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鼎”卦的理解
于12周周末,我为自己卜了一卦,结果为“鼎”卦。
“鼎”,巽上离下,《杂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尚贤养贤,革故鼎新。“革”,是去故,改变旧事物。“鼎”,取新,建设新事物。
鼎本是烹饪器具,能使食物由生变熟,合众口味为新味,因此可以引申出“鼎新”的意思。古语有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基于“食”对于“民”的重要性和“民”对于“王者”重要性的相似。相传夏禹定九州而铸九鼎,鼎作为国家的象征,伺候数千百年,九鼎三迁,最终鼎迁于周,即周朝。
鼎,元吉,亨。
变革了事物,为新事物的建设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总体上对于所占卜之事进行肯定,“鼎新。”鼎,代表着一个国家,鼎新就是新建立一个社会,所以元亨,大通。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以亨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近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从卦来讲,风火鼎,上体是离,离为火。下体是巽,巽为风。《说卦》讲巽为木为风,所以彖传说:“以木巽火”,鼎为器物之象有二意:一为烹饪之器。一为古代统治者象征权力的法器。烹饪用的鼎,放入煮熟后的牲畜,加入佐料,使五味调和。作为古代统治者象征权力的法器,最有名的事件为夏禹定九州而铸九鼎,代表统治九州。
《象》曰:“上木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取得了政权,还要巩固政权,君子改命以后还要凝命。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妾得以妻子,无咎。“鼎颠”,就是鼎倒了过来,趾在上面,把鼎足颠倒向上,易于倒出秽物,“得妾以其子”,就是得到妾以及她所生的儿子,是没有过错,“否”字面的意思为腐败的东西、食物,而在中国古代,食物也隐指男女两性,有其是女性。那么根据整段话,我们不妨推测为“鼎颠趾,利出否”是隐喻夫妻之间生活不和谐,于是休了妻子纳了妾,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幸而妾争气,为丈夫生了一个儿子。母以子贵,妾生了儿子,身份、地位随之提高,是没有过错的。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有也。九是阳爻,又居中,刚实居中,是鼎中有实之象。仇,其实就是配偶,“我仇有疾”,不能为丈夫生儿育女,这便让丈夫有了纳妾的好理由。这对于追求三妻四妾的中国古代男人当然是好事,即“吉”。所以《象》中说:“若是妻子可以生儿育女,使家庭和谐,那就必须慎重考虑纳妾之事。可当妻子有疾时,那就不用忧虑了,纳妾会是必然的事了。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革”改变,在这里指鼎耳因摔坏而变形。塞,闭塞,行不通。鼎耳的作用在于贯穿鼎铉以抬鼎、移鼎,鼎耳摔坏了,鼎铉穿不进去,所以鼎也没办法移动,鼎中的美味也无法食用。但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九是阳,是实。雉膏是好东西,是美味佳肴。因为“其行塞”,有好东西不能吃,但是方雨,亏悔,终吉。方雨是阴阳合,能亏能悔,最后吉。将初六、九二、九三爻联系起来后,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妻子生病了,不能生孩子,为生儿育女,丈夫休离了妻子,纳了新妾,幸而新妾生下了儿子,母凭子贵,且丈夫得有子嗣,心里欣慰,对于休掉妻子的悔恨渐消,家庭和谐,是件好事啊!故“终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在中国古代,折足意味着性无能,在我看来这是指家庭之间不和谐。“覆”即倾倒。“公”,即公爵。“餗”,是一种汤粥类的食物。在这一爻中,我认为这是在说家庭生活不和谐影响会非常大,就好像倾倒了公爵鼎中的食物,并是食物弄脏了公爵的衣服一样,影响非常不好,是“凶”!
《象》对这一爻的解释为:力不胜任,未能做到应该做的事,当然不会得到信任。要知道一个这么大的人了,还会把鼎的角损坏,还把汤粥倾倒在公爵身上,弄脏了衣服,这样的不成器,任谁都不会相信他的能力,不会交给他做任何事。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鼎有黄金色的鼎耳,铜质的铉,有利于占卜的进行。这一爻可能是说国家有了新的鼎耳,即通过革故鼎新之后,换上了黄色的鼎耳,有利于占卜的进行,即有利于国家的统治。众所周知,黄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而一个鼎的鼎耳是黄色的,那么鼎耳必定是新的,鼎也是新的。在很早以前,国家大事,尤其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必须由占卜决定,若是占卜结果是好的,那么这条决议可以进行下去,反之这不能进行下去,需要立刻终止决议的进行。当然对于古人而言占卜的过程越顺利就越有利于提高占卜的准确性。通过以上结论,我认为这一爻说的是国家要改革,除去旧的、不好的东西,才利于国家的发展。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玉的刚硬程度不比铜,用玉做铉来抬鼎是不可能的,故我猜测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玉镶嵌在铜质的铉上,代表大吉大利。对于国家而言没有不利的地方。古人认为玉不仅珍贵,还有温润高雅的特性。用金为铉太刚,用玉修饰一下则刚柔并济、刚柔和度。
这不仅仅只是说管理国家,还可以说是其他相处之类的相处之道,不可以太刚硬。一个国家的统治不仅要靠法律还要有人情味。正所谓“法律之外不莫乎人情。”法律是金,则人情是玉,要金与玉相辅相成,才能“王”。与人相处之道也有些类似,要有宽容之心,对于他人犯下的错误要宽恕。要为对方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莫太刚硬。
在鼎卦中,是异卦(巽上离下)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大器物,三足为稳重之象。煮食,比喻事物充足,不在有困难和困扰。
鼎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卦,这一卦的主旨为治国之道。鼎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要想保持鼎的稳重必须有所作为,必须要“鼎新”,否则不能将鼎中不好的秽物倾倒出来,或是顿时厚重的鼎居然被打翻了,里面的美味到处乱流,以至于衣服弄脏。又或是刚硬的鼎断了一足,失去稳定性而倾倒。这提醒了我们即便是再强大、再庞大、再坚固的东西,总有颠覆瓦解的一天;再耀眼的太阳,也会有陨落的一天;再辉煌的业绩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没有东西是永恒可靠的,要想坚持永恒可靠,人就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的努力。为即将到来的危险和失败作好迎战的准备。
治理国家尚且如此,何况是对于自己,要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戒除,培养形成好的习惯,要审视多度,把握机会,按规律进行;要明辨是非,不怨天尤人;要善于寻找人才,特别是居上位的改革制定规范者,用人不可不慎。
总而言之,“鼎”卦这个卦的主旨为治国之道,里面的道理对于居上位的人来说可谓是受益匪浅。但同样的,里面的道理也是使用于我们的,治理自己不必治理国家差很多,终究对于自己而言,“鼎”卦是正位凝命的智慧。
以上就是我对于“鼎”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