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三等奖 黄丽月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三等奖 黄丽月

字号:T|T

《论语·学而篇》浅获——怎么看待学习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202010102007 黄丽月(女)

《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了并且温习它,不是一件很使人开心的事情吗?”而这第一句话,也是直接说明了学习的态度——学习了,要复习,才可以在巩固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现,所以这才是值得开心的。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到怎么学习,《尚书》有言:“学,效也。”“效”便是模仿。换言之,如果我们想要学习《论语》,那么便跟着孔子一举一动来模仿,先生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学习的内容便是从《论语》内容来的,每一句都是精华,每一句都值得我们深思。

既然从上面的学习内容来说,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辨别所学习的内容是好的还是坏的。我看见过很多对先生的误解,例如《论语·乡党篇》中的“割不正,不食。”很多翻译是直接翻译成“肉割得不方正,是不吃的。”这里所谓"割不正不食"是指祭祀时用的脊、胁、臂、臑等部位有严格的规定,不符合规则的称为不正,就不能食用。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先生十分挑剔——肉只吃方方正正的,边角料都不吃,最后造成了食物浪费。“割不正,不食。”不仅是先生礼仪的规定,也是先生的针对食物的养生方法之一。放到现在来看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紧接着上面的学习内容,来谈谈《学而篇》中的“礼之用,和为贵。”现在这句话已经被人们引用成了“以和为贵”,但是“以和为贵”不再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和平最珍贵)”这么简单的理解了。“礼之用,和为贵”翻译成“礼仪制度的运用,便是在于交际关系中的和顺美好”。礼仪制度就是规矩,我们都知道哪儿都有哪儿的规矩,规矩是不能乱的。餐桌礼仪、祭祀礼仪,甚至小到家规或者个人的办事准则。我们要遵守这些成文的或者默认的习俗,当每个人都严于律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争吵了。

现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是需要预约才能进馆学习的,当然,只是一些隐私性比较好的、条件比较好的座位才需要这样。现在本人所在校区便是如此,一些隐私性、学习期间半封闭的空间、有充电插座以及小台灯的座位成了我们专心复习的好选择。既然有这么好的座位,那么大家都是想坐在这样的座位,所以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上系统预约,而不是把自己的一些私人物品随意占座。一本书、一支笔我也能理解,但是餐巾纸就过分了。哪有轻飘飘一张餐巾纸就可以证明自己是占座了呢?更有甚者,在一张便签上面写着“这个位置我占了”就可以肆意妄为了吗?这简直太离谱了!为现在的个别大学生的素质担忧。如果在预约系统还没有推出使用,你占座也不说了,但是为什么系统在被推出使用之后仍旧无耻占座,便是占座人的无礼之处了!

碰到良心未泯的同学,说清自己已经预约时便面红耳赤连连道歉快速起身,;碰到素质堪忧的同学,那便是不好说了!胡搅蛮缠东扯西扯道德绑架执意不走,见到如此无耻之人,实在大开眼界大为震惊大发雷霆火冒三丈!为此,既然已经存在一些约定俗成,那么我们就要心照不宣地遵守!何况是明文规定预约学习座位呢?我们自然是要学会一些规矩,当然越早知道也没有什么坏处。针对作者本人遇到的恶意占座的这件事情,如果人人都做到了不随意占座、不恶意占座和预约了再坐位子,那么图书馆便是一派祥和,被占座的同学也不会有这样的矛盾和坏心情产生,从此,一派和顺美好。大家也学习得开开心心,不会有学前坏心情的降临。

因此,学习的内容不仅是要分辨清楚,不可人云亦云,而且需要学习规矩礼仪,不可我行我素。除了从选择先生这个学习的榜样,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来源,例如身边人。那么这个身边人就包括很多人,比如父母、朋友、老师等等。我们在这里主要说明的就是朋友。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概意思是:“选择别人优秀的地方就去跟随学习,(对照他们,)如果自己身上有和他们一样不好的地方就要选择改正。”而与我们相处最多的大概就是自己的朋友了。上学的时候天天和自己的朋友待在一块儿,如果没有朋友,也是深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先生提出了四点好学之人的特征,尤其是最后一个——“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之意;“有道”即为有道之人,便是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改正、修正之意。选择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去学习请教,以他们的优点去改正自己的行为以取得进步。

我们与自己的朋友相处时间比较久,对方的优缺点都是比较熟悉的。如果你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经常帮助对方提出合理的有见解的意见,相互匡正,一起进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有的同学社恐怎么办?说是不想去认识了解别的新的朋友。“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大概意思就是“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我们害怕别人不了解我们,然后自己错失了很多机会,大到怀才不遇,小到被人误解。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好好认识了解身边人、身边事,不妄加论断,那么每个人都会被好好了解和认识,那么这时候就会学习到优点,自己和朋友都会有所进步。

除了学习身边人即朋友,现在就是让我们自己主动学习了。而书籍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读到一本好书,我们会觉得,明明自己和书本的作者没见过,为什么就是写出了我内心的感受。书籍往往是自己没有来得及说的话,或者说,是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口才、技巧、语言表达来阐释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多读书便能多学习,多看看“市面”。内心充盈,自然无穷。

习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有人说,有字之书需苦读,而无字之书需苦悟。我对此话深以为然。有字之书是别人的结晶,那么无字之书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上所需要积攒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感到困惑的时候,坚定地迈出步伐,走出迷茫。这就是人生的历练,这就是读书的用处。有字之书,使人明智、聪慧、深刻、庄重。无字之书,使人执着、友善、宽容、警醒,只有同时读懂了这两种书,才能永远保持那种自然的持续的学习状态。

《论语·学而篇》中一开始就让我们学习学习,但是先生却总在和你说读懂生活,读懂礼仪制度,读懂人伦品格。生活本来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里面的经验教训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正是因为有太多变故了,所以我们才应该把有字之书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完美解决生活的难题才是我们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困惑和难题一直存在,我们便会一直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之后,谈到了学习的看法。首先,认清学习内容的正误,切记勿要人云亦云。其次,最好先学好约定俗成的内容或者法制法规,不要做无知之人,也不要知法犯法、知错故犯,非常不好。然后,向身边人学习,和朋友一起相互匡正、相互进步。最后,多读书,读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回归生活吧,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现实中学习,在苦痛中进步,在磨难中成长,在经典中获取!

向经典致敬!向先生致敬!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

邮编:541006

 

 

评价:以《论语》为例,作者表明了在对待经典的学习时要能有所辨别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学以致用,不能空读有字之书。其通过列举身边的一些反例点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重要性,最后呼吁致敬经典,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