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经济哲学专业2013级
姓名:张芝博
联系方式:18213422825
指导教师:娥满
1、仁坛:仁的定义 回复636#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
仁爱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者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只须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度的拥护者。但他看到了这一制度确需要补偿,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只须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既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不由人”的道德自律,它并不主动关心权益和报偿的问题。
儒家后来的发展中逐步突出了“仁”的等级差别思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等级差别决定了人实际被爱的程度。这是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在“仁”中的真实反映。
2、仁坛:培育良知 回复375#
良知,就是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在儒家看来,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是伦理实践的出发点,修身的“功夫”就在于,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为中的恶的意向并实施或实现自己的善的意向。《孟子·尽心》:“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
在利欲熏心、物欲横流的现代化社会,人类的本性、良知或许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教师道德沦丧等一系列问题,“一再触碰社会良知的底线”。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懂得了太多的大道理,如何创新,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创造财富,以至于在一切行为都趋于物质化、功利化的潮流中,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灵乐土,也显得微不足道、黯然失色。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而现在,我们还没有到“沦亡”的时候,我们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希望,坚守社会的底线;坚守良知,就是让我们心中常存一分善良和宽恕;坚守良知,就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要抛弃。
3、义坛:义利相依 回复159#
义利问题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义与利实际上是理与欲的具体表现。“义利问题不仅是公利与私利的问题,而且包含着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之关系的问题。”由此而知,义与利仍然是有关中国古代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论述。先秦时代儒墨两家关于义与利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观点。首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区别且对立了起来。当然孔子所指的“利”显然是私利,他对于“国民所利而利之”的“利”是不排斥的。可见,孔子所反对的仅是“见利忘义”,即更注重一种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孟子则更强调了义利之别。他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荀子亦持同样的看法,“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他提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矣,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与之相对,墨家则坚持义与利是统一的。《墨经上》云:“义,利也。”《经说上》云:“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义即是利。当然,这里的“利”是公共之“利”,即“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来在反对私利上儒墨两家是一致的。他们均重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几千年中国文化中,人们往往不言利或不敢、不愿言利,针对这种过于极端的思想,不少学者逆此主流,提出了所谓“功利主义”的义利观。但事实上,“功利主义”的义利观仍然是建立在以义为主导的基础上。所以说这种重义轻利、义利统一的义利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精神需要的基本思想。当然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忌讳言利,这的确是一大进步。然而不知何时起,见利忘义已经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些人甚至到了有了利便什么都可以抛弃的程度。面对又一种极端,我们重新提出重义轻利确有必要。
4、义坛:义的定义 回复401#
回到孔子:“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当然是孔子在治国层面上的解释,对应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但我想,在如今强调“义”即是正义的时候,重新回归孔子,将义解释为宜——做事宜的事,对于我们生长在文化断层、信仰缺失年代的年轻人更有指导意义。儒家强调有经由权,权则权变,我想“义”教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以“仁”为核心,知道做什么事为“仁”,但是怎么做比较事宜,却是“义”交给我们的了,我觉得,这正是国人强调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所强调的:做适宜的事,这也即是义
5、礼坛:礼的价值 回复 582#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在古代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礼作为衡量内在素养的标志,对于个人来讲是个人内涵、修养、气度的表现;对于国家来讲是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当代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印象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借由软实力提升形象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6、智坛:知行合一 回复155#
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心不换物,物不至”即是我们应该坚定的信念,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物,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我们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思想高远固然重要,但“神行千里,不若脚下一步”,我们也应明白“行”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件很小的事情,看起来很简单,简单到你的脑海里往往对这些事情很不屑,不愿去尝试,可真等到你去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因此,知行合一,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丰富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己认为是对他人、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就要好好坚持,努力践行知与行的结合,感悟知行合一的真谛。
7、信坛:信的定义 回复387#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而“信”成了儒家的伦理范畴后则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但社会进化到资本主义社会后,“信”已然成为了一种奢侈的品格,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却成了国民的信条。这其实并不仅是我国面临的现状,这是由资本逻辑决定的。很多人说,国外的大公司有多么的讲信用,而“Made in China”几乎成了“无信”的代名词。但实则这些国外的大公司来到了中国之后,出的事情更多,如惠普事件,三星事件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制度造成。所以老祖宗提倡把“信”当做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东西内置于人的心中,实是良善之举,可惜这个社会进步到现在,这已然只能被放在电视中大加赞扬了。
8、信坛:信的行为 回复447#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君子慎独,要有严格自律能力的,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滞于身外之物,为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不息。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时刻不脱离道。
9、忠坛:忠的涵义 回复372#
“忠,敬也,从心”;就字面含义而言,忠是指尽心尽力、没有二心。本质上忠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个层面是伦理学上的概念,属于德的范畴,关注的是人的品质;另一个层面是价值观的问题,关注是价值追求。首先以儒家学说为代表,把“文、行、忠、信”作为四教,将“忠、诚、信”相连使用要求为人要“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言忠信,行笃敬”。儒家学说认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赤胆忠心”和“诚实不欺”,才会使人相信和信任,因而也才能从外在行为上表现“仁”德。其二,“忠诚”还是做人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善良,是真心,是诚实,它把忠与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涵盖了人们信义、操守、诚实、正直、善良等美德。其次,忠诚作为价值观的范畴,是中外通行的一种价值追求。忠诚是公认的一种优秀品格,具有普世价值而纵贯中外古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许多企业的用人标准,在其位忠其事已经是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操守的重要标准。
10、孝坛:赡养父母 回复458#
人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德教育让我真正懂得了如何尽“孝”?而不能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时行“孝”。
11、廉坛:改过 回复103#
《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俗语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犯错在所难免,最难在于敢于正视自己犯的错。旅行职责过程中,人越处于高位就越不愿意坦诚自己的错误,一是不愿意面对处罚,二是接受不了嗤笑的声音。而正视错误恰恰是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环节,先哲有云:人恒过,而后改之。错误作为人生道路的必经环节是成功的试金石,冲破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阻碍,走出昨日的错误,才能成就明天的自我。
12、毅坛:正义之勇 回复72#
苏轼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当然没有错,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想当然。在抗战年代,那些饱读诗书的人若能心向正义,勇于抗争当然值得赞赏,但大多数百姓却也只能如匹夫,见“所不能忍者,拔剑而起,挺身相斗!”我认为此所不能忍者,在现代社会中应当是法律所代表的正义以及“物伤其类”的基本的人类之爱啊。这种“拔剑而起”的精神才是民众之勇的基本来源。如果社会不赞赏这种精神,只知“侠以武乱禁”,那社会之勇士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了。
13、毅坛:立志坚定 回复213#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是块磨刀石。”再锋利的刀一直不用,也会变钝。这时,就需要“挫折”这块磨刀石使它重新锋利起来。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因为挫折是培养毅力的必要前提。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花了30年时间,司马迁编《史记》历时20多年等等。
成功者前进的每一步也许是细小的,但他永不停滞,积之一年,十年,几十年,那就十分惊人,十分可贵了。忽冷、忽热、忽松、忽紧,说不上毅力。如果“一天打网,两天晒网”,其毅力何在?所以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14、和坛 天人合一(上)回复 187#
张载的《西铭》中有一句“天人合一”观的经典表述:“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我和万物的形体;统帅气的变化的本性也即是我和万物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伴侣。我想,通过这句表述,可以学习到,所谓“天人合一”并不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只是道家所强调的,按照现在的说法,天人合一起码包含三个层面:“人与自然相处;人与人相处;人与自己相处。”而佛家只强调了人与自己相处的一方面,道家强调了人与自然相处的一方面是。三方面都要修炼好却是三教合流后才有的阐发了。
15、和坛:和谐原理 回复28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和谐包括自我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事物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其中自我和谐是其它和谐的根本。自我和谐是指自我的内心的动机、需求、认知与现实及自身状况之间差距缩小、矛盾减少的过程。如果每个人在确立自己的动机、需要的起始阶段就认识到结合现实及自身情况,分层次逐步实施,和谐的程度就高;反之盲目、急躁,会使自己痛苦难耐,越来越难做到自我和谐。如果差距小,矛盾少,就趋近于和谐,反之则不和谐。和谐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利于自我的健康成长。自己的问题理顺了,实现了自我和谐,有利于自我认知的提高,更容易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事物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评价意见:该贴内容丰富,能够贴近诸主题,有相当的把握传统概念的能力,且能够结合现实的实例来补充说明,通俗化诸概念。建议能由理论的高度入手,提升概念的涵义。
建议:三等奖