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對當代中國倫理道德教育建設的意義
大學本科時代受教於社會學張德勝教授,張教授其中一項研究是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在此文中,將套用他分析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思想蘊釀形成的觀點,放進於國家當前社會情勢的分析裡,討論今日國學對倫理道德教育建設的作用。
有可能陷入失範的倫理秩序嗎?
在《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一書中,提出了以下重點:
1. 春秋戰國進入了一個失範時代。其意思是指一個社會受到痛苦的危機所困擾或者逢突然興旺轉變,準則、規限、節制等約束欲望的規範標準會暫時失效。
2. 思想是需要基礎所產生,中國思想如儒家,在當時代蘊釀形成,針對當時社會情況,最核心的提問,便是重組人的規範。
相比今日國情,我國曾經歷了一段慘痛貧窮的歷史,而且歷時百年以上。時至今日,卻面對相反的問題,就是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高速遞增,經已有十年或以上,生活改善,卻同時有很嚴重的貪腐和敗壞等問題。在《中國倫理道德報告》中,調查顯示:當代中國社會日趨明顯的功利傾向亦令倫理道德往往難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一方面體現在官員腐敗和社會分配不公等行為,另一方面,這也體現在人們對義利關係和道德與幸福關係的態度上。根據調查,關於當今中國社會實際奉行的道德價值,認為是「義利合一,以理導欲」的佔49.2%,但選擇「見利忘義」或「個人主義」的也分別有21.0%和21.9%,後二者相加近43.0%。兩種判斷正相對立。
另外,對目前中國社會的道德公正狀況,即道德與幸福關係的狀況,49.9%作出肯定性選擇;但亦有32.8%認為德福不能一致,還有16.6%認為「二者沒有關係,只要能掙錢就行」,後兩項相加,總數為49.4%。這也反映不少中國人認為倫理道德並無法真正落實在現實生活中。
當瀏覽中國內地的微博和討論區,國民對生活上接觸到的腐敗問題顯出深感厭惡,但卻同時往往反過來知道正處在於一種社會狀況,認為獲得財富往往會放棄一些道德。這些跡象顯示我國漸漸在經濟發展中,社會對於欲望作出的道德規範日漸失去力量,雖然未至但已有陷入失範的可能性。龔群指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個人的進取意識和創新意識有了空前提升,人們的自主意識開始在道德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價值多元已經成為普遍事實。另一方面,則是隨著經濟生活水準的提升,人的物化也日甚一日,這對當前中國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帶來巨大衝擊。他認為面對改革開放後拜金主義,以及義利之間的矛盾的衝擊,當代中國社會正面對著「道德的陣痛」。今日我國這種社會情況實在值得關注。
國學可成為中國倫理道德教育的支柱嗎?
自新中國成立,主要關注到政治教育,推動國民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參與。然而,在社會或學校教育兩個層面方面也只出現了打倒舊有系統卻未及建立新的社會倫理指導思想。劉小楓指人們失去了具一致性的價值秩序,各種利益間的衝突和矛盾已把社會推向失序狀態。他早於1995、1996年期間經已提出重建公共生活的倫理秩序是中國當代倫理最重要的任務。萬俊人分析同時亦指文革後「國家道德」和「革命道德」的消退,以及近三十年整個社會過份著重物質方面的發展,令文化和道德的建設被嚴重忽略。他形容國家倫理資源正處於虧空狀態。
如何面對這種虧空狀態和重建倫理秩序需要此現況呢?回到開首提出的觀點,中國思想在蘊釀時期正是回應當時失範情況而逐漸形成的。張教授在其研究中,歸納由對社會的秩序情結所引伸的儒家文化活動包括:
1. 對和諧與均衡的渴求:以家庭為禮治社會模型,接納人類社會存在的差異,在此前提下達致和諧境界的人際組合;
2. 主張歛情節欲;
3. 提倡賤己貴人。
另外,道家和佛教等思想同時間亦有助充沛和補充儒家思想不足構成中國思想針對秩序情結產生社會作用。故此,筆者認為在道德倫理教育方面著手復興國學,是重新填滿虧空狀況的方法之一。
國學思想既針對了當時社會失範狀況而產生,同時亦有益於今日中國因著重物質方面發展,而產生的道德問題。當然,處於現代社會不能將過去一套完整搬至今日就作為靈丹,因為處境不同自然有需要調節的位置,但是對於規範欲望的倫理規則而言,國學本身經已提供了良好的根源給我們,而無須他求。這點是肯定的。劉小楓認為要恢復儒家倫理傳統,最核心的課題並不在於重申儒家倫理的合法性,而是需要重新建立儒家倫理與個體責任意識的聯繫,以使倫理傳統得到個體責任感和良知意識的支撐。萬俊仁同樣亦有提出類似觀點,指出中國傳統的一些基本道德價值,如忠、孝、義等,對於現今的市場經濟來說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中國社會最欠缺的正是這些最基本的精神。龔群認為儒家傳統倫理強調所有人都具有如「家」一般的親密和團結關係,並在經濟上重視「以義生利」、誠信不欺,對於現今市場經濟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只要轉化傳統儒家過於輕利的傾向,便能成為現代經濟活動的倫理準則。這些學者亦正努力提倡轉化國學思想為今天倫理道德建設所用。而為了將國學重新建構成為我國公共生活的規範,進行社會及學校文化教育,向國民和社會下一代作出推廣並將思想植入他們心田,等建設工作更是尤為重要。
怎樣進行教育呢?—— 香港教育學院經驗談
筆者本身專業是學校教育,特別是生命教育與價值教育方面。這幾年於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工作,亦更體會到以上提及的社會問題。在籌組項目方面,亦有提倡轉化國學為道德教育經驗,以下分述兩項經驗,希望對於我國將國學轉化為文化建設時能產生裨益:
1. 實地考察交流感通先賢
本中心於2009年6月,舉辦「訪孔尋源之旅」,資助三十多名教院學生前往山東曲阜,親身體會當地人情,以及透過現場實境經驗,協助學生建立敬重我國先賢的精神和感通他們的思想。透過是次旅程,學生不單學習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建築藝術等知識,作為準教師他們更強化了對孔教教育觀的理解與認同。張琪融同學在報告中表示「「敬師之心」之產生,不能是單單推進我的人生路,更是要使我找尋人生的意義。儘管孔廟今天的華麗,變成後天的簡陋,「敬師之心」依舊長久,關鍵在於儒學的價值系統有否得以傳承。」劉穎認為「孔子對教育非常有見地。作為老師,要先正其身,並溫故知新不斷提升自己。對待學生,要因人施教,循循善誘,並且主張教學相長,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舉一反三。」以上兩位學生感受只是其中一些見解,可見有關旅程,透過實地考察方法有助學生與先賢的感通。而有關教院學生在回港後,亦協助人員製作了特刊、影片專輯、中小學展板等,亦到中小學中分享他們的經驗。
2. 藝術、德育與經典整合進行
本中心亦籌辦了「全港中小學儒家經典的心靈表達才藝比賽」及「全球《論語》徵文及繪本比賽」。此兩項比賽,本中心特別著重推動中小學嘗試將閱讀國學經典再透過藝術方式結合現代處境或問題表達出來,同時在此學習歷程中:1.尋找國學經典在今日的價值;2.認識國學經典所內含的道理倫理思想。
透過是次比賽,參賽學生也有成長得著,孔教學院大成小學何主恩同學表示:「該角色不懂關心別人,與我直率的性格有很大出入,因此代入角色時具挑戰性,需要時間去適應。」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梁澤光同學表示,參演使自己多留意與父母親相處時的行為和態度。陳蘊儀同學認為代入母親的角色具有一定困難,因為大家都很少會從母親的角度出發,顧及母親的感受。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中六理班同學,透過參與是次比賽,為構思劇情,則引起了機會讓他們思考「孝道」,他們表示有同學認為誠心去悼念逝世親人便已足夠,悼念的儀式或方法其實不重要;而有同學則表示親身到墓前拜祭非常重要,不但能盡孝道,亦同時為年度家族聚會,一同悼念已逝親人,令家族成員得以維繫較親近的關係。
以上分享內容均已收納於本中心出版一套三冊「孔教儒學教育考察、交流及學習計劃」紀念刊內,這些經驗反映出從實地考察和藝術教育等方式,來推廣國學學習,是有效促進學生掌握國學箇中倫理思想的有效教育方式。筆者認為值得可以從師訓著手,並引進學校內成為正規課程的學習經歷部分,長遠自然有助由新生一代起將國學重建為社會道德倫理的規範,填補今日國家倫理資源虧空的狀態。
- 上一篇:国学与道德救赎刍议
- 下一篇:汉代女性道德形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