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
学院:文法与经济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13级
姓名:邹盼
学号:201306703010
联系方式:手机13720379746 邮箱 820617864@qq.com
毅坛 二 198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大至国家,小于个人,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国之于此,譬如宋,鼎盛之时,不知居安思危,虽金玉其外,然早已败絮其中。积贫积弱,金兵入关,纵有岳飞精忠报国,不敌秦侩谄媚算计,可恨高位之人自安于弱,自安于愚,民不聊生而外有强弩,两朝皇帝被俘,国运苟延。
而至晚清,更甚于宋。八旗皇胄醉于大好河山,天朝自居而外皆蛮夷糟粕,闭关锁国而终至大炮破城,不战而胜,虽胜而败,卑躬屈膝,奴颜求和,割地赔款,八国联军占紫禁,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至于此,高位之人仍贪图享乐,昨日帝国苟延残喘,不思进取,自安于弱,自安于愚,虽民恨而含恨。有志之士,效仿明治,百日维新,断头台上七君子血溅青天而终不能瞑目矣。所谓封建之制,腐朽衰败,在于此。
而对于个人而言,熟识历史让人更加豁达也更能以史为鉴,历史不能改变,但是当下的自己是可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首先要自尊自爱,善于发现和赏识自己的闪光点,并进一步完善;其次是要自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去解决而不是自卑和怨天尤人。机会只会留给准备好的人。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以此为借口而不去做出尝试和改变,那你久而久之这个不足就成为你心里一道很难逾越的墙壁了。生命在于运动,也许前路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光明的。没有一路上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改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时代的浪潮吞没。从今天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历史的天空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仁坛 三 618
仁与爱,都是非常大的词,其内涵也是博大精深,而往往对于两者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 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 道德境界。我以为,仁者和仁的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极其高尚的道德标准,形容一个人“仁”,至少是没有多少争议的赞美,仁者,往往不仅在于他做了符合“仁”代表的道德的事,而且不能做任何与“仁”相悖的事。一个人的事迹、德行被称赞“仁”的,如数家珍。而能被人称为“仁者“,纵观历史,却是寥寥无几的。如一个统治者实行了仁政,开创了盛世,从某些方面来看,他做了”仁“的事,但谁也否认不了的是,身为统治者,争权夺利、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所做的许多完全与”仁“背道而驰的事。也许会被称为仁君,但不能被称为仁者。但是,处于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我们以全部的”仁“来要求,那就是矛盾的,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的。所以,只要大方向是*向”仁“的,便是道德的了,若是更加*近,便是圣贤之姿。
爱,儒学里多的是大爱,仁爱,正是先人们骨子里君子坦荡荡的浩渺之气,以仁为基础的爱,更加的宽广而又力量,孔子的“仁者襟怀”,最高的境界就是对万物的爱。而含蓄的东方文化也教导我们,爱不一定要说出口,用行动用笔墨更能体现其珍贵。然而,数千年的儒家文化也繁衍出一些“私爱”,更多的是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对于男权的崇拜与女性的占有,“三从四德”、《女戒》等等都是过于畸形的私爱。
相较于”仁“,爱是无需解释无需修饰更加国际化的表达。而有时候,没有仁的约束与指引,爱时而伟大,也会流于自私。仁是恒久,却也机械;爱时而长久,时而转瞬,没有定性,如果说仁叫人理性,那么爱却是天生的感性,无法改变,毕竟情绪与感情表达是不能长久被压抑的,只能被引导。仁与爱的结合,是一种堪称完美的进行式,在不断磨合中永生。
孝坛 一 418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年前偶尔在读者文摘里看到这句话,当时年幼,一知半解,但已经会有一种本能的感触。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才慢慢的体会到其中的真谛。些许感悟:
小小的你 温热的眼 青紫色 苍白的脸 谁的记忆 年年 人间的好奇 期盼的忐忑 等你有了喜怒哀乐 开始一个年轮 是宿命 是夙愿 童年的喜悦 陪伴的苦涩 年少之轻狂 龙凤之黯伤 弱冠情初尝 半百心所想 而立游戏尘世时 老叟犹记小儿郎 归老之日思亲旁 唯有冢前烟火凉 谁之记忆 年年
——记守护年轮的、老去的
对于父母的孝并不在于物质在于形式,而在于真心,发自肺腑的感恩。及时行孝,莫待时光错付,追悔晚矣。
毅坛 七 17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狭隘的心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试想一个懦弱无刚的人怎能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样的责任沉重而久远,这是由心中怀着坚强意志的读书人实践仁道理想决定的。孔子所讲的仁道,精神就在于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社会和别人,为此就要承担起救世救人的责任。而曾子在进行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所以我也经常对年轻的学生们讲: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有"弘毅"。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弘毅就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博大的胸怀与这样高远的志向,都是源自于孔子的《论语》和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通往所追寻的成功道路上,士当弘毅!
毅坛 二 941
所谓自尊, 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维护自己尊严, 反对自轻自贱; 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坚定自己信念, 反对妄自菲薄; 自立, 就是树立独立意识, 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反对依附顺从; 自强,就是顽强拼搏, 奋发进取, 反对自卑弱。庄子说: "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说,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信心。女大学生是妇女中的特殊群众, 也是今后妇女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公共事务的排头兵, 女大学生一定要摆脱封建的心理积淀, 树立竞争观念、平等自立观念, 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克服自身的各种弱点, 追求自身的人生价值, 使自己成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女性, 树立21 世纪女大学生的形象。这个形象, 要靠我们每个同学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去树立, 别人是无法代替的。撒切尔夫人正是在阳光下认清了自己, 才成为世界瞩目的铁娘子; 阿基诺夫人正是无视女人是弱者的定论, 才在菲律宾动乱的政局中站稳脚根; 我国走在祖国建设、改革前列的女厂长、女经理们, 正是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 敢于冲进改革大潮中接受洗礼, 才成为市场经济叱咤风云的女强者; 不少女大学生正是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 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在弘扬中国优良传统中, 抛弃那些过分谦恭、忍耐, 扼杀创造力、进取性的东西, 奋力拼搏, 克服困难, 走向社会, 在各行各业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才获得了成功。
当今女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信念,用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孝坛 十一 277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孝”字,是个象形字,上面是个老人佝偻着,下面是个小孩子,即子能承其宗,并能顺其意。
起源: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其含义有二:第一,尊祖敬宗,方式主要是祭祀祖先;第二,传宗接代,崇拜祖先就是把先祖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对孝的理解:
《孟子离娄上》曾经写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来汉代儒家学者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释了他对孟子这句话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为第一张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要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由此可以说民间无后为最大的不孝是误传与偏见。
不同时代的儒家对孝有不同的理解。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的宗法奴隶制日趋瓦解,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因此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把行孝和守礼结合在一起,父母生前生后,都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第三是将”校“与”悌“结合起来,敬兄长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孝的人性根源,也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从近处入手实现仁,那就是”孝“。
孟子性善论,使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孝治是孟子为君主设计的一种理想境界,使孝道进一步政治化。
曾子则将孝道全面淡化,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且将忠纳入孝的范畴将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变为社会中人们对君主的忠诚。
荀子由于坚持性恶论,其论孝的言论主要是君重于父的观点。
从古至今,孝在我们的观念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反对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和各种落后思想,但是孝是我们一直在遵守的,它既是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道德底线,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永不过时的。
信坛 四 416
信者,人言也。古人认为,人说出來的话,一定是诚实的,所以便用「人」和言合起來,造了信字,来表示诚实、真实、不欺诈、不虚伪、信誉、信任的意思。
“诚信”二字的原义是互证的,《说文解字》解为“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人言则无不信者。”这个解释得出这样的结论:诚、信二字都和人的言语有关。言出于心,“诚信”首先是人的言必由衷,正如《礼记?大学》篇所说:“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其次,“诚信”外化为人的行为,表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处理的各种关系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对于整个社会,应当属于道德范畴;而对于个体人来说,“诚信”是内在的修为,是自律,而非他律。
我国上古时期,“诚信”先由笃信鬼神的虔诚开始,《左传》上说:“祝史正辞,信也。”《尚书》上说:“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诚信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在那种“敬畏”的心理除去之后,诚信的实现常常要加上强制执行的手段。所以,诚信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种法律原则。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的随波逐流中既慨叹诚信的缺失,呼唤诚信的回归,又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们暂且不去探究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找回久违的诚信,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不妨先回顾一下古代先贤们对诚信的认知、评价和教诲,也许对今天的人们有一定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友朋,是被十分看重的人际关系中的“五伦”。孔子认为君臣之间应当是礼、忠互动。做人处世以孝悌为本,孝是对父母,悌是对兄长。在兄弟关系上,只要坚守诚信,就能做到四海皆兄弟。
孔子的择婚标准是正直而守诚信。从家庭关系上讲,这样的人是可以托身依靠的。《公冶长》篇记载:孔子评价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传说公冶长因为能懂鸟语而蒙冤入狱,孔子认为他是蒙冤受屈,不因其获罪入狱而改变对他做人的看法。这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不按贫富标准择婚。随后又有一则:孔子评价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在《宪问》篇里,孔子曾高度赞扬了南子容的德行,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在国家清明时不被废弃是可以做到的,但在国家无道时,既能坚持原则,固守诚信,又能保护自身,就太不容易了。孔子特别把这一点提出来加以表彰,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从家庭关系上讲,这样的人是可以托身依靠的。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千百年传承的古训。这个思想也来源于《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一个人以贤为贤,并能践行忠、孝、信等德性,虽说没有接受什么教育,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更本质的学习。)(《论语?学而》)这两则中都提到了交友与诚信问题,看来孔子的弟子们都把“诚信”看作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一条。古人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從造字中,也知誠信的重要了。
孔子以“巧言令色”为耻,而把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定为三点:“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在这三点中,不仅诚信占其一,而且是要做到每一点,都和诚信有关。
奉“信”为道,坚守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秩序井然不可或缺的。
信坛 四 418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
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智坛 八 141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战国策》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意指仁慈的人不轻易与人断交;明智的人不轻易怨恨别人。
战国时,燕王喜派栗腹用一百镒黄金去给赵孝成王祝寿,三天后,栗腹回来报告说:“赵国的成年壮丁都死于长平之战,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我们可以攻打赵国。”于是燕王就召来昌国君乐间,问他可不可以攻打赵国?乐间回答说:“赵国是个四通八达的国家,国民擅长作战,不能和他们打。”燕王说:“我用两倍于它的兵力攻打,可以吗?”乐间答:“不可以。”燕王又说:“三倍,可以吗?”乐间又答:“不可以。”燕王很不高兴,左右大臣都赞成攻打赵国。燕王便匆匆忙忙派了六十万大军去进攻赵国。结果燕军大败,乐间逃到了赵国。于是燕王写信给乐间,向他表示歉意。信中言词恳切,说乐间弃燕出走他国,在世人面前暴露了我燕王不贤,但也说明你乐间不义。信中引述了上面这句名言,劝说乐间回燕。乐间怨恨燕王没有采纳自己的主张,终于留在赵国,也没有给燕王回信。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如果要做到既仁慈又明智,就需要你有气量。还是古语说得好,量小非君子。现代社会更是一样,气量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多得的素质。因为客观环境复杂多变,社会上的人参差不齐,你不可能永远处于有利于你的客观环境中,你更不可能始终同容易相处的人交往,所以,现实的环境需要你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这里说的气度不是让你一味地宽容别人,忍让别人,而是能够适应和接纳。任何环境都能适应,任何人都能相处,任何势力都能利用,左右逢源,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要做到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很多人经常感情用事,排除异己,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人性的弱点,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靠拍马屁而飞黄腾达。从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是对人性这一弱点做出成功挑战的人。他们从当时的局势出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该不计短处的不计短处,该不念旧恶的不计旧恶,该拉拢的拉拢,该利用的利用,博采众长,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如果说宽容是一种品质,那么,气量则是一种素质。前者对修身有益,后者对建功有用。善于宽容的人不与人计较,很容易做到心情平和,对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大有好处。但是,一旦宽容成为了你的底牌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软肋。气量则不同,它是一种适应和接纳的能力和境界。有气量的人,对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他会学着去适应,尽管他对这种环境厌恶之极;对那些不容易相处,甚至有深仇大恨的人,只要当时的局势需要,他就会微笑着接纳,尽管恨不得当时就手刃其人。
学会宽容,拥有气量,是良好的道德修养,更是大智慧的体现,为人处世,谨遵此道,必会有意想不到的妙处。
智坛 十 225
由 《伤仲永》 可知,学习在于勤奋与长期的坚持。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勤能补拙,学习在于勤奋与长期的坚持。
廉坛 四 125
古往今来,崇俭戒奢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统治阶级,一段盛世的来源离不开统治者与民休息,崇俭戒奢的习惯。这对于当今反腐倡廉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汉文帝“露台惜费”
明代张居正著《帝鉴图说》载,汉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他先召集工匠们计算工程费用,大约需要一百两黄金。汉文帝说:“一百两黄金是中等民户十家的产业所值,我承继着先帝的宫室,经常害怕自己无德行而辱没了先帝的英灵,为什么还要修这座露台呢!”随即放弃了这一计划。汉文帝一生俭朴,临死前要求对自己薄葬,史载其“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汉文帝死后,依山为陵,送葬仪式和陪葬品都较其他皇帝简朴。所以,长安民间有“天葬汉文帝”的传说。汉文帝的节俭也奠定了后来“文景之治”的基础。
“焚裘示俭”与“留衲戒奢”
晋代史书记载,晋武帝时,太医司马程据献了一件野鸡毛织成的裘衣,而武帝却命令将它在殿前烧掉,并宣告朝野,从今以后,不许贡献新奇技艺做成的怪异服装。无独有偶,南朝宋代史书也记载了与衣服有关的轶事:宋高祖刘裕微贱时,曾常穿一件补丁衫袄去新洲砍伐芦荻,那衣服是妻子亲手做的,到他做了皇帝之后,便将这件衣服交给长女会稽公主:“后代若有骄横奢侈不节俭的,就把这件衣服拿给他看。”这一焚一留,异曲同工。
唐玄宗刚即位曾号令戒奢
唐史书记载,唐玄宗即位后,因为社会习俗奢侈浪费,便下命令——有关衙门销毁金银制造的玩赏器物,作为国家军需之用;将珍珠玉石精美华丽的丝织品集中到大殿前,烧掉;皇后与妃子以下,不许穿用珠玉锦绣;全国不许再采买珍珠美玉和织造锦绣等物;撤销长安和洛阳的织锦坊等等。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开元天宝盛世。只可惜,后来他逐渐放弃了初期节俭勤政的作风,沉湎于酒色和歌舞升平,生活奢侈,国家由盛而衰。可见对于戒奢,一要明白,二要坚持。这正应了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宋相国寇准罢宴
北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被提升为参知政事。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之成亲。新婚期间,日日酒宴、夜夜歌舞。一天,门官领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是寇准的舅舅赵午,他坐下便大哭起来。寇准忙问缘由,舅舅说:“牛娃,进了相府见你这般富贵,又听你手下人说天天如此,就想起可怜的老姐了。她一辈子受苦受难, 没过一天好日子!”寇准听舅舅说起母亲,慌忙跪倒说:“都是甥儿不好。”舅舅说:“你现在天天作乐、夜夜宴饮。你娘受过的苦难,你不是早忘光了吗?”寇准忙给舅舅叩了三个头,说:“舅父指教,甥儿得益不浅,母亲弃世时,我君命在身,忠孝不能两全,是甥儿终生憾事。不过,母亲的苦楚,甥儿实不敢忘。甥儿今为国家大臣,誓以上报宋王,下抚黎民。”说罢,忙和宋娥劝舅舅入席用饭。舅舅看着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不入席说:“你在京城里吃得这么好,可知咱华州、同州今年大旱,颗粒不收,一斗米涨到一千钱。现在还没过年,已闹起了饥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想到这,我怎么能吃下这样好的饭呢?”寇准听舅舅一说,顿感自己失职,愧对乡里。他急忙吩咐撤了宴席,并以此为戒,永不夜宴。第二天早朝时,他将故里旱情如实上奏,并请旨回陕西督赈和巡察民情。他回陕西后,为家乡办了很多好事,还把关中的赋税免征三年。
司马光教子俭朴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生活俭朴,为人稳重踏实,曾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为了使儿子认识到俭朴的重要性,他写了《训俭示康》的家书,开篇就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告诫儿子的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由于司马光教子有方,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了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司马康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世。
朱元璋捣毁镂金床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载,明太祖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在陈的宫室见到镂金床,说:“此与孟昶七宝尿器何异?”即命毁之。侍臣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朱元璋当即纠正说:“既富岂可骄?既贵岂可侈?有骄侈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处富贵者,正当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犹恐不足以慰民望,况穷天下之技巧,以为一己之奉乎?其致亡也宜矣。覆车之辙,不可蹈也。”可见,刚夺取政权的朱元璋脑瓜是十分清醒的。
崇俭戒奢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名言“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都告诫我们节俭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的传家宝。古人的崇俭戒奢美德对当今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廉坛 八 157
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往往色彩愈是美丽的昆虫,即使身披剧毒,也会招来同类的厌嫉和天敌的猎捕。而那些谦卑者,则隐藏了自己美丽,巧妙地骗过了捕杀者的眼睛,得以存活。
人亦雷同。傲慢者即使才华横溢,也难免遭到旁人的冷眼和嫉妒。而谦逊者行事往往虚心有礼,便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敬。谦逊不仅是一种内在美的体现,有时更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谦逊之美,犹如高洁的梅一般,骨风遒劲,却又默默无闻。 谦逊,一曲古老伟大的精神传承之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追求学问的态度,总是谦逊有礼,虚心汲取。一次,他在乘车途中被一个正在玩碎石瓦片的孩子挡住了去路,于是便上前劝说让路。结果孩子指着地上那座已经砌好的城池说:“老人家,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回去后对学生们说:“一个懂礼的小孩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谦逊,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仅现身于历史,现在,将来,也将继续传承。
谦逊,一幅记载着智慧的无尽的书卷。作为万有引力的学说创始人,牛顿从不自傲。当他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之后,并没有基于发表,而是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继续从事数学计算的研究。“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当被人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做出了如此意味深长的回答。谦虚,不仅给牛顿带来世人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认可,更让他在光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谦逊是我们在人生路上聆听的智慧之声,在我们不倦地追求学问的同时,它是我们的良友,更是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动力。
礼坛 四 317
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 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和坛 二 523
纵观历史长河,“以和为贵”的思想随着中华文明,流淌了几千年。泱泱华夏,“以和为贵”是其文明花园中一朵让每一个炎黄子孙赞美的奇葩。 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提出“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子亦讲“和”,《老子》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十五章中说:“知和曰常,知常曰命。”几位先贤哲人的言论都体现了“和”的重要性,即都提倡“以和为贵”。
就国家而言,“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民族文化的同化力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已成为长期起作用的客观规律。在历史上,汉族本是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在近代,汉族又和五十几个少数民族融合而合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内部密切团结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是多元的统一体,中国文化也是多元的统一体。多元的统一,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谓“和”的体现。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 就社会而言,“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推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当今来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都是同它一脉相承的,宣扬“和”的思想,既有复兴之意,又颇具现实意义。
忠坛 七 142
可悲的愚忠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铁血战将,皆以马革裹尸还为荣。为何,只为了那一个“忠”。 忠,上中下心,心居正中,才能问心无愧。故“忠”之一字,便做了千百年来人人侍奉的信条。 愚忠一词,翻阅几部字典,均未能找到,甚是遗憾。不过我个人对于愚忠却有点小见解:愚忠,毫无目的,为忠而忠。而有些是为了天下的苍生社稷,又或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忠,这种忠心都是有目的的,无论目的如何。然而愚忠,却不是为了忠,仅此而已。 自古以来,从未没有纯粹的愚忠者,那些被称为愚忠的人,大抵都是接近这一境界罢了。
武王灭商,伯夷、叔齐二人誓不食周粟,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化为两个饿鬼去了轮回司。我认为,他们两个应该是是古往今来最接近愚忠这一境界的人了。或许人们会赞叹他们的铮铮傲骨,会可怜他们的悲惨结局。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有什么权利如此轻贱,来展示他们那毫无意义的高风亮节。如此之忠,着实可悲。 辱人者,人恒辱之。这句话的真实性我未曾考证过。但若是将此句改变一下,忠人者,人未必信之。我认为便是经过无数血腥历史验证的真理了, 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 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而在那略显平静的汨罗江畔,时间定格在了某一个节点上。屈平长发披肩,怀抱大石。纵身一跃。自此,世间少了一位文采足以惊天泣鬼的人物,楚国少了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英雄。 时间回到那一天,当屈原被贬谪之时,他未觉悟,依然直言进谏,毫无顾忌。然而,正是他的这份毫无顾忌,触怒了那高居于庙堂之上的王,从三闾大夫到一个被流放的罪犯,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可是他却没有心生怨愤,而是一如既往的忠,忠于国,忠于君。虽然国与君都已毫不留情的抛弃了他,但他亦未回头,甚至以死来明志。他与伯夷、叔齐的不同,或许便在于他心系着天下苍生吧。但是他却选择了死亡,以一种最决绝的方式,放弃了他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 缓缓滚动的历史车轮,轧灭了多少的盛世王朝,徐徐转动的岁月磨盘,又碾碎了多少的傲骨忠魂。 水乡的乐土,临安的良辰。又有谁能听见那大理寺风波亭内传出的满腔激愤。惶恐滩头,零丁洋畔,又有谁曾注意到那永驻汗青的丹心。 他们用他们的忠心,换来了身后日益腐朽的王朝,来继续榨取着劳动人民的油脂,来满足于那些高居于庙堂之上的人们的贪婪。这样的忠心值得吗?不见得吧? 总是有太多自做聪明的人自以为惟命是从便是忠诚。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不忠,也是对天下的不忠。 真正的忠诚,不是以死明志,不是殒身不恤,而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去思考效忠的对象是否值得你去效忠,去思考你所忠的到底是苍生,或者只是为了大义。若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放弃你那愚蠢的忠诚吧,它只会让本已破碎的山河更如风中飘絮一般,王朝的战争,只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百姓所希望的不是旧朝的统治,而是太平的天下。
忠诚,并非如此简单,所以“忠诚”的人们,放弃那毫无意义的与历史潮流的的抵抗吧,顺应历史,甚至推动历史,为百姓的安康,为天下的大同而努力,才是真正的,对这片天地的忠诚!
该帖子在基本上能围绕作者想谈的内容或观点加以展开,谈一些自己的想法,有论有叙,有据有感。但有些地方论述不足,对于问题深度的思考有所欠缺,还可以深入和展开。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