命           序号:            楼号:763

爱护生命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过好自己的一生,还要爱护他人、他物的生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不仅仅在于长度,还有深度、宽度,人活着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过完一生就完了,而是要珍惜光阴,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去关怀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同时,我们对待小动物、植物也应有悲悯之心,不随意抛弃、践踏它们,把它们当作我们人类的好伙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7】

论坛名称:礼坛·礼的规范                序号:           楼号:484

对个人来说,古人对礼仪也有具体的行为规范,比如尊老爱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等。遵守礼仪规范不仅要内心真诚,出于对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护、信任和感恩,还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不仅依赖于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还有赖于对不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糟粕规范的摒弃。

 

8】

论坛名称:礼坛·礼的价值                序号:三            楼号:820

    自古代以来,中国就很重视礼仪规范。小到坐车的规格、宴请宾客等,大到祭祀、诸侯国觐见,都有一整套的规范,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细化到个人,一个注重仪表、仪态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保持一个人的尊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容易对起产生一种信赖感礼貌待人,与他人的关系也能在一种良性状态下发展,而且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如果一个人不修篇幅,衣冠不整,在工作中也很难会让人对他(她)产生信赖感。另外,人们还会经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在现代生活中,送礼作为一种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联络感情、表达敬意、加强沟通的角色。

 

9】

论坛名称:智坛·批判精神                 序号:三              楼号:289

儒家非常重视个人的批判反思,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作为个人,儒家强调要有内省精神,每天反思自己做事情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真诚待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学到了?如果没有,明天是不是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呢?每天用行动完成一个小目标,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律、自警、自励;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寻找差距。

 

10】

论坛名称:智坛·知行合一               序号:九               楼号:267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意思是说不仅要知道关于善的思想、信念,还要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自觉地去践行它,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很多诱惑,很多人知道明明应该这样做,可还是选择了截然相反的做法,这就违反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准则,这就告诉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的锻炼,知道善念是什么还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还要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11】论坛名称:信坛·信的行为                序号:四          楼号:622

    “人无信而无立”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就是要讲诚信,“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讲诚信有助于形成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要求我们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尽自己所能努力办到,如果觉得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就要学会事先拒绝。在大学生中,不诚信的事例还不少,比如考试作弊、求职造假、随意违约等,严重损害了个人形象。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责任意识。有个别企业不讲诚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仅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对民众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威胁。

 

12】论坛名称:孝坛·尊敬父母            序号:              楼号:646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孝敬父母是理所应当的,细化到给父母端茶倒水、帮父母学习网上购物、耐心听父母的唠叨,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点出来,不顶撞父母,父母教会我们走路、吃饭、写字和说话等,当子女长大后更应该尽心竭力地供养和照顾父母,不仅要满足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更应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让他们安享晚年。尊敬父母并不是说全听父母的,儿女们也应该有独立意识和能力,不应完全地依赖父母,丧失自主能力。

 

13】论坛名称:孝坛·为亲解忧          序号:九                楼号:208

 父母不仅是我们的长辈,还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父母和我们一样,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时,作为儿女的我们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如果能够帮助父母,就尽量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小时候我们安稳的生活是因为父母把风风雨雨挡在了外面,长大了,我们不仅要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而且为父母去遮风挡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14】

论坛名称:毅坛·自尊自信               序号:二                楼号:282

人活在世上要有充分地自尊和自信一个拥有健康积极、奋发进取精神的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很难被打倒。相反,一个人如果过于自信或者过于自尊,就会形成自负与虚荣的消极情绪,这样容易迷失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自卑,就会产生消极悲观的心境,消磨人的意志,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

 

15】

论坛名称:和坛·天人合一             序号:三                  楼号:232

“天人合一”就是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讲的“天人合一”就是农业生产要尊重、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种朴素的天人统一观念和儒家的仁学思想密切相关,因为任雪把天地万物都看作是人类的朋友,自然能得出人类应爱护大自然的观点。

 

评价:本文逻辑严密,思路清晰,中华义理有比较好的把握,可见作者的学术根底比较深厚。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